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1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二期) > 正文

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281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作者:袁同凯 朱筱煦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理论框架,巩固提升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所具有的价值。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充分发挥教育事业的双重力量。总结我国西北地区某民族县的教育实践经验,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树立教育大局观,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向内涵发展转变,是办好民族地区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教育;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是由该国自身国情决定的。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新局面和民族工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基调和主旋律。[1]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人,教育通过培养社会参与者进而对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固、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学校教育在授予个体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认同国家政治制度、文化价值理念的合格公民的任务。[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已有研究中,直接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联论述的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单向度阐述二者关联机理,或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价值与范式指引,展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方向[3],或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为渠道,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二是以“民族观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较具体的教育主题为入口,探讨如何发展相关教育内容来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三是用个案展示民族院校如何积极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期为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提供实践经验[6]。其余相关内容散见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索的研究中,研究大多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作为与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等社会子系统并行的板块之一,强调以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促进公平、改善民生,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进一步,从交互视角聚焦二者关联机制、将其有机结合,同时辅以生动详实的田野资料,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态进程中探索二者如何相互助力,寻找切实具有针对性的路径措施,是研究可拓展的方向。

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提升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内涵价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价值。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提高在民族地区生活的各族人民的人口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区抓团结、抓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项基础性工作。[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强调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中,需要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通过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以培养民族地区所需人才为依托,才能更好提升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补齐短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目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视域。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在新时代对教育事业创新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而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紧密相连、共同组成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背景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能离开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贯通的。[8]作为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视域从单一的文化认知区域拓展至更大格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事业中。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场域中,开放思维、确定世界坐标,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超越的情怀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9]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引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方向

首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理论指引,弥合超越了现有理论框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漫长历史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关键在于协调好“一”与“多”的关系,在于处理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从全球范围,以教育为视角在学校教育情境中探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以求维持国家统一安定同时又保障社会文化多样性,亦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议题。从教育维度探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大致有如下路径:一是基于“主流-地方”二元视角,首要分析张力与冲突再寻找解决措施。此类研究关注重点在主流与地方的不平等关系,把从学校教育情境中反映出的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与冲突放在研究首位,但发现矛盾再解决问题的被动思路却难以从根本上理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二是以多元文化教育为理念探讨各民族认同共生共谐。此类研究往往更注重文化多样性之下如何实现各民族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却未能回应要如何立足文化共性以共享的文化与价值观提升社会的凝聚力,从而将一国之中所有民族凝合为一个共同体。

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念为框架和价值核心的相关研究,关注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分析层次的互动联结,着眼于教育与文化关联,寻求建立多元文化整合的教育体系。这些研究不仅立足人文生态环境,以和谐教育理念为指导探讨如何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文化与文化、人与人和人自身内部的共同和谐,而且注重探索具有深层普世性的文化环境,以培养不同文化群体积极尊重的互动态度。此类研究从根本上理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间层次分明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二元视角下研究的被动性;同时“多元一体”中蕴含的各民族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致性又为寻找文化共性、实现中华民族大认同提供了基础。但民族地区教育实践中仍存在难以拿捏“多元”与“一体”尺寸的现象,说明多元一体理论框架还有进一步探索与充实的空间。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战略,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认同超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逻辑张力,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为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提供了可依循的理论实践框架[10],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方向。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引着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导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强调学校作为多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场域性,创造差异互补、互联互融、求同存异的教育文化生态[11],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强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民生发展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以努力让区域内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以解决新时期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和更加多样的教育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为目标的。[8]从教育民生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做好教育资源分配,以教育公平维系民族地区公平正义,强化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资源配置与社会关系调整相契合,教育内容阐释与时代发展共律动。[5]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育教学质量,更要注重为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服务,为引导区域内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服务,[8]为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服务。

(三)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首先,教育发展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双重力量支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依靠物质力量,也要依靠精神力量。从物质层面改善教育环境、提升硬件设施,从精神层面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化力量,正是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力量。物质利益方面,在全国教育发展大局中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教育结构优化改革、教育资源分配合理、教育环境有序公平,是均衡区域发展协调利益分配、实现中华民族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内容。在精神或思想层面,以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动力与指引,切实提升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充实课堂内容,民族地区教育在扎实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教育发展是夯实民族地区人才培育工程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人,当各族人民的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愿呈现为归属感、关怀感和使命感的统一性时,国内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变得牢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过程中通过传播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的基本素养。同时传授知识与技能,赋予受教育者能够最大程度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做贡献的实践能力。[12]

第三,教育发展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五个认同”,“五个认同”的基础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7]教育对文化的传承、理解、应用和发展作用非同一般,而且能提升、创造和扬弃文化。[13]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继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渠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中,各民族文化枝繁叶茂,中华文化根深干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是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7]民族地区开展各级各类文化传承教育,要在中华文化脉络中深度了解和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更要在丰富多样的各民族文化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价值观自信,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当前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

S县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要道,是一个藏族自治县,县域面积广,交通较为便利,县内共有28个民族共同生活,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频繁。截至2019年7月初,S县城区与下辖19个乡镇教育辅导站内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特殊教育在籍学生共计25218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3914名。多年来S县教科系统在全县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统一步调中,积极结合本县教育发展特点,从教育维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对S县案例分析,能够更加清晰了解当前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总结经验,为今后推进相关工作提供更聚焦、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

(一)惠民教育树形象促认同

信息网络不发达、行政管理机制细化不足的时期,对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偏远地区而言,传授统一标准化知识的学校更多时候被视为主流文化的象征、现代国家统治管理的机器,学校在地方社会扮演着“村落中的国家”的角色。[14]尽管当下人们了解国家政策方针、接触感知国家形象的方式多种多样,教育覆盖面广、受众多的特征使得其仍然是宣传与展示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其中教育政策的影响尤为突出。

近年来S县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扶贫、师资优化、控辍保学的教育政策条令,全力保障县域内每一位适龄儿童、青少年都“有学上”、“上好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这其中,如何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老百姓能够了解教育惠民政策条令,消除长久以来“上学难、上学贵”、“读书无用”的思想顾虑,成为推进落实相关工作的重点内容。为此,S县采取了教科局—学校—学生的三层宣传模式:首先教科局做好顶层设计,主持编订包括政策详细解读宣传册、惠民教育顺口溜、宣传展板等多样化宣传资料,召集各学校领导学习有关政策条令知识,制定以学校为主要窗口的具体宣传方法。顶层设计下,学校成为接触学生、家长的一线窗口,是主要宣传平台。在宣传资料方面,每个学校都会向在校每一位学生分发县教科局统一编制的宣传材料,并以阅后签名的方式确保家长知晓材料内容;同时,教育惠民宣传板也是各个教室、校园文化建设的必有板块。在教育惠民政策条令宣讲方面,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利用家长会、班会等形式向家长、学生普及介绍,同时学校教师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送教下乡”、“教育进入千万家”等活动深入学生家庭,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分析与之有关的教育惠民内容。此外,作为惠民教育受众的学生也自发成为小宣传员,通过办黑板报、手抄报,写作文,排演快板、小品、歌舞等图文影像并茂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教育惠民的理解,在校内校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宣传教育惠民政策条令。

通过大力落实、宣传教育惠民政策,当前S县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大幅提升,老百姓对县里办学满意度持续提高。笔者对S县一户草原牧区家庭家访时曾有如下对话:

笔者:家里两个孩子上学,家里的经济有压力吗?

父亲:没有压力,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一直读到高中学费、吃住都不要钱,读大学还有助学金、奖学金,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不掉队,学费这些我们都不用担心。我们支持孩子读书,能读到哪里就要读到哪里,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啊。

笔者:你们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些优惠政策的呢?

父亲:乡里、学校都会发宣传的东西嘛(向笔者展示宣传资料),学校家长会也会讲,班主任在家长群(班级家长微信群)里也要发(宣传),有时还会打电话讲。

笔者:您觉得需要经常宣传这些内容吗?

父亲:当然要经常讲,要不然很多东西我们都不知道。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真的好,以前我们这边很多家里不想送娃娃去(上学),认为去县里(上学)又贵又离家太远,读书出来也挣不到钱,不如直接出去打工,但是现在都不这么看,大家都知道读书才有好出路,男女都一样,一定要读书,而且政府也在帮助我们。我听我家姑娘说现在他们学校越来越好,教室里的电脑、实验室都和大城市一样的了。

从对话中可以看到,教育政策已经成为展示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民族地区老百姓在享受教育惠民政策、共享教育改革成果的过程中真实地感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呼吸共命运,在这一过程中也在进一步提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二)教学活动造氛围入人心

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平台。S县学校根据不同学龄儿童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物无声地深入师生心中。如在每年的元旦、六一、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里,S县师生都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童心向党,幸福成长”、“立德树人,争做四有好老师”等主题文艺汇演活动。在这些文艺汇演中,除了S县传统藏族歌舞,时下流行的街舞、流行通俗歌曲、管弦乐演奏、太极拳,还有东乡族、蒙古族、傣族等民族歌舞也成为表演亮点,使庆典仪式成为展演中华各民族文化,让观众们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种有效途径。

除了专门的庆典仪式,各个学校也会结合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课程开展主题班会,通过精心设计的校本课程、制作精美的课件给学生们讲解中华民族大家庭产生与发展,以及不同民族在其中如何繁衍生息的历史过程,同时以舞蹈、戏曲、绘画书法等多样化社团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们学习和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风俗。在主题宣传月中,各个学校还会通过举行手抄报、征文、书法比赛,利用“创课”等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查资料与写作过程中将民族团结思想牢记于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深了解祖国、了解中华民族,从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直观可感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校园、班级文化建设所发挥的潜移默化功能更保障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师生头脑。在S县各个学校中,校园里随处可见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目标和宗旨的标语。许多学校的校园文化走廊、教学楼走廊中都详细展示了S县所处地域的藏族文化历史风俗,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服装、语言文字、饮食、生活方式等民俗风情。不少校园内还展示了象征各民族团结的石榴籽雕塑、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浮雕墙、活字印刷术雕塑、根据当地传说和著名历史典故所绘的壁画等雕塑绘画作品。此外,学校专门设置展板将日常生活中常见蔬菜、水果、食物用具等百来个词汇以图片配中、藏、英三语的方式展示。(校长在介绍这块文化墙的用意时这样说到:“我们在学生每天上上下下都会看到的地方做这样一块展板,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自然不刻意地引导着学生们打开眼界,不仅要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和本民族语言,更要有世界视野,努力掌握世界通用语言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这些校园文化作品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水乳交融,共同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美好景象。

S县开展推进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活动,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框架,全方位展示学习我国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风貌,以中华文化诠释民族团结,以各民族文化诠释中华文化,在繁荣的中华文化中构建校园文化。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打破了人为固守的文化认知与藩篱,促使师生既学习掌握本民族文化知识也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在了解、适应、尊重不同民族间差异性的基础上,习得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共同性,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在自觉的社会心理,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家校社会齐协力固成果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需要不懈努力的长期工程,如何巩固已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取得新的进步,是各方都在关注思考的问题,S县则采用了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协力的方式。在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方面,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为契机,S县大力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一家亲,号召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为全县强化民族团结氛围。

具体到教育领域,S县进行“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培养一个学生,进步一个家庭”的理念,鼓励学生将自己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特别是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和家长分享,同时也希望学生在讲述过程中深化自身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利用微信、短视频软件等网络工具,学生的讲述能够以其感兴趣的方式便利实时地与其他师生分享,寓教于乐,使“硬性的作业”变成了孩子们积极展示自己的愉悦性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欢乐中提升对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同时学校也主动与家长、社区联络,引导形成三方教育合力。例如部分学校与县图书馆联合,整合图书资源,进行专题图书阅读活动;与县博物馆、民俗馆合作,以“了解家乡美好、感受祖国伟大”等为主题组织师生进行参观学习。这种走出校园、在不同环境中进行教学的形式广受师生好评。一次参观后一位八年级学生这样表示:“以前到博物馆都只是随便看一看,觉得没什么意思。今天一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到博物馆不能走马观花,要认真听讲解、收获知识。通过今天的参观,我才知道我的家乡历史这么悠久,在政府和全国各地的帮助支持下,家乡这几年的变化比过去几十年都大,我要努力学习以后更好地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许多学校还不时邀请了解本地风土人情或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学校为学生讲课,从不同面向增进学生对家乡、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了解和认识;邀请本地有声望的老人来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与发展的感受,从身边人的故事中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国情教育,让涉世未深的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如何支持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真正树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S县在教育场域中进行的教育政策宣传、教育教学活动、家校社会联合等多种努力,从实践层面进一步证实,发展教育事业是民族地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要在实现自身深耕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优化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提高教育质量,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是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要务。提升教育质量需要有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作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优化教育评价体系,建构了包括学生品德、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学业负担五个方面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改变单纯重视分数的量化考核方式,增加描述性、质性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经过多年的政策帮扶支持,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已较为完善,以S县的学校为例,每位老师均配有专用电脑,教室中均配备有先进的多媒体一体机,校园内都有图书室/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标准化实验室以及性能良好的计算机教室也按教学大纲、学校需求足额配备。有的学校还修建了设施完善的录播教室,引进了创课设备、3D打印机、管乐器等教学辅助设备,能够很好地满足高质量教学需求。目前影响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民族地区的师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流失与引进困难和教师专业技能不足两方面。

首先从人才引进与教学进程的稳定性看,我国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具有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居住环境不理想等特征。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直接阻碍着民族地区引进外部的优秀师资。尽管支教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短缺的问题,但由于支教老师对当地学情、社会文化把握不足,且授课时间短暂(通常为1至2年),支教活动对学校整体教学进程的稳定性有所影响。另外,学校出于安全责任、教学连贯性等问题考虑,并不会优先安排支教老师担任语数外等主课教学。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岗位编制不足,职称待遇、考核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老师因职业获得感、幸福感较弱而转业,加重了民族地区教师领域的人才流失情况。内部人才流失、外部师资引进难致使民族地区师资极度匮乏、教学进程极不稳定。

从教学技能看,尽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由于缺乏专业性的示范培训,目前许多老师对多媒体一体机等教学设备使用不熟练,能操作3D打印机、机器人组装等设备的老师更是稀缺。另一方面,各类公共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出现原本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但海量的教学资源也引发了部分教师“搭便车”现象——不加消化直接使用网络课件等资源,过度依赖电子教学资源,更有少部分老师在课堂只是播放网络上已录制好的相关教学视频(如字词书写、诗词赏析)而不加以讲解。有老师调侃说,“现在我们有的同事,如果停了电就无法上课啦。”另外,尽管学校中有性能优越的计算机、实验器材,各类质量上乘的美术、书法、音乐、体育器材也均向学生免费提供,但由于专业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教师的缺乏,这些精良的教学设备只能沦为摆设。

教师是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关键,盘活现有师资队伍,大力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基础与不竭动力。

(二)“滴灌式”宣传教育在日常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过程中,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关注根据本校校情、学情等实际情况开展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计划中的班会课、中队会进行宣传教育,利用社团课、音体美课程将培育爱国爱党、民族团结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但也有一些部门与学校把本该融入日常的德育美育教育变成了追求形式的表面工作。一方面是部分行政单位相互间协调不足,将同一主题的教育宣传内容临时、碎片式地重复下达给学校,学校很多时候只能中断正常教学工作,匆匆地在形式上完成此类教育内容。老师们常常感觉应接不暇,而学生们一段时间里学习单一重复的内容又容易因枯燥乏味而有厌学情绪。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对日常教育教学不够重视,往往在需要出节目、出作品的前一段时间里占用师生大量教学、休息时间来进行排练,师生只是完成了任务,但没有充裕的时间来认识和领会主题教育的深刻内涵和寓意。

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端着架子空喊口号是不行的,形式轰轰烈烈,效果未必就好。……要改变‘大水漫灌式’宣传教育,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多做‘滴灌式’的宣传教育,多做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工作。”[7]在S县,一所学校如此介绍本校经验:“教学是学校的主线,每一年、每一学期学校的各类教学、德育工作都要提前做计划做预案、充分准备,德育、文体活动融汇在教学大纲中。比如我们都知道每年六一节一定是文艺汇演、体育竞赛,那么我们就要把日常社团课、音体美课利用好,到了需要上节目、上比赛时,就不需要再刻意地花大量时间去排练;又比如现在有很多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就把这些活动的内容合理分配在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都不需要临时地去绞尽脑汁准备。通过学校顶层设计引导,让需要的节目、作品都在日常中自然生成,尽量维持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不随意干扰正常的教学工作。”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表面的口号和形式,更不在于一朝一夕的热闹,而是要在日常点滴中教育引导,在持续稳定的状态中不懈努力。

(三)开放眼界树立大局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使得带有多元性“族群属性”抑或差异性“文化属性”的人突破地理空间、经济生产、文化依存和情感亲近,变成去“文化化”“族群化”的“现代性”人。[15]当前民族地区特别是生长于各民族生活空间紧密互嵌区域的拥有少数民族身份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地成为这样的“现代性人”。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学生与接受双语教育的同民族学生间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归属于不同的类别。

在一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双语班与普通班的藏族学生谈到他们对彼此的认识时,会将他们彼此区分开来:

双语班学生: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只是在身份证上是藏族,因为他们连自己本民族的话都不会讲,怎么可以说是这个民族的人呢?我们上课的内容也不一样,因为我们高考要多考一门语言嘛,负担重,所以学的内容要简单一些,成绩也没有普通班的学生好,这也是有些普通班学生看不起我们的原因吧,觉得我们只会唱歌跳舞。

普通班学生: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不会说藏语。可能因为学的东西不一样,想法也就不一样,平时我们很少能玩在一起。

在民族地区教育领域中,因学习内容与习惯、学校管理模式、教学语言等造成的差异正逐渐凸显并影响到学生间的交流交往,进而影响到彼此间的认同。这一现象的出现警示我们要在整体教育结构中树立大局观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树立政策大局观,既要通过补偿性政策来缩小弥补事实上的教育差距,又要防止因政策导向人为制造隔阂、强化固化差异区隔。二是树立教学大局观,不同的教学模式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衍生,是为了适应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现实需求,这不是区隔不同群体的界限,更不是降低教学标准甚至放任教学质量的借口。不同教学模式间要相互学习、融会贯通,以促进校际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睦相处,从而带动、促进区域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开展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16]在教育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点明了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处理好“一”和“多”关系的主线,充实完善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理论框架。从实践出发,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是构建命运相连、利益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先手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在培育人才、传承文化、保障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树立教育大局观,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向内涵发展转变,通过办好民族地区老百姓满意的教育来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意识,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齐心协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释:

①2019年6月访谈。该家为藏族家庭,成员包括奶奶(65岁,不识字,只能听说藏语和当地方言)、父亲(39岁,小学学历,能流利使用汉语、听说藏语和当地方言)、母亲(40岁,识字未上过学,能听说藏语和当地方言、简单听说普通话)、大女儿(16岁,就读县民族中学双语班高一年级)、小女儿(10岁,就读乡民族小学双语班四年级)。

②如某校书法比赛指定书写内容为“民族团结宣传标语(自选):争创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谱写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篇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共育民族团结之花,共享繁荣发展之果。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讲好民族团结好故事,唱响民族团结好声音,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民族团结人人出力,团结民族人人受益。”该内容为汉藏双语,学生自行选择参与汉语组或藏语组比赛。

③例如在某主题教育宣传月,15天内各级行政部门分别进行了主题征文、知识答题共5项内容,其中3项征文准备时间仅2天(例:1号下午布置任务,3号上午提交)。由于主题宏大、完成时间短,老师只能预先找好参考段落、范文,让学生不做课后家庭作业将范文内容修改拼接再提交。

④如某校为排练少先队建队仪式与文艺演出,一个月里第一、二周每天下午停课排练(多为音体美、社团课),第三周每天下午停课外再有3天停上午第三四节课,第四周全天停课2次、其余为下午停课。

⑤女,18岁,藏族,高三,从小学起一直就读双语班,家中所有亲戚的孩子均就读双语班。

⑥女,18岁,藏族,高三,从小学起一直就读普通班,家中有些亲戚的孩子在普通班,有些在双语班。

参考文献:

[1]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1).

[2]FazilahIdris et al,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Shaping Youth's National identity,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443-450.

[3]达万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实践的理论构想[J].民族教育研究,2019(1).

[4]冉春桃.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

[5]詹小美,李征.民族观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2019(1).

[6]张立辉,许华峰.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5).

[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58,253,257,113,117.

[8]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25,190,67,210-211.

[9]白利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J].社会主义研究,2018(4).

[10]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1]纳日碧力戈.双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

[12]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

[13]祁进玉.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8(6).

[14]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61.

[15]陈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J].广西民族研究,2018(2).

[16]巴特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J].中国民族,2018(7).

Developing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ty Awareness of Chinese Nation

YUAN Tong-kai ZHU Xiao-xu

Abstract:Building up a strong community awareness of Chinese nation strengthens the value of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and provides a more inclus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its development. Education is the double power of building up the community awareness of Chinese nation. From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experience in a minority county in northwest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n overall view of education, improve the conditions of the school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meet people's need. This is one of the good ways to build a strong community awareness of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community awareness of Chinese Nation; school education; national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责任编辑:徐德欣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