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4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四期) > 正文

重大疫情下的中小学教育审思:基于实证分析的视角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111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教育与经济》2020年第2期 作者:张辉蓉 刘燚

要: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学教育带来了重大影响。通过编制教师、家长和学生问卷开展大规模网络调查,发现重大疫情下的中小学教育面临突出问题:学生学习自主性偏低,难以适应居家学习的要求;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学习空间由学校到家庭的变化;线上教学问题多,教与学效果不理想;教师角色较单一,缺乏对学生的全面教育。针对上述问题,应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重视家庭教育,全面推进家校共育;多措并举,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教师角色从单一走向多元。

关键词:重大疫情;中小学教育;审思;实证分析

回顾人类历史可以发现,重大疫情一直困扰着人类。鼠疫、流感、霍乱、艾滋病、MERS、埃博拉等都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灾难。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已先后爆发两次重大疫情,一次为2003年爆发的非典型肺炎(SARS),一次是2019年12月以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新冠肺炎传染性强、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为防控疫情,教育部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和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等通知,随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纷纷响应,居家学习和线上教学迅速成为全国各级学校应对延期开学的应急之策。各地在贯彻执行教育部“停课不停学”会议精神时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面对新情况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譬如教师对线上教学不熟悉,学生对居家学习不适应等等。居家学习和线上教学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新的挑战,但就学生自我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而言也是契机。

已有研究中,关于疫情下的教育研究较少。2020年以前与疫情有关的教育研究大多是关于疫情下的健康教育研究以及SARS后的教育反思研究,2020年以来有研究者总结了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实践案例,探讨了居家学习困境的解决方案和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1][2][3][4]。但针对疫情下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进行的实证研究还较欠缺。为了使中小学教育更好地应对重大疫情带来的挑战,也为了抓住契机促进中小学教育未来能更好地发展,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对重大疫情下的中小学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

一、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取陕西、重庆、云南、四川四个省市的中小学教师、家长和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方式(问卷星),共得到有效教师问卷1566份、家长问卷 I486份、学生问卷18538份,样本的基本信息见表1(图表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概况,2018年我国小学生师比为17.0:1,初中生师比为12.8:1,普通高中生师比为13.1:1[5],本研究样本中的生师比为12.5:1,其中小学教师占91.9%、初中教师占4.4%、高中教师占3.7%,与小学生(86.7%)、初中生(4.3%)和高中生(9%)占比基本相当,家长作为侧面反映中小学教育情况的群体,其数量也基本合理。因此,从整体上看本研究的样本数量与结构分布基本合理。

(二)研究工具

重大疫情下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主要是学生居家学习和教师线上教学。其中,教师线上教学是学生居家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居家学习效果受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了解重大疫情下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自编了教师问卷、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三份问卷都包含三个维度,分别涉及线上教学、家庭教育与家校共育、学生学习自主性评价。在问卷编制过程中,请多名中小学教师、家长和学生针对问卷内容提出相关建议并做修改,最后请5名专家学者对问卷题目进行审核,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教师问卷、家长问卷和学生问卷的KMO值分别为0.762、0.764和0.827,Bartlett检验P值均小于0.05,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三份问卷的Cronbachα信度系数均在0.70以上,说明问卷的α信度指标较好。

(三)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研究结果

相对教师主导下的在学校学习而言,重大疫情下的学生居家学习对学生是一种新情境下的学习,居家学习的新情境将带来一系列新变化。一是由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学习变为居家个体学习,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学生居家学习,管理学生的责任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对学生的管理责任增大,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三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弱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加突显,教师角色发生变化;四是师生处在分隔状态下,教师教学方式从线下变为线上,教学新技术被广泛使用,学生学习的管理方式、评价方式发生变化。基于以上分析,下文将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家庭教育与家校共育、教师角色的变化、线上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对当前重大疫情下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一)学生居家学习的自主性

家长对孩子学习自主性的评价结果显示,仅有13.1%的家长样本认为孩子学习自主性很高,而分别有62.4%、18.4%和6.1%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自主性一般、较差和很差。被调查教师中分别有60.3%和8.4%认为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和很差。在学生问卷中,我们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操作化为以下指标:“在线上教学中是否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衡量在线学习的专注度)、“居家期间学习的主动性”“是否有预习和总结的习惯”“居家学习的适应性”。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分别有7.1%和38.7%的学生会在线上教学中经常和有时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分别有27.1%和2.1%的学生居家期间较少和从不主动学习,分别有56.1%和4.2%的学生偶尔和从不预习,分别有17.3%和3.5%的学生对居家学习不太适应和非常不适应。以上表明学生学习自主性有待提高。

对“线上教学时是否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三个选项赋值:经常4、有时4、从不做=3;对“居家期间是否会主动学习”四个选项赋值:每天=1、经常=4、较少=3、从不=4,;对“是否有预习、总结的习惯”三个选项赋值:经常4、有时4、从不=3;对“居家学习的适应性”四个选项赋值:非常适应=1、比较适应=2、不太适应=3、非常不适应=4。然后对学生得分均值进行T检验和F分析,结果如下。

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线上教学时是否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是否会主动学习、是否有预习和总结的习惯以及居家学习的适应性四个方面在性别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表现均优于男生(见表2,图表略)。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学生在“是否会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是否会主动学习、是否有预习和总结习惯、居家学习适应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图表略)。线上学习专注度方面,六年级学生和初中生相对最高,高中生尤其高三学生最低;居家学习主动性方面,六年级学生最高,7-8年级学生最低;在预习和总结习惯上,小学生尤其六年级学生表现最好,高中生表现较差,高三学生表现最差;居家学习适应性方面,小学生高于初中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其中六年级学生表现最好,高三学生表现最差。

城市、乡镇和农村学生在居家学习适应性(方差分析统计量F=18.524,P=0.000<0 .01)和线上学习的专注性上(方差分析统计量f="23.800,P=0.000<0.01)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学生好于乡镇学生,乡镇学生好于农村学生。

(二)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主要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卷入、亲子交流等方面进行测量,对家校共育情况的调查主要从教师和家长的家校共育意识、学校对家校共育的重视程度等方面进行测量。对家长的调查发现,有20.8%的家长在延期开学期间没有为孩子制定清晰明确的学习规划,分别有11.3%和3.5%的家长在延期开学期间较少或很少检查督促孩子学习,分别有29.7%和19.7%的家长在延期开学期间较少和从没参与亲子阅读,有近27.4%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困惑。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26.7%学生评价家长在延期开学期间没有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有10.4%和2.68%的学生评价家长很少和从不督促自己学习,分别有32.3%和5.1%的学生认为家长偶尔和从不与自己谈心。

调查还发现疫情对家庭教育内容有一定影响。分别有41.6%和46.6%的家长在疫情期间经常和有时与孩子交流讨论疫情防控知识。有35%的家长认为重大疫情影响了自己对孩子的关注点,他们比以往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以及体育锻炼。

关于家校共育,表4(图表略)的调查结果发现,分别有73.7%和81.1%的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教育中家校关系应该是家校配合、共同承担责任,但仍有26.3%的教师和18.9%的家长对家校关系的理解存在偏颇。由表5(图表略)可知,有30.7%(后三项之和)的教师与家长交流较少,有52.1%(后三项之和)的家长与教师交流较少。此外,分别有56.5%和36.5%的教师认为学校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家校共育,有28.7%的教师很少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

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情况差异显著(方差分析统计量F=10.016,P=0.000<0 .01),教龄越长的教师与家长交流越多;城市、乡镇和农村学校对家校共育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方差分析统计量f="12.852,P=0.000<0.01),城市学校家校共育重视程度高于乡镇学校,乡镇学校高于农村学校。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学生在与父母谈心次数和父母是否制定了学习计划两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均是城市好于乡镇、乡镇好于农村。

(三)线上教学

1.师生对线上教学的态度

由表6(图表略)可见,有50.7%的教师和67.4%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持赞成态度,可见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态度分歧较大,学生有三成左右持模糊或反对态度。

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城市、乡镇、农村学校的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态度差异显著(方差分析统计量F =5.621,P=0.004<0 .01),城市、乡镇、农村学校的教师对线上教学的赞成度依次下降。不同教龄的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态度差异显著(方差分析统计量f4.397, p="0.002<0.01),教师得分均值呈倒V字型,教龄11—15年的教师赞成度最高。

2.线上教学方式

线上教学形式多样,调查发现教师最喜欢的线上教学方式是直播+录播+资源包,其次是直接提供学习资源包,而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是直播,其次是直播+录播+资源包(见表7,图表略)。

3.线上教学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线上教学的熟悉程度调查结果为:非常熟练占5.8%、比较熟练占41.4%、不太熟练占42.3%、很不熟练占7.6%、完全不会占2.9%。可见,超过半数的教师对线上教学是不熟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还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对线上教学的熟悉程度在显著性水平取0.05时差异显著(方差分析统计量F=2.458,P=0.044<0 .05),教师熟悉程度得分均值呈倒v字型,教龄11-15年的教师熟悉程度最高,教龄0-5年和20年以上的教师熟悉程度较低。

教师在线上教学遇到的主要困难由图1可知,课堂监管难、师生互动交流难、学生学习自主性跟不上、学生不主动参与、教师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低、网络卡顿是教师线上教学遇到的主要困难。此外,教学平台功能不够完善、家长辅助不到位、部分学生不具备线上教学的硬件条件也是线上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次调查城市和乡镇学生占多数(69.1%)的情形下,仍有11.7%的学生家里上网不方便。

对于线上教学的缺点,由表8(图表略)可知,教师认为主要表现在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对学生不好监管、影响孩子视力、需要家长辅助、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等方面;家长则认为影响孩子视力、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对学生不好监管、担心孩子上网游戏是线上教学的主要缺点。

居家学习和线上教学在物理空间上隔离了学生和教师,无疑增加了教学评价和管理难度。本次调查中分别有86.9%、81.2%和48.8%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增加了课堂监管难度、学习效果评价难度和学校管理难度。

4.线上教学的满意度

线上教学是因疫情延期开学的应急之策。由表9(图表略)可知,有54.4%的教师对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效果不满意(包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相对较好。但将线上教学与学校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本次调查中有79.2%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效果不及学校课堂教学效果好,有16.9%认为一样好,只有3.9%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效果比学校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城市、乡镇和农村教师对线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统计量F=14.441,P=0.000<0 .01),城市教师满意度高于乡镇教师,乡镇教师满意度高于农村教师;不同教龄的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满意度差异显著(方差分析统计量f="7.944,P=0.000<0.01),不同教龄教师满意度得分均值呈倒V字型,教龄11-15年的教师满意度最高,教龄0-5年和20年以上的教师满意度较低;线上教学熟练程度不同的教师对线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也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统计量F=95.754,P=0.000<0.01),教师线上教学熟练程度越高者满意度也越高;不同年级学生对在线教学满意度差异显著(方差分析统计量F=132.883,P=0.000<0.01),小学生满意度高于初中生,初中生满意度高于高中生,其中六年级学生满意度最高,高三学生满意度最低。

(四)疫情期间的教师角色

面对突降的疫情,需要教师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呵护学生生命、守卫学生健康。对疫情期间教师扮演的角色进行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分别有49%和56.8%的教师在疫情期间关注对学生进行“五育融合”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另有36.5%和31.5%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教师角色表现较为单一。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城市、乡镇和农村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方差分析统计量F=9.933,P=0.000<0 .01)和学习资源的供给(方差分析统计量f="7.749,P值=0.000<0.01)上差异显著,农村教师上述两方面表现不及城市和乡镇教师。此外不同教龄教师在图2中除知识传授者之外的五种角色表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教龄越长,扮演的角色越多,对学生的关注越全面。

三、讨论

参照上述调查数据和结果分析,发现重大疫情下的居家学习和线上教学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解决,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有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策略。

(一)学生学习自主性偏低,难以适应居家学习的要求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他主性相对,体现为学生学习时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表现为学习动机可自我激发,学习内容可自我选择,学习方法可自我确定,学习时间可自我计划,学习过程可自我监控,学习结果可自我评价[6]。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学习,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和在线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的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弱化,要求学生具备低监督下的高度自主性[7]。居家学习和在线学习必须突出学习自主性这一核心理念,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再好的硬件技术条件也仅是时髦的摆设而已。实际上,自主性学习不仅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核心理念,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都将学生学习自主性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8],但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却不容乐观。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理解教育研究所对我国11个省市、自治区45所学校的13628名中学生学习自主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我国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状况堪忧,一是我国中学生学习自主性发展水平不高,二是中学生学习自主性随着年级的增高反而呈下降趋势[9]。本研究也发现类似结论,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习自主性评价不高,学生在线上教学中表现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控性也不理想,同时也发现学生学习自主性存在年级、性别和城乡差异,尤其发现高三学生在居家学习的适应性和专注性上相对最差。究其原因,高三学生面对疫情和高考的双重压力充满焦虑,此外,高三学生每天线上教学课时多、任务重,遇到问题也难以及时寻求他人帮助,这就导致高三这一特殊群体对居家学习的适应性和专注性较差。

(二)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学习空间由学校到家庭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起点和基础,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在青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均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居家学习使得学习空间由学校转移到家庭,学习空间的变化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控制性大大降低,家庭教育的责任空间加大,这种特殊情形下更需要家校共育才能提高实效。

但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是我国家庭教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报告,该报告显示:家长参与孩子学习、生活的情况不足,家长没有掌握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在言传与身教间存在较大差距[10]。此外,《上海市3-15岁少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也显示四成以上家长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不太称职、家长与孩子日常沟通交流时最关注学业情况、近七成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过不当做法、八成以上家长希望得到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11]。本次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在家庭教育中存在部分家长亲子交流较少、卷入学生学习程度低、家庭教育困惑多等问题;在家校共育中存在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流不够、学校对家长家庭教育指导不足等问题。这将难以适应学习空间变化的要求。

(三)线上教学问题多,效果不理想

近些年线上教学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对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而言,线上教学仍是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方式,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成为延期开学期间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

本次调查发现线上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线上教学的态度,教师支持率不高,仅有五成教师表示明确赞成,农村教师和教龄0-5年的年轻教师赞成度最低;二是关于线上教学方式,教师最喜欢的是直播+录播+资源包,而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是直播;三是线上教学中有五成多的教师对线上教学不熟悉,线上教学课堂监管难和师生互动交流难是教师最困惑的问题;四是教师最担心线上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家长最担心影响孩子视力;五是对线上教学的学习效果评价难和教学管理难;六是教师对线上教学满意度不高,尤其是农村教师和教龄处于两端的教师满意度较低,而家长和学生满意度较好。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也对疫情期间浙江省初高中生线上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12],结果显示初高中生对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整体持支持态度,对线上教学满意度较高,这与本研究结果类似;但浙江省中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资源包的学习方式,本研究中学生最喜欢的是直播方式,这与我们的调查对象小学生占比较大有关。

(四)教师角色较单一,缺乏对学生的全面教育

教师角色是动态变化的。重大疫情下,师生面临的生活情境和教学情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中阻击疫情、呵护生命、守卫健康成为疫情下的首要任务,教学中线上教学成为主要方式,这些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还要组织好线上教学,这需要教师同时担任多种角色。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疫情期间角色表现整体较为单一,分别有51%、43.2%、36.5%、31.5%的教师忽略疫情期间对学生进行“五育融合”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自主学习引导,尤其农村教师和年轻教师对学生知识学习之外关注不够。这一方面与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师道尊严”有关,面对变化坚持自己原有的角色,排斥角色更新[13];另一方面与农村教师和年轻教师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学习培训不足有关。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大规模的网络调查,分析重大疫情下中小学在居家学习和线上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学生学习自主性总体偏低,且存在性别、年级和城乡差异。

第二,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水平有待提高,家长的亲子交流和学习卷入存在城乡差异,教师的家校共育意识存在教龄差异,学校对家校共育的重视存在城乡差异。

第三,对线上教学的态度上,教师分歧较大,存在城乡和教龄上的显著差异;线上教学方式多样,教师最喜欢直播+录播资源包的方式,而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是直播;线上教学问题多样,涉及教师对线上教学不熟练、线上教学监管难、互动交流难、影响学生视力等;线上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满意度存在城乡差异和教龄差异,学生的满意度存在年级差异。

第四,教师角色较单一,缺乏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并且教师角色存在教龄差异。

(二)对策建议

1.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针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偏低问题,一方面可安排类型丰富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应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抗疫期间有大量的鲜活教育素材可供挖掘,应抓住契机,坚持“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科学调整特殊时期的教育内容。一是要注重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加强“三生”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将防疫阻击战中涌现的先进感人事迹化为德育素材,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三是加强学生居家期间的体育锻炼和劳动教育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居家学习效果。对于高三学生,则应掌握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端正对高考的态度,合理制定并实施学习计划,情绪超出自控范围时要主动求助。

2.重视家庭教育,全面推进家校共育

有研究指出,近几年各收入分位家庭的校外教育支出大幅增加,并体现出“刚性”特点[14]。这表明家长对孩子教育在主观上是重视的,但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家庭教育的落实途径应包括政府部门、中小学校、社会支持和家长自身等多种渠道。政府层面应设立家庭教育的系列指导方案和保障措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计划和方案;各中小学校则借助自身组织的便利性、人才的专业性等优势,开展家长教育相关活动;教育科研工作者和相关专业机构对家庭教育展开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专业指导;家长自身要不断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规范家校共育的具体操作,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家校共育的效率。

3.多措并举,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线上教学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提升线上教学质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一是要加强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教师研修共同体能缓解教师突然转型备课的压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二是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三是做好网络教育平台平稳运行的保障措施。四是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强地方和学校教学平台及课程资源库建设,以避免网络拥堵。五是建立基于过程数据的线上教学评价管理体系,对线上教学的评价管理可以采集师生的线上教学时长、师生间和学生间互动时间和次数、在线作业和测试完成情况等过程数据作为评价师生教与学的主要依据。

4.教师角色从单一走向多元

重大疫情下,教师除知识传授者身份外,还应扮演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角色。首先,“停课”和“居家学习”是为了防疫,教师要做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和压力的心理辅导者;其次,居家学习和在线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的学习,教师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陪伴者;第三,线上学习资源让人眼花缭乱,但优质资源严重不足,教师要做优质学习资源的供给者;第四,抗疫居家为劳动教育、健康教育、德育、“三生”教育等提供了契机,教师要做“五育融合”的培育者[15]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彭红超.全媒体学习生态:应对大规模疫情时期上学难题的实用解方[J].中国电化教育,2020(3).

[2]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

[3]宋灵青,许林,李雅瑄.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0(3).

[4]杨金勇,裴文云,刘胜峰,张东淑,张湘,姜卉,姜莉杰,于瑞利.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与经验[J].中国电化教育(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6744)[2020-03-04].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907/t20190724_392041.html.

[6]孟庆男.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6(2).

[7]余清臣.疫情时期的教育工作需要非常规思维[N].人民政协报,2020-02-26.

[8]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9]柴军应.学生学习自主性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4.

[10]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等.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EB/OL].(2018-09-27)[2019—01-20].http://cicabeq.bnu.edu.cn/shtml/3/news/201809/961.shtml.

[11]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上海市3-15岁少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J].上海质量,2019(11).

[1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初高中学生线上教学情况调查报告[N].浙江教育报,2020-02-28.

[13]宋广文,苗洪霞.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1(8).

[14]钱晓烨,迟巍,史瑶.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家庭教育支出的构成及不平等:来自2007和2011的实证证据[J].教育与经济,2015(6).

[15]李方.“停课不停学”,教师如何调整角色[N].中国教育报,2020-02-17.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Epidemic: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Huirong Zhang, Yi Liu

Abstract:the novel corona virus pneumonia epidemic has a major impact on education. Through a large-scale on line survey conducted by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minent problems faced by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under the major epidemic situation are: Students low learning autonomy,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home-based learning; the level of home-based education and home-school co-education is not high,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learning space; the effects of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re not ideal given there are many online teaching problems; the role of teachers is relatively single, lack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five types of education simultaneously”and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learning methods; attach importance to family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family school education; take multiple measures simultaneousl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nline teaching; transforming teachers role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Key words:major epidemic situ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reflections; empirical analysis

责任编辑:李晓贺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