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五期) > 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概念的嬗变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1664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2020年第7期 作者:李伟

摘 要:70年来,从体力劳动、思想改造到培养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从服务生产建设到与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相结合;从课堂教学、校内实习到家、校、社会三方合作;劳动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变与不变中酝酿、沉淀。进入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劳动素养、劳动体验、儿童生活与成长等关键词使劳动教育焕发新机。梳理不同时期劳动教育概念的演变历程,廓清不同历史背景下劳动教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劳动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技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概念的嬗变劳动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重要实施路径,对劳动教育的概念、本质等做前提性反思,是正确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1]进入新时代,重新审视并重塑劳动教育以夯实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之基愈显紧迫。本文梳理了1953年以来近70年关于劳动教育研究的文献,旨在澄明不同历史阶段劳动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厘清不同时期学者对劳动教育概念关注焦点的演进历程,为劳动教育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借鉴。

一、体力劳动、服务生产与思想改造:解放初期至文革时期劳动教育概念的明晰与异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迫切需要大量从事工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加之落后的教育现状不能满足大多数小学毕业生的升学需求。因此,开展生产劳动教育,为工农业提供合格的体力劳动者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重要使命。劳动教育的概念也紧紧围绕体力劳动、服务生产等关键点建构。文革前期,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劳动教育的概念被曲解,劳动沦为思想改造和知识分子劳动化的工具。

(一)体脑分离、生产与教育并立:解放初期至50年代中期劳动教育概念的早期摸索

1949-1956年,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建设阶段,因此,制定了“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但此时社会上开始出现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者,工人子女不愿务工,农民子女逃避务农的现象。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正确看待升学与劳动的关系,成为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就内涵而言,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概念还未明确,但根据剑声、朱行等学者对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的共识,可以归纳为:劳动教育是针对升学和参加生产劳动的矛盾,通过组织工农业生产劳动,旨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习惯,转变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者的观念的教育。劳动主要指体力劳动,目的是培养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劳动者。开展方式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劳动等各个方面。[2]就外延来说,朱行认为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3]有学者进一步明确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教育时要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纪律教育以及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密切结合。1954年6月政务院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中,也把劳动教育列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任务之一。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深刻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教劳结合”只是简单的加法组合。在基层实践中往往把劳动教育作为处理毕业生的手段,从而弱化了其教育意义。

(二)从“教劳结合”到“知识分子劳动化”:50年代中期至文革时期劳动教育概念的明晰与异动

50年代中期的教育方针为劳动教育明确了发展路线。首先,强调劳动教育有思想改造意义,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观点、态度形成以及劳动习惯的培养;其次,是传授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再次,实施途径增加了乡土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宣传教育等非生产性活动;最后,从劳动教育实施的场域看,虽将生产劳动纳入教学计划,但局限于校内参加生产劳动。1958年,由于受到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劳动教育更加注重思想改造意义。此时存在生产劳动与教学的比重、学校里实习工厂投入生产是否可能等争论。[4]此时,劳动教育概念内涵主要包括劳动习惯、思想感情、知识技能、道德品质等方面。外延则扩大到勤俭建国教育、增产节约教育等。[5]

1961年基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国制定了大中小学工作暂行条例,暂时恢复了学校以教学为主的正常秩序。但很快,1966年文革后提出的“劳动就是学习”“学校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知识分子劳动化”等口号彻底破坏了教劳结合的原则。劳动与教学的关系倒置,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被破坏。学生成为体力劳动者,教师成为专政的对象。

二、手脑并用、全面发展与重技轻劳: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劳动教育概念的廓清与转变

改革开放初期,在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讨论中,作为教劳结合重要形式和途径之一的劳动教育概念得到明确和澄清。在与职业教育、综合技术教育等教育形式的对比中,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得到彰显和确认。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概念与技术技能、全面发展等关系密切。

(一)教劳结合、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劳动教育概念的廓清与确证

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渴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造成了对体力劳动的新一轮轻视倾向,但就业与升学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针对“要不要进行劳动教育”“进行怎样的劳动教育”等问题,学界展开了热烈讨论。陈辺沅指出“四人帮”以极“左”观点歪曲和篡改马克思原著,把学生和教师当作简单劳动力的做法破坏了教劳结合原则。他根据邓小平同志“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上山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的指示,将劳动教育界定为培养劳动观点、习惯、技能,成为手脑并用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6]与此相对,部分学者出于对文化知识教学的迫切期望和需求,认为劳动教育影响了教学质量,应该废除。

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概念得到澄清与界定。首先,强调劳动教育对提升知识技能的作用。赵相国认为“生产劳动教育,就是通过生产劳动课和各种专业性实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现代化生产的一般原理和必要的生产技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7]这是第一次有学者对劳动教育概念进行明确界定。这一界定偏重于劳动教育提升技术技能的作用,淡化了劳动教育的思想道德改造功能。其次,劳动教育对促进全面发展的意义。任廷库主张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三育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才能、理论联系实践、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劳动观点、态度和情感方面得到发展。[8]陈文清、蒋超文、吴振成、宋学文等学者也关注劳动教育与智育、体育等结合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强调体力劳动的必要性。关于“学生所参加的劳动是否必须是生产劳动,而且又必须是现代化的生产劳动”的问题,不同学者从体力劳动的必要性以及现实条件制约等方面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刘云翔、杨启亮认为劳动教育之“劳动”指体力劳动或生产劳动,认为无产阶级的劳动教育有自身独特的道德与审美意义,劳动教育应该囊括生产知识与劳动观点两方面内容。成有信认为劳动教育旨在解决学生适应现代生产的问题,是通过教学、生产劳动和其他服务性劳动提升学生一般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劳动心理品质和思想的教育。[9]他认为劳动具体指体力劳动,特别是生产劳动。

(二)“劳动技术教育”功与过:改革开放前十五年劳动教育概念的争论与转变

1983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强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使学生学会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劳动教育内容包括工农业生产、服务性及公益性劳动等,并与思想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结合。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和《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劳动技术课和劳动课为中小学必修课。其中,小学劳动课旨在通过自我服务、家务、简单的生产劳动等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劳动认识和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掌握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而将普通中学的劳动课改为劳动技术课,旨在加强技术性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引发了“重劳轻技”抑或“重技轻劳”的争论。

首先,劳动教育内涵的争议主要在于体力劳动的地位和意义上。劳动技术教育的出现使得劳动的重要性被冲淡,对“劳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存在争议。王文湛、鲁衍平、李国庆等学者认为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对教育对象实施劳动理论教育和通过组织各种劳动,使受教育者树立一定阶级的劳动观念和态度,并锻炼身体、增长才干,因此,劳动教育侧重体力劳动。而成有信、皇甫鸿昌等学者强调游戏劳动、学习劳动以及科学研究劳动,拓宽了劳动教育的研究思路和视野。把学习这一脑力劳动视作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更是卓有见地。

其次,劳动教育外延扩大。王生洪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劳动教育所涉及的范围正在从学校内部走向校外,从间断性的教育转变为连续性、终身性的教育。[10]“大劳动教育”概念应运而生,其范围涵盖了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农村教育等诸多层面。王玲、叶立均、汤锡忠等学者认为劳动教育包含劳动观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勤工助学、专业实践、职业指导和课外活动等方面。[11]也有部分学者持反对意见,罗来栋认为劳动教育是劳动技术课的内容之一。陈桂生先生指出“劳动技术教育”概念的模糊性有利于在不同条件下实施,但是也导致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受阻。[12]

三、劳动素质、创新创造与综合实践:90年代中后期至新世纪前十年劳动教育概念的延展与异化

新世纪来临前后,素质教育、创新创造、终身学习等概念的出现为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也进一步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外延。

(一)90年代中后期:劳动素质、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融入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四方面的素质要求。劳动素质教育进入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劳动素养成为劳动教育概念的精髓。蒋文立认为劳动教育指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劳动技能素质包含了与劳动有关的情感、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因素。[13]江山野、文新华、于慧颖等学者认为劳动教育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即培养其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提高劳动能力。劳动教育的内容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14]

尽管劳动素养的提出为劳动教育指明了发展出路,但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劳动技术教育逐渐从“重劳”转向“重技”。劳动教育的“劳动”涵义淡化,“技术”含量增加。鲍珑的研究发现劳技课的内容存在科技含量较高且与文化学科密切联系的特点,忽视基本生产劳动。[15]甚至有学者将劳技教育定义为指导学生生产生活的技术教育。与此伴生的是对劳动教育对象的质疑,翟生明的研究表明社会上存在将劳动教育对象局限于未来体力劳动者的倾向,忽视对将要进入高校深造学生的劳动教育。[16]

最后,劳动教育纳入了创新创造能力等元素。有学者认为劳技教育有利于创新性头脑功能的开发。劳技教育培养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协作精神、冒险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精神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17]徐长发等学者认为劳动技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18]

(二)新世纪前十年:劳动教育概念的弱化与异化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劳动与技术教育规定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板块之一。劳动教育地位弱化导致对劳动教育概念的片面理解卷土重来,劳动逐渐异化为惩罚的手段、技艺学习和休闲娱乐活动。有学者认为应该弃“劳动技术教育”改用“技术教育”。因为“技术”已经包括了生产劳动技术、生活和闲暇技术以及科学研究的技术,单独强调“劳动教育”会陷入“劳动观念与劳动态度”的思维改造模式中。[19]尽管其认识到了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趋势以及劳动教育自身定位的问题,但是将劳动教育纳入技术教育范畴会进一步弱化甚至淹没劳动教育的“劳动”属性。忽视劳动教育在改变劳动观念、态度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也不足取。还有学者认为应该将劳动技术课改为“职业技术课”,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包含了“劳动”的概念。虽然此种观点饱含着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迫切期待,但没能认识到劳动以及劳动教育蕴含的独特价值。而且在职业教育中强调劳动,也会使职业教育的“职业准备”属性受到冲击。此外,黄济教授和瞿葆奎教授针对劳动教育应否与德智体诸育并列问题展开争鸣。[20]客观讲,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并列,的确有将劳动教育与诸育割裂的可能性。然而德智体美劳是囊括在全面发展这一总要求之下的。尽管将劳动教育作为更大的范畴看似提高了其地位,但在实践中很可能因为可操作性不强而丧失其已有地位。此外,更有学者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劳动素质教育,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素质,这是对劳动教育本意的误解。

四、情感、体验与劳动价值观:新时代劳动教育概念的重整与蜕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2015年,教育部等《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在诸多场合多次强调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这些都为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劳动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密切联系生活、凸显劳动体验性和感受性、促进家、校、社会三方合作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关键内容。

(一)情感、道德与价值观:劳动教育的时代注解

新时代劳动教育首先应该注重对劳动认识、劳动情感、劳动精神、劳动道德和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檀传宝、司徒南等认为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21]劳动素质包含态度、情感、人生观、习惯、知识、技能、能力等七大要素。[22]新时代劳动教育包括了广义的实践活动,具有统领和联结多种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综合育人功能。[23]王连照认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目标改造性、概念发展性、内涵统领性、价值召唤性等特征。[24]章振乐等提出的“新劳动教育”则囊括了除德育以外的文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让孩子在多样化的“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中认知、体验、探究、创造。[25]

(二)体验、生活与个人成长:劳动教育的应有之意

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强调体验性、感受性、情境性与生活化,关涉儿童生活,直面儿童成长、成人、成才的现实诉求。首先,重视实际劳动体验。《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到要“坚持实际体验,抓好相关课程、校内外劳动、家务劳动等关键环节”。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全方位感受和熏陶。[26]其次,尊重劳动成果和价值。陈理宣认为劳动教育有三层含义:劳动作为求生存的技能教育;作为人性发展与个人成长的自由、审美的教育;作为自己亲自创造生活资料的手段的思想品德教育。[27]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学生品尝劳动幸福、懂得奉献付出的劳动价值观教育。[28]赵荣辉、司徒南、邹小华、曹京燕、杨晓峰等学者认为劳动不仅创造生活的条件,也提供生活的意义。要通过劳动教育改善学生的认识结构、开发潜能、丰富情感、提升思想灵魂,在劳动过程中获得道德体验和道德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29]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要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9).

[2]剑声.学校要进行正确的劳动教育[J].江苏教育,1953,(10).

[3]朱行.进行劳动教育中几个问题的解答[J].江苏教育,1954,(11).

[4]乐长明.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场大辩论[J].学术月刊,1958,(8).

[5]把劳动教育提高一步[J].江苏教育,1963,(4).

[6]陈辺沅.论教育方针与新时期的总任务[J].人民教育,1978,(6).

[7]赵相国.略论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的条件[J].教学与研究,1979,(0).

[8]任廷库.如何正确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探讨[J].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

[9]成有信.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1982,(1).

[10]王生洪.加强生产劳动技术教育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J].高等教育学报,1991,(2).

[11]汤锡忠.论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J].上海教育科研,1989,(3).

[12]陈桂生.略论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演变[J].课程·教材·教法,1989,(10).

[13]蒋文立.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上)[J].上海教育科研,1993,(4).

[14]文新华.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J].教育研究,1995,(5).

[15]鲍珑.我国劳动技术课发展方向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7,(5).

[16]翟生明.劳动技术教育与诸育关系纵横谈[J].人民教育,1998,(10).

[17]孙智昌.发挥劳技教育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6).

[18]徐长发.发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教育研究,2002,(12).

[19]马开剑.劳动技术教育反思与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5,(9).

[20]瞿葆奎.劳动教育应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答黄济教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21]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

[22]文新华.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

[23]陈理宣,刘炎欣.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关联和价值彰显[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

[24]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6,(7).

[25]章振乐.“新劳动教育”:让人事相趣[J].人民教育,2014,(8).

[26]冀晓萍.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答本刊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5,(17).

[27]陈理宣.论知识教育、劳动教育与审美教育及其整合[J].教育学术月刊,2017,(3).

[28]马开剑.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境界[N].中国教育报,2019-04-11(7).

[29]冀晓萍.劳动教育将全面突围[J].人民教育,2015,(17).

责任编辑:王云霄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