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五期) > 正文

时代挑战与未来路向:劳动教育的当代诠释与实践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611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20年第2期 作者:宋岭 张华

摘 要:受传统考试文化、现代消费享乐文化的影响与侵蚀,劳动及其教育观念萎缩的趋势不减,而科技的发展又进一步解放和控制了人的身体,加剧了这种趋势与危机。这些问题的重要认识论根源是身心二元论,劳心者高于劳力者,且认为心的发展与身体无关。其实割裂的机械劳动训练与精神德育灌输,既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又逆时代发展。未来,以纯粹体力劳动为生的职业将不复存在,但劳动并不会也不应该消失,它不仅是人类大脑和智力发展的基础活动,而且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方式,还将是人们生活和娱乐的一部分。因此,劳动教育也应该回归身心融合的本源,发展面向未来美好生活的具有创造性、娱乐性和综合性的劳动学习,开发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兴趣的创生性和融合性劳动课程,让学生的身体、心智与情感等“整全的人”参与到劳动学习与创造中,进而实现劳动意识与习惯以及相关知能意情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身体;心智;具身化;面向未来

教育不仅是当下的实践,还是面向未来的发展,当下的教育问题与实践必然受过去和未来的影响。当今劳动观念的淡化以及劳动教育的式微,不仅仅是现在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单方面所造成的,也是受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文化氛围及信息科技的发展而影响。劳动教育当下所面临的这些挑战有着共同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即身心二元的逻辑与观念,它妨碍了人们对劳动和劳动教育本质意蕴的把握,割裂了劳动教育的实践。劳动教育不是一种单方面的思想道德灌输和价值观教育,更不是体力劳动的体验或训练,而是一种融合心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时,也只有将心智融入劳动活动中,将学习和创造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将劳动作为一种学习和创造的方式,作为生活本身,甚至作为一种生活的态度,才能适应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真正促进儿童和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一、劳动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

在工业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身体劳动逐渐被工具技术所替代,人们生活在一个身体解放的时代,人们从事劳动的必要性好像越来越低,加上传统文化中一直隐存着对劳动的偏见,因此劳动在教育中便逐渐失去了市场。而劳动教育的逐渐式微不仅受传统文化和信息技术发展以及教育本身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影响,还面临着消费享乐文化的冲击和被技术控制的危机,消费享乐文化冲淡了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技术的过度依赖造成了劳动能力的丧失。因此,明晰这些问题及其原因,从本源上还劳动和劳动教育以应有内涵,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面向未来。

(一)传统文化对“劳动”的偏见

劳动教育的当代缺失,不仅体现在学校,还体现在家庭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在当代,劳动精神的萎缩是全面的,青少年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率仅有15%左右。[1]以往的学校,例如每日教室内外的卫生、操场和花坛的拔草等都是学生经常参与的劳动,而现在大多都由物业承担。因为劳动课程不与学生学业成绩挂钩,所以劳动课程成了课程表中的摆设,大多是为了充当门面或应付检查。在这种以学生学业或升学成绩直接代替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潮流下,劳动教育课程的落实难免不会形式化。而在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被忽视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家长普遍只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导致很多学生直到大学阶段,才发现生活自理都成了问题。其实家庭往往是劳动教育的关键场所,但相当大一部分家长根本意识不到劳动与教育的关系,甚至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的。

劳动教育被忽视的现象有其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在民众的观念中仍有较大的市场。在古代,学习是农民等贫苦阶级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在当时,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考取功名,进而摆脱劳苦的命运。其背后隐藏的逻辑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劳心与劳力绝对的二元对立。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世人对劳动的态度。大众认为他们的后代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劳力”的命运,所以劳动教育是他们不需要的,这也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传统文化对劳力者的偏见被带进了现代教育中,导致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误解。正如杜威所批判的,现代人仍然把理性作为生活的追求,把那些与技能和劳作相关的事务看作是低级要素,它们是服从理性支配的工具和手段,这种观念在教育中最明显的体现便是存在着两种相对应的教育:“一种是卑下的或机械的教育,一种是自由的或理智的教育。”[2]劳动和技能教育便是那种机械和卑下的教育,而文化和心智教育则是自由和高尚的教育。杜威声称这种身心二元、抑身扬心的观念在教育上的后果罄竹难书。[2]其实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学习的目的与内涵,还是大众从业的途径与性质都有了本质的不同,学习已经不能仅仅被狭隘地定义在劳心的范围之内,而所谓职业教育也并非是面向体力技能的教育,纯粹靠机械式的体力劳动而生存的职业也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消除大众的身心二元观念以及对二者态度上的偏见显得尤其必要。

(二)消费和享乐文化的侵蚀

从教育者的层面来讲,学校和家庭对劳动教育的观念受传统文化和认识上的阻碍,而从学习者的层面来讲,他们的劳动学习的态度无疑更加深刻地受其所生活的当前社会文化影响。也就是说,目前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及其价值观,除了受教师和家长“重知识轻劳动”态度的影响外,更深受社会上消费和享乐文化过度蔓延与侵蚀的影响。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物质产品的丰富以及社会福利和保障措施的完善,我国快速进入了消费社会。消费社会首先通过满足富裕阶层的消费欲望,来引导其他社会群体的模仿行为。在这种向下渗透和欲望传递的过程中,欲望逻辑与消费逻辑联结了起来,并给这些欲望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的辩护。这是经济拉动内需和商业社会竞争的结果,是他们一手操作的社会文化现象。可怕的是它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取向和价值选择,妨碍了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制造了道德和精神的危机。例如追赶时尚、对物质和金钱的膜拜、不劳而获和娱乐至上等思想,伴随着消费享乐文化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不仅造成了道德失范和信任危机,还导致利己主义、玩世不恭等负能量以及世俗化和功利化在学校的蔓延。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网络游戏、主播文化和娱乐节目的无节制发展与传播等,加剧了未成年非理性消费的趋势,使本就不成熟的消费认知和价值观遭到单向度、片面化甚至扭曲式的发展。而“啃老族”和“宅文化”的出现,更有力地凸显了这种消费娱乐文化盛行与劳动观念萎缩之间的巨大反差。所以,消费享乐文化对青少年劳动观念的淡化同样阻碍着劳动教育的开展。

(三)信息技术的“解放”与“控制”

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的身体逐渐被解放了出来,而闲置过久的身体不仅催化了上述享乐文化的盛行,还导致了人们对身体劳动的遗忘。劳动是人类的本质体现,是人类得以长期延续和发展的优良基因,而劳动的丧失,必定会影响人类的发展。像科幻电影中呈现的一样,如果沿着这种趋势发展,若干年后的未来,可能人的身体会越来越小,脑袋会越来越大,人们的衣食住行全部依赖机械实施,人只负责动动脑袋指挥,甚至连机械的创造与运作都被智能机器所替代。可想而知,这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画面,这将完全是一个冷冰冰的物理世界,没有“活”的价值与意义。

而在技术解放人身体的同时,也会逐渐地演变为对人的控制。在信息技术时代,人类已经产生了对技术的过度依赖,而这种依赖反过来又会变成对人类的控制,人类无法离开技术而正常生存与生活。这种依赖和控制必然会导致人类主体性和各种本能的逐渐丧失,成为技术的附庸,从而被技术所异化。[3]当人类生活被工具理性侵占、被技术控制的时候,就是人文精神失落和人被异化之时。起初的技术只是作为人类劳动器官的延伸和扩展,而现在的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实现对人的劳作、运动、感知和思维等各项功能的替代,不仅有逐渐取代人类各项劳动的趋势,还有替代人思维的危险。当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严重依赖科技,当人们正在享受身体被技术替代的时候,人的身体与世界的原始接触也在逐渐地被切断,人类长期发展而来的身体能力便会逐渐退化。而且,当身体被完全解放的同时,不仅身体会随着其功能的被替代而逐渐萎缩退化,人的大脑也会随之受到影响,而缺乏身体正常发展的支撑仅仅靠思维运动是不能足够维持大脑正常发展的,缺乏身体感知觉运动支撑的大脑很难预计会有智力上的进化。而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什么事情都交给机器去做,忽视自身在现实场域中锻炼和创造的话,个体的智力以及各种能力和情意也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四)矛盾根源:身心二元论

劳心与劳力的传统文化观念、消费享乐文化以及技术对身体解放与控制的危机,是这个时代劳动教育观念出现危机和缺位的原因,而这些原因都有包含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逻辑根源——身心二元论。身心二元论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典型体现,它通过哲学思想和心理学理论等渗透并影响着包括我国在内的当今的主流教育观念和理论,因此,我们当下的教育实践和行为不可避免地隐含着一种身心二元论的逻辑,如劳心与劳力、智力与身体、理性与经验、认知与情感等的割裂。其根深蒂固的二元论逻辑是:本体论上,身心是互不干涉、相互分离的独立体,且心灵具有第一性;认识论上,心灵对知识和理性的追求与身体和感性无关。这种身心二元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自柏拉图到笛卡儿一直影响着西方哲学和人们的观念。柏拉图的灵魂不灭论以及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二分观都体现着扬心抑身的立场,他还把人从高到低分为三类,“统治者(哲学王)、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农民和技工),哲学王是金质的,是高贵的象征,军人属于银质的,农民和技工属于铁质和铜质的”。[4]身体和心智相互分工、互不干涉,心智高于肉身,进行身体劳动的人低于进行心智劳动的人。这种身体地位低下,从事有关身体事务的劳作者在西方和中国古代都遭受着同样的待遇。

随着近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身体终于从柏拉图和笛卡儿的理智传统的贬抑和控制中解放了出来,但随即又被商品和消费文化带入过度消费与虚空化的深渊,身与心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灵魂的关注逐渐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对肉体的感受性的格外重视。[5]身体及其感受性不仅是消费的主体,甚至成了消费品。这种商业化、消费化和娱乐化的运作模式也悄无声息地将“生产性身体”驱赶到边缘地带,而追求物质、迎合虚荣、释放欲望的身体被赤裸裸地放置在了人们的关注中心。[6]享乐文化熏陶下的身体是消费性的肉体,是失去精神存在的行尸走肉,物质与精神渐行渐远。在消费中得到的只是暂时感官世界的满足,无法获得真实和持久的幸福。这种文化不仅冲击着人类的道德观念和精神世界,还深刻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消费享乐文化便是忽视了精神生活追求而堕落物质和身体感官世界的体现,精神满足被身体和物质上的满足所替代。而信息技术时代,人对身体的解放以及对技术理性的依赖,沿袭了这种对物质及物质理性的追求,丧失了对人之为人的精神和人文层面发展的追求。最终导致了人们对劳动的遗忘、劳动能力的丧失和劳动观念的逐渐淡薄。而教育也只剩下劳心教育了,劳动教育被忽视,且把二者割裂了开来。

二、重释面向未来的劳动教育

“去心化”的机械式体力劳动观念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去身化”的精神训练同样不能达到劳动教育对学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目的。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时代的发展都要求我们摒弃纯粹体力劳作与精神训练二元分裂的劳动教育,重构一种更具包容性的、面向未来的劳动教育观念。

(一)未来不需要以纯粹劳动为目的的职业——融合心智的劳动教育

时代的发展在给劳动教育带来危机的同时,也逼迫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重构顺应时代发展的劳动教育观念。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来看,未来社会必将是一个机械和人工智能逐渐甚至完全替代人体力劳作的时代,那么这个时候再谈劳动和劳动教育,就要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纯粹的机械性体力劳动不适合未来高度发展的科技社会,未来不需要机械劳动的人,机器完全解放了体力劳动,这样一来,所谓的爱劳动的价值与精神内涵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爱简单机械的体力劳动不仅是反人性的,也是反时代的。

不是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抛弃了纯粹的体力劳动,而是人类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人类大脑工作和身体劳作都有选择“最优路线”的潜在意识,这是人的本能和自然进化的结果。人类最初发展的本能来自于对食物的生理需求,这种需求要求人在能够成功捕猎的情况下消耗尽量少的体能,这就种下了做任何事情都追求“省力”的基因,还发展了人的智力(如协作、计划等心智策略的形成),促进了人对工具的使用与创造。因此,纯粹的体力劳动必将会被人的本能淘汰。而这种本能也自然早已内化为人的性格基因,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天生便有逃离这种纯粹体力劳作的心理取向。所以,劳动教育要摆脱单一性、纯粹的体力劳动的那种枯燥与乏味,让计划、策略和协作等心智融合进来,把大脑与身体结合起来,才能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兴趣,迎合时代的需求。

对于劳动教育的道德发展方面来说,劳动美德与原则的纯粹灌输是徒劳的,这种情况下身体只是道德训练的载体或容器;而重复性的机械劳作只会适得其反,使学生更加厌烦劳动,产生负向的道德情感。道德品质和精神是在融合主体身体感知与心智体验的现实活动中发展而来的。而对于劳动锻炼身体的功用方面,只有其本身变得越来越有趣味性和创造性才会越来越符合人的需求。因此,劳动教育及其课程教学,只有融合心智的方面,体现劳心与劳身的融合,变得更具有创造性和益智性,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对劳动的态度,以及其自身的劳动行为,发展学生的身心与德行。

(二)劳动是人类进化发展的基础活动——促进大脑与认知发展的劳动教育

未来不需要以纯粹体力劳动为目的的职业,但未来仍需要劳动,劳动不会也不应该消逝。首要原因是,劳动是人类进化和人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人类进化的层面来讲,人类最初在自然中进行的诸如捕猎、采摘果实,再到经营农作物和圈养猎物(食物)等的一系列劳作活动,不仅满足了人的生理需求,而且发展了人类的各种身体能力和智力。身体劳作促进了人类的大脑发展与进化。当人类不再进行身体劳动的时候,大脑也会随着进化而逐渐停滞发展,甚至萎缩退化,逐渐被身体“吃掉”。如神经生理学家鲁道夫·利纳斯(Rodolfo Llinas)所言:“只有移动的生物才需要大脑”,如同海鞘(一种类似水母的微小生物)刚出生时有一条简单的脊髓和300个神经元组成的“脑”,但当它安全附着一块珊瑚之后,就会吃掉自己的脑。[7]最初的身体劳动发展了人类的大脑和智慧,而智慧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身体感知觉和运动能力等各方面的进化与发展。所以人类发展至今,其大脑和身体是相互嵌入、相互影响的,这也导致了个体层面的身体与大脑发展的融合性。

从个体层面来讲,身体不仅为大脑的发展提供生理基础的营养与环境,还参与认知过程。[7]而心智也并非我们所认为的是“定位”于大脑甚至大脑皮层中的,神经系统不仅仅是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还包括神经纤维、脊髓以及分布在全身的神经末梢感知觉器官。因此,劳动对认知发展的促进还表现在,它通过复杂的身体运动和活动来促进大脑的发展。对于简单的劳动,我们只能称其为有氧身体运动,而复杂的劳动是大脑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二者都会对大脑的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但是简单的身体运动只能增加神经递质以及建立新的血管向大脑输送生长因子,它的确能够促进大脑中新神经细胞和纤维的生成,但是如果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这些细胞和纤维很难成为牢固的神经网络,随即便会退化。复杂的活动通过强化和拓展神经网络,让所有这些元素都投入使用,活动越复杂,突触的联系就越复杂。[8]也即是说,单一的体力劳动和运动只能通过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提高生长因子的传输来促进新神经干细胞的生成,而蕴含心智的复杂劳动活动才能使其投入使用,使新生成的神经回路建立联结并激活,成为真正有用的神经系统。因此,从科学的实证证据来看,我们也应该变革简单的体力劳动教育,发展融合心智的、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课程。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劳动意识与习惯的精神培育,不结合认知与创造的劳动教育无法持续向前发展。而且劳动作为一种基础的人之在世体验,其本身就能够促进认知的发展,因此更应该将劳动教育与大脑和智力的发展结合起来。

(三)劳动会成为一种生活和娱乐的方式——为了美好生活的劳动教育

未来社会,当人类的身体和双手完全从劳作中解放出来的时候,劳动便不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美好的生活本身。人们工作不再为了生活,因为人们在生活中便融入了工作,此时的工作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人的一种精神食粮,是人人成为创造者和分享者的乐趣所在,这种自由创造式的工作本身成为了生活。以前劳动是工作的一部分,是为了糊口和谋生,为了更好的“生活”(吃穿住行和一些普通的精神娱乐等),而未来的劳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劳动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劳动就像娱乐和个人才艺分享等其他创造性活动一样,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活动。或者劳动本身就像学习和创造一样成为人们平时生活中的“娱乐活动”,工作即休闲,劳动即生活,创造便是娱乐。这时的“生活”已经不再过多满足于衣食住行和低层次的精神活动,而是这些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劳动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那个时代是人人创造的时代,是个性化真正得到释放、个体的自由和才能真正得到极大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创造者,又都是自己的创造、创意和才艺等的分享者。看似很远,但未来已来,当今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相信在不久可见的将来,没有创造性的人必将会被机器替代,被社会所淘汰,只能生活在人类精神世界的边缘。其实,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创造者,因为每个人本来就是个性化的存在。教育要做的便是看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并发展之,发展的过程与体现便承载在这种劳动、学习、创造和分享的活动之中。而且美好的生活也来自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个人创造与分享和共同的创造与分享均会成为生活的日常。工作便是日常从事自己喜欢的学习、劳动和创造,热爱劳动、追求劳动犹如热爱学习和追求创造一样,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劳动教育便是要培养学生这样一种把劳动作为生活本身的态度与习惯,让劳动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他们学习、创造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四)劳动本就是一种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一一回归学习和创造的劳动教育

人类最初的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在世的创造活动,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了改变周遭环境和世界,学会了创造和使用工具。劳动本就是一种满足自身需求和应对环境变化的学习和创造的活动,也是一种学习和创造的方式,所以,这里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如融合心智和包含创造性等,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对劳动本质内涵的一种回归。这种通过劳动的过程而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与方式也可称为劳动学习和劳动创造,而在教育中则更侧重通过劳动的学习,因为通常我们所称的学习活动中本就包含着创造的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从事了劳动活动就完成了劳动教育的任务,而是体现在把劳动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和一种学习本身,即通过劳动而学习,劳动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这种劳动学习中的学习概念并非日常经验中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它是综合性的学习。劳动学习不仅包含了以往劳动教育对身体锻炼、劳动的观念与态度以及相关的道德培养的内涵,还体现在通过劳动而实现知识与技能、人际沟通与协作以及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全方位学习与发展。指向学习、为了学习的劳动教育也是对身心融合的劳动本意的一种回归,其理论基础是具身认知科学,强调身体感知觉运动及其所在状态和所处环境都影响并参与着认知和情感等的学习与发展。[9]因此,身心融合的劳动学习是具身化的,反对只是脖颈以上对头脑的道德精神灌输,仅仅看到脖颈以上的部分,更批判通过简单机械的肢体劳作来磨灭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割裂了认知与情感等发展的具身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它是对劳动教育中劳心与劳力二元分离以及传统教育中身体、智能、情感和审美等方面割裂式发展现状的超越,

所以,由此也正从理论上支撑了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作为全面发展结合点的劳动教育。劳动学习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和方式,能够让包含认知和情感等在内的“整全的身体”参与到劳动学习的过程中来,真正促进身心的整全发展。

三、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向

不仅仅是当下问题的解决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劳动教育只有注重身心融合的方向才能够为人的发展和人类进步创造更大的价值与意义。这样的劳动教育,其核心是将劳动作为体验、学习、创造和分享的过程,强调整全的身体在真实具体的现实情境中的劳动过程,最终实现作为整全的人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教育原则的执行、课程的规划与实施、教学过程的观照等方面把劳动教育的改进落到实处。

(一)坚持身心结合的教育原则

具身化的劳动学习与发展需要具身化的劳动实践过程。劳力与劳心结合、知行合一不仅是这个时代劳动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还是任何教育都应该坚守的基本立场。身体、心灵与世界的联结是人之为人生存和所有在世活动的基础,劳动作为人类的特殊活动,融合心智才是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如同古人练字与练笔的结合一样,练字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动作操练,还是融合个体理性、个性、意志与情感的过程,而书画、舞蹈与歌唱在表达身体形态与声音的同时,也是其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因此,身心结合存在于人类的大部分活动与创造中,而劳动教育需要改变的就是增加个体心智参与的程度。无论是卢梭还是杜威等自然主义教育家都极其重视手工劳动的重要性,他们都将其作为重建身体与知识联结的有效中介。如杜威便特别重视通过作业、通过职业而学习,他建议普通学校用种植、烹饪、木工和缝纫等课程来发展思维,培养创造力和协作精神等[2],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同时也能完成如植物学、历史学、地理学、化学、生理学和计算、测量等传统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的习得与掌握。他认为,“在做的过程中,他们的手足耳目和头脑等身体器官都成了心智发展的源泉”[2],这些主动作业和手工训练,不仅是身体技能和智力的训练,还是儿童判断力、创造力、兴趣、态度和勤奋、协作等素养和品质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人类所有谋生的职业中,最能够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是手工劳动,它在制造与创造的过程中,通过身体的协调、视觉与触觉和脑力的协调,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使人获得知识,养成探究、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0]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劳动本身,而是问题的解决和生活的改进,所以劳动教育融入这些问题解决和创造的活动中才能更加有效。

(二)注重情感的参与与体验

对于儿童来说,缺乏兴趣是劳动教育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多数劳动课程简单重复、缺乏创造性。夏山学校创建者尼尔认为,所谓懒惰只是儿童的表面表现,它通常是由于缺乏兴趣或者精力不够造成的,而一个健康的儿童总是精力旺盛的,这是儿童的天性,“他总是闲不下来,非得一天到晚找点儿事情来做做不可”[11]。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儿童对劳动课程表现出懒惰是由于它不能激发儿童劳动创造的兴趣。机械性的劳动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对儿童来说都是无聊乏味的,而创造性的工作能够使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反馈进一步增加儿童对劳动的投入与热情。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能够有治愈心灵创伤的作用,尤其是协作性的劳动,能够让儿童在体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人际互动所带来的群体情感效益。所以,劳动教育在关注个体劳动活动的同时,更要注重团体形式的合作性或协作式的劳动活动。另外,尼尔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劳动的态度和兴趣是截然不同的,对于3-8岁的部分孩子来说,那些搅拌水泥、运送沙子和清洗砖块等简单劳动就能让他们忙得不亦乐乎,因为那是他们在探索世界,但8岁以上的孩子就明显不愿意做这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了。[12]因此,劳动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与安排,甚至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劳动课程的选择和计划中去,在关注学生当下情感体验的同时,让学生带着主体意识与情感去体验劳动学习的过程,并能真正喜欢劳动的过程,沉浸在劳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

(三)开发创造性的劳动课程

作为一门课程,劳动教育课程需要更具有创造性,劳动教育应该成为以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劳动的创造价值,对人类和社会发展来说,是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文化世界。对于个体来说,劳动本身具有创造性,创造性的劳动能够通过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而提升其创新和创造能力。劳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并非简单的肢体动作的模仿与运动,而是学生将自身的身体、智力、知识、技能与情感和意志等都投入到与劳动对象的互动过程中去,不仅能够创造出相应的劳动产品,还体验到内心的充实与满足。而这种良好的身体及其情感体验也是自我成就感和个体获得感的基础,是进一步、持久性行动、学习和创造的动力。[13]儿童和青少年也能够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因为劳动能够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和成人一样参与到社会事务当中,参与到这个共同体之中,劳动让他们梦想成真,体验与成人平等的地位,并获得参与感与成就感。因此,作为劳动的固有内涵,创造性本应该是劳动课程的题中之义,但现实中的劳动教育往往缺乏创造性。创造性是劳动得以继续的动力,只有通过创造性获得的快乐体验和自我满足与自我实现感,才能让学生喜欢并愿意继续进行劳动,否则就是对人的一种奴役。而除开发具有时代精神与特征的创造性劳动课程外,在传统劳动课程中融入设计、建造和探究的元素,都能够增加劳动课程的创造性意蕴。

(四)融合其他课程教学形式

作为一种理念,劳动教育要体现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家庭和社会方面,清扫、种植、做饭、社区活动等传统的劳动项目在保留的同时,可以加以改造与课题的形式结合起来,如同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的纺织、种菜、厨艺和建造等课程一样,在探究与合作的同时,同样能够学到植物学、生物学、地理与历史文化等课程的内容,如此也能够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互动。[2]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劳动教育可以与其他课程教学形式融合,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体育、手工制作、艺术设计等,同样可以与学科教育实现融合。在国务院2017年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特别指出要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践行知行合一,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如此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与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与劳动精神,还能够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实践与应用,进一步深化理解与内化知识,并真正转化为个人化的知识。这种综合性的活动是将劳动课程融入探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的过程之中,以达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的目的。所以,劳动教育的实践可以变得更加多样化、融合与开放,最终目的是通过劳动能力、劳动意识与劳动情感等的发展来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委党校,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劳动教育,事关全面发展的大计[N].光明日报,2019(7).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71,155.

[3]宋岭.教育作为信息化最后“堡垒”的形成与突破[J].中国教育学刊,2017(2).

[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28.

[5]程立涛.消费社会与新享乐主义思潮——兼论鲍德里亚对“消费—享乐”思维的批判[J].广西社会科学,2013(10).

[6]杨晓峰.“身体”视域中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价值与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3).

[7]约翰・瑞迪,埃里克・哈格曼.运动改造大脑[M].蒲溶,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32,48.

[8]宋岭.论具身化教学的生成逻辑[J].教育发展研究,2019(12).

[9]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4).

[10]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5.

[11]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

[12]马克·沃恩.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献给当代的教师、校长和家长[M].沈兰,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57.

[13]宋岭,张华.具身化课程的核心特征及其故事性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9(2).

The Crisis of Our Age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e of Labor Education

Song Ling, Zhang Hua

Abstract:Influenced and eroded by th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culture and modern consumption-hedonism culture, the shrinking of labor and labor education concepts has intensified. The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rther liberate and control the human body, deepening this trend and crisis. The root of this problem is the mind-body dualism. Simple mechanical labor training or spiritual indoctrination is against the law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the trend of the age. In the future, the profession of living by pure manual labor will no longer exist, but labor will not and should not disappear. It is not only the basic activity of human brain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of learning and creating, and it will also be a part of people’s life and entertainment. Therefore, labor education should also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physical and mental integration, develop creative and integrated labor study and labor curriculum tha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students,interests, and let students whole body, mental and emotional participate in labor study,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labor consciousness and habits, and their related competency.

Key words:labor; labor education; body; mind; embodied; future

责任编辑:王雪婷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