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五期) > 正文

新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演变、特征与趋势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1594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第1期 作者:艾兴 李佳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演变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探索与创建阶段;自主与迷失阶段;改革与重整阶段;转型与创新阶段。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体现以下特征: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愈加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劳动形态的变化带来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革新;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的同时课时却在减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方向性、时代性、整合性和特色性是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课程设置;中小学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我国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和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起点和重要支撑。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课程设置关系着劳动教育的成效和质量。自1949年以来,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已走过70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劳动教育课程日趋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综合育人功能。本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点,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发展提供参考。

一、新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演变进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由于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劳动教育课程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国家课程计划是对相应学段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了课程相互联结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学习方式和所占比例方面的要求。本文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课程计划中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和要求,发现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一)探索与创建阶段(1949-1956年)

从1949年至1956年,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过渡和初步探索以及国民经济恢复的关键期,劳动教育面临探索和创建适宜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

劳动教育最早并未被单列学科,而是融人其他学科教育中。1952年《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指出:“劳作在各科教学的实验、实习中和课外另定时间教学,不列于教学科目内。”[1]中学阶段,1950年至1955年教育部颁发的五个课程计划都只在高中阶段设置了“制图”课,制图内容主要是与工农业建设有关的各种图样,这一阶段的“劳作”和“制图”课主要依附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单独的学科和教学内容,劳动教育并未正式进人中小学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进人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契机是在1954年,经过五年的建设和恢复,大批小学、初中生毕业,由于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不足,毕业生的就业和升学问题凸显。据统计,1954年全国约有60%即23万余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约有63%即209万小学毕业生不能升人初级中学,需要参加生产[2]。针对这种情况,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新增“手工劳动”课,劳动教育正式进人学校课程体系。1955-1957年,小学阶段出现“手工劳动”“农业常识”课,中学阶段设置“制图”、“工农业基础知识”和“实习”课,初中进行的“实习”课的内容主要是在工厂和实验园地实习,高中进行的“实习”课的内容主要是农业实习、机械学实习和电工实习。1954-1957年,在小学至高中阶段创建了一系列具有基本生产技术教育性质的课程,这些课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时“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的状况,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工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为就业和社会建设做准备。

(二)自主与迷失阶段(1957-1976年)

由于在学习苏联经验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暴露出了一些缺点和弊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就要考虑中国的现实国情,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1957-1976年,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走上自主探索之路,但由于对劳动教育课程的矫枉过正,劳动教育课程过于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度陷人迷失境地。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急需人才,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课程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劳动教育在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养成中所起的作用。《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及说明》提出“加强劳动教育,规定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并开设生产劳动科”[4]。从1958年至1963年颁发的中小学课程计划来看,劳动教育课程在原有“生产常识”课的基础上,增加了“生产劳动”课和“体力劳动”课,课时安排由原先每周一节增加到每周两节,且对劳动时间进行了集中规定,还确立了“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等教育制度。

随着“教育革命”序幕的拉开,教育“大跃进”愈演愈烈,劳动教育也冲破学校的限制,演变为具有社会思想教育与生产建设双重意义的活动。虽然1963年为了扭转“教育革命”给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小学生生产劳动的目的是“从小养成劳动习惯,培养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护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5],劳动教育课程目的短暂回归到对学生劳动习惯和情感的培养,但紧接着进行的“文化大革命”使这两个教学计划对当时劳动教育的影响只是昙花一现。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展“开门办学”、“上山下乡”和“拉练”劳动,强调以干代学,学校意义层面的劳动教育逐渐消融于社会层面的大生产劳动之中,劳动教育形式也沦为简单的体力和生产劳动,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处于迷失状态。

(三)改革与重整阶段(1977-2000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改革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历史遗留问题,并重整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倡导学生手脑并用,将其列人德育内容。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四年级以上开展“兼学”课,“兼学”即学农、学工,每天劳动不超过四小时,一、二、三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适当开展。[6]中学阶段设“兼学”课和“农业基础知识”课,主要讲授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的基础知识,初中学生每年6周左右,高中学生每年约8周。“兼学”课实际上与“生产劳动”课内容和性质相似,且在1978年至1980年期间,学生劳动时间也较多,劳动教育开始逐渐回归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在这一时期完成过渡。

198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制订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几点说明》首次提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7]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工农业生产、服务性劳动的一些基本技术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公益劳动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一般为适应面广一些的共同基础技术,具体内容根据当地需要、学校条件和学生志愿确定。劳动技术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它虽兼有职业教育的功能,却不能完全替代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从1981年至1998年对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看,小学主要开展“劳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习惯,是对过去盲目追求劳动生产的社会效益的纠偏。1988年我国开设德育,取代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也被列人德育内容。1992年8月教育部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在小学阶段设置“劳动”课,在中学阶段设置“劳动技术”课,使学生“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8],基本完成了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重建。

(四)转型与创新阶段(2001年至今)

进人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始新一轮课程改革,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9],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始进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转型时期。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主席多次重申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0]为使劳动教育课程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创新劳动教育课程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1]自此,我国确立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中小学校不再独立设置“劳动技术”课,劳动与技术教育融人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学者认为:“新课程把劳动和技术教育变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客观上削弱了它的课程地位。”[12]

党的十八大以后,为贯彻习近平主席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指示,为解决“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问题。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以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为主要目标,坚持思想引领、有机融合、实际体验和适当适度的基本原则,将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及鼓励家务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保障机制上提出要加强统筹协调、师资建设、资源开发和督导评价”[13]。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团队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劳动意识作为学生社会参与的重要素养。劳动意识的内涵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14]随着当今社会形态日趋多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日益强烈,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

二、新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总体特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劳动教育课程的内涵逐渐丰富,形式逐渐多样,总结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变革历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愈加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确立的“坚持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毛泽东提出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及说明》提出的“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区别于旧教育的标志,对贯彻培养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5]等一系列论断都表现出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开展劳动教育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则以劳动的多寡评判一个人的思想和道德水平,劳动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占据上风。

随着改革开放后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劳动教育课程日益凸显劳动对人的教育功能。表现在改革开放后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劳动习惯、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生产价值”“经济效益”等词语不再出现在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中,劳动教育开始突出劳动的教育意蕴,逐渐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本质不是劳动,而在于通过劳动对学生开展教育。“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更应强调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培养。”[I6]学校劳动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素养、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为未来生活和成为“完整的人”做准备。

(二)劳动形态的变化带来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革新

不同的劳动形态意味着具体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的不同。“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农业社会主要以人力的使用为其基本劳动形态,工业社会的劳动形态则主要表现为对大机器生产的操作,那么,在信息社会,自动化生产则成为其基本劳动形态。”[17]教育是一定时期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带来劳动形态的变化,劳动形态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不足,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以体力劳动即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物质生产劳动,劳动教育的首要目的和中心任务是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后到21世纪以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强调职业技能教育,突出“劳动技术”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为学生未来就业和工业建设服务。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国家产业面临转型升级,过去那种生产性、技术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面临挑战和革新。不同阶段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内容有其显著的时代特点和差异。

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在2020年到2035年间,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对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劳动教育应依据劳动形态的演进而与时俱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服务形态的劳动、创造性劳动等,形成当代劳动教育的新方向”[18]

(三)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的同时课时却在减少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生产劳动,这一时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式是向学生讲授农业劳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让学生深入田地做农活和手工活。随着改革开放后劳动技术教育的提出,学校除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的基本知识外,还通过开设“兼学”课让学生进工厂参观和实习,通过加强物理、生物和化学课的实践环节,以跨学科的方式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特别是2015年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通过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和家务劳动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不少地区通过建设劳动基地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多样。

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在1958年至1960年、1963年至1965年、1966年至1976年、1977年至1980年这四段时间都存在学生劳动时间偏多的现象。“时至今日,应试教育的惯性力量依旧挤压着劳动教育的地位,扭曲着劳动教育的本真价值,社会漠视劳动教育的现象依旧比比皆是。”[19]进人21世纪科技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体力劳动被机器生产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遇冷,劳动教育课程被纳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畴,并未对劳动教育课程提出明确的课时要求,劳动教育课程不再具有独立的课程形态,这使劳动教育课程实施难以得到保障。需要指出的是,劳动教育偏多或偏少都是一种偏差,劳动完全替代教育更是历史的倒退,虽然教育中缺失劳动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趋势

新时代劳动教育面临新的内容与任务,回顾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70年探索,找到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规律和特点,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以开启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新篇章。方向性、时代性、整合性和特色性是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趋势。

(一)方向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行动指南”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虽然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劳动教育的课程实施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一部分列人的,课程地位与其承担的任务不匹配”[20],劳动教育在教育理念层面的地位与其在课程层面的地位有巨大差距,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摇摆不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劳动教育的成效。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首先要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即“学校劳动教育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其次需要在国家层面明确劳动教育课程在教育制度体系中的地位,通过制定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政策,确保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方向性。

劳动是一种对象化活动,马克思认为,“在劳动过程中人通过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21]。劳动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而劳动不是孤立的个人生产劳动,它产生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劳动使人与个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形成螺旋式的上升,它起源于人的自身需要,通过与自然、社会的交往又获得自身的发展。对于学校劳动教育而言,学校劳动教育的核心不是进行简单的劳动技能训练或者思想改造,而是通过劳动使学生在与自然交往中学会生活的必要技能和法则;在与人的交往中学会合作与责任担当,进行实践创新;在与自然、社会的交往过程中学生体验生命,感悟生活,收获强健的身体和丰盈的灵魂。所以,学校劳动教育要注重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学校为学生提供自然、真实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劳动过程中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创造性地劳动,帮助学生“成人”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22]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编制和内容设计具有特殊性,劳动教育是每一个公民都要接受的强制性教育,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发展的根本稳定和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这就需要国家层面对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相互衔接、整体一贯的设计,发挥国家课程政策的刚性作用,其结果是形成劳动教育课程计划。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计划是对该阶段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需要国家组织教育研究者、学科专家、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等对劳动教育课程设计进行研究,并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施要求做出明确、具体、连贯的规定。

(二)时代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特定时代的劳动教育课程总是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的产物,它充分地反映了这个时代对劳动教育的各种要求。从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演变来看,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以手工劳动和技术劳动为主的工农业生产劳动;二是以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为主的日常劳动;三是以社会服务和义务劳动为主的社会公益劳动。劳动作为人的对象化和创造性活动,面对时代变化我们需要搞清楚它所分析和综合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最大挑战在于教育部门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内容。21世纪科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智慧产业的兴起,社会劳动形态和日常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需要体现时代性,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要把握学生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前景。近年来,不少中小学引进STEM课程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应当与现代技术和未来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使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发展性,从而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整合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旨归所趋”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我国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劳动教育以其强大的融合性发挥着独特的综合育人功能,劳动教育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需要注重整合性。设置整合性的劳动教育课程需要注意校内课程结构和校外实施环境的连贯统一。

一是协调劳动教育课程与学校课程体系的结构关系。学校课程结构包括不同类别的课程的比例关系、逻辑层次等,课程结构化就是将学校的课程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和逻辑层次形成学校课程的板块和架构。比例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层次—所占课程比例越大,课程越基础、越重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劳动教育课程被纳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一方面彰显了劳动教育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强大的融合性又使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处于“似有似无”的状态。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新性和综合化活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研学实践等方式,要使劳动教育真正融人学校整体课程中,需要学校在搭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时,系统梳理学校整体课程,精心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比例,厘清劳动教育课程在各个年级、学年的逻辑关系和分布层次,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动,真正确保劳动教育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是营造家庭、学校、社会合作的课程实施环境。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因为“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23]。对于中小学校而言,可以联合多所学校,调动社区和社会多方力量,整合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保证学校能够提供足够的劳动教育资源,满足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创设家庭、学校、社会合作的课程实施环境,保证劳动教育课程具有良好的校内和校外实施环境。除了保证学校在校内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外,家庭、学校所在社区和社会都应该提供一定的支持,使课程实施效果最大化。在家庭层面,父母应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强化学生劳动实践,避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成效流失。学校社区和社会应积极营造和倡导学生劳动的氛围,将劳动教育融人社会。

(四)特色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应有之义”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特色性体现在学校根据国家劳动教育课程理念及课程目标因地制宜地进行学校层面劳动课程的整体设置,并落实在学校的实施课表中。学校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可以从地域特色、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人手。

第一,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必须以国家的标准作为根本出发点和主要依据,由于每所学校因为其地区、历史等差异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时应各有侧重点。比如,城市学校由于生活水平较高,存在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的现象,劳动机会少,那么城市学校有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农村学校学生由于较城市学校学生有更多的参加劳动的机会,那么农村学校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上下功夫。第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需要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办学水平和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这需要学校通过系统调研、质性分析和量化统计了解学校的课程资源情况并形成劳动课程的目标定位。第三,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离不开学生需要,学校可在结合国家劳动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学校生源构成、学生学习特点进行细致调查和全面分析,了解本校学生在劳动教育上的需求和不足,这样,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就有了它的现实基础和群众基础,就能保障课程的适切性和可行性。

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仅需要国家层面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统筹规定,还需要学校层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同时应更加注重劳动课程体系的人性价值,让学生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学习和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实现国家劳动教育理念的落地,开启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l]教育部.小学暂行规程(草案)[M]//张健,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27-728.

[2][7]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3,597.

[3]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3.

[4][15]教育部.1968-19s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及说明[M]//吴履平.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0.

[5]中共中央.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M]张健,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00-703.

[6]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M]//吴履平.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7.

[8]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J].课程·教材·教法,1992(10).

[9]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J].人民教育,2001(7).

[10]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EB/OL].(2018-09-10)[2019-05-01].http://www.moe.gov.cn/jyb_xwt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34814s.html.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人民教育,2001(9).

[12]徐长发.我国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J].教育研究,2004(12).

[13]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15-07-24)[2019-05-01].http://www.moe.edu.cn/srcsite/A06/s332s/201s07/t201s0731_197068.htm1.

[14]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16]司图南.劳动教育的定位及意义[J].教育科学研究,2018(9).

[17]班建武.信息社会劳动形态的变迁与劳动教育的新课题[J].中国德育,2019(2).

[18]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

[19]徐海娇,柳海民.历史之轨与时代之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回顾与省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8(3).

[20]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

[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7-208.

[22]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

[23]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责任编辑:廖敏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