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七期) > 正文

2020年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七期)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60

来源:西南大学

1.陈桂生.《论我国教育文化的自信 ——六谈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石中英.《“培养什么人”问题的70年探索》

3.李政涛.《当代教育发展的“全社会教育”路向》

4.项贤明.《当代学校教育中的科学和人文危机》

5.刘庆昌.《“仁”“智”范畴与中国教育精神》

6.徐继存.《教师身份的伦理认同》

7.郑金洲.《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理论思考与实践改进》

8.冯建军.《主体间性与公民主体间性教育》

9.余清臣.《教育实践的技术化必然与限度——兼论技术在教育基本理论中的逻辑定位》

10.郝文武.《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亟需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1.朱旭东.《论教育学科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时代内涵》

12.彼得·麦克拉伦,王雁.《批判教育学面临的挑战及其可能的未来》

13.郑金洲.《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运行逻辑》

14.侯怀银,李艳莉.《“教学做合一”述评》

15.班建武.《信息社会劳动形态的变迁与劳动教育的新课题》

16.胡君进.《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人性平衡术——一种对于德育本质的卢梭式探讨及其启示》

17.卓晴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历程概述(上)——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18.舒志定.《批判可否成为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

19.褚宏启.《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公平:研究问题域与政策工具箱》

20.李政林.《成事与成人:信息时代劳动教育的突破与创新》

21.胡佳新.《教育理论融合式发展的“位”与“为”》

22.冯建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

23.张聪.《“留住乡愁”:当代乡村班级生活建设的文化面向》

24.娄雨.《什么是“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论劳动之于“体、技、心”的教育意义》

25.肖邵明.《“劳动中学习”的省思》

26.郝文武.《以马克思对象主体论为指导建构师生主体间性》

27.朱德全,张丹.《职业教育的价值向度与未来旨归》

28.郝文武.《论为振兴乡村教育着力培养更多具备音体美教学素质的全科型教师》

29.杨道宇.《试论阳明心学的“共享型独立人格”说》

30.肖绍明.《“朝向事件本身”的教育研究》

31.叶飞,檀传宝.《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基础与实践路径》

32.肖绍明,扈中平.《重释劳动教育的人性意义》

33.郝文武.《建立以校为主的农村家校合作教育共同体》

34.李子腾,柳海民.《教育学知识生产的现代性危机及其后现代重构》

35.柳翔浩.《跨境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使命、挑战和策略》

36.王飞,徐继存.《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37.靳玉乐,胡绪,张家军.《教师一般育人能力的意义、特点与构成》

38.吴薇,张靖佶.《重大疫情下跨境高等教育中的学生管理研究》

39.张学敏,崔萨础拉.《多边协同与外推内生:新时代我国边境教育经费投入创生逻辑再探索——基于西南边境教育现状与云南省的数据分析》

40.王北生,王程程.《未来教育与未来教育之研究》

41.孙杰远,后慧宏.《新时代民族地区要坚持依法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兼评< 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报告(2015—2018)·现实与前瞻: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

42.赵冬臣.《教学价值取向的表征、差距与归因——对北方两省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分析》

43.赵冬冬,朱益明.《试论如何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

44.尚伟伟,陆莎,李廷洲.《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中部塌陷”: 问题表征、影响因素与政策思路》

45.金志远.《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领域的一次大论争:关于民族教育的本质》

46.邹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实践研究》

47.段会冬.《乡土课程建设的三种境界及其反思》

48.袁梅.《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重释与路径深化》

49.任平,贺阳.《当代德国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50.郭元祥,刘艳.《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育人》

51.郭姗.《从“自发”到“自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劳动教育》

52.简成熙.《分析的教育哲学解决了什么教育议题》

53.孙杰远.《论民族地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

54.陈时见,朱旭东,朱德全,余文森,宋原.《“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笔谈》

55.姚啸宇.《自由与责任——论卢梭的两种教育方案》

56.范文翔,赵瑞斌.《具身认知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

57.缪学超.《理解、认同与传承:学校仪式的文化育人路径》

58.杨开城,张慧慧.《教师教研在何种意义上是必要的》

59.李成.《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实践要求》

60.杨道宇.《学问思辨行:一种本土特色的教学过程思想》

61.罗莎莎,靳玉乐.《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危机、成因及其应对——基于场景理论的视角》

62.陈逸凡,薛忠祥.《自由与义务的辩证统一:论新时代的劳动观教育》

63.胡小勇,许婷,曹宇星,徐欢云.《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理论研究:内涵、路径与策略》

64.李玲,刘一波,戴秋萍.《义务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65.严从根.《教育理论生活和教育实践生活的共生——施特劳斯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观》

66.李芒,段冬新.《教育技术之人格论》

67.张铭凯,靳玉乐.《论立德树人的实践逻辑与推进机制》

68.邓磊,钟颖.《智能化时代教师教育生态的反思与重构》

69.张礼永.《教育与洒扫的千秋之变——最简单的劳动教育形式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70.李梦琪,李姗泽.《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 40 年:回溯与展望》

71.李大章,侯怀银.《论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的教育观》

72.李伟言,杨兆山.《新冠疫情启示的四个教育价值主题》

73.张家军,靳玉乐.《论教师一般与人能力的内涵与价值向度》

74.张旸,张雪.《中国文化传统在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价值与创生》

75.袁梅,张良,田联刚.《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变迁历程、逻辑及展望》

76.杨胜才,谢春林.《新中国70年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分析》

77.邱吉,贾蕾.《对体力劳动的历史反思及其教育价值探寻》

78.陈荟,桑尔璇,李晓贺.《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公平之义》

79.张伟.《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质量的时代逻辑、发展要义与评价维度》

80.呙永会.《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时代诉求与实践》

81.赵垣可,刘善槐.《新中国70年农村教师政策的演变与审思——基于1949-2019年农村教师政策文本的分析》

82.高水红.《超越“再生产”:学校的教育公平实践》

83.姜大源.《刍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空构建》

84.杨德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85.李祥翠.《劳动教育应夯实“三个注重”》

86.曾荣光,叶菊艳,罗云.《教育科学的追求: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百年朝圣之旅》

87.雒会龙.《优秀教师“留级”弥补不了师资短板》

88.姚晓丹.《高校教师,“凭”科研还是“凭”教学》

89.李政,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结构转型:内涵、困境与突破》

90.李家成.《疫情下的终身教育研究:反思与展望》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