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教育评论》2020年第2期 作者:邱吉 贾蕾
摘 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体力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形成、社会演进和文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权力的僭越、资本的挤压、文化的侵占与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却使得人们对体力劳动产生“低贱”“寒酸”“粗鄙”“老土”等错误认识,进而导致其独特育人价值被忽视。重释体力劳动的意蕴与价值,破除对体力劳动的误解,改进体力劳动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性工作,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体力劳动;劳动教育;价值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可见,劳动教育不仅关系个体发展,而且关系民族未来。中华民族的勇敢品质和“天人合一”的智慧来源于“勤劳”美德的孕育,中国共产党也始终重视劳动对人的思想改造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科技对社会生产力推动作用显现度的快速提升,“科技将人的四肢从烦琐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认识愈发深入人心,“体力劳动”与“生存能力”的关系也变得越发模糊和遥远,“体力劳动”常常同“苦”“累”“脏”“乱”“差”等词语关联起来,“不珍视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也成为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的全景式白描。《意见》第一次以权威文件形式提出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的要求,[3]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挖掘体力劳动的内涵、揭示其价值意蕴、厘清对体力劳动的认识误区、创新体力劳动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
一、对体力劳动的再审视
人类依据劳动器官运用的差异性,将劳动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体力劳动作为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的形成和社会演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中彰显出无可替代的巨大力量。
(一)体力劳动促进了猿向人的转变,使人获得了独特的生存优势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4]恩格斯这里所讲的“劳动”虽然包含着“劳动”的二元成分,但“体力劳动”的占比更重,它是促进脑力发展和脑力劳动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体力劳动促进了手的解放和完善,将人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几十万年前,地球上生活着类人猿这一种属,它们聚集于树干,利用前肢采摘,依靠四肢攀岩;生态的变迁,促使它们中的一部分不得不转入平地寻觅食物;直立姿势引发肢体分工,促进手的自由与解放;肢体分工催动肌肉、韧带和骨骼的发育,遗传保存的灵巧性又不断应用于新的复杂动作,使手获得了更为完善的功能。这不仅促使人有效制造工具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为后来从事绘画、雕刻和演奏等精神文化活动做了器官准备。与此相反,“任何一只猿手都不曾制造哪怕是一把最粗笨的石刀”,[5]也模仿不了人手所能展现的千百种妙用。“手”不仅成为体力劳动的器官,而且成为体力劳动的产物。最终,由体力劳动创造的双手成为人超越于猿的优势所在,人类也在“手”的妙用中创造出独特的生活和世界。其次,体力劳动促进了人类语言的产生,对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做出了无与
伦比的贡献。恩格斯说:“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是整个具有极其复杂的结构的机体的一个肢体。凡是有益于手的,也有益于手所服务的整个身体……”[6]随着手的发展促使人对自然的支配范围不断扩大,简单的肢体语言和音节表达无法满足协作机会日益增多后的交流需求,因此语言的发展成为生活和生产的必须。于是,猿类的喉头因声调抑扬顿挫的增多得到改造,口腔器官渐进地发出清晰而有辨识度的音节,语言最终从体力劳动中产生出来。当前,虽然有研究表明其他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但在表达上相对简单和直接,人的语言则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细密化和加工化的特点,而且在内容上具有精神化、多样化和丰富化的特征。这样,人就获得了超越其他动物的表达优势,在沟通上也更具广泛性。此外,人类掌握语言的过程是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提升审美的过程。人类对天地自然万物的认识以及科学知识、诗歌绘画、音乐作品的诞生,多是体力劳动在展开过程中“悟”与“显”的结晶,它们随后成为人类自证的特殊符号和具体表征。
最后,体力劳动促进了人脑的形成,使人类获得了自己的本质,完成了人类的自我确认。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7]猿与人虽然极为相似,但人脑容量远远超越猿脑。随着脑的发展,人的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辨识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人脑作为意识的物质器官,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推进人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进一步为自身服务。相较于“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8],人在理性意识得到发展的基础上不仅改变着自然,而且改变着自身,更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改变和创造着世界,这就使人最终从动物界中超脱出来,使得世界打上了深刻的人的烙印。
(二)体力劳动缔结出特有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衍生出深远的发展轨迹
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增添了新的因素——社会,这种发展一方面便获得了强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更加确定的方向”[9]。体力劳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成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根本条件。
首先,体力劳动不仅促进了家庭的产生,而且衍生出不同类型的家庭形式。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历史活动。通过繁殖构筑起来的夫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即家庭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初的社会关系。家庭的建立需要以劳动能力作支撑、家庭的运转需借助劳动成果才能得以维系。最初的采集、狩猎、家务和农事等都属于体力劳动的范畴。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状态催生了血缘家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间因性关系的混沌与混乱而变成只能以具有采摘、生育功能的母系族谱为核心的氏族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那路亚家庭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近亲繁殖;之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使男性体力优势得以凸显,一夫多妻为主导的对偶制家庭渐次出现并得到巩固和发展;现代分工促使男女两性在体力劳动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专偶制家庭朝向更为平等的方向发展。
其次,体力劳动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推进了人类社会的更迭与演进。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家庭婚姻关系的变迁,很大程度上是体力劳动作用下所有制形态变迁的结果。原始社会中,共同采集果实、射猎动物、捕获鱼类等劳动方式,决定人类无阶级、无差别的初级平等形态和劳动成果共享的基本形式。随着劳动技艺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促进了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在阶级社会,从事体力劳动的阶级创造物质财富、脱离体力劳动的阶级享有这些成果,非公正、非公平等因素成为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的主要成因。列宁明确提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只是在社会划分为阶级,即划分为这样一些集团,其中一些集团能够经常占有另一些集团的劳动的地方和时候,只是在人剥削人的地方,才产生出来的”[10]。而国家产生后,也需要人们通过体力劳动生产粮食、制造货币、建筑工事等活动加以维持并保障其正常运行。它促进了人类由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演进,也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还将推进人类向消灭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迈进。
(三)体力劳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使古老华夏焕发出蓬勃生机
体力劳动在推进社会演进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明的进步。迄今为止的物质文明都离不开体力劳动,精神文明也与体力劳动息息相关。体力劳动不仅塑造了多元的世界文明,而且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并缔造了一个崭新辉煌的新中国。
首先,体力劳动创造了丰富的世界文明,使人类呈现出多元色彩。从时间上看,无论是新石器时代、罗马帝国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还是资本主义时代,体力劳动的不同发展程度和存在形式都催生了不同的文明样态;从空间上看,无论亚洲、欧洲、非洲还是美洲,体力劳动的方式都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契合,塑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从形态上看,无论饮食、服饰、建筑等物质文明还是宗教、哲学、艺术等精神文明,都与体力劳动所提供的基础性支撑力量密不可分,都是人建立在体力劳动基础上的创造性结果展示。即便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体力劳动在各式文明中的地位依然无法被完全取代。它不仅仍保存着既有地位,而且随着技术的可复制性而变得弥足珍贵。
其次,体力劳动塑造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的性格,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在依凭体力劳动而生的各种文明中,中华文明无疑是具有特色的文明之一。气势浩荡的边关长城、美轮美奂的宫廷楼宇、巧夺天工的绘画雕刻、精妙绝伦的瓷器工艺、意境优美的诗词歌赋等,都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通过劳动培育了人民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孕育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勤俭节约、耕读传家的古训教益非凡,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传说赓续千古。经由体力劳动孕育的勤劳品质与奋斗精神,早已深深融入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的内在素养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最后,体力劳动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托起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近代中国是帝国主义铁蹄蹂躏的中国,国土被分割、财富被掠夺、生命被践踏,国家失去独立、民族失去尊严、人民失去保障,往昔泱泱大国的尊严和自信被屈辱与自卑替代。不堪重负的中华儿女,为挽救危亡,奋起反抗。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民众在筹备战略物资、修筑防御工事等体力劳动中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它不仅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成就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当前,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虽然使得体力劳动的范围有所缩小,也使得一部分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依然需要体力劳动的介入,体力劳动依旧通过增强人的身体机能来为新中国的持续发展提供体能保障。
二、体力劳动误解的本源及观念阻滞
体力劳动在人类自身进化与社会发展史上地位突出、作用巨大,但长期以来,政治权力分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合谋”以及科技进步对体力劳动的冲击,导致人们在体力劳动上产生诸多误区。这些偏狭认知阻滞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亟待我们加以厘清。
(一)“权本位”下“体力劳动低贱”的观念阻滞
从社会分工的视角审视,劳动本无贵贱之分、职业亦无高下之别,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本应由劳动支出与社会贡献来决定。但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权力对劳动地位的影响却使得“劳动本位”让位于“权力本位”,掌权力者高高在上、体力劳动者身份低微的现象普遍存在。
首先,“体力劳动低贱”是政治权力对劳动者进行精神奴役的具体表现。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虽然承担着管理与服务部落的职能,但共同采集、共同捕猎的基本劳作方式决定了他们与普通成员地位平等、关系一致的存在形态。随着生产力发展,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掌管国事的少数特权分子应运而生,并逐步演化为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恩格斯指出:“只要实际从事劳动的居民必须占用很多时间来从事自己的必要劳动,因而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从事社会的公共事务———劳动管理、国家事务、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等,总是必然有一个脱离实际劳动的特殊阶级来从事这些事务;而且这个阶级为了它自己的利益,从来不会错过机会来把越来越沉重的劳动负担加到劳动群众的肩上。”[11]同时,他们还创设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价值体系,掠夺体力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价值,却又将其置于卑微弱势的地位。于是,社会出现了统治者既乐于享受劳动成果又鄙视创造这一成果的劳动及其主体的现象。就实质而言,它是“有权者”对“无权者”暴力压制和精神奴化的直接体现。
其次,“体力劳动低贱”仍然是“权本位”价值观在当代的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虽然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地位,但旧社会“权本位”的影响依然存在,职场中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和体力劳动“低人一等”的认识依然不可忽视。在专业选择上,人们通常对有面子、“有钱图”的专业趋之若鹜,长线、冷门的专业则门可罗雀。职业选择亦如此,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显示,营销员、收银员、餐厅服务员、保安员、保洁员等排名居前。[12]2020年第一季度排行显示,快递员、包装工、焊工、商品营业员、装卸搬运工、车工等较为短缺。[13]人们离不开体力劳动者及其所创造的价值,却不能普遍而发自内心地尊重和认可其职业,虽情有可原但实属偏狭。我们如若不能丢弃这些陋俗观念,社会就不可能获得长足发展。
(二)“钱本位”下“体力劳动寒酸”的认知阻滞
经济作为政治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与政治紧密勾连而生的“有财就有势”的个体发展“定律”下,形成了“钱本位”价值取向对“劳动价值”的挤压,生产资料占有者生活富裕与体力劳动者贫寒窘迫的生活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也造成“体力劳动寒酸”的基本认知。究其根源,它是私有制作用的结果。
首先,经济地位影响并决定着个体的社会地位与基本生活状况。奴隶因无生产资料而处于人身依附地位,从事着各种苦、累、脏的劳动。进入封建社会,皇帝、贵族、豪强、士绅等锦衣玉食、生活奢侈,农民则短衣褐布、劳苦终日。对此,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指出:“按照传统习惯,上层阶级的男性是绝不容许参加任何生产工作的,只能从事政治、战争、宗教信仰和运动比赛方面的活动。”[14]同时,上层阶级的女性“可以不参加生产工作,至少是不参加比较粗笨的体力劳动”。而下层阶级,主要包括奴隶、妇女和其他从属者等,“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生产工作和任何同谋生有直接关系的日常工作”。[15]这是对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地位及其社会活动的直观而真切的描述。正是这样的阶级存在,导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状况,也致使人们鄙视生产性劳动、希冀通过追逐金钱来获取社会地位等。
其次,“体力劳动寒酸”是“钱本位”价值取向下的行业偏见。历史的作用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使得体力劳动的价值、地位和作用被金钱遮蔽和贬损了。与富商、“明星”等拥有丰厚的报酬、优渥的条件相比,大多体力劳动者工作条件差、收入微薄。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损害和削减了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在无形间生发出“向钱看齐”的价值导向。它诱导青少年将“做有钱人”视为人生最高目标,忽视对人生真谛和意义的思考和追寻,不仅不利于新一代成长,而且有害于国家发展。
(三)“文化本位”下“体力劳动粗鄙”的心理障碍
文化由全体劳动者创造,劳动者理应平等地享有文化权利,但阶级社会中政治权力与经济资本对文化资源的联合垄断却使文化享受成为少数有权、有钱阶级的特权。于是,拥有文化权利成为有权和有钱阶级的重要身份标识,“文化本位”对体力劳动的排挤更使社会衍生出“体力劳动粗鄙”的不良心理。
首先,自古以来,文化权是个体提升社会阶层的重要途径。社会历史的发展表明:当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精神饥渴就会凸显出来。提高文化修养以获取并保持荣誉,是具体历史发展过程中个体的重要选择方式。对于“上层社会”的人而言,“高雅的风度、举止和生活习惯是出身名门望族的有效证明。深娴礼节是一种一望可知,而不待解释的证据”。所以,他们认为“跟处于同一阶级的竞争者所展示的成绩相比,摒绝劳动是不值得放在心上的”,也会特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知识、考究言辞和提升教养;[16]对于社会的“中层”群体而言,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发挥理解力,而非改变迫切的物质利益,但这一群体绝不会仅仅满足于现状,他们总竭力争取向上流社会流动。中国的科举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位高权重者对文化资本的垄断,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社会风尚;对于“下层”体力劳动者而言,同贵族日常品茶、士人闲暇作画的“高雅”生活相比,为生计奔波劳作使他们失去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沦为文盲或半文盲,进而也失去了从下层阶级游向上层阶级的资本。他们大多只能接受上层统治者的统治与奴役,世世代代、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其次,“体力劳动粗鄙”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盲运动、兴办各级各类学校、持续增加教育投入等,人民受教育水平空前提高。但遗憾的是,人民对体力劳动的态度并未因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而得到根本改观。相反,一些接受过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的人依然把体力劳动视为一种粗鄙而不入流的劳动,将体力劳动者视为文化修养不高、言行粗俗的“乡下人”,以至于技工专业招一些“好学生”成为难事。原因在于,技校生在不少人的观念里是将来要干体力活的人,难有进入政府机关走上仕途的机会,也远不如一个本科生“有面子”。它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技术人才需求背道而驰,不加改善将有可能延缓“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进程。
(四)科技时代下“体力劳动老土”的偏狭误判
历史的影响还在持续,现实又出现新的状况,提出新的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脑力劳动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机器人”代替“人工”的探讨延伸出体力劳动“过时了”的误判。
首先,“体力劳动老土”是对科学技术改变人类实践活动方式的错误理解。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发展至今的高峰,发展的最初动力源于“人类期望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来代替人类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从而实现人类的劳动解放”。[17]当前,这一愿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现实,但却令一些人忽视了实践活动最基本的样态,进而陷入“体力劳动过时了”的误区。
其次,“体力劳动老土”是科学技术产业新形态的错误认知。从当前和今后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来看,固定化、模式化的工业劳动以及粗放简单式的农业劳动将逐步为智能化生产方式的劳动所取代。[18]它不仅促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也促使人们从简单、繁重的工农业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积极投身于第三产业。但由于对新技术支撑下的劳动新形态、社会服务的新变化,以及二者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研究,一些人产生体力劳动“不入流”的片面看法。最后,“体力劳动老土”是对科学技术改变日常生活方式的误判。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在客观上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也导致人在主观上对机器的过度依赖,后者在当前呈现延伸和加重的态势。一些人认为体力劳动是手工劳动时代的标志,身体器官的有限能力必然构成其生理界限,单纯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操作很难与发明创造匹敌,所以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一些家境优渥、成绩优秀的青少年学生面对学校清理宿舍卫生的要求,出现过凑钱买吸尘器代替扫帚扫地的现象;[19]一些人甚至认为“外卖”可以取代烹饪、机器可以包揽一切,期待日常的打理让位于机器,让智能管理“一屋二人三餐四季”等。这种对机器过度依赖的取向只能导致人们在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掌握方面一无所知,最终落入四肢慵懒、体能下降的境地。
三、体力劳动的教育价值探寻
关于体力劳动的错误认知,对新时代劳动教育造成巨大阻滞。它警示我们在审视劳动教育观念性“硬伤”的同时,挖掘新时代体力劳动的价值意蕴,建构体力劳动的价值嵌入机制,创新体力劳动价值教育的思路,以促使新时代劳动教育迈向新的高度。
(一)挖掘体力劳动的时代价值和意蕴是树立正确劳动观的前提
价值影响认识,认识引导行动。立足时代方位和个体需求,客观、理性地探寻体力劳动的现实价值与时代意蕴,为撬动劳动教育提供理念指向。
首先,新时代是创造性劳动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20]尽管科技发展对体力劳动造成明显冲击,但“劳动世界的未来并不单单是高技能,中低技能的工作同样不可或缺”。[21]在科技将人从某些体力行业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在推进人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创设出一些新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劳动工种。因此,国家的发展依然需要体力劳动,民族复兴梦想的实现仍然离不开体力劳动。世间的美好梦想、发展中的难题、生命的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破解和铸就。[22]将体力劳动教育意义和本身蕴含的价值取向纳入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学生通过劳动完善自我、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意识,是体力劳动教育的宗旨所在。
其次,体力劳动是一种思维和对思维的有效训练。劳动具有永恒性,体力劳动于个体成长发展的通识性意义不会因时代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马克思说:“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23]卢梭对这一结合也曾做过精准表达,他不仅把手工劳动看作训练学生身体和双手灵巧性的发展手段,而且认为这是把学生稚嫩的好奇心引向其机敏性、创造性和预见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还是儿童理解社会关系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促进儿童智力与社会意识发展的重要源泉。所以,体力劳动在任何时代都不只是铲子和犁,而是一种思维和对思维的有效训练。引导学生亲身劳动,并从劳动经验中去理解认识事物、发展思维,是极为重要的教育环节。它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和常识,而且有利于使其思维、身心和品质意志等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它是德育落地、智育有效、知行统一的重要抓手。
最后,体力劳动是个体“从别的较为正经的思想和工作中得到消遣”的一种方式。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一个绅士的更加正经的工作是读书,读到需要宽舒的时候,就应该运用身体,使他的精神舒畅一下,借以增进他的健康与力量。”[24]洛克把园艺和农艺、木工视为对一般读书和做事人健康而有益的娱乐,并认为他们学会园艺和木工后就能够更好地管理、教导他的园丁设计并创造许多有趣的东西。毛泽东早年的“动”“斗”观念也传递出类似思想。“动”包含宇宙之“动”与自我之“动”,而自我之“动”首先是体魄之动。通过体全而使意志得到训练,才能在与一切外力抗争即与天斗、地斗和人斗的过程中满足生存之需、成全事功之要、实现人生之乐。毛泽东在1920年给罗荣熙的信中说:“我现在很想做工,……我现在颇感觉专门用口用脑的生活是苦极了的生活,我想我总要有一个时期专用体力去做工就好。”[25]在1921年谈及自己的生活方法时又说:“现觉专用脑力的工作很苦,想学一宗用体力的工作,如打袜子,制面包之类,这种工作学好了,向世界任何地方跑,均可得食。”[26]自古以来,许多伟人都善于用体力劳动作为脑力劳动的“调剂品”,这不仅无损他们的尊严,也并不妨碍他们军事技巧和政治技巧的发挥,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有助益作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关于体力劳动的思想不仅有益于人克服对机器的过度依赖,而且对人们获得健全生命的体验大有裨益。
(二)建构体力劳动教育的嵌入机制是破解劳动认知偏误的关键
劳动教育不能外在于学生具体的学习和生活,更离不开其生活的社会机制引导。否则,劳动教育将表现为“无的放矢”,抑或成为“无源之水”,虽有劳碌,难收实效。
首先,将体力劳动价值理念嵌入家庭生活,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起点。生活即教育,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第一所学校,肩负着对个体人格和素质教育奠基、夯土的作用。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指出:“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27]在《小学书题》中强调:“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28]中国古人要求培养儿童先要在事上修炼克己之私的功夫,将劳动教育深入生活细节与人心深处,彻底地对人的自私性进行改造。西方学者在此问题上也持有相同观念,洛克对家庭教育与儿童成长的关系做了既形象又贴切的比喻。他指出:“我们幼小时得到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及长远的影响。”[29]他将这一影响视为江河源流,似小溪轻柔,极轻的人力便可将其导入他途,改变河流方向。如果从根本上加以引导,河流的趋向就会不同,就会流到遥远的地方。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体力劳动蕴含的价值观念导入家庭生活及家庭教育,并通过制定恰当的评价标准来促进孩子素质提升。
其次,将体力劳动价值理念嵌入教育全过程,为劳动教育提供阶梯性引导。学校即社会,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的场所,教育目标明确、教育计划完善、教育组织严密,规定着个体的发展方向、影响着个体的健康成长。马克思指出:“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30]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广阔的社会天地里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培养出了大批有责任有担当的新中国建设者。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1]它为新时代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意见》明确规定,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32]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生物、艺术、体育等都蕴藏着丰富的体力劳动教育素材,各学科巧妙穿插、因势利导,有利于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语文教材中融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识记内容,历史课中贯通劳动者创造历史和文明成果的内容,生物教学中穿插劳动促进并改善体能的科学常识等,都是有效的劳动价值嵌入方式。而疫情期间天津编制小学生、初中生居家劳动指南,[33]集美中学召开主题班会学习战“疫”中涌现出的模范事迹,[34]云南农业大学校长号召学生“把学分修在田间”等尝试,[35]也使学生“憋”出了家务技能、掌握了农耕技艺,在付出与收获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
最后,将体力劳动价值理念嵌入社会生活机制,为劳动教育培植良好生态。制度保障观念,观念体现价值。社会教育作用最有效、最直接的导向是制度和机制中蕴含的价值导向。为此,实施劳动教育一要继续完善就业指导机制,通过发挥政策优势和杠杆倾斜作用,打破学生因某些职业“脏、累、差”便避而远之的心理;二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适当增加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限制部分职业“无厘头”式的过高收入,并进一步坚持反腐常态化,纾解贫富差距造成的不公平感;三要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机制,集中关注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维护与发展好体力劳动者的各项权益;四要完善劳动培育和提升机制,针对部分体力劳动者文化水平不高、工作含金量较低等问题,多渠道开展知识文化教育和工艺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劳动素质,适应社会多元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的需要。唯有如此,“劳动最光荣”的价值理念才能真正入脑入心,才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三)以体力劳动美的韵律为牵引是彰显劳动教育指向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用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36]为劳动价值做了最好的诠释。将这些劳动价值理念内化于学生之心,外化于学生之行,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劳动价值教育思路。
首先,以“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革新形态的要求,为青少年在劳动中创造美建构适宜空间。为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革新后产业新形态的要求,社会和学校需建构可供青少年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开展创造性劳动的空间和平台,并设置相应成果的激励措施。其目的不只在于简单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供深思和创新探索的广阔性舞台、一个可以获得精神凝聚和心灵成长的持续性舞台。通过这样的舞台,学生不仅可以在接触自然、认识四季、体悟社会中发现劳动之美,而且可以实现体力劳动与高新科技的有机结合,在欢愉的状态下源源不断地创造出美。
其次,以“劳动展示美”的观念聚合多种资源,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激励青少年对劳动的热爱。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借助便捷的先进技术开展教育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可尝试利用AR、VR技术还原古今的劳作场景,具体内容既可包含家庭洒扫应对、保持窗明几净的简单劳动场景,也可囊括历史悠久的工艺品制作(如青铜、铁器和瓷器艺术品)以及精美绝伦的伟大工程建造(如一些宫殿庙宇等)场景。在古风古韵的展示中,青少年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体力劳动的韵律之美、成果之美,而且可以全方位地认识到体力劳动在人类文明中的价值和作用,进而激励他们在为共同目标而劳动的过程中成为伟大而幸福的人。
最后,以“在劳动中享受美”的观念培养青少年感受幸福和获取幸福的能力。劳动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永恒的存在。李子柒现象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人皆有崇尚美、享受美的倾向,只要基于“美”的视角审视,体力劳动便永远不会过时。为此,一要提升人文社科创作的水平,尤其要把握好文学艺术作品的价值导向,少一些套路设计、奇幻言情,多一些劳动讴歌、人民讴歌;少一些宫廷滥赏、主仆演绎,多一些敬业刻画、匠人颂扬;少一些流量小生、绯闻八卦,多一些精品展示、精神弘扬等,培育青少年的审美力。二要优化传统体力劳动教育与新兴时代元素的结合方式,做到“继往”与“开来”的有机统一。让青少年利用传统与现代元素集合的方式创造反映时代美的作品,如广东卫视创作的《劳动号子》选材于生活,结合年轻人的音乐喜好,通过音律之美向群众传递正能量;《我在故宫修文物》以舒缓的节奏呈现历经千年的文物及其修复者独具匠心的故事,文物的厚重与匠人之形在镜头中实现了历史与现代、抽象与具象的交融之美。李子柒种菜、劈柴、烹饪的影像,唤醒了科技文明下人们对历史的模糊记忆和都市化过程中丢失的与天地相融的真切生活,她的劳动传递着劳动之美、健康之美和生命之美;她的那片园林,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对生活渴望的秘境,对幸福的向往、对美的膜拜,这才是“子柒现象”火爆的真正原因。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学生通过体力劳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不仅有利于自身在履行社会职责、服务他人需要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有利于在为国家目标奋斗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完善、高尚和幸福的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幸福的历史,中国梦必须依靠具有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精神的一个个普通劳动者来实现。新中国的未来,仍然需要人们通过劳动缔造个人幸福,依然需要一代代新人通过劳动彰显民魂国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年3月26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年3月26日。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98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98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990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992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997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993页。
[10]《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第28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562页。
[12]《100个短缺职业排行出炉看看你的职业排第几?》,中国新闻网,2019年11月22日。
[13]《一季度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来了!最缺人的是这个》,中国新闻网,2020年4月21日。
[14]〔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彩图珍藏本),钱厚默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第18~19页。
[15]〔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彩图珍藏本),钱厚默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第19页。
[16]〔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彩图珍藏本),钱厚默译,南海出版公司,2007,第61页。
[17]薛峰、何云峰:《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诠释的三个维度》,《重庆社会科学》2019
年第9期。
[18]周美云:《当劳动技术教育遇到人工智能:审视与超越》,《上海教育科研》2020年第2期。
[19]《劳动教育是“浪费时间”吗?对劳动的理解应与时俱进》,人民网,2019年11月22日。
[20]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4月29日。
[21]《100个短缺职业背后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2019年11月27日。
[22]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4月29日。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555页。
[24]〔英〕约翰·洛克:《教育漫画》,傅任敢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176页。
[25]《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1册,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1979,第461页。
[26]《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第80页。
[27](宋)朱熹等:《弟子规·朱熹童蒙须知·教经》,黄山书社,2003,第65页。
[28]张崇琛主编《中华家教宝库》中,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394页。
[29]〔英〕约翰·洛克:《教育漫画》,傅任敢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1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第218页。
[3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3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年3月26日。
[33]《如何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各地在疫情时期推出这些举措》,教育部政务新媒体
“微言教育”,2020年4月7日。
[34]《“一技在手战疫情,居家劳动拥亲情”——疫情下的劳动教育——记集美中学高一年级线上班会课》,厦门市教育局网,2020年3月24日。
[35]《把学分修在田间:云南农大校长号召3万师生“直播”》,共青团中央,2020年4月2日。
[36]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
Historical Reflection on Physical Labor and Exploration of Its Educational Value
Qiu Ji Jia Lei
Abstract: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ist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bor education, physical labor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human formation, social evolution and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factors such as power arrogation, capital squeezing, cultural encroachment,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ave caused people to misunderstand physical labor such as “ cheap”, “ shabby”, “ vulgar”, and “ old⁃fashioned”. The unique educational value of physical labor is neglected To reinterpret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physical labor, to get rid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physical labor,and to improve the means and methods of physical labor education are the basic work to train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ho are well developed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esthetics and labor, and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ll-round cultivation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New Era; Physical Labor; Labor Education; Value
责任编辑: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