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高教研究》2020年第5期 作者:杨德广
摘 要: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三代领导人对教育地位和功能、教育方针、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做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在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脉搏,传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工作做了系列重要论述。一是强调教育优先的地位和培养人才的功能,提出“四个服务”,重视高校育人功能;二是从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强调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培养“三有”新时代青年,确定“五育”人才培养目标;三是指出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四是明确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师的根本任务,培养“四有”好老师,关注教师待遇;五是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强化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我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把我国从教育大国建设成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教育思想;教育优先;教育方针;人才培养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变革。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但对教育都十分重视。毛泽东处于革命战争和农业经济时代,邓小平处于改革开放和工业经济时代,习近平处于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他们从时代特点出发,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很多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战略性、现实性、针对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脉搏,从教育的地位、教育方针、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这些讲话和指示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传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关于教育地位和功能的论述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早年就投身于革命事业,立志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成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他对教育非常重视,针对人民群众文化素养低的状况,主张通过发展教育来扫除文盲,让广大老百姓读书识字,摆脱愚昧和贫困。即使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始终重视教育工作,主张通过教育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以便更好地为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服务。1933年8月,毛泽东在江西南部17个县的经济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这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同样有极大的重要性。”[1]尽管当时革命根据地经济状况不好,生活非常艰苦,但毛泽东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头等大事是战争,但毛泽东明确指出,抗日根据地应以经济工作和教育工作为中心或第一位的工作,其他工作都应围绕这两项工作展开。他指出:“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2]由此可见,毛泽东把教育放在与战争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毛泽东又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早在革命战争时期,他不仅重视教育,通过教育服务战争,而且注重通过教育为全国解放储备人才。他指出:“中国地方甚大、人口甚多、革命战争发展甚快,而我们的干部供应甚感不足……解放区的学校教育工作,必须恢复和发展。”[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毛泽东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抓经济建设,二是抓文化教育。在抓教育工作中,他非常关心扫盲和提高工人农民文化水平。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有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1956年,毛泽东在一个指示中说:“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不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在他的关怀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组织了大规模扫盲运动,创立了许多工农速成中学,选拔优秀工人和农民上大学,取得了明显效果。为了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急需培养一批专门人才,于是50年代开始学习苏联经验,对高等教育进行了院系调整,兴办了一批新的学校和专业,对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在思想路线上拨乱反正,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当时对是否优先发展教育有不同看法。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有人主张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教育可以放一放。但在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邓小平反对“先发展经济,再发展教育”和“经济要上、教育要让”的观点。他深刻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4]面对“发展经济和发展教育”孰重孰轻的问题,邓小平认为优先发展教育更重要。他说:“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5]面对经费不足的问题,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千方百计……把教育问题解决好。”[6]邓小平高瞻远瞩,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得到全党的认同和支持。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后每一次党的代表大会,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由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加快了教育的发展速度,增加了教育投入,我国于2001年全面完成了“两基”的战略任务,即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002年我国又跨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实现了从一个文盲大国、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他们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习近平在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上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
(一)教育优先的地位
2013年9月,习近平庄严宣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7]。习近平从党的事业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对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做了深刻的阐述,鲜明地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8]正是由于教育有如此巨大的功能,所以习近平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9]。习近平把教育事业与国家兴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多次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习近平指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10]
(二)培养人才的功能
习近平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出发,强调教育的功能。他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11]他强调:“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12]“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13]因此,我国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14]。他还提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15]“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6]习近平把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凸显了高等教育在人才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三)“四个”服务的功能
习近平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17]高等教育有三大功能,早已成为共识,即教学(育人)、科研、为社会服务。但为社会服务的内涵是什么?以前总是泛泛而谈,比较宏观和抽象。因此,习近平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联系在一起,教育须提供“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8]。这与当年毛泽东强调“教育为战争服务”,邓小平强调“教育为经济服务”是一脉相承的。
(四)育人的功能
习近平十分重视高等学校育人的功能。他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19]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强调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此,高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二、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
教育方针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指国家办教育、培养人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习近平,对教育方针都有明确的提法,其共同特点是与当时的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不断完善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教育要为战争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培养干部服务。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大众。1937年,他在抗日军政大学三周年纪念文章中提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教育部提出了“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1]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他也强调学校的政治方向,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毛泽东提出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2]但邓小平不赞成毛泽东把当时国际形势的特点判断为“革命与战争”,认为当今世界的特点是“和平与发展”,因此不能“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而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教育方针上,邓小平既坚持“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又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他指出:“‘四人帮’把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说成是什么‘智育第一’,加以反对,这不但是彻底的荒谬,而且是对于无产阶级政治的取消和背叛。”[23]
在新的时代,习近平对教育方针的阐述有了新的理念和新的发展。
(一)按照社会主义的政治要求培养人
习近平从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从意识形态的高度,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要按照我们社会主义的政治要求培养人。他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4]
(二)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
教育方针最重要的内容是教育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提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25]因此,必须抓好马克思主义理想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从而便于深刻地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可以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的思想基础。他还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要坚持不懈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6]
(三)“四个服务”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的教育方针有了新的发展。习近平从治国理政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提出新时期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27]的“三有”新时代青年。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我国教育方针原来提“两个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习近平将“两个服务”增加到“四个服务”,增加了“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和“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我国教育方针对培养目标的提法,从20世纪80年代的德智体“三育”,到20世纪90年代的德智体美“四育”,2018年习近平把“劳育”作为培养目标之一,提出德智体美劳的“五育”培养目标,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体现了我国教育方针的不断丰富和与时俱进,非常必要和及时,意义十分重大。现在的学生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里,适当参加劳动,有助于改变“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为什么现在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上不刻苦,毕业以后在工作上怕吃苦,这与缺乏艰苦的劳动锻炼有关。通过劳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能吃苦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古人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能吃苦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怕吃苦的人必定是一个平庸和无能的人。通过劳动教育和实践,还可以使他们认识到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树立劳动光荣、劳动致富的观点。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他们在学校完成艰苦的学业、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来做好本职工作都至关重要。习近平提出的“四个服务”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
(四)重视体育和美育
习近平还十分重视体育和美育,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他说要开齐开足体育课,把学生引导、吸引到体育场、健身房和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在美育方面,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组织好第二课堂,传承、弘扬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艺术,让高雅艺术进校园、进课堂,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教育方针的内容,对我国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关于人才培养的论述
毛泽东十分重视在人才培养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他提倡教育青少年及每个人要遵守纪律、团结同志、襟怀坦荡、谦虚谨慎、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坚持原则、言行一致、立场坚定、勇于献身,要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等,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推荐和号召青少年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刘胡兰,以及和平时期无私奉献的雷锋等。毛泽东特别强调人才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牺牲精神。因为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艰苦的农业经济时代,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有牺牲和献身的精神,才能带领军队和人民群众冲锋在前,吃苦在先。
在革命战争年代,关于如何培养人才,毛泽东强调两点:一是“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28];二是强调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要求在生产实践中增长实践知识,增强劳动人民感情,培养艰苦奋斗精神。1957年,毛泽东在对苏联留学生讲话中一开头就说道:“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属于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29]
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出发,也是寄希望于青年一代。邓小平说:“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30]他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努力培养“四有”[31]人才,“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32]。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思潮也随之而来,社会上一度出现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针对这一状况,1987年3月,邓小平明确指出:“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33]邓小平大力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时,他还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教育学生要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道德,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坚持了毛泽东教育思想。
新时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经济时代。习近平对于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他说这个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代更迫切,比任何时代的要求都要高,提出了许多高瞻远瞩的理念和具体举措。
(一)人才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深刻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34]“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35]“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6]他强调:“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37]
(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从新时代的特点和全局出发,多次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他明确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一次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5月20日,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38]。
(三)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时代,再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习近平对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了4点要求。一要培养有理想信念的人。他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39]育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要培养高尚品德的人。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广大青年一定要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40]。三要培养有责任感和有奋斗精神的人。他要求广大青年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要有吃苦精神和奋斗精神。他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些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41]广大青年要正确认识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要敢想、敢干、敢于开拓进取。四要培养勤奋学习有本领的人。他希望广大青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青年是人生最宝贵的阶段,是长知识、长才干的阶段,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努力做到又博又专,要静下心来多读经典,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
四、关于教师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论述
教师是知识分子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早在1939年,毛泽东专门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第一句话就是:“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4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仍然对知识分子高度重视。他强调,我们的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没有知识分子,我们的事业就不能做好。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各种思潮对国内冲击很大,毛泽东作为一个革命家、政治家,从无产阶级立场去审视、看待知识分子,往往对知识分子中的不足之处看得较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这六字方针在当时是正确的,但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仍强调知识分子的“改造”,强调知识分子“劳动化”,表现出对知识分子的信任度不够。如他提出知识分子要“接受再教育”,不适当地把广大教师说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后来“四人帮”利用和篡改“最高指示”,炮制了“两个估计”,导致广大教师、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
打倒“四人帮”以后,邓小平挺身而出,呼吁全社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43],旗帜鲜明地提出我国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针对“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说法,邓小平提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针对“知识分子劳动化”的说法,邓小平提出,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1979年邓小平大声疾呼:“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44]“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45]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46]他多次强调,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教师工资偏低、待遇较差的问题。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和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指出:“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47]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在讲到教师的作用时,习近平强调,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队伍素质决定着大学的办学能力和水平。要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必须有一大批各领域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高新科技发展变化很快,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教学方法、教与学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必须不断随之提高。习近平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48]“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49]
(二)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做好育人工作
习近平提出,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近平强调教师要做好四方面的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50]。
(三)做“四有”好老师
正因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并作为教育的基础工程来抓。高素质高水平教师队伍体现在哪些方面?习近平提出了“四有”好老师[51]。第一,要有理想信念。教师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好老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育人”为责任和使命,要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心中,要肩负起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把“经师”和“人师”统一起来。第二,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是做好教书育人的重要条件,正所谓“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52]。优秀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师德体现于知识修养和文化素养等多方面。好老师要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要有奉献精神,要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执着于教书育人。第三,要有扎实学识。习近平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53]老师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第四,要有仁爱之心。习近平指出,教育是一项“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四)高素质教师评价标准
习近平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54]。“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并教育学生,既要言传又要身教,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极大影响。教师队伍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这是由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的。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所以高素质教师评价标准首先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上,习近平提出“四个统一”[55],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五)关注教师的待遇
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另一方面,他要求“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56]。他提出,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同时,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和依靠广大教师;要努力为广大知识分子工作、学习、生活创造更好条件;要善于运用沟通、协商、谈心等方式,做好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多了解他们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困难[57]。
五、关于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
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习近平,是完全一致的,是十分明确和坚定的。毛泽东早就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高等学校要抓住3样东西,其中第一条就是“加强党的领导”。毛泽东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抗大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没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就等于没有灵魂”。他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58]
邓小平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他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59]邓小平始终如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国内外错误思潮的影响,一度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邓小平及时告诫全党,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他说,现在有一些人,散布所谓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言论,一定要彻底驳倒这些言论,要教育人们,特别是教育青少年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并提出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加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新科技越来越发达,各种思潮蜂拥而至,侵袭到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学校。对于要不要加强党的领导,要不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不同声音。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习近平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理直气壮地提出,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一)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60]“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61]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6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此,必须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引领全校师生员工坚定不移地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科学研究工作、文化传承工作和服务社会工作。
(三)抓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
习近平提出,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抓住制约思政课的突出问题;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发挥高校的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让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唱得更响;讲理论要接地气,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63];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形势任务教育的重要途径。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要形成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要完善课程体系,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
习近平要求每位教师、每门课都要为育人服务。教师不能只做传播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课程思政是指每门课程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育人的功能,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每一门课程教学之中,但这并非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花大量时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形象地说,这犹如烧菜时加点盐,让人胃口会更好,更有助于吸收消化。课程思政体现举全校之力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政教师队伍
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习近平提出,思政教师应做到“六要”:第一,政治要强,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第二,情怀要深,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第三,思维要新,要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善于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第四,视野要广,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第五,自律要严,要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第六,人格要正,要用堂堂正正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人、为学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传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相关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把我国从教育大国建设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1.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第11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17.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47.
[4][5][6][31][32][3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274,275,110,111,209.
[7]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03).
[8][9][35][36][56]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10]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引起热烈反响[N].人民日报,2016-09-11(01).
[11][17][47][51][52][53]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02).
[12]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31/c_1118965169.htm.
[13]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02).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06).
[15][18][26][55][60][61][6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16][19][24][25][34][3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20][4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8,618.
[2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N].人民日报,1957-06-19(01).
[22][23][59]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1978(Z1).
[27]刘维涛.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N].人民日报,2017-10-25(10).
[2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3.
[29]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留学生[EB/OL].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zg365/2009-11/17/content_18895633.htm.
[30][43][4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5,41,59.
[37]习近平谈干部成长: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9/0302/c385474-30953417.html.
[39][40][4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2).
[45]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3)[EB/O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509/56813/57267/57268/4001441.html.
[46]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jyb.cn/zyk/jyzcfg/200602/t20060227_55358.html.
[48][5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8-05-03(01).
[4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50]习近平.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N].北京日报,2016-05-10(01).
[57]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楷模、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02).
[58]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63]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N].青年报,2018-08-23(01).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ducational Exposition on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s Educational Thoughts
YANG Deguang
Abstract:The three generation leaders of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Xi Jinping have made a very penetrating elaboration of the status and functions of education, the educational policy,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grasped the pulse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 and made a series of important elaboration on the education. The first is to emphasize the priority of educa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cultivating talents, putting forward “four” service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econd is to emphasiz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putting forward the training of “three haves” youth in the new era, and determin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five educations”; the third is to point out the extreme importance of talents, clarify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and training of talents to be fostered; the fourth is to clarify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of teachers and the basic tasks of teachers, cultivating “four haves” good teacher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benefits of teachers. The fifth is to emphasize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paying atten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the education guide China to further deepen the education refor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China into a powerful nation of education from the great nation of educ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two one hundred years” Chinese Dream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Xi Jinping; education thought; education priority; education policy; personnel training
责任编辑:王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