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10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八期) > 正文

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追求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孙喜亭先生教育价值观思想研讨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92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当代教师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冒佳培 郝文武

摘 要:孙先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从国家建设的整体层面出发,与时俱进,为教育价值观问题的研究、探讨、传播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孙先生提出教育价值观问题是宏观上对教育功效的评价,客观地反映着历史的存在;针对我国历史发展,实现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全面提高民族素质、重视教育的文化价值是实现教育价值观转变的根本保证,从而巩固与发展一定的社会制度。

关键词:教育价值观;国民素质;孙喜亭;综合国力

孙喜亭先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思想家,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研究的积极研究者、贡献者和传播者。孙先生的诸多著作都是密切关注中国的教育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普遍原理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的对中国教育问题观察研究的理论求索。孙先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从国家建设的整体层面出发,与时俱进,为教育价值观问题的研究、探讨、传播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孙先生提出教育价值观问题是宏观上对教育功效的评价,客观地反映着历史的存在;针对我国历史发展,实现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高度重视文化教育的文化价值,是完成文化教育价值观念转变的根本保证。孙先生有关教育价值观的深刻认识和对深化教育实践变革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作为孙子辈的晚辈,没有见过孙先生,但经常听到郝老师介绍孙先生的著作和思想。为了学习老一代教育学人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论述,在郝老师指导下我认真研读了孙老师的著作,试着与大家分享我的体会,望能不吝赐教。

一、教育价值观问题是宏观上对教育功效的评价,客观地反映着历史的存在

教育是教育者利用一切教育手段作用受教育者的过程,以达到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变化发展。[1]这里所谈的价值属于哲学范畴,从马克思主义对于价值的产生及其属性的相关论述出发,孙先生认为价值是客体所具有的特有属性对人类及其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意义;是客体的特有属性能刚好满足主体追求目的的过程需要。[2]

教育价值观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孙先生首先探讨了教育的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内涵。教育的价值和教育价值,二者皆具有客观性。教育的价值在于其本质,即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状态的转变,关键包括促进人性外化、固有本质内化以及社会化三个方面,并且教育的价值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教育的价值选择取决于课题本身的价值、对价值客体的认识水平、人的价值需求与主体思维境界的建构状态。而评价价值选择的价值尺度在于对社会发展的客观作用。“育人为本”和“以人为本”其实就是两种不同教育的价值。[3]教育价值,说的是教育对任何社会的意义或作用。从学理层面分析,它可以有四种价值表现。第一,教育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第二,教育的理想价值和现实价值。第三,教育的产品价值和教育的过程价值。第四,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的价值。教育价值的客观性并不说明它取决于主客体,它是依赖于主体的需要,并且通过积极的教育实践才能表现出来。由于教育的多样职能以及人和社会的需要从而让二者产生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因此出现了不同价值类型的教育,也产生了教育的不同价值类型。价值是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实践关联,价值评价是主体客体之间的关联在意识中的反映,这种反映受到社会发展、阶级认知和个人情况的制约。[2]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特定的教育形态都会产生不同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因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的客观性在于教育实践的积极影响,价值观的不同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它能促进教育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对于价值的不断追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普遍目的和最终动机,人们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价值观,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对客体的影响具有直接性,甚至在某一特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每个人遵循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念,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能够创造出具有不同类型的教育。当然,所有的教育价值观都是基于时代的客观性,而不是纯粹主观和精神的产物,并且他们始终受到客观实践活动的检验。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人类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包括当前和未来,整体和局部,经济和文化,社会发展和个人需求等),从而建立每个人的教育价值观,将我们的观念对象化或物化于教育的实体中,以充分发挥教育的“人类自身再生产”以及“知识再生产”的功能,为每个人创造出所需的各种类型的教育。由此看来,教育价值观问题,实际上是宏观上对教育价值追求问题,所以,它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育发展不能不研究教育价值的问题。[2]

从远古时代到现在,教育价值观存在两个鲜明且对立的出发点,即“人”的教育和“人力”的教育。20世纪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是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所向,培养和塑造各级各类的优秀人才,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促进国家的生产建设,是属于“人力”的教育。但是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从人本身的发展视角来看,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教育也是属于“人”的教育。“从本体论来说,现代教育应该是发展人的身心,使人社会化,是使人与一定社会生活相适应,并促进一定社会发展的教育”。[4]

二、实现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教育最初的形式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渐发展,人类的认识成果不能通过直接的活动和直觉感知所掌握,这促使教育从劳动与社会生活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形式,即教育的第一次分化。尽管这种分化导致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分离,但它对社会生产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应该说它是历史的进步。后来,在机器大规模生产的时期,机器生产的特征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以及生产的科学化和社会化。生产的这种特征,迫使劳动者不能仅仅依靠生产来学习“父亲传儿子”或“老师带徒弟”式的学习方式也就瓦解了。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第二次分化,是从劳动和现代生产中分化,这标志着现代学校的产生。现代科学技术将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而教育则是让劳动者能够快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最合理、最有效的手段“教育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最一般的社会功能,仍然是现代劳动力和现代人的培养,以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5]

孙先生说,在某一种教育价值观确立之后,需要不断追求并且完善教育所具有的特定效能,进而满足自身的需要,要根据教育的发展目标来具体指导教育实践的发展,因而会形成具有各种形式的教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贬低物质利益,轻视功利主义教育,着重于人格的完善,无视百姓,愚昧人民,以确保封建社会的统治和维护。近代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以及洋务运动的不断推行,中国产生了第一批具有生产性的现代教育,教育价值观上也开始融入了功利主义实用价值的色彩。自从取消科举考试以来,我国基本的教育形式,即现代教育。一直到壬戌学制确立,我国的教育价值观才开始发生不断转变,慢慢开始注重培养各级各类学科的科学技术的优秀人才,即具有文化的劳动力,促进社会的发展。[2][5]这些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化的社会教育价值观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党对于如何发挥教育功效的追求在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改革创新,融合了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开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教育,并且将教育价值观转变为“塑造工业人才和培养师资为关键,不断注重专门院校的发展和综合大学的调整和整顿”,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党的三中全会后,为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际科技的快速发展的宏伟蓝图,我党将我国当前的教育价值观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调整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投靠教育”,毫无疑问,职业技术教育和中专中技,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价值观的主体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因此,我国在教育上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和创新。[6]

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对于近代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表明,将教育纳入经济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经济的不断繁荣与发展便成为我们所追求的教育价值观。社会生产不断发展,经济繁荣昌盛,不仅为人们自身的生活提供资料,而且也可以为人们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料。可以说,教育服务于生产,经济建设的发展本身就包含了人的发展,因此它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2]将教育纳入经济发展的轨道,确立教育的经济价值,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同时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要求。

教育价值取向这一问题是决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即教育功能问题。教育功能是表明教育为满足教育主体自身需求所呈现出的一种形式。教育现代化最首要的任务是将教育事业与现代化建设保持一致,相适应、相和谐,使教育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融合。[7]在21世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每一个人所不断奋斗的信念和理想都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剥削人民的规章制度,产品种类日新月异、不断丰富,所有人各尽所能、各司其职,资源进行按需分配。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是进行按需分配的必要前提。在社会主义阶段,虽然任务极多,但是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发展生产力。孙先生提出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教育是有限的消费,但是又“扩大”了生产;教育是今日的消费,但又是明日的“生产”;教育是把“物”转化为“智”的过程,但又是“智”转化为“物”的过程。[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服务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但是教育的社会功能不仅仅是服务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它的其他社会功能,如文化、政治、社会保障、审美等。所以为满足21世纪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不仅需要将教育的经济功能放在重要位置,而且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也应该多元化和谐发展,才能不断促进现代社会发展,进而满足人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同样为了教育不产生失误,需要摒弃激进的功利主义和狭隘的功利观。教育本体功能的完善与实现,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所有社会功能的发挥。同时,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建设性人才的塑造和培养,最终会决定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作用。教育之根本即培养人、教育人,其他功能皆服务于这一根本。教育就其本体而论,坚持“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的方针,更为妥切,更为科学。[9]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对人的需求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相一致,教育内在的价值和外在的价值也是相互统一的。人本身的价值及其所拥有的价值都是和人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相关联,同时也应和人本身拥有的权利、人格特质、自我尊严相关。恩格斯在致彼得・拉甫罗维奇・拉甫罗夫的信中说到:“人类的生产在一定的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这样,生存斗争——假定我们暂时认为这个范畴在这里仍然有效——就变成为享受而斗争,不再是单纯为生存资料斗争,而是也为发展资料,为社会地生产发展资料而斗争,到了这个阶段,从动物界来的范畴就不再适用了。”[10]这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生产的目的,不仅仅是提供人民日常生活所需的资料,而且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生产享受以及发展资料。因此,所有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公民人身自由权利、人格特质、必需的生活资料和发展资料的个人行为,都违反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观念。但人对于他人、社会发展、国家的贡献程度,以及人本身所创造的价值大小是最终决定人的价值的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人类的才能,人们又不得不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成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人则必须成为手段和工具。人不能摆脱实际的社会发展状态,因而不存在绝对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种理解,将统一社会主义社会要求下的社会需要和人类发展。我国宪法及相关规定表明,所有有损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优秀人才的教育对策和个人行为,都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特点和价值观不相称的。[2]如果我们仅仅从社会生产所需角色的角度来探讨人的培养和发展,那么即使从简单劳动力的视角科学安排课程也是不符合资本运动的绝对规律的。所以教育目标、人的知识体系、教学大纲等等,并不完全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6]

三、全面提高民族素质、重视教育的文化价值是实现教育价值观转变的根本保证

当今世界的教育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术或是智力的竞争,深层次来讲实际上是全面的国民素质的竞争,国民性的竞争。[6]普通教育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依靠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构成了普通教育的实施。义务教育是构成普通教育基本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决定着国民素质的基础,是集国家、民族和人生之根本。义务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是国民教育,而不是升学教育和职业教育,是追求全体儿童和少年的全面发展,为后续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11]中国基础教育的理论基础应该以“主知学派”的教学理论为主,[12]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以基础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为核心而构成的,[13]它的基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好读、写、算的基本能力,[14]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很大一部分的学校以及学生家长们所拥有的教育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已经严重偏离了核心部分的教育价值观。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正视它的客观基础和积极作用,从指导思想上总结经验,而不是一味地采取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反而会适得其反。[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谈到了教育价值,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发展、智力发育、敏感性提升、审美意识提高、个人责任感增强等等各方面的发展。这种问题正发生在新时代的情况下,在全国教育大会之后,我们要在校园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改革,创新和发展,促进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

重视教育的文化价值是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日常任务。高等教育实际上是高等专业教育,它的重要任务就是塑造和培养高等专门人才[16]。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专业结构和层次,具有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这与我国长时期的重文轻理、重理论轻应用、重本科轻专科的教育价值观相关。高等教育不仅仅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高等教育应该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充分发挥其价值,包括文化和思想建设方面的价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目标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建设。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高校各学科其他课程的内容,也是对社会发展形态的意识体现,在教育学生的基础上也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自然科学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同时也会对人类对科学的世界观产生直接影响。其次,高等教育应该在基础科学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价值。基础科学是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重视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发展,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注重基础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及其本身的文化价值。最后,高等教育应该在建设高级人才文化素养中充分发挥其价值。马克思曾经说过,要各方面的享受,前提是必须拥有享受的能力,所以他必须是一个高度文明的人。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将职业、事业、教养在不同的层次上相互统一起来。[17]高等学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有责任心、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了解科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论,另外还要在思想上追求解放和创新,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18]

当今世界是处在一个信息化和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这自然会导致教育发生变革。教育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学习的空间越来越大、教育的内容越来越广、教学的方式或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的角色。因此,人类对未来的教育会更加倾向具有技术主义的教育。毋庸置疑,教育必须转变,才能融入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现代化变革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发展的时代,不仅仅是技术在不断发展,而且是整个社会在不断前进。整个世界充满着各种差异、矛盾和未知,科技的飞速升级、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教育不断普及且向着终身化和现代化发展,所有的一切都在促进教育的不断转型。但是,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永远不会改变。未来的教育会像《反思教育》中所提到的一样:对生命和尊严心存敬畏。它是一种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教育价值取向。未来教育的逻辑出发点是,要防止技术至上主义的发展趋势,因此不能仅局限于技术的角度,而是要从未来人类的全面发展着眼。中国教育的传统都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价值观要能在人文主义和技术主义之间取得价值平衡。[19]

孙喜亭先生关于教育价值观问题的研讨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代宗师教诲,后生晚辈会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孙喜亭.“关于教育”的随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2).

[2]孙喜亭.教育问题的理论求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

[3]孙喜亭.论“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再论教育的出发点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4).

[4]孙喜亭.教育价值观问题再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1).

[5]孙喜亭.关于教育功能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

[6]孙喜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性质、任务和改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3).

[7]孙喜亭.现代化生产与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4(3).

[8]孙喜亭.从社会再生产看教育的地位与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2).

[9]孙喜亭.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思考与选择[J].上海高教研究,1996(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中共中央马克恩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孙喜亭.人的教育与劳动力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9(3).

[12]孙喜亭.再谈“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

[13]孙喜亭.文化科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轴心[J].师资培训研究,2001(3).

[14]孙喜亭.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是要取代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吗——与一种课程观讨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2).

[15]孙喜亭.人的全面发展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J].中国教育学刊,2002(2).

[16]孙喜亭.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J].上海高教研究,1986(4).

[17]孙喜亭.论大学教育的文化价值[J].高等教育研究,1994(3).

[18]孙喜亭.关于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19]孙喜亭.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关系需要有个科学的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1993(3).

The Promo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Fundamental Pursuit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in China

Mao Jiajei Hao Wenwu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theory, Prof. Sun adheres to making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hole national construction so as to keep abreast with the times, and he makes an essential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discus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educational value issues,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Sun presents that the educational value issue is a macroscopic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efficacy, which objectively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existence. Historically, it i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values. Meanwhile, to completely improve national quality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cultural value for edu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values. In this way,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ystem can be achieved.

Key words:educational values; national spirit; Sun Xiting;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责任编辑:李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