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10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八期)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论析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559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 作者:钟启东 李忠军

摘 要:作为对“内容渴望”的回应和趋赴,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推进到了整体性的“原则高度”。呈现出从外部反思到辩证慎思、从演绎引申到回归事情本身、从生搬硬套到融会贯通、从浮于社会生活到思入时代深处的深入态势,展示出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准备了条件:不仅把经典视为同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理论宝库,而且把经典理解和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文献本身,将其还原为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时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批判和建构的理论成果,既让经典言说思想政治教育,更让经典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观念原理、精神理念、价值理想、方法理路面向新时代不断敞开。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思想政治教育

过渡时代的精神状况,观念教育的固本运动,学科建设的理论自觉,给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出了“回归本身”“抵达根本”“思入现实”的内容渴望。这种渴望,作为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王”时代的真实呼声,不仅表现出对观念具体、理论彻底的内容渴望,同时也持存着对行动品质、实践效益的内容渴望。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立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核心范畴与理论构架,尝试把经典文本理解和把握为思想政治教育文献,解析蕴涵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观念原理、思维方法和精神理念,正是在力求回应和满足这种渴望。经典解读事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和本原、根据和方向,学界普遍重视,诸多学者为之倾注精力、贡献智慧、撰写佳作。本文把梳理和体会这些“现有的观念材料”作为深化学习的起点。

一、现状:进路与成果

1.篇章进路

这类研究往往是以某一篇文献为特定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历史追溯、结构分析、论断提取、观点总结、意蕴阐释、启示获取等多方面的深入研读,存在名篇集中效应。按照文本被选读的频次来看,《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31篇)《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18篇)《<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15篇)名列前茅、堪称名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各8篇紧随其后,《哲学的贫困》《神圣家族》《哥达纲领批判》《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均为3篇,《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法兰西阶级斗争》《法兰西内战》《德国农民战争》《德国民间故事书》各1篇。下面就学界围绕《导言》《形态》《宣言》三个名篇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总的成果”做个说明。

关于《导言》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关于文本的价值和地位,《导言》被誉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的“开篇之作”,是马克思第一次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做出深刻揭示和经典表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追求、核心理念。在刘建军教授看来,《导言》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浓郁,不仅首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还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本前提,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先河。刘教授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的整体视角,总结了《导言》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和严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命题,重点梳理和解读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等思想政治教育经典命题[1]。学者李兴建和王滨从发生学视角分析了《导言》所揭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为马克思不仅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于“把理论变成物质力量”,还揭示了这种功能的革命基础和发生机理[2]。学者熊来平立足价值观教育视角论析了《导言》的宗教批判、哲学批判和方法批判,建构了《导言》内蕴的“批判与形塑”价值观教育逻辑[3]。学者沈湘平和王葎以“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个经典论述为理论原则,解析了《导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有效性、根本途径的理论阐释[4],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住和实现“人的本质”,围绕“人本身”来进行内容设定和方法创新。

关于《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形态》中获得了实质性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人民立场、本质根据、价值理想和精神原则等观念原理得以科学建构。例如鞠阳[5]、施莹芳[6]、蒯正明[7]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在这个前提共识下,不少学者聚焦《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特征、起源根据、本质内涵及其运动规律的论述思想进行文本解读。这些研究虽以“意识形态”之名展开,且多是在分析《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内涵、功能、根源、批判等理论,但其理论实质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根本一致。学者马立党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阐释了“意识形态”作为“虚假的观念体系”“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本质内涵,指明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普遍与特殊的交互性、非独立性、意向性,揭示了意识形态运动的产生与消亡、媒介传播、教育转化等规律[8]。学者徐淑贞提出,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提出的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这个观点,必须结合文本的时代背景、思想语境、批判对象、阶级立场和思想立意来解析,只有打破“虚假意识”成见的束缚,才能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真谛[9]。此外,张奎良、石云霞、安启念、张一兵、汪兴舰、王学俭、聂锦芳、仰海峰、吴满意、陈曙光等教授,通过对《形态》中唯物史观、共产主义学说、分工学说、人学思想、社会思潮批判、人的解放、生活理论、交往理论等思想论述的文本解析,在知识原理积累和解释原则凝练的学科协同意义上推动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日益深入。

关于《宣言》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宣言》是最受关注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经典文献。人们普遍认为《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建设和实践要求上走向成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说与事业的“公开问世”。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共产党人领导和实施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求与实践原则。在这个共识基础上,学者们主要在三个侧重上开展研究。一是《宣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研究,刘建军教授对凝聚着《宣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五个精辟论断进行了重点解析,包括“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对工人进行明确的阶级意识教育;资产阶级给无产阶级带来大量的政治教育因素;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共产主义革命是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0],在实质上包涵着关于《宣言》中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起因、对象、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基本问题深刻论述的思想分析。二是《宣言》中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如杨军教授专门梳理了《宣言》蕴含的意识形态思想,围绕“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意识形态的内容及其变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欺骗性、无产阶级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未来社会的统治思想应该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等核心观点做了深入论析[11];申文杰教授对《宣言》中关于社会意识、时代精神、法律、道德、宗教、思想观念、统治思想、精神产品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基本观点做了整理分析[12]。三是文本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的要求与启示研究。学者刘志超在概括《宣言》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基础上,特别探讨了《宣言》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启迪[13];学者宫文从合理性、基本原则和精神等方面探讨了《宣言》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要启示[14];学者王姝在谈到《宣言》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迪时,特别提及要善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借鉴他国经验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15]。此外,黄楠森、高放、叶汝贤、陈学明、俞可平、孙代尧、卢岚等教授关于《宣言》中理论原则、核心思想、自由全面发展、共产主义学说、现代性维度、教育理论等经典表述的文本解析,在拓宽《宣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视野的同时,也聚焦了文本解析的理论难题和思想轴心。

2.理论进路

如果说立足篇章进路的经典文本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侧重于单篇文献的内在逻辑,那么理论进路的经典文本研究则是力求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这个“事情本身”加以追溯和还原、概括和建构。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研究。武东生教授全面梳理和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基本观念,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究其实质是进行“阶级的教育”[16];骆郁廷教授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掌握群众”思想的文本阐发,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17];宇文利教授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力求追溯和回归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真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政治价值观的再生产”[18];李忠军教授通过对经典文本中“灵魂”“精神”“信仰”“意识形态”“精神生产”等基本范畴进行内涵澄明和比对分析,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下“灵魂”所具有的信仰、价值、精神三重内涵,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人的思想灵魂开展教育塑造工程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追求是“铸魂育人”[19]。这方面研究成果的突出特点是,文本梳理和论析服务于思想逻辑与观点证成,学者们对某个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观念的梳理和证成几乎覆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经典文本。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学者李征梳理和比较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宣传”“宣传工作”“政治教育”“理论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着重论析和阐明了这些相关概念所具有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涵[20]。学者邢鹏飞通过对经典文本中“宣传”“鼓动”“政治教育”等概念的探源求证,明确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定内涵[21]。二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李霞教授从根本任务、理论指南、崭新目标、基本规律等方面梳理和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的重要理念思想[22]。学者王增乾从哲学观、根本任务、基本立场、核心内容等方面梳理论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念精神[23]。学者方菲菲通过梳理经典文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精神的相关论述,从内容、对象、原则、方法等维度凝练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24]。三是针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基本原理开展的个别研究,包括根源理论、“人的本质”理论、精神生产理论、国家学说、“人与环境”关系理论、教育学说、群众观、实践观、利益观等诸多理论点位,这些研究多是立足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经典文本来梳理和论析某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观点或论断。

第三,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确立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奠基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构架,更是确立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不仅支撑和促进了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壮大,更是被运用到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富有成效地传播了真理、动员了群众、凝聚了人心、壮大了队伍、推进了事业。所以人们很重视对经典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及其具体方式方法进行梳理和提取。白显良教授结合经典文本讨论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方法”问题,提出最根本的是坚持唯物辩证法,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方法或者根本方法论原则,同时还应当坚持群众工作方法、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具体方法[25]。学者余斌系统梳理和比较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论述,提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书信中“灌输”这个词更多是被作为中性色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在使用,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和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都在使用。“灌输”作为一个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问题不在于是否灌输,而在于灌输什么、谁来灌输以及如何灌输[26]。学者李征从批评教育、批判引导、人文关怀、政治行动、报刊宣传等九个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涉及的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进行了归纳[27]

二、深化:内涵与使命

日益丰富的研究成果展示出人们返本开新的学术热情和思想渴望,把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提升到了整体性高度,原则性地突破了曾经热衷于在经典文本中寻找相关词句乃至只言片语进行观念比附、倒立论证的固有思路,使经典文本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从外部反思走向辩证慎思,从演绎引申到回归事情本身,从生搬硬套到融会贯通,从浮于社会生活到思入时代深处,从而使经典文本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这个学科方向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的发展路向:不仅在经典文本的理论宝库中挖掘和整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且把经典文本理解和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文献,至少可以把《导言》《形态》《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经典名篇理解和把握为马克思恩格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如此一来,或许会在理想性上达至新的研究可能,即不仅追求“经典文本言说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追求“经典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观念原理、精神理念、价值理想、方法理路面向新时代不断敞开。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研究。经典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在“思想中把握的时代”。文本和时代相互建构,阅读文本就是在阅读时代,解析文本当然需要思入时代的深处。考察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不能满足于泛泛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经典文本的时代整体状况,而是要聚焦到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个核心上来,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目标、困难、任务、内容、队伍等基本问题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曾面临的时代境遇、革命形势、思想面对、理论任务和实践使命,深入考察这些经典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献”所面对着的时代运动、所回应着的理论困惑、所凝结着的精神理念、所肩负着的时代使命。把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背景的整体考察、外部分析,深化为围绕这些经典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具体考察和透彻把握,使马克思恩格斯撰写这些经典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事件”“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开创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事情本身进入到我们穿越时空去理解和表述这些经典文本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观念基础和思维自觉之中。就像黑格尔所说,事情不穷尽于目的,而穷尽于过程,过程正是事情本身。如果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视域中考察这些经典文本,仅仅把经典文本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回应时代难题的“目的”和“结果”,不把这些经典文本理解为马克思恩格斯开创和发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内容”,而仅仅满足于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宏观界面对经典文本加以背景分析(当然,这些宏观考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就难以把握到这些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因为这种考察方式在无意识中遮蔽了这些经典文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使得据此展开的经典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解析容易“绕着说”而不是“直接说”、“倒着说”而不是“正着说”、“贴着说”而不是“合着说”,导致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经典文本的真实意图和精神理念得不到完整开显。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使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有必要对经典文本中指向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社会现象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一是作为名称或者工作指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重点梳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宣传”“宣传工作”“政治工作”“鼓动”“动员”“灌输”“引导”“掌握”“击中”“教育”“政治教育”“理论教育”等相关概念。二是作为基本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重点梳理和论析“思想”“意识”“精神”“灵魂”“信仰”“精神生产”“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现实的个人”等任选其一都足以以之为核心范畴建构起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基本范畴研究。开展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目的在于澄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与精神实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研究。经典论断是“观念的具体”,是“思想的闪电”,是“事物的根本”。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如同绵延海洋中的珍珠玛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的智慧结晶、灵魂精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论断研究,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立足于单个篇章,对某个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论断进行深入解读,如《导言》中“揭露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理论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思想闪电彻底击中人民园地”“思想力求成为现实”等论断,《神圣家族》中“‘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等论断,《形态》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的上层建筑”等论断;二是以某个论断为起点,挖掘和提炼蕴含其中的观念原理和精神原则,继而在历时态的思想脉络中展开文本追踪研究,分析这个观念原理和精神原则在其他经典文本中的表述异同、实质发展。比如解读“理论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的同时,还可以在《神圣家族》《形态》《宣言》《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文本中梳理出实质相同、表达类似的思想语义,进而通晓考察、深入解析这些同质表述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原理研究在这里表现为对经典文本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旨在梳理和揭示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硬核”确立起来。一是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本原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原理论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基本问题的前提性理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是什么”以及“应当是什么”元问题的追问和回答,也就是回答“为什么每个社会时代都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究竟能做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做什么”。开展这方面的经典文本研究,需要梳理和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根源、本质规定及其理念精神方面的思想论述。二是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理论研究。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行视角,重点梳理和解析经典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规律、对象、目的、内容、任务、价值、环境等基础理论。三是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研究。重点梳理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或者运用过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思维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法、说服教育法、政治动员法、灌输教育法、报刊宣传法、批判引导法、书信沟通法、谈话引导法等。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研究。逻辑是理论的孪生兄弟(或者说同义语),理论本身就意味着逻辑的观念展开,支撑理论构造自成体系的往往是一以贯之的逻辑自洽。在文本把握的深层意义上,如果抛开形式逻辑的干扰,而专门聚焦理论内生的思想理路,甚至可以说是思想逻辑在决定着、展开着、成全着这个理论的生命力,逻辑的力量就是真理的力量。揭示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不仅有助于回到“文本本身”,而且有助于回到“事情本身”。就前者来说,揭示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更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上理解和表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更能领会和揭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渴求、观念原理和精神理念;就后者来说,把握到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也就获得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事情本身”的整体分析和“总的观点”,也就为我们提供了精神原则和逻辑线索,去梳理和追踪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原理和精神理念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部文献中获得的回应和发展。由此可知,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研究涉及到四个层次,一是针对某个论断、原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解析,二是针对某个文献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解析,三是针对某个时期文献群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研究,四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全部经典文献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加以逻辑揭示。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风格研究。马克思曾经说过:风格就是人。研究经典文本中所反映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风格,不仅有助于领略和感受马克思恩格斯的魅力人格与高尚情怀,还有助于明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的品格追求。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风格研究,比如抵达根本、志存高远、切中现实、思入生活、历史原则、与时俱进、为全人类谋幸福、富于思辨和激情、论证深刻而逻辑等。二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风格研究。重点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和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践活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风格与整体特征,如信念坚定、坚持原则、爱憎分明、躬亲示范、群众路线、人文关怀、谦逊自爱、持之以恒等。三是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风格研究,挖掘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彻底性、修辞美学性、一针见血批判性、触及心灵深入性、密切群众针对性等话语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案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以自己的理论著述和实际行动为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个案典范。剖析这些思想政治教育个案,既能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精神的领会,也能优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方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留存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个案,如马克思解决自身“苦恼的疑问”、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马克思批判蒲鲁东、马克思恩格斯清算青年黑格尔学派、恩格斯批判杜林、马克思恩格斯为工人撰写理论读本和宣传小册子、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宣传与教育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波兰的演说、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这些都是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案例。事实上,每一个完整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个案,都贯彻和体现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精神与真切情怀。分析这些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案,我们就会获得关于揭露和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理论指导与经验方法,同时获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话语转换、方法转换以及情感融合的理念启迪。

参考文献:

[1]刘建军.《<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6):71-77.

[2]李兴建,王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生学阐述[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6).

[3]熊来平.批判与形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12).

[4]沈湘平,王葎.简析“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

[5]鞠阳.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的重要解答——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解读出发[J].传承,2012(24).

[6]施莹芳,李丽琼.《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24).

[7]蒯正明.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化与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6(5).

[8]马立党.《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价值与当代启示[J].理论月刊,2014(1).

[9]徐淑贞.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J].教学与研究,2015(12).

[10]刘建军.《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0).

[11]杨军.《共产党宣言》的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启示[J].新视野,2013(5).

[12]申文杰,张骥.《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时代价值分析[J].求实,2011(8).

[13]刘志超.《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当代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08(5).

[14]宫文.《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探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1).

[15]王姝.析《共产党宣言》对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5(3).

[16]武东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基本观念[J].教学与研究,2014(2).

[17]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9).

[18]宇文利.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政治价值观的再生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

[19]李忠军.“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核心内涵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

[20]李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论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21]邢鹏飞.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求证[J].思想教育研究,2014(6).

[22]李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典理论[J].学习与实践,2009(10).

[23]王增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理论学习,2003(1).

[24]方菲菲.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

[25]白显良.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14(2).

[26]余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论述及其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

[27]李征.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101-116.

责任编辑:王云霄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