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12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期) > 正文

倡导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依据及理论贡献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1895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年11月 作者:李红婷 滕星

摘 要:如何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当代社会各界需要关切的重大研究课题,更是检验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试金石。“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启发下,对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不断反思中,为多民族国家教育现代化治理贡献的美好教育理念。“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倡导民族教育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改革,鼓励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更适切的民族教育范式;“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理想的国民教育模式。

关键词: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政治格局多元化、国家政治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之间的冲突与张力,是21世纪人类社会和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两大挑战。民族国家现代化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妥善处理国际关系中经济全球一体化与政治格局多元化、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然而,要实现国家统一性与民族文化差异性和谐共存于现代国家建构的场景内,不仅仅是困扰多民族国家的世纪难题,更是挑战各国政府治理能力的最大难题。中共十八大上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九大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核心都是让分散各异的民族、族群能最终走向团结、凝聚、和平,进而达到互利共赢的发展。[1]

如何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在危机四伏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教育如何回应这个时代的呼召?不仅是当代社会各界需要关切的重大研究课题,更是检验当代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试金石。“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启发下,对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不断反思中,为多民族国家教育现代化治理贡献的美好教育理念。“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倡导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更高级的民族教育范式,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理想的国民教育模式。

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也称为“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其理论构想是,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无论是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自我文化传递和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流,各民族在文化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不仅主体民族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文化,而且各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打上了主体民族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大家庭中,多种民族文化并存,共同组成代表某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群体”,即形成费孝通教授所说的文化上的“多元一体格局”。[2]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不仅要传递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少数民族成员,而且也包括主体民族成员;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容,除了包括主体民族文化外,还要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也就是说,少数民族不但要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主体民族文化,以提高少数民族年轻一代适应社会主体文化的能力,求得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主体民族成员除了学习本民族文化外,还要适当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以增强民族平等和多民族大家庭的意识,培养主体民族成员和少数民族成员养成跨文化的态度,形成跨文化行为的技能与技巧;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目的是继承各民族优秀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与和睦相处,最终实现多民族国家在多元一体格局下的各民族大团结。[3]序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格局的形成,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提供了历史依据。

三千年以前,中国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群体汇集和融合的核心团体,被称为“华夏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其他族群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它占据黄河和长江中下游之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成员,且日益壮大,并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建构各种有助于加强凝聚作用的关系网络,确定了以疆域内部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形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往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也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4]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融合发展,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居住特点,表现出一种“多元一体的社会格局”。中华民族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这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经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5]1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让学生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多元和认同一体,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让多元真正成为凝聚一体、认同一体、维护一体的要素和动力。[6]这既是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任务,也是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重要目标。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已经不是一个血缘共同体,也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地缘共同体,它更是一个精神和命运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框架内,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以及基于这种文化传统的国家及民族认同。这正是“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提出的社会前提条件。

(二)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思潮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提供了现实依据。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美国的“熔炉理论”和“文化多元论”。“熔炉理论”强调“熔众为一”,有别于同化论的“以一化众”,并逐渐成为“美国化”的主要哲学基础与舆论主战场。“文化多元论”认为,美利坚合众国不仅意味着地域与政治的统一,更是多样性文化、多元宗教的合作及“美国精神”认同。20世纪中期,在民权运动推动下,基于1964年《民权法案》的有关规定,美国联邦政府陆续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移民、少数族裔、妇女、难民等社会弱势群体给予援助,帮助他们获得可能成功的各项机会,从而推动不同族裔、不同群体主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历史演变,多元文化教育已然成为美国制定公共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各级各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以移民为少数族群的西方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7]

20世纪下半叶,多元文化教育的国际影响日益增大。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乃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均受其影响。比如,加拿大承认文化多样性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群体的平等地位,关注并保护着不同种族、民族和文化群体中人们的人权,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宗教,平等地享受社会制度。[3]72-74澳大利亚政府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正成为澳大利亚在国际社会竞争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并使得澳大利亚社会保持稳定,因此几届澳大利亚政府都支持通过政策、立法和公共计划将澳大利亚建设成一个宽容、包容和文化多元的社会。澳大利亚各地方政府则依据联邦政府制定的政策来制定各州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3]122多元文化教育在英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体系,目的在于保持民族群体间教育成就的均衡,促进彼此相互尊敬和宽容的亲密关系,使英国内不同少数民族群体间地位平等、财力增长和经济实力均衡发展。[8]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商品、资金、信息、人员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给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带来巨大发展动力。然而,这种基于经济共同体的全球化,既忽视了制度及文化层面的全球化的构想与合作,也忽略了资本和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自身的负面影响。当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随经济全球化而成为一种世界性体制时,发达国家的少数民族或移民中的绝大部分人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劳动大军处于同种竞争平台,他们将受到同一跨国资本或权力集团对他们经济及政治命运的左右。经济全球化带来资本、技术、劳动力的频繁流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族群对资源及就业机会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一些原本局限于国内的利益冲突会被转移到国际上,单一的经济利益冲突或许会上升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引发战争冲突。因此,在仍以国家为基本政治单位的世界中,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意识形态的机会和空间十分有限,多元文化主义要想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承担更为广泛的社会正义的诉求,必须关心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问题。[9]24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主流社会逐步出现了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质疑和批判,在社会和学术界引起了持续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暴露出其理论根基的薄弱性及后现代理想主义色彩。[3]7西方多元文化教育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为我国民族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及反思。我们意识到,21世纪的中国必须妥善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的张力问题,必须深入研究国民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益、民族团结与进步、教育的多元与整合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贡献

(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倡导民族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鼓励各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是更适切的民族教育模式。

中国民族教育是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为解决民族问题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融于整体国民教育之中的特殊教育体系。由于民族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目标、教育内容都有其独特性。比如,在高等教育阶段,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成为民族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显著的内容。在许多少数民族中,宗教教育的地位和影响都非常大。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民族教育已经建立从幼教至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包括数量众多的民族幼儿园、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学院(大学)、民族中专、民族职业学校、民族成人学校、民族师范学校等,“双语教学”成为民族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这种相对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10]277-278

但是,近20年来我国社会及民族区域发生巨大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精准扶贫、内地新疆班西藏班等民族扶持政策,促进了我国境内各民族之间交往互动。民族身份不同、文化信仰各异的人一起学习、工作的机会日益增多,民族之间交流交融日益频繁,居住在某些开放包容区域的成员每天都要与不同民族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直接或间接接触。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多元文化已成为世界现代城市的一个特征,城市民族成分日益复杂多样,文化信仰也更加多元,因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及不必要的矛盾和摩擦时有发生。换句话说,我国无论是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还是地域、阶层、社会群体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文化的色彩。面对民族间频繁的交流互动,相对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机会,难以适应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需求。在现有民族教育办学体系中,民族幼儿园、民族中小学、大学中各类少数民族人才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以及内地民族班等,往往以单一少数民族学生组建民族校或民族班,这种办学或办班模式客观上限制了各民族学生之间共居、共学、共融格局的形成。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有助于解决这个困境。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试图解决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中的“多元”和“一体”的关系,通过建构一种为所有成员共享,体现多元文化诉求的多元文化教育氛围,使“多元”能够整合融入“统一体”。我们常常以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只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针对少数民族群体而进行的少数民族教育。其实,“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对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全体学生,它既面向少数民族成员,也面向主体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既适应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教育的需要,也适合中西部民族杂居区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需要;“多元文化整合教育”鼓励少数民族个体成员既要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主体民族文化,以提高少数民族年轻一代适应社会主体文化的能力,求得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倡导主体民族个体成员既要学习本民族文化外,也要学习和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以增强民族平等和多民族大家庭的意识。[11]580-581因此,加强民族教育体系与结构的改革,鼓励民汉合校、民族混合编班,推动中国民族教育向更高一级的民族教育模式——“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方向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是更理想的国民教育模式。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民族文化与传统。这些民族文化与传统既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贡献。中国的国民教育需要承认各民族的文化个性,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理解其心理特点、民族个性,需要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及使用。

长期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强调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和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质量标准。这种“一纲一本”的国家普世主义教育取向所反映的视角,主要体现主体民族及社会精英阶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种单一文化主导下的课程体系,缺乏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多族群、多文化、多宗教与语言的历史与文化知识,更缺乏对本民族现有文化的批判性分析。更重要的是,当前国家同化主义教育模式支配下的课程体系,忽视了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族群差异,导致学校课程与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的脱节,这不仅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学质量低下,也导致了大量既不能融入主流社会,也难以回归传统社区的“文化边缘人的产生”。[12]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关注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策略的改革,不论在学校或社会,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挑战和拒绝种族主义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歧视,接受和肯定学生与老师们反映出的多元文化特质;鼓励学校和家庭、社区之间的互动,推动社会各群体参与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为了践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滕星教授带领中央民族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其中“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与“中国乡土教材收藏与研究”两个项目就是以“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的初步尝试。这些研究项目在过去十余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始终遵循着“田野——民族志撰写——理论阐释”的研究范式,先后成功研发了两套乡土教材,构建了三套运行机制——乡土教材编写机制、乡土教材搜集收藏机制、志愿者招募运作机制。[13]

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地方性课程资源开发团队中,涌现出四种力量:一是来自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授及其带领的博士、硕士生,他们为乡土教材开发提供理论支撑;二是部分省市县教育行政官员及教研机构中的教研员,他们借用行政力量带动当地乡土教材的开发及实施;三是中小学骨干教师,他们是乡土教材开发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四是乡土教材开发中最为活跃生力军——社会公益组织,他们是近十年来,国内乡土教材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及推动者。[14]

当然,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认为,保持各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多元文化课程设置中重要的环节,但不宜忽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文化及核心价值理念。各个族群有权利实践他们自己的社会与文化信念,每个受教育者个体都有文化选择的自由。但这种选择自由以不触犯其他人的自由权利为前提,更不能违反国家立国的基本精神与核心价值,因为这些核心价值源于所有民族对人性尊严、公平正义、民主平等、自由良善的郑重承诺。

概而言之,在中国,要实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考虑到整体上民族-国家认同和建构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各地方特定的生态、社会和文化的需要,更要重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之间的和谐发展,避免二者之间的对立与分离。[12]我们期待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他不会被拘谨于自己族群的习俗之中,也没有被迫向主流文化屈服的压力,他可以自由选择个体喜爱的文化模式,安然置身于他愿意接纳的群体或文化氛围之中。

四、倡导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现代国家治理实践来看,一个多民族国家能否成功地培育和强化国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不仅取决于该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关系格局、外部环境等先赋性条件,更取决于一个国家针对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客观现实而采取的民族政策与教育政策等内部因素。[15]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意识到,解决各种民族矛盾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必须采取有效办法消除民族间的仇恨、隔阂、猜忌、歧视和不信任心理,使各民族人民确能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互相团结起来,为各民族共同的幸福和发展而奋斗,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成为各民族人民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因此,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任何民族歧视、压迫、分裂,团结互助,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继承了共同纲领上述有关民族政策,指出中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其基本逻辑是:通过确立各民族平等权利,创建各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通过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更好地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通过社会改革和经济文化建设,改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状况,从而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维护国家统一。[16]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要求,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中华文化是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17]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顶层设计、顶层决策和顶层意志,其理论的最终指向是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向度。[19]就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来看,中国和西方其他国家一样想要通过一系列群体认同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来建立一个现代统一性的民族国家。但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如何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内外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是文化同化主义的观点,文化同化主义者担心民族个体保留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会影响他们对国家的认同,他们相信民族个体可以脱离其文化、地域、宗教背景来融入国家主流文化;二是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种族和民族认同是不会从现代多民族国家自动消失,他们相信,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教育必须建立在学生肯定自我族群文化的基础上。詹姆斯·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反映,如果民族个体发现其所属群体文化不被国家认可与接受,则会囿于其族群相关的事务与利益,这会减少他们对国家公共利益与公共事务的关注。特别是历史上一些受到迫害的族群,当他们因为自己的族群性而感到羞耻,或觉得他们的基本公民权与社会参与机会被否决时,通常不愿意支持其他族群的权利或站在国家整体观点来思考问题。[9]176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社会理想是建设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谐社会,倡导教育公平与教育民主。这种社会理想不仅仅局限于民族地区的教育,更是面向整个国民教育系统。“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既关注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也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所有族群的教育问题;既关注民族文化多元的历史意义,也重视国民教育整合的现实需要。如果以整合教育来否定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实质上就是否定多元文化教育,其后果危害极大。否定多元文化教育,也就是使各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丧失了传承和发展的途径,各民族文化的消失可能会导致各民族的消亡。同样,以多元文化教育来否定整合教育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各民族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来自于积极参与其他文化的整合进程中,并在其中发展、壮大。如果全盘否定整合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也将被历史所遗弃。[11]580-581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鼓励“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1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全可以通过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以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各民族成员的现代文化素质,而且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受教育者的心智结构、情感结构和认同结构,其结果是将个人、民族、国家整合为一体,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稳固的整合型文化基因。[20]我们期待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指导下,各级各类学校鼓励各民族成员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构建相互包容、相互接纳、彼此共融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赵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5):117-120.

[2]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18-31.

[3]滕星.多元文化教育:全球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4]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1-19.

[5]费孝通.代序:民族研究一一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M]//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万明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使命[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5-12.

[7]万明钢.从“差异”走向“承认”的多元文化教育[J].教育研究,2008(11):87-92.

[8]王鉴,当代西方国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几种认识[J].外国教育研究,1994(2):6-9.

[9]朱姝著.詹姆斯.班克斯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10]滕星,王军.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2]滕星,李红婷.和谐社会构建与中国教育发展: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N].中国民族报,2009-10-23.

[13]滕星,罗银新.中国乡土教材的开发、收藏与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28一35.

[14]罗银新.乡土教材:有根的教育一第四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7(7):94-99.

[15]王宗礼.国家建构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3-20.

[16]郭溪土.新中国头十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J].党史博采(下),2020(4):20-23.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4-12/22/ccontentt_2795307.htm.

[18]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

[19]徐杰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内涵与学术支撑[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7-86.

[20]钱民辉.论民族教育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贡献[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4):5-11.

Advocating the theory of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Educationand Cultivatingthe Sense of Chinese Identity: Also as a Comment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Contribution of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Li Hongting Teng Xing

Abstrac:How to cultivate the sense of Chinese identity in China, a multi-ethnic country. is not only an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at all walks of lif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but also atouchstone for test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education theory" is a beautiful educational idea thatcontributesto th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governance of multi-ethnic countries under the inspiration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nation's pluralisticintegration pattern, and in the unremitting reflection on western multiculturalism. The multiculturalintegrated education theory" advocates the reform of school-running philosophy and mode of education.and encourages ethnie members to communicate and integrate, and it is a higher- levelparadigm of ethnic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theory of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tion" can promote the basic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encourages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it is themost ideal national education model for cultivating the sense of Chinese identity.

Key words: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educa ion;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责任编辑:黄丽芬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