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1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一期) > 正文

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核心议题与基本走向

作者:夏惠贤 杨伊
阅读数:442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24期

摘 要:劳动教育作为教育方针(教育宗旨)可一直追溯到清末,之后历经百年发展与流变,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形态变迁大致经历了起步与萌芽期、摸索与建构期、调整与重建期、创新与完善期四个阶段。纵观百年的发展历程,劳动教育改革主要围绕着三个核心议题来展开:摒除偏见,不断夯实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思想基础;五育融合,持续调整劳动与德智体美的整体布局;同频共振,潜心探索劳动教育实践中的要素耦合。基于历史积淀和发展特征,总览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未来我国劳动教育将呈现出三个主要趋势:以学理研究为根基,撑起劳动教育的科学性;以系统建构为核心,把握劳动教育的全面性;以空间联动为合力,促成劳动教育的协同性。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形态;百年探索;核心议题;基本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对劳动精神的弘扬和倡导。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也要“根据各学段特点”。中小学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一方面,根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中小学抓起;另一方面,中小学生同时身负升学压力,因此劳动与德智体美的协调一直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以史为鉴: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

在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并非是近年来的创举,相反,劳动教育作为教育方针可追溯到清末。之后历经百年发展与流变,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教育形态。今天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既要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诉求,又要根植于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

(一)起步与萌芽期(1906-1949年)

劳动教育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但直到清末才作为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称为“教育方针”)被确立下来。1906年,学部正式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作为教育宗旨,[1]矛头对准当时流行的民权思想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尚实”就包含了劳动教育的雏形,且是与“智育”合在一起的,目的仍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军事、经济要求的满足和适应。1912年4月,时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长的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我见》,在批判清政府旧的教育宗旨的同时,主张对青少年进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劳动教育包含在“实利主义教育”之中被写入了同年9月颁布的新的教育方针,并在之后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我们可通过检视百年课程标准,勾勒出清末、民国中小学有关劳动教育的图景。

笔者分析整理了20世纪上半叶我国中小学所有的课程标准,表1(图表省略)概括了课程标准中劳动教育相关科目的变化情况。劳动教育在不同时期以手工、农业、缝纫、家事、工用艺术、劳作等称谓出现在课程标准当中,其内涵也应当时的社会需要、思想观念而发生变化。一方面,一批怀揣救国救民理想的教育家参照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审视我国劳动教育的不足。他们参与学制改革,创办新式学校,特别是“实用主义”思想直接影响了民国时期的劳动教育实践。另一方面,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等教育家在实践中开展了对劳动教育本质的反思,试图把劳动教育从被动应对社会需要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探索与德育、智育等的融合,探索劳动对学生思想观念与价值观的教化。这些宝贵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改革劳动教育的起点。

(二)摸索与建构期(1950-1978年)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成为我国制定教育方针的指导思想,我国劳动教育思想从“救亡图存”转为“国家建设”。[2]据中国知网统计,以“劳动教育”为篇名的期刊论文最早发表于1953年,之后的两年间就发表了77篇论文,足见从新中国成立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数年中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就这些论文的内容而言,虽不能称之为科学系统的研究,但从经验层面为我们分析该阶段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显然,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带着较为强烈的政治色彩,新中国成立之初急需培养认同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新人和劳动者,需要恢复和发展经济,故劳动教育既是改造思想的手段,同时也承担着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都积极探索适应社会的劳动教育形态。笔者逐一分析了这一阶段所有可获得的劳动教育文献,发现那时的劳动教育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从基本定位上看,劳动教育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相并列,[3]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其次,从教育过程上看,劳动教育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理论上既要“结合正课”,正面教育儿童“幸福的社会主义的实现必须用辛勤劳动去努力争取”,[4]又要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如语文课、政治课要注重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的养成;在自然科学课中,要使学生懂得工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等。实践上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在校参与校内劳动,课外参与家庭生产。从教育效果上看,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观点、社会主义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获得工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若干技能,[5]培养劳动习惯、劳动纪律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6]……广泛涉及了情感、认识、行为等多个维度。1954年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在中国青年报劳动教育座谈会上明确提到:目前学习就是他们最主要的劳动,要使他们努力学习,养成好学不倦的精神。课外的体力劳动也是“在不影响正课学习、不影响自修和身体健康的条件下”[7]适当组织,这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学习与劳动关系的认识,基于一定认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劳动教育形态。到了文革期间,劳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过度夸大,背离了基本教育规律,彻底以“干”代“学”,原有的劳动教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至改革开放之后方得到纠正、调整。

(三)调整与重建期(1979-2000年)

改革开放以后,劳动教育由片面强调体力劳动转为兼顾体力与脑力劳动,在政策上进行了调整。从改革开放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20多年间,一方面理性看待国外改革经验,积极汲取国外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成果。早在1981年,国内便有研究者详细介绍了日本《学校教育法》的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并坦言“内容虽属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学,也许可供参考”。[8]另一方面,根植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建构我们自己的劳动教育体系。1981年6月,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落实到教育形态上,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既要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要兼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满足地区对人才的需要;既要从思想上消除轻视体力劳动的偏见,又要依据不同的发展方向因人而异地确立培养目标。1987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同年10月颁发了《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做出统一的部署,同时也为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创造了发展空间。在上述两份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城乡依据各自需求重建劳动教育实践。20多年来各地从劳动教育基地创建、师资培养与培训、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设计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形成了具有明显城乡特色的劳动教育形态。

(四)创新与完善期(2001年至今)

1987年颁布的两份大纲都将劳动课作为“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经过多年的摸索,到2000年劳动课开课率和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却也存在诸多问题。以小学为例,小学教育的重心在与升学考试有关的学科教学上,劳动课的实施还存在着师资队伍不稳定、基地设施工具不足、教材编写与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甚至仍有少数小学未开设劳动课,[16]究其原因在于对劳动教育的轻视。因此,进入新世纪后,劳动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对劳动本身的态度和思想认识,故从内涵上与德育有了更加深入的融合,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得到凸显。此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劳动课程内容也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形态。2001年6月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劳动教育由生产劳动导向转变为实践活动导向,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相并列,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这也在客观上削减了劳动课的课时数,逐渐弱化了劳动教育的地位。这一趋势至党的十八大才得到扭转,故而有研究者将2012年至今视为劳动教育的“再加强阶段”。[17]

《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15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是近年来针对劳动教育印发的两份文件,为劳动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对比其内容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显著增强,更加强调青少年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突出劳动教育之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更加强调劳动教育的科学性与规律性,重视劳动教育的时代性与综合性。上述趋势折射到具体的劳动教育过程中,“课程设置”始终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环节,在实践体验中实现育人功能。此外,重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产生的合力作用,保障考核机制更加完善。

二、与时俱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核心议题

纵向梳理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其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寻求五育融合的最佳路径,聚焦劳动与学习间的同频共振,是劳动教育百年来面临的三个核心议题。

(一)摒除偏见,不断夯实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思想基础

总览我国数百年的劳动教育历程,中小学生对于劳动的态度和观念一直都是教育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思想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劳动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突破口。对劳动教育情感维度的关注,既是劳动教育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对文化传统遗留问题的修正。《教师百科辞典》中的“劳动教育”包含了“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等多个要素,[18]劳动的重要地位、劳动教育的复合性意蕴决定了劳动教育形态是认识、情感、技能多重维度的组合。然而对劳动尤其是对“体力劳动”的偏见是存在于我国劳动教育中的一个顽疾,至今难以根除。对体力劳动的轻视从出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起就已然存在,知武子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说明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以成为脑力劳动者抑或说“劳心者”为荣。儒家文化思想更加重视脑力劳动,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坚持“学而优则仕”,明确将“劳”和“仕”分开,轻视甚至鄙视劳动教育。陶行知在目睹了近代教育的弊端后曾言道:“中国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的病”,这两种病在精神、文化,破解之道却在教育。[19]因此,近百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花大力气破除社会对体力劳动的不合理认知。民国时期便开始致力于“劳力”与“劳心”关系的讨论,倡导“在劳力上劳心”。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倡导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观点”,务必使学生将劳动视为光荣的事情。改革开放后,针对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升学率的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强调“把加强劳动教育作为端正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来抓”。[20]进入新世纪后,劳动育德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对学生劳动态度、观念等的培养更为重视。[21]今天,青少年中“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依然存在。[22]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点深入学生心中。[23]旨在学生中间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百年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一直着力于思想

观念的培养与“纠偏”,不论劳动教育形态如何变化,思想观念问题始终关乎全局发展,传统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偏见始终是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劳动的育人功能愈加凸显,功利性倾向不断弱化。反映在具体的劳动教育形态上,其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部分,直至今天走上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深度融合的道路,针对根深蒂固的传统顽疾,我国在探索中逐步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育人新模式。

(二)五育融合,持续调整劳动与德智体美的整体布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式确立“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极大提升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事实上,劳动教育从一个“隐性的文化基因”到引起学界的关注,再到今天得以与其它四育并举,并写入教育方针,其间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程。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4]1990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和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是将德智体并列在一起,“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美育,德、智、体、美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十八大之后,劳动教育地位不断提升,终于得以与其它四育并列,从而开创了五育并举的新局面。

在劳动教育发展史上,劳动教育与其它四育的关系也几经波折,本世纪初著名的“黄瞿之争”正是围绕五育之间的关系展开的争论。今天当我们以五育融合的视野审视劳动教育,显然德智体美四育中均蕴含着劳动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四方面的和谐发展。以劳立“德”,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情感等价值观,突出劳动的价值,歌颂劳动的伟大,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从而确立劳动创造世界的观念。以劳增“智”,劳动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现代生产劳动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对劳动者的基本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在具备必要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在劳动实践中学会求知,感悟要领,增长见识,发挥劳动教育的益智、增智的功能。以劳健“体”,劳动须以体力为基础,开展力所能及且具有一定负荷的劳动,在促进中小学生身体机能发育、强身健体的同时体验劳动的快乐,磨炼意志,锤炼吃苦耐劳的品性,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以劳育“美”,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其背后渗透着劳动者对劳动实践的体认,因而劳动更能彰显劳动创造美的价值。人类的劳动实践蕴含着德智体美诸要素,五育并举首先要齐头并进,并行不悖;其次,五育纵横交错,构成立体型的教育网络,呈现出复杂的教育形态。其中劳动教育不仅是对德智体美各育成效的集中检验,也是促进德智体美四育和谐发展的手段与途径,五育并举与融合构成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同频共振,潜心探索劳动教育实践中的要素耦合

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形态经历了多次调整,每一次的改革、纠偏、争论最终都可归结于两类要素关系的耦合:一是劳动教育内部微观要素的调整,即“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的关系;二是劳动教育自身作为全面发展的一个要素其与“智育”的平衡。

从劳动教育的内涵上分析,劳动教育是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在今天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历史上失衡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度在两端之间不断徘徊,出现“钟摆现象”。1954年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曾表示:“目前学习就是他们(学生)最主要的劳动”,不少学校产生了片面的理解,强调“学习就是劳动”,把学习当成全部劳动内容。[25]而到了1958年,据记载,学生每天“挽着篮子、扛着锄头高高兴兴来学校”,[26]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中,体力劳动时间长达一半以上。到了文革时期,这种现象则愈演愈烈,彻底以“干”代“学”了,直到改革开放才从关注体力劳动转向兼顾脑体力劳动。虽说是“兼顾”,在实践中却又摆向了过分重视升学率、轻视实践的另一个极端。“在黑板上种田”[27]就是当时劳动课理论代替实践的一个真实写照。新课改以来,劳动课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学校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劳动,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但由于劳动课没有独特地位,中小学劳动教育形态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并未得到缓解。如今“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28]写入了党的方针政策,这是针对“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29]问题的积极探索。

如果说“五育融合”是基于方针政策对劳动教育的宏观定位,那么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则足以牵动教育实践的主题,两者的耦合与分离引发了劳动教育史上的数次改革。将劳动教育向“正课”渗透,从语文、历史、政治等教材入手,挖掘劳动教育的价值,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劳动教育与智育融合的起点。上世纪50年代,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就破除劳动教育的孤立性与智育的割裂性,提出了“把劳动教育融合到教材里面去”,指出这种结合一定是一种“内在的联系”,[30]并针对每一篇语文课文挖掘劳动教育的潜在价值。江苏省小学劳动教育会议研究组针对语文科、算术科、历史科、地理科、自然科等各科教学给出了全方位贯彻劳动教育的官方指导意见,[31]帮助各科教师找到结合点。安徽省教育厅明确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发挥教材的思想性,具体生动地进行劳动教育。[32]劳动教育与智育融合的实施在当时是富有进步意义的举措,但到了文革期间,劳动成为了惩罚知识分子的手段和阶级改造的工具,劳动教育与智育明确对立起来。改革开放后经过四十年的探索,劳动教育与智育的关系在“钟摆”中走向耦合,站在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教育育人新模式的起点上。

劳动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整体布局的谋划以及各要素关系的耦合是彰显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形态变迁的三个重要主题,它们既有其各自的发展脉络,又相互制约、相互关联。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基础,劳动教育在教育方针中的地位才得以提升,相应的劳动教育的实践过程才得以调整与完善,形成同频共振。三个主题在今天交汇,形成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求新”[33]的“五育融合”劳动教育思想和实践形态新格局。

三、继往开来: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走向

党的十八大以后,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指示,相继出台了多项专门的劳动教育政策,特别是2020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探索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结合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历史积淀和发展特征,总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整体部署,未来我国劳动教育将呈现出更强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协同性。

(一)以学理研究为根基,撑起劳动教育的科学性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4]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乏对劳动人民的讴歌,虽然体力劳动者长期处于被统治地位,但劳动教育的基因一直存在于我国文化传统中。今天我们要将优良的基因外化为系统的劳动教育新形态,扭转根深蒂固的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保持平衡,必须经过通盘考虑和系统研究。与德、智、体、美相比,有关劳动教育的研究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科学性上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当下劳动教育研究的经验性较强而学理性较弱,面对现实问题针对性较强而系统性较弱,这就导致了劳动教育研究迟迟未建立起自身的发展思路。《意见》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蕴含了劳动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走向。要“把握育人导向”,就要全面深入地挖掘劳动的教育价值,并借鉴德育研究成果,用中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就要建立起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劳动教育形态,这势必要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要“体现时代特征”,就要科学地分析、预测劳动新形态,在今天特别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设“虚拟社区”“劳动教育基地”“仿真实验室”等新型基地,形成“互联网+劳动教育”新范式;要“强化综合实施”,一方面要找到各方力量的最优统筹方式,形成劳动教育的最优方式和最佳格局,同时也要找到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融合的途径,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在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形成五育并举的良好局面;要“坚持因地制宜”,就要立足于各地生活习惯、文化习俗、自然环境、生产特点等“就地取材”,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形态。《意见》中每一项基本原则的贯彻均基于对劳动教育的科学探索,中小学要回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诉求,走好劳动教育科学化之路。

(二)以系统建构为核心,把握劳动教育的全面性

《意见》提出了“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的要求,具体包括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总体目标、课程设置、内容要求、评价制度等五个环节,同时也确立了包括实践场所、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安全保障等在内的保障机制。核心体系与保障机制内外联动,相互呼应,使得我国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形态更加完整,这为我们建构中小学劳动教育新形态指明了发展方向。

上述环节与要素既是对我国劳动教育传统的承袭,又是内涵上的丰富与拓展。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步形成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形态中,研究者便认识到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广泛地涉及了目标、课程、效果等多个维度,关乎师资培养与培训、基地建设、教材编写等关键要素,由此形成了劳动教育的基本框架。但是限于当时的认识,这些要素长期孤立地存在于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之中,对于要素间的层级关系和运行机制缺乏统整。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形态历经百年发展,出现过数次“钟摆”,也走过不少弯路,归根究底,无一不是过分夸大某一个层面而忽视另一个层面所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导向性偏差,必将导致要素间关系的错位,引发劳动教育整体布局与系统建构的缺失,进而导致劳动教育系统的失灵。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重构劳动教育形态的同时,日本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也经历着两种不同主张的争论:一种是以取得短期的经济效果为导向,对应的教育形态侧重于技能形成,一种是以陶冶人性为导向,其形态侧重于情感维度的培养。[35]反观苏联劳动教育史上出现的数次反复,或是放松甚至放弃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单搞生产劳动,或是只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36]上述争论与反复都是缺乏系统谋划的结果,国内外劳动教育实践一再表明,系统建构是重中之重。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构建体现新时代特色的劳动教育新体系,发挥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功能定位;研究五育并举的内涵与推进方式及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大中小劳动教育一体化与三全育人模式;探寻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及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与途径,特别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新形态;开展劳动素养的监测与评价及与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培育与提升教师的劳动素养等等。根据社会环境、地区差异、学生特点开展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科学推进。更为关键的是,相比其他学段,中小学是学生成长、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愈发强调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今天,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整合好各维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杜绝偏三向四甚至因噎废食的现象,最大程度发挥系统的合力作用。

(三)以空间联动为合力,促成劳动教育的协同性

学校承担着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但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校内环境、实践基地、家庭环境组合起来,校园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等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劳动教育的合力,形成内聚与耦合的效应。从1915年仁人志士创立“勤工俭学会”进行半工半读开始,我国就已出现了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结合的萌芽。解放战争时期,各类学校都组织学生动手建校园、参与家庭生产,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仍然延续着这一传统。到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市77.9%(945所)的小学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劳动教育体系。[37]当时大兴县形成的“五结合一发挥”的劳动教育形态中,就包括了学校劳动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结合。[38]上海市区的小学也提出了劳动教育“课内外校内外的一致性原则”,[39]而在当时的嘉定县(现为嘉定区,编者按)形成的农村劳动教育的途径中,同样涉及了校内劳动课和校园公益劳动、家庭劳动、社会服务等[40]不同空间形态的教育实践。在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将“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与“落实相关课程”并列为劳动教育的四个关键环节。[41]而在2020年刚刚印发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地位,其中家庭发挥基础作用、学校为主导作用、社会则发挥支持作用。[42]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为我们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天当我们再度审视家庭、学校、社会中劳动教育的结合,显然不再是简单地归类“不同环境下可以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如何以劳动教育为“轴心”,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实践等原本孤立的研究领域整合起来,耦合联动,形成属于劳动教育自己的研究领域,这也是破除劳动教育边缘化的突破口。劳动教育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传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它长久存在于历史血脉的深处。百年来,我国劳动教育虽经历过挫折和阻碍,但是与传统偏见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并最终在探索与实践中逐渐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摸索出了适应我国国情,具有明确方向性、鲜明时代性的劳动教育形态。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劳动教育必将承担起时代的使命,以积极的姿态回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诉求,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中的知识传播与知识生产”

注释:

①黄济教授曾于2004发文提出劳动教育应该纳入教育方针,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建议,2005年,瞿葆奎教授发文回答黄济教授,指出德育、智育、美育属于“心育”,体育属于“身育”,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不属同一维度。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74.

[2]陈理宣,刘炎欣.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关联和价值彰显[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65-68.

[3][30]结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加强进行劳动教育的初步意见[J].江苏教育,1954,(08):8-9.

[4]宗挺鲁.宜兴县蜀山中心小学劳动教育计划[J].江苏教育,1954,(07):6-7.

[5][31]关于加强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江苏教育,1955,(08):12-18.

[6]邵舜琴,卢乐珍.江都县汤汪小学劳动教育点滴经验介绍[J].江苏教育,1954,(18):11.

[7]董纯才.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董纯才副部长——在中国青年报劳动教育座谈会上的讲话[J].江苏教育,1954,(08):4-5.

[8][35]杨铭.日本中学的劳动教育[J].外国教育动态,1983,(01):24-27.

[9][40]许建章,周志超.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研究报告[J].江西教育科研,1992,(04):17-21.

[10]李宝昌,冯百库.农村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辽宁教育,1994,(11):27-28.

[11]张启航,曹文.坚持劳动教育发展校园经济为当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一所山区农村小学的办学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06):24-26+11.

[12][14]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J].人民教育,1988,(01):5-7,25.

[13][15]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J].人民教育,1987,(Z1):11-12,30.

[16]“面向21世纪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研究”课题组.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试用情况调查报告[J].课程.教材.教法,2000,(01):41-45.

[17][21]宋乃庆,王晓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发展:回眸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2):76-80.

[18]教师百科辞典编委会编.教师百科辞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317.

[19]陶行知.陶行知自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178.

[20]我们是怎样加强小学劳动教育的[J].山东教育科研,1987,(02):42-45.

[22]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_央广网[EB/OL].http://china.cnr.cn/news/20200327/t20200327_525031812.shtml.

[23]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2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85.

[25]山东省中学、师范进行劳动教育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J].人民教育,1955,(01):27-30.

[26]笪志道.马里小学劳动教育好[J].江苏教育,1958,(Z4):26-27.

[27]黎晓元.对城市中学实施劳动教育的几点认识[J].普教研究,1995,(05):14-16.

[28][42]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_央广网[EB/OL].http://china.cnr.cn/news/20200327/t20200327_525031812.shtml.

[29][4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l.

[32]我省普通中学进行劳动教育的经验[J].人民教育,1955,(06):29-32.

[33]孙会平,宁本涛.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的中国经验与未来展望[J].教育科学,2020,36(01):29-34.[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

[36]殷浩.苏联普通中学的劳动教育[J].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2,(03):46-49.[37]本市小学广泛深入开展劳动教育[J].北京教育,1994,(Z1):23.

[38]吴鸿奎,王凤龙.劳动教育的途径靠实践去摸索——侧观大兴县小学大皮营劳动教育基地的发展[J].北京教育,1998,(05):44-45.[39]贺秀菊,王镇江,张美华.加强小学劳动教育的实验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91,(02):54-55,48.

The Centennial Exploration, Core Issues and Basic Trend of Labor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Xia Huixian & Yang Yi

Abstract:Labor education as an educational policy (educational purpos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fter hundred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changes of labor education for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have roughly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the initial stage, the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adjustment and re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period. Throughout the hundred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reform of labor education mainly revolves around three core issues: get rid of prejudice and constantly consolidate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labor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tegrate five kinds of education, continuously adjust the overall layout of labor and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resonate with the same frequency, and concentrate on exploring the element coupling in the practice of labor education.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n the future, China’s labor education will present three main trends: to support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labor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o grasp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labor education with system construction as the core; and to promote the synergy of labor education with space linkage as the joint force.

Key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orm of labor education, centennial exploration, core issues, basic trend

责任编辑:安庆媛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