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不劳动不成人,这句朴素的话语表明劳动对人的成长成才的基础性作用和前提性作用。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在《资本论》中基于机器工业生产对社会带来的众多影响,明确指出: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也就是说,加强劳动教育、促进教劳结合的根本目的与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与结构形态的变化、社会治理体系和家庭人口结构的嬗变以及文化的多元化等,劳动对人的发展作用更加重要和特别。因此,加强以劳动素养为主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劳动教育,建构素养导向的劳动教育体系,不仅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促进育人方式转变、建设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独特价值。
建构素养导向的劳动教育体系,应首先把劳动素养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价值,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并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以增强自理自立能力和劳动能力,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水平;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接触自然、社会、真实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世界和劳动者的具象认知和亲近情感;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劳动观念,建立劳动习惯;可以锤炼意志品质,树立劳动精神等。在劳动教育中凝练劳动素养,就应加强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的培育。劳动观念是对劳动、劳动者、劳动过程、劳动关系等的基本看法,是劳动素养中的认知基础;劳动能力是完成劳动任务的胜任力,是知识与技能、生理与心理综合而成的综合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是较为稳定和自动化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特质;劳动精神是关于劳动的信念系统,是劳动者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可见,劳动素养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发展性等特点,其中,整体性、结构性要求在劳动教育的目标建构中注重要素的紧密联系,不可简单分割,层次性和发展性要求在劳动教育目标建构中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劳动素养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层次界定。
建构素养导向的劳动教育体系,其次应依据劳动素养目标确立劳动教育的内容结构。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展开,其中,小学以校园内劳动为主,中学适当走向校外和社区。在职业教育阶段,应侧重日常生活劳动、职业劳动以及包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在内的专题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应更强调结合所学专业形成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情怀和艰苦奋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等精神的教育活动。无论哪个阶段,都要根据不同特点,以劳动素养为指引选择和组织劳动教育内容,并体现不同学段和类别教育劳动素养的通约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性。此外,还必须高度重视服务性劳动和志愿劳动的教育内容,努力培养学生利用自己的双手与所学知识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使命担当。
建构素养导向的劳动教育体系,也应围绕劳动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选择教育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的劳动活动才富有教育意义。因此在劳动教育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有教育无劳动,即往往以说教的方式、知识授予的方式实施劳动教育,以致学生缺乏实际的劳动锻炼、缺乏真实的劳动学习;二是有劳动无教育,眼中只有劳动,看不到劳动中的教育因素,缺乏教育性的设计与教育方法的引导,以至于学生参加了劳动,但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品质等方面受益甚微。劳动教育要通过情境陶冶、榜样示范、价值辨析、实践淬炼、成果分享、劳动反思、文化浸润、家校协同等多种方法与策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
建构素养导向的劳动教育体系,还应坚持以劳动素养为取向的发展性评价。评价在劳动教育体系建构中具有风向标和压舱石的作用。劳动素养的发展性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并更侧重过程,方式方法上可以采用劳动过程记录单、劳动日志、劳动档案袋、劳动任务单等进行形成性评价。可以从劳动素养出发,重点考察通过劳动实践而在正确劳动观念的建立、良好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的形成、劳动能力的发展、劳动精神的树立等方面的情况,以引导劳动教育健康发展和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董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