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2、3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二期) > 正文

论“劳动教育”的三重含义

作者:孙振东 康晓卿
阅读数:1610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1期

摘 要:狭义的劳动教育专指以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为目的的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广义的劳动教育包含“三重含义”:一是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二是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技术教育);三是作为实现育人目标重要途径的劳动活动。无论是将“五育”之“劳”简单代换为“劳动教育”,还是将劳动教育仅仅等同于各种形式的劳动,都不符合教育学的逻辑体系,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本意,还带来了实践操作的困惑。强调劳动教育要区分广义与狭义,广义的劳动教育并不是“三重含义”机械相加的总和。第一、第二重含义是“为了劳动的教育”,包括爱劳动(德育范畴)和会劳动(技术范畴);第三重含义是“为了教育的劳动”,通过劳动教育人、培养人。厘清广义劳动教育概念下的三重含义,才能理论上清晰,实践中不困惑,有利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关键词:劳动教育;德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活动

刘世峰在《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中首次提出“劳动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教育专指以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为目的的劳动教育。[1]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劳动教育被定义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2]显然这是从狭义的角度对劳动教育的定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劳动教育不一定要固定于某个时期某种特有的模式,劳动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时至今日,不能再片面地理解劳动教育,而是要在一个变迁、转型、过渡的意义上理解今天的劳动教育。传统教育学上呈现的关于“劳动教育”的三重含义当然可以作为广义劳动教育的内涵:一是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二是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技术教育);三是作为实现育人目标重要途径的劳动活动。我们不是削足适履去适应教育学的框架,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广义劳动教育所包含的三个层面的特定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一、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

最早出现在我国教育方针、政策里的劳动教育是纳入德育范畴的概念。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42条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3]。据此,中小学一直把“爱劳动”作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小学教育“有了巨大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目前中学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缺点和错误特别严重的是忽视了劳动教育,对于旧社会学校教育中流行的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剥削阶级思想,没有进行系统的深刻批判,这是一个原则性错误。”为了纠正这一错误,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下文简称《指示》)将劳动教育明确纳入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中,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指示》中提到:“关于劳动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观点,将劳动看作光荣的事业,热爱劳动,对劳动具有自觉的积极的态度;纠正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工农体力劳动者的错误思想。在学校教育中,应当配合着课堂教学,适当组织学生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教育意义的体力劳动”[4]。此后,各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如《关于中学、师范学校设置政治课的通知》(1956年)、《关于对中学和师范学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联合通知》(1957年)、《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59年)、《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的通知》(1980年)、《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2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均将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5]

教育方针政策通常根据教育学所揭示的规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并没有时间建构自身的教育理论,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明确了新中国的教育应以苏联教育为榜样。凯洛夫的《教育学》是当时苏联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代表,在凯洛夫的《教育学》中,劳动是在个体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社会道德品质和劳动观念的活动,教育中的劳动更重要的是彰显劳动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则以培养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为首要任务。[6]中国以苏联教育学体系为蓝本,结合具体国情在教育学内容上添加了劳动教育,创立了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刘佛年1961年应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要求,担任教材编写组负责人,并于1979年正式出版了《教育学》。刘佛年在其教育体系当中提到思想教育、生产劳动和体育卫生是培养“劳动者”的三种教学形式,思想教育就包含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劳动观点的教育。[7]改革开放之后,《教育学》的著作编写由一枝独秀走向了百花齐放,1979-1988年10年间,正式出版教育学教材78本。[8]其中,1984年由南京师范大学主编的《教育学》比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其明确区分了劳动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列为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提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形成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品质,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有重要的意义。[9]同期经过多次修订再版的由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999年由王道俊、王汉澜主编,重新出版的《教育学》(新编本)中,更直接将劳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一同纳入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中,并且提出了劳动教育的要点是养成热爱劳动习惯,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新风尚,勤奋学习、为参加现代化建设做准备,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10]依照苏联板块结构体系建立的这一系列教育学著作的正式出版,标志着中国传统教育学体系的形成。无论是按传统教育学的理解还是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定义,都把劳动教育划归为德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专指以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为目的的劳动教育。

总的来看,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教育学揭示的规律是一致的,共同指导教育工作实际。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由党和国家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统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目的的表述不断在调整,但其基本精神就是坚持培养“建设人才”或“劳动者”。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5章的文教政策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1]以体力劳动为生存活动的劳动阶级成了受教育者,作为生活源泉的劳动则是教育所要培养的国家建设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公德之一。劳动以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行为和塑造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姿态存在于教育制度当中,作为思想改造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鉴于当时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劳动的具体内容的规定仅能表现为体力劳动即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物质生产劳动,缺乏凯洛夫《教育学》中以机器大工业为背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国家迫切需要在经济领域之外、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内建立新时期的教育。从此,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通过传授劳动知识、宣传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来塑造社会主义社会所需的道德品质,并在学校教育中施以制度化教学。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2]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方针。2015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有了关于教育方针的最新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者”或“建设者”无论在哪一时期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急需人才。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决定了培养出来的人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寄生虫,也不是供剥削阶级驱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是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职责,人们不论分担什么社会角色,都要爱劳动、诚实地劳动、创造性地劳动,为社会劳动。然而在部分青少年学生中,始终存在着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人民、贪图享乐、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特别是不愿意做体力劳动。这种状况与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极不相称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自然地承担起使全体青少年懂得用辛勤劳动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具备热爱平凡劳动的思想感情,具有根据国家社会的需要去从事任何一种劳动的决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中国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关于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如何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如何设计劳动教育形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经验,当然也存在着不可否认的教训。一方面,文革时期是近代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政治运动频繁,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和对知识分子的怀疑与排斥等原因,错误地将劳动教育看成改造思想和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方式,在教学领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以劳动代替教学偏差,冲击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给教育事业造成了影响和破坏。另一方面,以劳动程度的多寡作为评判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唯一标准,也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德育意义。劳动可以成为评价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标准。仅围绕“德育”来理解劳动和劳动教育或片面地将劳动教育功能德育化肯定是有局限性的,但是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却不能忽视。有学者认为把劳动教育划归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习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思想的局限。[13]只强调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和政治改造功能当然是不对的,但把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归结为一种习惯和思想的局限却是难以认同的。如前所述,在我国把劳动教育列为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德育的组成部分,既有历史原因,也是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更是结合现实生活中尤其青少年的种种令人担忧的状况所形成。直到今天,依然不能忽视、轻视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毛泽东在提出培养“劳动者”教育目的时曾有一段解释性的话。他说:“要提倡勤俭建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力气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14]无论从继承和发展我党的优良传统,还是从当前社会生产发展的现实来看,我们都应通过劳动教育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还有学者认为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会导致劳动教育一直处于附属的地位,使劳动教育功能窄化。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德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劳动教育是其中相对稳定、相对基本的内容。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一度被忽视,造成青少年中出现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较差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势必要加强劳动教育。但是,加强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不一定要将其从德育中独立出来,也并非从德育中独立出来其功能就多元或强大起来。从德育中独立出来的劳动教育与德育并列,既不合逻辑也不符合教育学体系,会导致理论不清、操作困难。作为德育内容中的劳动教育,首先需要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点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性质。这些有关劳动的知识和信念是通过传授知识、发展认识能力的形式和方法来进行的,如何将这些知识和信念转化为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品质是非常复杂的,不仅要遵循智育的规律,还必须遵循道德教育的特殊规律。换言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样重要,是否需要独立于德育之外与各育并列呢?厘清广义劳动教育中蕴含的第一重含义--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其目的在于遵循德育规律,尤其在学校教育中要顾及品德形成的规律来组织劳动教育,这样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技术教育

在我国教育中除了有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的存在,同时存在着“技术教育”。新中国建立后,主要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把综合技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综合技术教育这个概念是马克思在1866年为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们写的《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中提到的,马克思提出的《指示》共有9点,在第4点“男女儿童和少年的劳动”中写道:“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即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教授的那种东西。第三,技术教育,这种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15]。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根据和首要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教劳结合作为无产阶级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包括生产劳动同教育相结合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两方面。在教育和生产劳动联系和结合的过程中,综合技术教育是一个重要因素和中间环节,也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形式。如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就不会有综合技术教育。同时,综合技术教育也是教劳结合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途径。综合技术教育与教劳结合思想都是现代大生产和现代社会要求的产物,没有综合技术教育,现代教育就不能称为现代教育。尤其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学校里,马克思认为理论的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将占有重要地位。这里马克思把综合技术教育称为工艺教育。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恩格斯认为,技术教育能够使得生产部门经营比较合理,对儿童事先进行普通技术训练,就能“使他们比较容易转到其他工业部分”[16]。当然,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提出综合技术教育,更多地是为了给儿童争取受教育权利和帮助他们了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最基本工具的技能,“旨在弥补分工所造成的缺陷”,提高工人阶级的水平。[17]对于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施综合技术教育却只有比较粗略的推断。

列宁在电气化时代和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落实了马克思综合技术教育理论。十月革命后,列宁看到了由科学的发展和电气化所引起的新情况,在1919年“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中提出:“对17岁以下的全体男女儿童实行免费的和义务的普通和综合技术教育(即从理论和实践上了解一切主要生产部门)……使教学跟社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18]从下面的一些话语中,可以看出列宁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决心。他说:“决不能放弃原则,我们一定要立刻尽可能地实施综合技术教育,”“把立即过渡到综合技术教育,或确切些说,立即实现许多马上就能做到的走向综合技术教育的步骤,规定为必须绝对执行的任务”。在列宁看来,不论是普通学校,还是职业技术学校,都应该实施综合技术教育。他还根据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扩充和确定了综合技术教育的具体内容,认为综合技术教育应该包括:理解和掌握现代生产的科学基础。“扩大普通科学的范围”,掌握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掌握“综合技术的见识和综合技术教育的基本(初步)知识”,使学生了解生产过程的原理和生产管理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使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等,从而使青年人成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能适应社会主义大生产和社会主义生活的劳动者。[19]克鲁普斯卡雅依据列宁的论点,把综合技术教育的概念具体化了。她说:“我们所说的综合技术教育,是指这样的教育,就是通过它来使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了解人们的劳动活动,了解这种活动的各个部门在国民经济的全景中的相互关系。而且还要使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了解农业、手工业、大工业这些部门的劳动组织……”[20]总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继续发展综合技术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意义重大。在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不允许不学习、不生产、不劳动的寄生虫存在,不仅人人都要劳动,还要人人会劳动。通过综合技术教育的实施,使全体人民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和训练,使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达到更高的高度。

综合技术教育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必定会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就对生产技术方面的教育比较重视,开始是机械地照抄苏联模式的综合技术教育。直到1955年10月教育部制定师范院校《教育学试行教学大纲》时,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的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而综合技术教育专指作为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教育,列入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为主的综合技术教育是否有些不恰当,因此把综合技术教育改称为“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同时指明它的任务“是武装学生以现代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基础,并培养学生使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技能和技巧”[21]。从此开启了综合技术教育中国化的历程。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全日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到1982年10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的试行意见》,指出:“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设劳动技术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22]正式提出了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在传统教育学著作中都做出了劳动技术教育与作为德育范畴的劳动教育的区分。南京师范大学版《教育学》指出:“劳动技术教育包含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劳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它与德育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23]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新编本)中写道:“这里所讲的劳动技术教育,并不同于作为德育范畴的劳动教育,劳动技术教育蕴含着劳动教育,但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24]无论是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还是劳动技术教育实际上就是综合技术教育的意思。20世纪90年代所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试验改革也波及了劳动技术教育。2001年6月,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正式被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看出,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概念和内容范围内都明显变窄了,以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独立存在的劳动技术教育等同于劳动技术课程或通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推行近20年,作为组成部分的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客观上造成了劳动和技术教育的缺失。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出强调了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要建设知识性、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努力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热爱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和综合技术教育的论述,列宁对综合技术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还是综合技术教育中国化的历程,都证明了综合技术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将劳动技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的提法是极具科学性的,因此,澄清广义劳动教育的第二重含义是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对当前加强劳动教育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全面发展教育的称呼不统一,有提德、智、体“三育”的,也有提德、智、体、美、劳或德、智、体、美、技“五育”的。首先,人的全面发展与“三育”或“五育”不应该是一一对应关系。“三育”或“五育”不是普世的,不是先有了各育才有人的全面发展,各育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而产生,不可颠倒这个关系。其次,西方关于人的发展,有着身心二元观传统,至少从古希腊以来即是如此。从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抽象层次提出的目标任务,涉及微观个体心理结构的分类:知、情、意,涉及宏观意识形态结构的哲学分类即真、善、美,由此形成教育目标分类的第一个层次:智育、德育和美育。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第二层次目标和任务即体育。[25]如果未来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在自由王国里根据自己的意愿活动,不劳动并不证明不是完人。再次,马克思在身心教育之外,加了一个技术教育,即在普通教育之外加了综合技术教育,这是极具科学性的。在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不充分发展的社会里劳动人民最多,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面向劳动人民。在低水平发展的社会,劳动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不应该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人力条件当成人的全面发展本身。综合技术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学生学会有关现代生产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工具的使用和管理的一种教育。综合技术教育是有针对性的,不仅是为了个体素质或谋生问题,而且是以全人类解放为宗旨,是提供社会发展物质基础的。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的是劳动者,不是不劳而获的剥削者,换言之,只有劳动者,没有剥削者。最后,现代社会必须重视技术成分。科学知识的学习重在规律的探索,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掌握重在改造世界,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仅有真善美的智德美是不够的,综合技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需的。

有学者指出:“教育史上一个典型的假问题,就是‘综合技术教育’。”他认为综合技术教育的流行是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有关,把综合技术教育理解为教会人们掌握一门可以涵盖不同工种的综合技术的教育。并且得出结论:“这一观点显然带有空想主义的鲜明印记……今天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不再有人讨论所谓的综合技术教育问题了,可见这是一个典型的假问题,是学术史上耗费了无数人心血和社会巨大财力的假问题,我们应该牢记这个教训。”[26]该学者把对马克思主义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当做教训警示学界着实需要商榷。前文已经陈述了在教劳结合思想下马克思创立综合技术教育的背景及意义,也呈现了列宁对综合技术教育的落实与发展,并且梳理了综合技术教育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及中国化的历程。综合技术教育中的“综合”不能理解为不同工种技术的综合,而是现代机器大工业需要工人掌握的生产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不要说劳凯声教授怀疑涵盖不同工种的综合技术的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也不会去妄想这样的技术存在。列宁根据当时苏联已经进入电气化时代的实际情况,扩充和确定了综合技术教育的具体内容(电力的基本概念、机械工业中运用电力的基本概念;化学工业中运用电力的基本概念;苏联电力化计划的基本概念;参观电站、工厂、农场和农艺学的某些原理等。)而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的技术革命时代,必定赋予综合技术教育更为丰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但没有看到电子计算机,甚至没有看到电的广泛使用,这并不妨碍综合技术教育中具有普遍意义、带有规律性的思想的坚持。机器大工业时代的综合技术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列宁在电气化时代落实综合技术教育的内容是有关电力的基本概念,当前综合技术教育中加入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怎么就是空想呢?实际上,不仅可行而且必须。如,3D打印技术、航模、编程、计算机的操作、智能设备的操控势必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式,在当前的普通教育中理应坚持综合技术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与职业教育接轨。正是因为部分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理解偏差,我国普通教育中技术教育越来越薄弱。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到,要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初中要注重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普通高中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高等学校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深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的第二重含义“作为现代教育组成部分的综合技术教育”显得十分紧迫。一些关于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博弈的观点需要澄清。有的学者认为,“劳动教育不等于具体劳动技术的学习,劳动教育当然包括劳动技术的学习,但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当是劳动价值观的培育”[27]。显然,这种观点将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与作为现代教育组成部分的劳动技术教育(综合技术教育)混为一谈了。试图将技术教育的内容纳入德育范畴的劳动教育之中。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德育范畴实施劳动教育的师资能否胜任技术教育。第二,将本应是其余各育无法替代的综合技术教育,纳入德育范畴中,既没有条件落实,也不符合科学教育体系,更无法与各育共同组成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有的学者认为,劳动技术教育就是劳动教育加技术教育,将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结合到劳动技术教育中,并将劳动技术教育独立出来与各育共同组成全面发展的教育。[28]培养爱劳动、崇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道德品质应遵循道德教育的特殊规律,将劳动教育从德育内容中剥离出来与其余各育并列,理论上不合逻辑,实践中也难以操作。为了避免与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纠缠,我们建议用综合技术教育代替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技术教育。

三、作为实现育人目标重要途径的劳动活动

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有多种途径,主要包括教学、课外校外活动、各种形式的劳动,其中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把作为实现各育目的途径之一的劳动活动归为劳动教育的第三重含义,是为了避免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各种形式的具体劳动。凡是教育活动,无论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都要借助学科教学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各种形式的劳动等途径去实现,只是具体到各育侧重点不同。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在教育活动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从前文论述的广义的劳动教育两重含义来看,劳动教育一方面指要培养学生爱劳动、会劳动;另一方面则是第三重含义所要表达的,指让学生在劳动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劳动是一种有利的教育手段。劳动教育在于通过劳动培育受教育者,利用劳动进行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不等于仅是让学生去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受教育与培养劳动观点、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教育不是一回事,参加劳动只是实现前者的一条途径。然而,部分学者却将实现各育途径的劳动等同于劳动教育,必然导致对劳动教育的误读。有学者撰文:“从劳动付出的角度出发,劳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劳动;从劳动过程的角度出发,劳动教育的内容应既包括简单劳动,又包括复杂劳动,体力劳动就是简单劳动;从劳动对象的角度出发,劳动教育的内容应既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又包括精神劳动。”[29]其关于劳动教育主要内容的阐述,就是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具体的各种形式的劳动。也有学者把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分为:“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活服务劳动等。”[30]这些观点实际上,都混淆了教育活动的内容和途径,导致大众很容易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不论是作为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还是其余各育无法替代的综合技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组成部分,自然有体现教育内容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教育途径(学校教育途径)指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育者借以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渠道。在多种教育途径中,教学是基本途径,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对于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则是重要的途径。如果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参加劳动,那么农民种田、工人做工、人们做家务等都可以称之为劳动教育?理解上的歧义,势必导致行动上的混乱,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特别是一些中小学在落实《意见》时,人为加强劳动教育就等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对于劳动课程的开发、教材的编写、大纲的制定等教学活动形式的关注显得很薄弱。另外,无论是德育内容中的劳动教育还是综合技术教育都是一种教育活动,必须具备教育的一般特性,即目的性、计划性。既具有传授有关劳动问题的知识、经验、理论或技能,又具有自己的特殊的个性--通过劳动教育人、培养人。认为组织教育对象参加各种劳动就是劳动教育的说法显然否定了教育的一般原则,没有了教导、启发、传授知识或技能的劳动教育只能称作劳动实践或劳动锻炼。

广义劳动教育的第一重含义,就是劳动教育必然需要通过组织教育对象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这一途径实现。一般来说,思想品德通过活动与交往形成,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说服、榜样等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是我国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从而使学生懂得参加一定的劳动的必要性。然而,要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养成勤劳俭朴、顽强等品质,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敬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等还需要通过劳动过程的锻炼达到。通过劳动,学生容易产生对劳动的兴趣,劳动在德育上有特殊的功效。因此,除了教学活动外,根据德育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特别有益。常见的劳动类型划分主要有三种: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私人劳动与公共劳动。我们当然要反对过去曾经犯过的“有劳动无教育”的错误,反对学校劳动教育中组织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要看到学生参加一些体力劳动能够使道德教育并非停留在说教上,而能通过行为,将道德渗透进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中。劳动教育中,所有的劳动都应该在系统的顶层设计之下,具有明显教育性。体力劳动需要考虑劳动的内容、难易程度适合学生的体力与年龄特点。

广义劳动教育第二重含义,进行综合技术教育的实施,既要学习技术知识,又要进行实际操作,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技术知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劳心与劳力结合。第一,组织学生参加工农业等生产劳动。过去,我国的生产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又偏低,不少生产部门还存在大量的手工劳动,未来的工农业生产需要较高的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生产技术性劳动会越来越多,应尽可能组织学生参加这种劳动,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第二,组织学生参加服务性社会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利用知识、技能、工具、设备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以增进国家和社会公共领域和个人福祉为目的的活动。[31]以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城乡化,人们生活有诸多不便,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更多地从德育功能上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当前,我国劳动新形态不断涌现,特别是以高科技、消费性、创新型、复合性的劳动样态最为突出。应组织学生参与到以服务为主的劳动新形态中,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第三,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尤其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日新月异,新工具和手段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减轻了人类的劳动负担。教导学生学习家务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和越来越智能化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劳动技能是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新技术的运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通过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日常劳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变化,体会综合技术教育“基本、综合、现代化”的特点。

此外,还要谨防将劳动作为一种教育的惩罚手段。人们习惯于将劳动尤其体力劳动作为惩罚的手段。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教师习惯性地用劳动的方法罚学生干体力活。学生接受劳动惩罚也属于借助劳动进行教育,但这种妖魔化劳动的社会氛围会让人厌恶、远离劳动。因为,劳动最光荣与痛苦耻辱的体验联系在一起了,惩罚性的劳动就成了与脑力劳动、日常学习生活无关的额外项目,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拒绝劳动。

广义劳动教育并不是“三重含义”机械相加的总和。德育内容的劳动教育和五育之一的综合技术教育是“为了劳动的教育”,包括爱劳动(德育范畴)和会劳动(技术范畴)。实现各育目的途径的劳动是“为了教育的劳动”,通过劳动教育人、培养人。有人说,劳动教育不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劳动教育体现在各育之中,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但没有看到各育区分的必要性。无论如何劳动教育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劳动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达成一种普遍性的共识,是当前劳动教育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劳动教育三重含义的提出,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劳动教育的研究,有利于防止劳动教育被曲解和滥用。一个概念或术语,归根结底要付诸实践。倘若概念的含义不确切,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而用含糊的理解凭“想当然”去指导实践,自然会出现失误。从广义的角度阐释劳动教育的三重含义更符合当前的需要,也有利于做好当前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世峰.《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7.

[2]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18.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EB/OL].

[4]《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N].人民日报,1954-6-12.

[5]王飞.《新中国劳动教育70年回顾与展望》[J].《教育史研究》,2019(3).

[6]伊·阿dainty凯洛夫.《教育学》[M].陈侠,朱智贤,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

[7]刘佛年.《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8]《教育研究》编辑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教育学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53.

[10]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49.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EB/OL].

[12]人民教育出版社.《毛泽东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72.

[13]缪鑫平.《劳动技术教育:一个需要廓清的概念》[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6).

[1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1.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8.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47.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55.

[18]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49.

[19]《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7-560.

[20]哈尔拉莫夫.《教育学教程》[M].丁西成,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09.

[21]《师范院校、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试行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18.

[2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65.

[2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52).

[2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65.

[25]桑新民.《对“五育”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26]劳凯声.《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J].教育研究,2014(8).

[27]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9(2).

[28]刘世峰.《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7.

[29]文新华.《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J].教育研究,1995(5).

[30]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1]王飞,徐继存.《三种劳动的划分依据及其育人价值》[J].人民教育,2020(8).

责任编辑:唐家莉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