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2、3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二期) > 正文

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几个基本问题

作者:杨兆山 陈煌
阅读数:707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1期

摘 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也是关于教育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观点是通过“教劳结合”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以及与造就未来社会理想新人相背离的传统观念,全面提高社会生产,消灭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旧的分工以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面临时代的新要求,“教劳结合”应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立场,遵循符合其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的基本原则积极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提出造就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伟大理想,还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实现这一理想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即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下文简称“教劳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核心指向,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育人途径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原则。因其关涉办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教劳结合”一直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重要主题,相关研究著述颇丰却又歧见纷呈。究其主因,不外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本身理解上的片面化和基于经典理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结合我们所处的时代,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价值取向与内涵实质,进而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前提,认识“教劳结合”思想的时代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新人的质的规定,也是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主导价值取向。全面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和实质,是深入准确理解当前教劳结合思想的重要前提,也将有助于教劳结合思想相关讨论的守正出新。

1.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实质的再认识

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育目的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这几乎是中国诸多学者的共识。[1]然而对于究竟何谓人的全面发展,时至今日仍存在争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多散见于不同时期发表的著作中,由于后人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文本特征的不同认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理解歧义。但是,不论怎样阐释其内涵,都应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中寻找依据,而不能主观臆断。

恩格斯在1845年的《在爱北菲特的演说》中最先提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的主张。[2]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使用“个人全面发展”这一概念,并且指出个人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其才能”,“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就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3]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个人解释为“全新的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4]就是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的人。[5]恩格斯认为,未来新社会为造就“全新的人”创造了条件,它“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6]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完整、详细、系统的阐释。马克思指出,全面发展的人是“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是“能够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做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7]列宁也对全面发展的人做出了描述,认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8]

诚然,以上论述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却是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的,并不是系统的、全面的论述。事实上,以往人们对这一科学概念产生分歧的原因恰恰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个或者某些具体论述当做全面结论,而忽略系统的、全面的考察所致。从问题导向看,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必须弄清楚:第一,谁获得全面发展,是所有人还是仅指一部分人?第二,发展什么,是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素质和能力,还是有所特指?[9]抑或,必须明确两点:一是全面发展的主体是谁,二是什么获得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指参加物质生产过程的劳动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论述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早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建立在解放全社会和全人类的基础之上。随着他们关于资本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认识到“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派性学说,而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出来的理论。这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的情况下不仅是无益的,甚至还要更坏。既然有产阶级不但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全力反对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所以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10]这样,马克思、恩格斯逐渐明确共产主义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必须抛弃彻底抽象的人道主义,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取代“人人皆兄弟”,从解放全人类,转向直面在资本主义的现实条件下受剥削、压迫的劳动者,首先解放无产阶级。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以工人阶级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对象。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根本在于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之所以强调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因为在当时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劳动能力被分割。劳动能力的分割使得工人的劳动能力与客观劳动条件分离,从而迫使工人为了生存而出卖劳动能力,终身受资本家的奴役和支配,造成了工人对资本家的终身依附。“工人受到这种天命的支配是由于他的劳动能力变成了完全片面的职能,这种片面的职能离开总机构就什么也不是,因此,它完全要依赖于这个总机构。工人本身变成了一个简单的零件。”[11]因此,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片面发展以及被剥削、奴役的命运,根本在于劳动能力被分割。工人要想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必须首先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劳动能力。劳动能力,马克思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2]对于劳动能力的强调并不是对其他能力(交往能力、消费能力)的否定,也并不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仅仅局限于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就讲过,在以人为生产目的而非仅仅是生产手段的未来社会里,应该全面发展人的能力,也包括人的享受能力,全面“培养社会人的一切属性”。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恰恰是以承认劳动能力是人的最根本能力为前提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时,一直把生产过程中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分离还是结合看作人的片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标志。因而其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阐述也是从分工展开的。生产过程中智力和体力的统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本是自然规律,但是各个时代不同制度下的分工的发展打破了这一规律。从“真实的分工”——城乡分离开始,分工就开始对人的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因为城乡分离开始造成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伴随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产生,人的发展变得更加畸形,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致使分工侵入生产机构内部,从而使得“物质生产过程的智力作为他人的财产和统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13]机器大工业的出现本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机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使用,使得“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智力转化为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利”,[14]从而加剧了人的发展的片面化。由是观之,个人劳动能力因遭受侵袭造成人的畸形发展,不仅表现为智力和体力等方面和充分的发展受到阻断,也表现为智力和体力在个人身上相结合与统一的过程被破坏。人在劳动过程中智力和体力的分离及其发展的片面化是现代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克服这种分离,实现人的智力与体力在劳动中的结合是现代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要以理想的社会制度为前提。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在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的把握需要明确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智力与体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的智力与体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必须统一于某一个体,如果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并不统一于一身,那么此种发展便不是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全面发展,只是建立在智力与体力相分离基础上的“多才多艺”。同时,智力与体力的统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又必须以智力与体力的多方面的和充分自由的发展为前提。否则,智力与体力的结合便只能是人的发展的“原始的丰富”。另一方面,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规定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虽然以外在于个体的劳动为表现形式,但是二者相结合的基础是个体智力和体力的统一。而个体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不仅统一于一身,还必须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不仅为我们理解教劳结合理论提供了前提,也为我们认识思考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但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什么、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实现全面发展,这些基本问题仍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程,总体上消灭了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也为人的劳动解放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在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中,人不再仅仅是生产的手段,同时成了生产的目的,人们为社会劳动也为自己劳动、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多的闲暇、更全面系统的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还不充分、不平衡,社会各个阶层占有的社会财富和获得的发展条件差别巨大,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职业分工的固化和细化仍普遍存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计的理想模式仍存在差距。我们今天在关注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仍应首先重点关注工人、农民等劳动人民中的弱势群体的全面发展,在财富的分配上,在生产过程的劳动分工中,在闲暇时间和教育等方面要力所能及的为他们的需求和福祉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2.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形成历程的系统回顾

人的全面发展和教劳结合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人之解放理论构想的一体两面。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理想,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谈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同旧的分工相适应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的教育,不仅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还会加剧人的片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考察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变化,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教劳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揭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原理。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对教劳结合的思考并非始于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许多民主主义教育家已经提出过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点主张,只是他们的理论主张大都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出发点,没有揭示出教育同现代生产的真正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考察发现,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近代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必然。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教育并没有从社会生产中脱离出来,教育和生产劳动是一体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产生,脑体劳动的分离,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和专职教师的出现,使得教育开始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这一时期的教育都被统治阶级所垄断,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治国权术,劳动人民和生产劳动技术被排除学校教育之外,教育同生产劳动的这种分离一直是近代以前学校教育的共同特征。随着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兴起,科学技术同生产的日益结合,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复杂化,工人只有掌握丰富的生产知识并受到多方面的技术训练才能适应大工业生产的要求。正如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又通过它的灾难本身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15]这样,科学技术的革命性打破了生产过程的保守性,教育与生产劳动日益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项根本原则。在1847年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写道:“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都由国家出钱在国家设施中受教育。把教育和生产结合起来。”[16]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又把这一原则写进《共产党宣言》:“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17]1866年,马克思又在《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进一步提出:“如果不把儿童和少年的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那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父母和企业主使用这种劳动。”[18]后来,马克思、恩格斯为捍卫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还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派、拉萨尔派以及杜林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列宁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对民粹派歪曲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劳结合的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并把教劳结合的原则正式列入俄共(布)党纲条文中。

中国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这一根本原则,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不断发展,并结合本国实际进行着广泛深刻的实践。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教劳结合问题,1934年在苏区就把“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作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重要内容。抗战时期,又提出“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号召。1958年,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把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全面贯彻执行。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同时也使我国参与日趋广泛激烈的以科学技术为标志的国际竞争。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中,邓小平提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等著名论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则在新时期的理论和实践。1994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特别强调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胡锦涛同志也提出学生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等论述。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则,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教劳结合原则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基本遵循。

3.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内涵的再探讨

教劳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命题博大精深,散见于马恩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的教劳结合思想,具有长时间跨度的理论发展和政策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劳结合的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内涵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自身改变和社会改变的统一。以往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都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则是建立在现实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之上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片面发展以及被剥削、奴役的命运,根本上在于劳动能力被分割。工人要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必须首先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劳动能力。个体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不仅统一于一身,还必须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体现。因而,马克思认为,实施生产劳动同教育相结合是对旧分工摧残儿童的“一种最必要的抗毒素”,既是保护工人阶级后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和改造社会的重要措施。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的是与大工业生产劳动的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就有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提出过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观点,如莫尔、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等人。但以往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中所谓的“生产劳动”,大多是以农业、手工业劳动为内容的。而马克思主义则是站在近代生产由手工业向大工业转变的历史背景中,建立在大工业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认识到科学技术同生产的日益结合,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越来越复杂化,以往生产劳动的保守性被打破,生产日益同科学技术的教育相结合。现代科学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技术基础。现代大工业生产和教育日益紧密的关系,也要求变革以往的单一性的学校教育内容任务,即现代教育与大工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普遍生产劳动同普遍教育相结合”。[19]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人人都应参加生产劳动,人人也都应受教育。列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提出社会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是普遍生产劳动同普遍教育相结合。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即一方面人人普遍受教育,同时人人普遍参加生产劳动;另一方面,所有的劳动部门和所有的学校教育机构都必须普遍结合。也就意味着,没有人可以脱离教育,也没有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不允许存在脑体的分离和所谓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每个人都是需要接受教育而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生产部门的任务。现代社会生产和现代教育发展的现实表明,只有教育与生产劳动普遍地结合,才能促进现代教育和社会生产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侧重点在教育层面,通过实施全面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包含“生产劳动”要与“教育”结合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双向过程,在教育领域谈论这一命题,需要侧重于“教育”与“生产劳动”如何结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把全面教育视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指出“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20]同时又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看作“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综合技术教育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桥梁纽带。综合技术教育是落实教劳结合的关键,也是通过全面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根本在于消灭旧分工,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目的,历史上有多种解读,但主要倾向于改进现代教育和促进社会生产这两种基本看法。如有学者就认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和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培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能适应现代生产的生产工作者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从而推动生产和社会的高速发展。[21]这种观点强调了“教育”结合“生产”并对“生产”发挥的作用,对于理解教劳结合的内涵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论述就不难发现,人的片面发展、脑力与体力的分离的关键是旧的分工造成的,因而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实质,就是消灭旧分工。也就是说教劳结合作为现代社会的客观规律,其作用的发挥不是普适的,不以消灭旧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的都不是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本质内涵。能否认清教劳结合这一实质,直接关系到教劳结合实践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认识“教劳结合”思想的时代意义

在科学技术普遍应用于现代生产的今天,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已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既和以往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不同,也和当今资本主义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着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摒弃了抽象的人性论观点,从社会历史现象中找到了决定人的发展的最本质内容,这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并在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关系。[22]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具有独特的质的规定性,这个质的规定性就在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联结,在于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1.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非常重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于个人全面发展的伟大作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3]这里所说的“智育和体育”是指普通教育、学校教育。列宁也强调,“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24]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个人智力、体力的广泛、充分、自由和统一的发展,其实质是在智力、体力广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唯一路径就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由旧分工给人造成的片面发展,只有依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消除。生产劳动是一个人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基础。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25]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人在怎样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26]但是,不是所有的生产劳动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手段,在以商品和剩余价值为唯一目的追求的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劳动失去了自由自觉性,人的智力和体力也被割裂开来,物质生产成了戕害和压抑个人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中脑体的分离,不仅损害了劳动人民的健康,也在剥夺了劳动人民后代的受教育权。正因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才一再强调工人争取受教育权的重要性,并要求把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

实施全面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也是教劳结合的内在要求。提高社会生产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提高社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又会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而这两者又都是通过教育特别是全面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才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教育结合起来,重视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创立了全面教育的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言:“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27]对于全面教育的内容,马克思在1866年《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明确提出,“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进而,马克思恩格斯又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和方法就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和实施普遍的综合技术教育。全面教育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也是教劳结合的内在要求。在推进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全面教育这一关键途径,不断改进全面教育的实施。

2.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具有三大社会意义。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把教劳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并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和重要遵循。其一,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提出这一论述的主要出发点,首先是保护工人阶级的后代免受资本主义制度的摧残和危害,强调实行教劳结合是对资本摧残儿童的“一种最必要的抗毒素”。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劳结合在改造现代社会上,主要指改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消灭旧分工以及旧观念旧思想等。其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大工业生产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决定着劳动的变换,要求工人发展的全面性以适应生产的流动性和变化性。同时,“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的这一大工业突出特点,就使生产力的提高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提高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28]这也必须依靠生产劳动同教育的结合。其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度重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且还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三大社会意义是不可分割的,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提高社会生产,一个重要前提是改造旧有的社会关系,破除阻碍生产发展的旧制度和旧思想;同时,提高社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又会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改造现代社会、提高社会生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目的和应然结果。任何对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三大社会意义的分割和对立,包括理论和实践上的,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精神实质的背离。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主题,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基本原则。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眼中的人不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真正的人的发展是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因人的本质都是由其所受的物质关系主要是阶级关系所制约所规定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社会关系的考察和批判,无一不是指向于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致力于人的自由与解放,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部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重要命题,其价值立场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这也是教劳结合社会意义相统一的核心。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本质属性,规定着教劳结合的性质和方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仅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质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之所以区别和超越于以往所有的教劳结合思想主张,也同现今资本主义社会所推行的教劳结合有着本质区别,不仅在于其是建立在对现代大工业生产规律的揭示的科学基础之上的,更在于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的价值取向。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实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其目的绝不是为了工人的全面发展,更不是为了改造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借此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赢得国际经济竞争的绝对优势,以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说,除了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教劳结合具有普适性之外,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不是超阶级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规定性,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和性质,也无法真正彻底消灭旧分工、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这一教劳结合的根本实质。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教劳结合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在割裂教劳结合的三大社会意义,并不否定教劳结合在改造社会、提高社会生产上的意义价值,而是强调社会主义教劳结合对这三者的完整坚持。当前,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于教劳结合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上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但不可轻率地认为教劳结合不存在社会性质方向上的差别。这种抽离社会规定性的错误认识对于社会主义教劳结合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有害的。由此,对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目的这一价值取向的重新确证,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关键。

3.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都是一个历史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9]马克思主义全部的理论学说都不是在抽象地、泛泛地谈论人的发展和理想社会的建构,而是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和实践关照,其理论聚焦点始终在于现实世界中寻求改造这个世界的可能性和现实路径。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人的全面发展既不是浪漫的幻想,也不是未来的乌托邦,而是在揭示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现实性。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与其说全面发展是终极目标,不如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追求自身完善的不懈过程。同样,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方式、效果等也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展的历史状况而不断调整的。

辩证理解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具体表述。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目的,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未来共产主义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不仅应大力加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更应顺应人的发展规律,自觉创造条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规律,论述具体丰富。如前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对教劳结合的具体表述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指向的。如马克思主张儿童参加劳动,认为儿童参加生产劳动是符合“普遍的自然规律”,提出“每个儿童从9岁起都应当成为生产劳动者”。[30]对于儿童9岁参加生产劳动这一年龄界限,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不应看成绝对的。事实上,随着争取工人后代受教育权取得的进展,这一年龄界限也从9岁推迟到10岁、14岁和列宁时期俄国的16岁。马克思、恩格斯等对教劳结合这一客观规律进行了揭示,但没有详细规定教劳结合的具体形式。不能把马克思恩格斯等关于教劳结合的具体论述作为教条的形而上学地理解,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劳结合的基本原理;也不能以马克思、恩格斯等关于教劳结合的某些具体论述与当前教育实际不相符为由,否定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基本原理。而是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基本原理,把握教劳结合思想的内涵实质和理论精髓,辩证理解其中具体表述,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路径。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为落脚点,认识“教劳结合”思想的实践原则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之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继承和严格批判以往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从现代社会生产的客观规律出发,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劳动人民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其进行了重大变革。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劳结合的实践上取得显著成就,极大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

实践常新,理论常新。面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时代要求,教劳结合也面临着新的使命任务。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31]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大变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量子技术等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革新,促成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科学技术、生产劳动和教育都将面临全方位的深度变革,生产劳动的科技密集型特征越来越突出,对人的能力的全面性要求越来越高,教育与生产劳动也越来越以更具时代特征的形式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真理性正进一步彰显。面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的急剧变化,人的全面发展也具有新的时代要求,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方式必定发生显著变化。根据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基本原理,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开展需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乎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问题。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教劳结合的重要遵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5年修订的《教育法》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即教育的“四个服务”。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入新时代,面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对教育方针进行了重大发展,也成为教劳结合实践的行动指南。

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社会主义办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通过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根本途径,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1958年,陆定一根据中央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发表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提出,“他们主张把全面发展片面地了解为使学生具有广博的书本知识,同时却既不主张学生学习政治,又不主张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这就实际上把全面发展庸俗化,使它等同于资产阶级的所谓培养‘通才’的教育方针”。[32]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劳结合必须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是社会主义教劳结合与资本主义所谓的教劳结合的本质区别。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这是对人的发展方向的根本规定,也是教劳结合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现实表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巨大提高,愈演愈烈的脑体分离的分工使人的片面发展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教劳结合在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上不遗余力,但人的全面发展从来没有成为生产的目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发展社会生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全体劳动人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更应成为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根本追求。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把“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生产劳动虽然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但不是唯一的实践活动;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人的最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毛泽东同志就曾将社会实践分为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实践,认为人类的社会实践并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社会生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因此,培养人就不能仅仅局限在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的结合的一个方面,也要坚持教育同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事实清楚表明,学生通过参加具有教育因素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理论向实际的转化,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在智能时代,学生积极参加科学实验,坚持教育同科学实验的结合,已经是培养人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如果只强调教育同传统生产劳动实践的结合,就窄化了人的培养途径。这也是现实中影响人们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因素之一。

2.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为推进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和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劳动教育正式纳入全面教育体系,充分肯定了劳动教育的培养人的重要地位作用,成为推进新时代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知行合一”等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也突出了新时代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生产所必需的,也是培养人所必需的。正由于此,我国才一直把教育同生产劳动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也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方式。但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上,由于人们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理解上的偏差,在教育实践中曾一度出现过以简单的体力劳动冲击教学,以劳动代替文化科学知识教学的不良倾向。今天则出现了具体教育教学工作完全脱离生产劳动的另一种错误倾向。特别是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实质。一方面,教劳结合与劳动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劳结合和劳动教育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教劳结合是关于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其中的“教育”是指全面教育。教劳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有许多具体的形态和方式。劳动教育则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着重在劳动的方面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可以说,劳动教育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但不能简单地把劳动教育等同于教劳结合,也不能认为有了劳动教育就可以抛弃教劳结合。另一方面,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因在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些时期,出现过以劳动(生产)代替教育的错误实践,造成教育教学秩序的混乱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低下,我国理论界对体力劳动形式的生产劳动存在着一些警惕。一些人士甚至认为,在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生产中,脑力劳动更为重要,体力劳动不是生产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的真理性就在于,揭示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吃饭,必须劳动,不仅要用脑劳动,而且也要用双手劳动”,[33]马克思认为这是普遍的自然规律。当前教育和人的发展现实表明,体力劳动的缺失是我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影响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的形成。当前社会生产的状况也表明,智能时代的到来,也不会消灭体力劳动这一基本劳动形式。新时代坚持教劳结合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更要重视体力劳动。在符合年龄特点的条件下,学生应崇尚劳动,力所能及地参与体力劳动,培养劳动习惯以及强健体魄和坚韧品格。

3.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素质教育理论一提出就受到国家积极倡导和实施,成为中国教育的核心理念,并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改革发展,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撑。素质教育的提出,反映着党和国家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民族素质的顶层设计成果,也反映着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优秀教育传统的总结继承,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和需要的育人智慧的时代表达。[34]素质教育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就在于素质教育与党的教育方针本质上的一致性,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30多年的实践,已从实施素质转向发展素质教育。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征程中,也必须紧密实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培养。

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素质教育所指向的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关注每个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身心综合素质的发展。素质教育提出的现实需求,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影响着产业的变革,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倚重以科学技术为标志的生产力竞争,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素质教育提出的直接现实背景,是针对教育领域“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忽视德育、体育以及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社会,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等教育问题而提出的,理论和政策指向的是国民素质的提升和每个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实质也在于促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有机联系,培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与素质教育理念具有共同旨趣。因而,在新时代的教劳结合实践中,需自觉遵循素质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水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当今时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一轮变革,教育能否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制约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核心问题。身处智能时代,生产劳动本身势必发生新变化,生产劳动新形态更会层出不穷。因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坚持和实践,既需要形式上的结合,更要有实质上的结合。社会主义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要形态应是形式和实质的统一,而实质上的结合又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不能简单地把“有学习,有劳动;边学习,边劳动”看作教育已同生产劳动结合了起来,而忽略实质的内在联系。只注重形式的结合,不可能达到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根本目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实质上的结合,就是要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紧密地、有机地结合,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形成创造性劳动的能力,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为此,新时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需深化产教融合,培养科学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58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1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4,330,51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70.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8,30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61.

[8]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9.

[9]杨兆山.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新人的基本思想——读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资本论〉等经典著作[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8(4).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7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1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34.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18.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87.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4.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5.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18.

[19]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62.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5.

[21]成有信.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1982(1).

[22]陈信泰、宁虹.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5).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24]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61.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07.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22.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8.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6.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9.

[3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1).

[32]陆定一.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红旗,1958(7).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9.

[34]杨兆山、时益之.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理论探索[J].教育研究,2018(12).

责任编辑:王云霄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