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4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三期) > 正文

对“五育”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

作者:桑新民
阅读数:198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本文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简称五育)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作者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科学抽象方法,将五育划分为三个层次,认为德育、智育、美育属于心理发育层次,体育属于身心和谐发展的层次,劳动技术教育属于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层次。五育相互关联,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完整地、科学地认识五育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正确地贯彻教育方针,调莖基础教育的目标模式、课程标准,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有重要的意义。

对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简称五育)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认识,是制订教育方针、确立课程改革目标体系和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各项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偏离教育方针的错误倾向,从理论根源上分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五育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上存在较大的片面性。而要正确认识五育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

在《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的典范。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将这种研究方法提高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高度,指出了自然科学中理论抽象与社会科学中理论抽象之区别与联系。马克思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这里所说的“抽象力”就是指在分析与综合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运转的本质和规律时所必须运用的科学抽象思维能力。马克思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象抽象为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由此区分了《资本论》三卷的不同抽象层次和研究顺序,后一层次的研究要以前一层次为基础,并且丙在地包含了前一层次研究的全部内容与成果,同时又加入后一层次的新内容,达到思维中的综合,就这样一层层地把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复杂因素都剖析清楚,并综合到越来越复杂的鏡济范畴之中,最终达到用严整的经济范畴体系从理论上再现和把握复杂经济现实之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在每一层次的研究中,马克思同样贯彻了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理论思维方法论,坚持了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本文试图以马克思所运用的这种科学抽象的方法论为指导,就五育的地位作用与相互关系作一点新的探讨。

一、从心理发育的抽象层次看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在联系

遵循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方法论原则,教育目标分类的第一层次是从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抽象层次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智育、德育和美育。

从理论基础上探讨智、德、美三看的内在联系,涉及微观个体心理结构的分类和余观意识形态结构的哲学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心理学在研究个体心理结构及其发展规律时,把人的心理结构抽象为认知结构、意志结构和情感结构三大领域。哲学在从宏观研究社会意识形态结构时,把社会意识形态抽象为科学、道德和艺术三大领域。这两方面共同构成教育中将现实个体的心理塑造划分为智育、德育、美育三大领域的理论依据。

那么,微观个体的心理学分类和宏观意识形态的哲学分类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和阐发的“劳动对象化”理论,将宏观与微观沟通起来,揭示了宏观意识形态结构是微观个体心理结构的综合与对象化:个体认知结构的編合与对象化就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个体意志结构的综合与对象化就是人类的行为规范——道德;个体情感结构的综合与对象化则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对象化及其产物——艺术。另一方面,宏观意识形态结构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微观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科学、道德、艺来不仅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成长发育的宏观社会文化背景,而且是系统化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形式。

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意志、情感结构,在其综合与对象化的过程中势必存在差异和冲突,并形成不同的知识体系、不同的道德规范、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因此需要寻找衡量与判别的价值尺度。由于这三个领域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别,因此逐渐产生了密切相联却又截然不同的三种价值尺度;真、善、美。尽管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在运用这些价值尺度时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和分歧,但人们普遍认为,衡量科学理论和个人我识的尺度是真;衡量个体、集团、阶级行为的尺度是善;衡量艺术作品和个人情感体验的尺度是美。

近三十年来,国际心理学界对个体知、情、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已形成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许多学科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对人脑,对获取和加工知识的过程和机制,对情绪的调节和控制,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等方面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宏观社会文化结构向微观个体心理结构转化的一系列复杂条件、机制和规律。

哲学中对科学、道德、艺术的研究古已有之,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争论更是哲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永恒主题。近代哲学中全面深入地阐发真、善、美关系的哲学家莫过于康德和黑格尔。马克思则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为改造康德、黑格尔建造的真善美哲学殿堂指明了方向。近一百年来,科学哲学、道德哲学、美学的研究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世界哲学的面貌,将这些成果综合起来,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从静态中把握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内在结构,而且能使我们从动态中把握精神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将以上两方面的研究沟通起来,促进宏观人类意识形态结构和微观个体心理结构的双向构建,显然是当代教育哲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实,这两方面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一方面,个体心理结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细胞,是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社会存在的中介,而社会意识形态则是个体心理结构发生发展的环境、背景和对象化产物。个体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下不断经历着社会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成熟个体在自身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又在不断突破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局限性,由此推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进步。当代教育哲学不仅要继续深化传统教育哲学对个体社会化进程与规律的研究,而且更应研究如何培养出能够克服与超越时代局限性的创造性人才。在这样的教育哲学视野中,对真的追求和与此相应的科学教育就不仅是对现有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传播,而且要注重培养突破与超越现存知识王国的能力;对善的追求和与此相应的道德教育就不仅是对现行社会道德规范的熟识与遵从,而且要为文明发展和道德进步造就出善于识别、突破、超越腐朽落后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的一代新人;对美的追求和与此相应的情感教育则不仅要能欣赏前人创造的审美对象,而且更要善于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建造、去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自由王国。

智育、德育、美育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排列次序。德育是各育的灵魂和方向,毫无疑问应该排在各育的首位。从纠正前一段忽视德育造成的严重恶果和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等角度看,强调德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尤为必要。但若从理论思维的内在逻辑,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概念演进过程来排列,则应遵循智育、德育、美育的排列次序。按这样的次序排列,尽管智育排在前面,绝不意味着它最重要,仅仅是因为它暈抽象、最普遍。不仅在德、智、美三育中智育最普遍、最抽象,五育中的任何一育也都内在地包含了智育,并要以智育为前提和基础。比如在迸行道德教育时,首先需要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餡力,包括建立道德概念,发展正确的道德判断力和正确的道德评价、道德选择能力,这些德育内容是通过传授知识、发展认识能力的形式和方法来进行的,这是智育与德育相互联系的方面。但德育又不同于智育。受教育者所学的科学知识和道德知识如何转化为信念是有所不同的,道德知识和信念如何转化为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尤其复杂。德育不仅要遵循智育的规律,还必须探索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特殊规律。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美育中内在地包含着智育与德育,而且是将智育与德育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情感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与认识相伴随,情感又作为人类美好行为的内化与升华同道德相依存。情感溶化在知识与道德之中,但情感教育又有比智育与德育更为复杂的特殊规律。总之,智育、德育、美育三者是互相渗透的,就各自的特点而言,德育是各育的灵魂与方向,智育是各育的前提与基础,美育是前两者的桥梁及各育的内在动力。

二、身心和谐发育与现代体育观

从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层次上提出的第二层次目标和任务,比前一层次具体化了。在心理发展的抽象层次上,生理发展暂时被排除在研究之外,因此从理论研究的逻辑要求来看,把体育与前三育并列起来显然是不科学的。当理论研究从抽象走向思维中的具体,从对心理发展的抽象分析进入对身心发展的综合研究时,体育的位置便出现了,体育与前三育的关系也就清楚了。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脱离生理发展谈心理发展,这是理论研究中的一种科学抽象"而在现实教育中,必须把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忽视甚至损害生理健康的知识传授和艺术训练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反之,不注重心理素养而孤立发展体质、体力和身体技能的体育也同样是片面的。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对体育的传统理解和解释必须扩展。现代学校体育的内涵是指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体育不仅内在地包含着智、德、美三育,而且从体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来看,应该是营养、保健、身体技能技巧和身心健康发育这四方面的有机统一。

身体活动对大脑和智力发展的影响,这是当代心理学、生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并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这些成果充分表明身心发展的内在统一性与不可分割性,并向教育工作者展示出一系列通过身体活动来开发智力的新途径,拓展了体育的视野,提高了体育的地位。

体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当前学校教育必须深入研究和高度重视的课题。体育是培养个体遺志极为有效的手段。体育不仅能培养竞争意识,而且能培养合作意识,并能求得二者的内在统一。体育能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对规范的服从和在客观规范的制约下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这一切不仅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而且是现代人与未来人所不可缺少的身心素质。

体育与美育同样密切相关。人体健美是现代人审美追求的重要内容,而体育显然是塑造健美体态的重要途径。体育不仅能塑造外在的体态美,而且能培育内在的心灵美。勇敢、坚韧、礼貌、克制、协作等高尚情操和良好心态不仅具有道德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来认识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使命。

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迅猛发展,使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这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又给人类带来灾难。现代化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使人们生活舒适,健康长寿;但现代化又使人的体力活动减少,精神紧张和心理焦躁情绪加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神经衰弱等发病率增高,这些被称作“现代病”或“文明病”。而合理科学的体育运动是治疗许多“现代病”的有效手段。在急剧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体育的性质、功能及相应的体育观念经历了一系列剧烈的演变。从体育的竞技化、商品化,逐渐走向体育社会化、体育终身化、体育生活化,这是未来社会对体育的客观要求。健康的体育生活将成为未来社会每个成员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伴随每个个体渡过其生命的全过程。只有具备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丰富体育生活的个体和家庭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急剧发展的未来社会中工作、生活得幸福、美满,并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那些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缺乏体育生活和锻炼习惯的中年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早衰早逝的例子,则不仅是个人与家庭的悲剧,而且是社会与民族的损失。

以上分析充分说明,体育与智、德、美三育既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又分属不同层次。体育本身还担负着前三育所没有的特殊使命。因此,在制订当前与今后由教育目标和对教育目标进行分类时,必须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体育观,认清体育在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按照未来社会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终身体育”的原则调整当前学校体育的目标模式,并将其与各科教育目标及课内外教育目标整合起来。

三、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

从促进受教育者创造性实践能力方面提出的第三层次目标和任务,比前两个层次更为现实和具体。因而第五育不仅是前四育的综合,而且是前四育所培养与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运用。

在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对劳动技术教育的理解是最模糊混乱的。要澄清这些模糊认识,必須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揭示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质与前四育的关系及其在个体成长发育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首先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分析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动力的角度来理解劳动教育在人类个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的劳动是人所特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阐述人类起源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突出强调了工具的使用和创造,把工具看作人类肢体和器官的延伸,将工具与人(指人手的形成和使用工具技能的积累)相互结合所构成的超生物结构称作工艺结构,并揭示出正是这种工艺结构从无到有的确立,才将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也正是由于使用和制造工具改造自然的需要,才使人类产生了语言、文字、社会关系以至科学文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指出,这种在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的工艺结构是人类特有的本质结构,是人类其它结构(包括语言、文字结构,意志、情感结构,生理结构以至社会关系结构)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 '

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工艺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在于人的工具系统,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劳动技术结构(这里指广义的劳动技术,包括日常生活用具的使用技术,因此亦可称之为个体实践活动结构),包括肢体、器官以及运用和驾驭工具系统的知识、技能、意志、情感。人类社会诞生之后,外在的工具系统不断拓展、完备,内在的劳动技术结构也越来越精致和复杂化。这内外两方面相互协调乂互相促进的双向发展,正是推动人类历史以加速度向前发展的奥秘之所在。

工具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熟到出现了延伸人脑的智能机。与此相适应•人类的劳动技术结构和由此决定的创造性实践能力也更加系统化和复杂化。如何塑造出能自如驾驭现实社会复杂工具系统,并且能不断超越现实工艺结构的一代新人,这是各国教育工作者在迈向21世纪时所共同面临的时代挑战。

当代胚胎学、心理学、科学史、哲学史、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向教育工作者揭示了一个重要规律:人类个体发育过程会以浓缩的形态再现生物进化过程和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人类个体的这种重演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胚胎发育阶段以浓缩的形态重演了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级哺乳动物的生物进化过程;当婴儿出生之后,则要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广义教育环境中以浓缩、简约的形态重演从猿到人、从古代人到现代人的整个人类进化发展过程。

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劳动在人类起源和发展中处于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的重要地位。按照重演律的逻辑,劳动技术教育(这里指广义的劳动技术,包括教婴幼儿使用各种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具,以及借助最简单的工具和手段达到最简单的实践目的)在个体身心发育、个体社会化和个体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同样应该具有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的朿要地位。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人类个体工艺结构(亦可称作实践结构)在现代社会文化的宏观背景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并揭示其与个体语言、思维结构,文化、科学结构,意志、情感结构以及生理、心理结构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沿着这一崭新的思路深入研究下去,可瀧会导致从教育哲学鋤教育实践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通过对工艺学历史与现实的考察,揭开了从自然史向人类史转变的时代之谜,由此为唯物史观理论大厦的建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恩格斯据此写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篇不朽之作。一百多年来,人类的实践成果不仅在物质资料的生产领域验证和深化了唯物史观的科学结论,而且在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领域拓展了唯物史观的应用范围,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发展唯物史观的时代课题。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研究应该认真总结这方面的实践与理论成果,探讨劳动技术教育的本质及其在个体社会化和个体创造性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人类自身生产领域谱写唯物史观的新篇章。

下面,我们从分析劳动技术教育与层次教育目标的区别与联系中认识和把握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质及其与前四育的关系。

劳技教育与智育是什么关系?这是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许多国家的教育理论家都在探索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区别。笔者认为,科学教育培养的是认识能力,而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创造性实践能力,肩者显然要以前者为基础,但却是前者的综合与创造性运用,因而后者要比前者复杂得多。从实践论的观点看,学生在科学教育中通过掌握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实现了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提高了认识能力;而学生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则是要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实践目的,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设计出具体实践过程,并在实践过程中将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对象化,在对象化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知识的社会与人文价值。可见,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的第二次飞跃的能力。两次飞跃当然是不可分割的,实践和认识也是不可分割的,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检验标准、目的。同样,劳动技术教育也应该成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动力以及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近年来,我们在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中,将劳动技术教育与语文、数学、自然等学科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收到了总想不到的效果。劳动技术教育不仅在综合与运用中加深伸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使他们看到了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亲自体验到知识的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使知识越学越活。现代心理学正确地揭示了智力活动是外部操作活动在头脑中的内化与预演。实践表明,想在学科教育中发展智力的良好愿望如果脱离开劳动技术教育则势必落空。

劳动技术教育与德育和美育是什么关系?以往我们强调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并注重劳动产品外在形式的美观,这些显然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仅此还不够。如前所述,德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的转化,这种转化当然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劳动技术教育中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宜接感受到违背规则所造成的各种后果。尤其重要的是,只有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领略到合规律与合目的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真与善的统一中获得自由创造的美感体验。可见,劳动技术教育不仅是深层的德育和美育,而且是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实现真、善、美内在统一的现实途径。

劳动技术教育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劳动技术的学习本身就是智力与体力的综合运用,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得以将自身的知识、意志、情感、体力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全部展示出来,物化为劳动成果,并由此直观自身的创造性与个性。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创新状态,这对意志力是极好的考验与磨练,对情感是强烈的陶冶与升华,并随时进行着对自身认识与行为的自我评价和反馈调节,从而不断获得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发现、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

以上分析充分说明,只有在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的第三层次中,才能将前两层次的目标与要素综合起来,实现智、德、美、体、劳的内在统一,转化为个体的创造性实践能力,.这正是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质所在。显然,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内在地包含了前两层次的四育,但却又是前四育所绝对不能取代的。

对劳动技术教育理解的片面和对发展学生劳动技术结构及由此决定的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忽视,是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最突出的缺陷之一,并已造成毕业生能力和人格的缺憾,对当前和未来的国民素质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讨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质、内在结构及其在五育中的地位,并由此调整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模式、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及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这对于我国90年代教育实践和理论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并将对我国21世纪的国民素质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页。

责任编辑:李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