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南大学
1.朱德全,熊晴.《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逻辑理路:价值与路向》
2.孙振东,康晓卿.《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研究》
3.罗生全,杨柳.《中国劳动教育发展100年》
4.郑益乐,朱敬,史文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精神成长——基于批判教育学的视域》
5.张家军,陈苗.《回归育人价值:数字全景敞视下教育规训隐忧的消解路径》
6.魏晓宇,苏娜.《学校教育可以兼顾公平与质量吗?》
7.马健生,黄莹莹.《论乡愿式教育及其超越——基于教育立德树人本质的分析》
8.柴素芳,蔡亚楠.《加强劳动教育 培育时代新人》
9.冯跃,刘谦.《非连续性教育的人类学评析》
10.白倩,于伟.《看不见“现在”的学校——重审时间的教育意义》
11.王晓阳,刘皓.《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遮蔽及理性反思》
12.邵建新,何玉坤,李雪.《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13.张铭凯,黄瑞昕.《知识图谱视界中的劳动教育研究:回眸与反思》
14.邓宏宝,顾建军.《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功能定位与实践方略》
15.田夏彪.《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价值定位及路向审思》
16.邓建中.《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坚持四个导向》
17.古帅.《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四重维度审视》
18.袁利平,李君筱.《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与未来展望》
19.张学敏,姚资臣.《我国民族教育经济研究的历史演进与学术前瞻》
20.杨婉婷.《减负——“量”的迷思与“质”的澄清》
21.陈柳.《危机与转向——对核心素养学科还原论倾向的反思》
22.黄忠敬,孙晓雪,王倩.《从思辨到实证:教育公平研究范式的转型》
23.庞君芳.《中国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演进》
24.祁进玉,侯馨茹.《中国民族教育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
25.廖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经验与治理逻辑》
26.吴明海.《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理论、政策、实践互动机制研究》
27.龙宝新.《教师教育学科:现象、隐忧与走向》
28.李广.《新时代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现实诉求、历史依据与实践逻辑》
29.顾明远.《全球教育治理与中国作为》
30.王新宇.《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师教育的百年成就与现实使命》
31.毕文健,顾建军,徐维炯.《重视学生劳动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劳动教育的调查研究》
32.魏易,薛海平.《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校外培训的消费行为研究——基于2017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分析》
33.马健生,邹维.《“三点半现象”难题及其治理——基于学校多功能视角的分析》
34.胡萨.《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唤醒与激活价值观的“原初意义”——基于发生现象学的视角》
35.方晨晨,曹连喆.《家庭劳动对初中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36.孙伦轩,唐晶晶.《课外补习的有效性——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估计》
37.王玉廷.《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弱化的表现、缘由及出路》
38.陈阳.《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39.朱永新,罗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教育百年》
40.王洪晶,曲铁华.《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政策:历程、经验与展望》
41.刘向兵,张清宇.《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对劳动教育的探索》
42.詹青龙.《创造性智慧赋能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内涵与维度》
43.郝文武.《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和目标》
44.吕晓娟,李晓漪.《我国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实施方略》
45.张卉.《哲学与教育学互动关系视角下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再审视》
46.杨程.《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百年探索》
47.邓小泉,陶佳宇,吴玉荣.《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百年探索》
48.肖绍明.《劳动教育的生态自然观》
49.钟飞燕.《唯物史观视域下劳动教育的时代审视》
50.赵冬冬,朱益明.《培养受过教育的人:“培养什么人”的教育学之维》
51.肖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模式与意义》
52.杨磊,朱德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耦合机制研究》
53.秦玉友,张宗倩,裴珊珊.《教育在促进农村发展中如何发力——2020年后教育扶贫对接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与路径选择》
54.邓先武.《振兴乡村教育要“守”“破”“立”》
55.张善富.《中国共产党乡村教育的百年历史书写:1921—2021》
56.孙杰远.《乡村教育应在文化选择中重塑主体性与自觉性》
57.宋乃庆,王晓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发展:回眸与展望》
58.张晓燕,孙振东.《论教育何以关涉民生》
59.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60.鞠玉翠.《追寻劳动的教育美学意蕴》
61.瞿葆奎.《劳动教育应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答黄济教授》
62.张姝玥,贾琳琳.《共生与内生的平衡:教育新生态下人的发展的逻辑回归及场域实现》
63.杨兆山.《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几点认识——兼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
64.陈荟,桑尔璇.《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65.周学良,李益超.《共产党宣言》中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66.孙振东.《教育何以促进人的幸福》
67.夏泉源,扈中平.《从诠释教化复归审美教化:当代经典教育的教化之路》
68.张馨予,杨兆山.《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内涵与实施方略》
69.张正江.《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性利己论及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70.李明,么加利.《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危机与应对——基于文化基因视角》
71.石中英.《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性质问题的百年探索》
72.常宏宇.《党的青年劳动教育:演进逻辑、基本经验及未来展望》
73.杨小微.《城乡教育一体化: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路径选择》
74.江涛,苏德.《民族教育的本质及应然逻辑:价值论的视角》
75.王鉴.《论我国民族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
76.欧阳修俊,谭天美.《乡村小规模学校整体变革:动因、机理与实践进路》
77.张学敏.《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突出问题与战略破局》
78.侯兴蜀.《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79.郝佳婧,刘经纬.《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逻辑层次论要》
80.郝文武.《以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
81.郭月兰,汪霞.《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逻辑与实践取向》
82.张良.《从学科价值走向育人价值——改革开放40年基础教育改革知识价值论的演进与融生》
83.杜尚荣,刘芳.《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教育:内涵、逻辑与路径》
84.余应鸿.《乡村教育发展的内生机制研究》
85.樊华强.《“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及其教育意蕴》
86.赵荣辉.《论学生劳动精神的养成》
87.吴河江.《乡村教师意义世界的退隐与自我救赎》
88.周晔,徐好好.《乡土文化功能:乡村学校评价内容的革新与发展》
89.刘庆昌.《论教育世界的构成》
90.刘远杰.《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县域空间逻辑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