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生源特点、培养目标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功能可定位于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提升学生的从业素养、保护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其成为合格的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奠定基础。为实现此功能定位,职业院校要聚焦于先导性劳动、专业性劳动、拓展性劳动、补偿性劳动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教育,要依托价值引领,端正学生劳动认知;强化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劳动能力;注重榜样示范,激发学生劳动情感;创建校园文化,坚定学生劳动信念;利用评价激励,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全力推进劳动教育实践。
关键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教育功能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高度重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此后,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作为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实践场地、组织实施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的教育机构,职业院校如何准确定位劳动教育功能,合理安排劳动教育内容,科学选择劳动教育策略,以凸显自身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反映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特点,实现与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的沟通与衔接,成为其它类型院校推进劳动教育的助推器与引领者,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探索。
一、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功能定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动教育不但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而且其中也有职业教育的因素[1]。与其它类型教育不同,由于生源特点、培养目标等的差异,作为劳动教育的专业版[2],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其功能定位应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
从纵向职业教育体系看,职业院校教育属于职业准备教育,是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职业直接服务的教育,其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专业知识获得、专业技术积累、专业能力养成是学生学习的必备要求。尽管职业院校的学生总体而言以操作技能见长,但由于此前他们在中小学所接受的职业启蒙教育相对薄弱,学生对职业世界了解不多、见识不广、体验不丰,少数学生对职业院校、对相关专业的选择并非兴趣使然或能力所驱,而是非己所愿甚至是无奈之举。为此,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首先要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要为学生接受与认可专业,为其习得专业知识、技能与态度奠定方法论与认识论基础,促进其成为尊重劳动、热爱专业和精于专业劳动的合格岗位人。
(二)提升学生的从业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发现、新材料、新技术更新换代周期日益缩短,传统的职业生涯逐步为易变性职业生涯所取代,个体在其职业生涯中将先后要从事多个职业,要在不同职业之间变换;同时,势不可挡的工业智能化走向,导致“机器换人”职场生态初露端倪,这些都要求未来从业者要具备一专多能,具备学习力、理解力,拥有社交能力、协商能力,学会创意和审美,方能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正如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所主张,“学生接受的训练应该比他们最终掌握的专业更加宽泛,因此而产生对不同要求的适应能力对于工人、雇主和国家都是有利的”[3]。为此,职业院校要顺应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潮流,不仅要对学生首次岗位负责,还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其劳动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养成,全面提升学生适应未来职场的多方面从业素养,促进其成长为合格职业人、高素质劳动者,以“用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只是使自己先天的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4]。
(三)保护学生的潜在能力
美国教育家巴格莱在其代表作《教育与新人》中倡导“教育诸多功能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尽可能保持社会与个人免受危害,危害伴随着不可预测的变化出现”[5],我国教育学专家陈桂生教授在其《教育原理》中亦指出,“由于劳动过程本身既能为个人发展提供某种机会,又有可能限制甚至损害个人的自然发展,所以,教育对生产的意义,不限于训练劳动能力,在一定情况下通过教育‘保护’劳动能力的意义更为重要”[6]。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其主要聚焦培养某一类或某一专业领域人才,在提升个体特定专业素养的同时,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体其它方向发展的可能,甚至产生由长期单一劳动导致的体位不良,进而引起从业者体内暂时的机能改变或人体抵抗力下降[7],比一般人群更易在某方面身心不适。为避免个体的片面发展,职业院校还应自觉承担起保护学生潜在能力的使命,使“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能成为“实现人性至美至善、彻底自由的必由之路”,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理性选择。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安排
劳动既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工具价值,也具有“育魂”等本体价值,具有广泛的、深远的教育意义,已从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上升为内容。根据上述劳动教育功能定位,职业院校需聚焦于以下四方面劳动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教育。
(一)先导性劳动教育
所谓先导性劳动,系指在专业实习、实训之前,职业院校组织开展的学生生活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校园劳动以及社会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该类劳动介于中小学劳动与职业院校专业性劳动之间,可发挥承前启后作用。通过在先导性劳动中使用劳动工具、实践劳动流程,普及关于生活、生产和工具、方法、材料体系的初步认知,一方面可提高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培养其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满足其有效扮演家庭成员、社会公民角色的素养需求,为其展开专业学习提供能力支撑与素养保障;另一方面可为学生认识劳动意义、体验劳动情感、实现劳动态度的普遍迁移创造条件,充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动机与热情,为学生专业学习的顺利开展做好心理准备、搭建认知“桥梁”。
关于先导性劳动项目的选择,职业院校要主动联合家庭、社区,动员多方力量为学生创设劳动的舞台与机会,要从多角度出发,选择劳动项目。可基于满足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安排社区老人照护、交通秩序维护等项目,以在劳动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基于提升学生生活品质、满足学生兴趣角度,安排个人简易化妆、美食制作等项目,以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同度;可安排有一定技术含量、其完成需要一定技术流程的项目,如服装熨烫、花草修剪等,以激发学生的技术意识;可设计反映技术前沿、引领学生关注未来技术变革趋势的智能家居配置等项目,以养成学生初步的工程思维。
(二)专业性劳动教育
专业性劳动包括学生的实习实训、专业服务以及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所参与或开展的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专业性劳动通过凸显对技术工具的使用和对技术流程的实践[8],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劳动组织、劳动设计、劳动规划能力;另一方面可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的敬畏感、对技术伦理的崇尚感、对技术创新的参与感[8],增进其职业认同感、劳动自豪感、专业荣誉感,培育其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其成功胜任专业工作者角色服务。
关于专业性劳动项目的选择,职业院校要正视城市化进程所引致的劳动教育环境“去场域化”、劳动教育内容“去自然化”、劳动教育途径“去身体化”[10]的问题,自觉贯彻产教融合育人理念,密切校企合作,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实践教学安排,引导学生参与典型的、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遵循见习、实习、研习路径,将劳动贯穿专业学习全过程,促进学生“干一行、精一行、爱一行”。要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时间,围绕专业性劳动要求,科学设计劳动内容,区分不同年级学生专业服务、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的重点与层次,确保内容前后衔接、自成体系,克服其随意性、分散性。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职业院校还要在校内、或合作单位,选取合适专业性劳动项目,积极建设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体验职业劳动、推进职业启蒙教育开辟通道。
(三)拓展性劳动教育
在学生所学专业之外的多种典型性职业劳动称为拓展性劳动。依据萨柏(Donald E.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院校的学生主要处于生涯探索阶段,此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是推动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11]并最终实现,其间学生对职业世界探索的深度与广度将直接制约着他们对未来生涯选择、道路设计的恰当与否,影响着人职能否合理匹配以及人力资源能否有效开发。拓展性劳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借助多样化的劳动项目进一步探寻自我的兴趣所在,了解典型性职业的内涵、职责及从业要求,丰富职业体验,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增强跨行业、跨专业灵活应聘能力,此举既能弥补职业启蒙教育的不足,亦能培养不同专业所需共同具备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促进学生成为新时代职场工作者。
职业院校可借助校内不同专业之间、校际之间以及校地之间的合作,安排拓展性劳动项目,可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在八个大类职业中各选取典型的劳动项目供学生观摩、模拟、扮演或体验,引导学生将劳动领域由本专业向相邻专业拓展,劳动内容由体力劳动为主向脑体劳动结合为主拓展,劳动性质由技能劳动向技术劳动、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拓展,劳动能力由单一专业能力向群集专业能力、由专业能力向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拓展。
(四)补偿性劳动教育
补偿性劳动是基于弥补长期从事专业性劳动及未来职业性劳动而可能导致的缺陷、抵消其对身心可能造成的损失而开展的劳动,其目的在于避免潜在能力退化、均衡个体多方面发展、做好职业保健,造就全面发展之人。
根据劳动卫生学的研究,有些体位和另一些体位在导致劳动者病变的“方向”上,可能会呈“相向”或“相反”态势,当这些劳动体位相互交换时,对某些病变会有“矫正”作用。因此,职业院校要依托校内专业之间、校企之间、家校之间的协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开展相应的补偿性劳动,如生产劳动需单侧肢体用力者,要重视身体不运动部位的使用;针对体力劳动中力量、耐力活动较多的弱点,要适当补偿要求速度、灵敏、柔软素质的劳动[7];再如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设计、财会等专业学生可以补充适当体力劳动课程,以坐姿作业为主的计算机、驾驶类等专业可以补充部分立姿作业类劳动课程,以器物为工作对象的雕刻、织绣等专业可以补充部分与人交往类劳动课程等,以确保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幸福与可持续。
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策略选择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需要相应教育内容的支撑,同样需要有效实施策略的保障。
(一)依托价值引领,端正学生劳动认知
端正认知是劳动教育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就不可能产生健康的劳动情感、坚强的劳动意志,劳动能力的习得也缺乏方向的引领和动力的激发。职业院校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教育主线,帮助学生端正四方面认识:一是劳动价值观。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劳动实践的发展沿革、主要形式、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13],认识到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从内心深处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二是劳动平等观。要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人类生产与发展皆不可或缺,劳动、职业无贵贱之分,“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14],在职业选择中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合适的职业,理解“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5]的深刻意蕴;三是合法劳动观。要让学生知晓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要求,了解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确立职业保健、职业防护意识,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养成合法劳动、安全劳动、诚实劳动等优良品质;四是按劳分配观。要让学生懂得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理解“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16]的含义,把握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摒弃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贪图享乐的思想。围绕以上内容,职业院校要及时组织开发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教育资源,探索开设劳动哲学、劳动法学、劳动保健学、劳动心理学、劳动教育学等系列“劳动+”课程[17],丰富学生关于劳动、劳动世界、劳动价值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涵养其劳动文化与劳动品位,提高其理论站位、拓宽其理论视野,努力培养未来的劳动大师、大国工匠。
同时,依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所见,“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18]。面对有着一定人生阅历,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职业院校学生,劳动观念教育亦要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通过阅读历史名著、名人传记,收集艰苦创业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端正职业观与择业观;通过研制职业生涯规划书、举办生涯规划工作坊、考察父母及他人工作现场、访谈行业领导与岗位专家,激励学生了解劳动世界的发展趋势,了解劳动过程的甘苦,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的动力;通过专题演讲、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澄清学生模糊认识,强化他们专业学习的使命感、责任感与荣誉感,引领他们将自我发展和社会现实密切联系,成为关心民瘼国是、具有公共情怀的“社会人”。
(二)注重榜样示范,激发学生劳动情感
劳动情感是在劳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其对劳动行为具有动机和组织功能。为此,依据社会学习理论,职业院校要注意遴选、树立多类型劳动榜样,激发学生劳动情感,助力劳动教育。
其一,宣传劳动模范事迹。通过了解劳模的成长轨迹、观察劳模的劳动行为、学习劳模的先进事迹、听取劳模的劳动体悟,培养学生直觉的、想象的道德情感,并依托教师及时的点评与概括,将学生感性的情感体验升华为理性的情感体验,将劳模精神从具象化体验转化为实践化行动,帮助学生树立向上、向善的劳动品德。
其二,树立学生劳动榜样。“学莫便乎近其人”,要充分发挥自己人的教育效应,通过评选劳动之星,邀请优秀校友现身说法,鼓励学生向身边榜样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劳动道德的要求衡量自我、他人思想及言行,学会根据审美标准在劳动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学会在劳动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凭借其中可能的愧疚感、丑陋感、挫折感等消极情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借助自豪感、美感、愉悦感、成就感等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产生参与劳动的强大动力,并最终使学生从愿意劳动、热爱劳动到享受劳动,乃至向往并享受未来职业生活,达到克拉斯沃尔(Krathwohl DR)等提出的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最高层次“价值体系个性化”。
其三,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教师不仅要在技能上为学生示范,更要在工作态度、工作热情、敬业精神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保持学生对劳动的热爱,点燃创造性的火星,设法使他们能够熊熊地燃烧起来”[19]。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劳动观、职业观,关心热爱学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自己的劳动热情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以自身的德技双馨带动学生的德技兼修。
(三)强化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劳动能力
职业院校学生作为社会生产实践的“准劳动者”和后备力量,不仅要懂劳动之意,明劳动之理,要爱劳动、崇敬劳动,更要会劳动、精劳动、创造性劳动[20]。因此,其劳动教育必须是为了劳动(目的)、基于劳动(内容)、在劳动中(方式)进行的教育。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教育,是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职业院校要充分尊重劳动实践具有场域性、劳动知识具有默会性的特点,设计出能成功支持默会的但是重要的知识学习的真实学习[21]场域,着力改变“以教代劳、以说代劳”的现象,改变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22]的局面。要以编制《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为抓手,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科学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劳动项目,充分挖掘劳动的教育意义,探索开设先导性劳动、专业性劳动、拓展性劳动与补偿性劳动四个系列实践课程,力求建立多元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超市”,学生可根据城乡、性别、兴趣、能力等差异,在每一系列中选择不同学习内容,通过时间有长度、技术有难度、指导有温度的劳动实现身心体验的深度、广度与高度,促进学生熟悉劳动场域、经历劳动过程、收获劳动成果、学会劳动反思、生成劳动智慧,将其从置身于劳动情境学习的“边缘性参与”推向“深度学习”。
根据“一万小时定律”,劳动能力与劳动习惯的习得需要长期的刻苦练习,而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劳动教育中,职业院校要结合劳动项目出台明晰的劳动流程、技术标准,教师要给予学生全面悉心的指导,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正确使用、回收、保管工具做起,从遵守上课规则、按时按质完成作业、认真履行学生干部职责做起,养成良好的处事习惯,循序渐进提高劳动能力;学校要主动跨专业、跨部门、跨校际共建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协作体或劳动教育联合体,整合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合作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社区劳动岗位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刀真枪”的劳动技能训练机会[23];要推进“1+x”证书制度,探索课证融通,开展技能比武,让学生在获得资格、争取荣誉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除劳动技术能力外,职业院校还要注重学生制定劳动计划、设计劳动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独立学习新技术、评估劳动结果等方法能力,以及在小组工作中的沟通合作、公共关系开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社会能力的培养。相关教师可借助行为导向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借助关键能力OTPAE五步训练法(目标建立——案例分析——训练准备——活动导向——效果评估)等,通过对话、游戏和活动等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之策,建立科学思维模式,实现劳动与学习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学会化解人际冲突,懂得换位思考,遵守劳动规范,养成社会美德,进而为学生未来职业选择、职业经营、职业调适、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创建校园文化,坚定学生劳动信念
黑格尔曾经指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固定要求时,他才能说是有德的”[24]。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远不应止于学生劳动观念的获得、劳动情感的培育、劳动能力的习得,还应全方位营造文化氛围,推动学生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不断内化劳动信念。唯有劳动信念的确立,方能使学生的劳动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
首先,职业院校在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中,需注重彰显普通劳动者的影响力,除宣传伟人、名人、模范外,还应在教室文化、校园文化景观与设施中为普通劳动者留出空间,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新时代职业院校的新风尚,使学生能处处、时时、事事得到劳动教育的浸润,实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教育成效。
其次,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职业院校可设立各类劳动类学生社团,在劳动研究与实践中,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发现劳动潜能,增强劳动自信;抓住党团活动、学雷锋活动等契机,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利用知识、信息、技能、设备、工具等开展公益劳动、提供志愿服务,提升劳动能力,厚植劳动情怀;成立劳动教育研究机构,建设劳动教育电子资源库;组织教师举办劳动教育专题培训,设立劳动教育研究课题,提高教师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鼓励教师强化立德树人意识,自觉做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纠正将劳动作为惩罚手段的错误做法,杜绝反劳动教育行为。
再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职业院校可通过与相关合作单位共建劳模、工匠大师工作室,设立劳动文化节、职业教育活动周、劳动周等,在学校开展系列活动,弘扬“劳工神圣”“敬业乐群”优良职教传统,加强对当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奋斗精神的宣传与展现;可在学校官微、微博上,开设弘扬劳动精神的特色栏目,拓展劳动教育的传播空间。可发挥劳动集体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不断地、反复多次地相互接触,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接触”,养成“相互之间的关心体贴”[5]以及共同监督、共同提高等优良品德,为未来社会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26]。
(五)利用评价激励,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要自觉利用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对标找差,激励学生全面关注劳动教育内容与标准,积极、有序参与劳动教育,确保劳动素养的不断提升。
借鉴斯派蒂(Spady W.G.)提出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为OBE)理念[27],对职业院校学生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可遵循发展性、过程性、表现性的评价原则,从劳动观念的理解度、劳动情感的认同度、劳动精神的内化度、劳动能力的达成度等方面进行衡量。基于3600评价要求,教师可发动学生自我、学生同辈、劳动师傅、服务对象等共同参与评价,采用理论测试、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衡量学生劳动观念的理解度;依据学生参与劳动的次数、时间、类型以及写实性的劳动过程表现(诸如是否愿意参与劳动、是否能全身心投入劳动、是否具有劳动的坚持性等)、劳动成果的多少等评估学生的劳动情感与劳动精神状态;借助行为评价、作品分析、技能展示等手段判断学生劳动能力的强弱与劳动品质的高低。为保证学生对劳动教育内容具有选择性,可通过积分转换、学分银行等对劳动成果、劳动教育成效进行认定。
值得强调的是,对教育成效的把握既要有基于结果的静态评价,也要有基于过程的动态评价。要依托《劳动教育成长手册》《劳动素养提升档案袋》等类似材料,引导学生做好劳动教育过程性记录,并注重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劳动认知、劳动能力、劳动态度的前后比较,将学生劳动素养的进步状况置于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考查,以便从纵横向全方位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28],不断增进学生劳动的自我效能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29]。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与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自觉落实《意见》《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研究与实践,使职业院校学生真正成为劳动教育的受教者、受益者,成为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引领者[30],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成有信.劳动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1):34-40.
[2]赵伟.试论劳动、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9,(11):103-108.
[3](英)怀特海.教育与科学理性的功能[M].黄铭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78.
[4]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34.
[5][15][25]顾建军,邓宏宝.职业教育名著导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77,171,185.
[6]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1.
[7][12]宋光辉,晏艳阳.劳动保护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5,179-180.
[8][9]陆俊杰.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应体现技术色彩[J].江苏教育,2019,(36):37.
[10]王汉江,姜伯成.新时期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13):28-29.
[11]葛婧.我国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天津大学,2009:26.
[13]赵健杰,刘向兵.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2020,(2):14-17.
[14]劳动让梦想更近--央视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研讨会发言摘编[N].经济日报,2015-5-23(008).
[16]唐敬杲.墨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109-110.
[17]刘兰芳.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对策研究[EB/OL].(2019-10-30)[2021-01-05].http://www.fx361.com/page/2019/1030/5936831.shtml.
[1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3.
[19]赵健秀.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及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0-23.
[20]赵凌云.大学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6):4-7.
[21]J·莱夫,E·温格.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
[22]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3-30(12).
[23]徐美燕.强化劳动教育,更好地立德树人[N].中国教育报,2018-11-6(10).
[2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07.
[26]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Z].2017-2-6.
[27]李鹏.高职劳动教育考核与评价研究[J].人民论坛,2020,(10):112-113.
[28]戴家芳,朱平.论对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J].中国德育,2017,(9):34-38.
[29]赵荣辉.劳动教育正当性之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6,(4):7-10.
[30]杨烨.新时期下关于高职劳动教育的思考[EB/OL].(2019-10-22)[2021-01-02].https://www.doc88.com/p-9502940685343.html.
责任编辑:张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