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六期) > 正文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作者:陈阳
阅读数:458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36期

摘要:新时代赋予高校劳动教育新的内涵。高校劳动教育实效性面临教育对象存在“三化”问题,教育实施存在“无位”的挑战。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要遵循主体发展出发点和归宿相统一,理念提升价值引导与本体自觉相统一,体系构建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相统一,形式拓展“活起来”与“实起来”相统一等高校劳动实践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能力;劳动教育价值理念;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亿万中国人民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辛勤劳动。劳动对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决定了劳动教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大中小学各学段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2019年12月,《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要选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3月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在新时代如何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就高校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教育定位、教育内容、教育策略等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场域的新热点。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

以劳动教育实施者的视角,新中国劳动教育经历的历史变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指导教育实践,强调劳动对人和世界的创造,但受不同时期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围绕“社会发展需要取向”在价值理念、目标定位、内容形式等方面调整。

(一)坚持大学生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

相对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认知,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在人才培养中的劳动与教育关系问题。从1958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将“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列为教育方针重要组成之始,中小学阶段劳动教育就受到广泛研究和关注,但对普通高校劳动教育的教育价值却莫衷一是,呈现出改革前后30年认识上的摇摆不定。其中,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里,以“精英教育”为主,规模尚小的高等教育为解决作为未来知识分子的大学生“三观问题”,过度拔高劳动教育的政治意蕴,把劳动教育当作重要的阶级斗争工具,重在对脑力劳动者进行“政治思想改造”,甚至出现以劳代学;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走向大众教育的同时,或认为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人才而非劳动力,或认为大学实习实训培养专业劳动技能本身就是劳动教育,进而弱化劳动教育,走向以学代劳的另一个极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广大青少年在投身实践、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在增长才干和磨炼意志中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真挚情感”。这一新阐述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不能满足于工具合理性追求,更要强调价值合理性追求,同时避免“政治思想改造工具”和“生产技能训练工具”两种倾向,坚持大学生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回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核心价值。

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有益于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的了解,有益于利己主义、享受主义的克服,有益于政治辨别力、价值判断力、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提高,有益于劳动观、消费观和幸福观的形成。

(二)强化在实际行动和亲身体验中认知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回溯过去理论界对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关系的探讨,也曾出现过两种倾向:一种认为,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的教育,主要以劳动实践锻炼作为载体,完成立德、增智、强体、育美任务,不能与其他四育并列;另一种认为,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相对于德育以“善”解决“三观”问题,智育以“真”增进知识智能,体育以“强”促进身体机能发育,美育以“美”陶冶心灵情操,劳动教育具备其它四育没有的独特功能,即以“实”培养劳动观念、劳动技能。

以“人工智能”为突出特征的新时代,劳动形态正在发生剧大变化:脑力劳动比重不断增加,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形式不断扩大,非物质生产乃至虚拟生产领域日益丰富。高校劳动教育在依托专业实习实践培养知识技能的同时,重在理解劳动对思想、心理、伦理和行为习惯的巨大塑造作用。尤其作为即将进入职场的“社会”人,只有在劳动过程中反观自我,才能找到存在价值;只有在与他人共同劳动中感受互动,才能熟悉社会性规范;只有在艰辛劳动中吃苦耐劳,才能深刻体会奋斗带来的生活幸福感。

有效开展高校劳动教育,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高校大学生知情意行的相互转化,将低效、无效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高校大学生主动向往的自身行动,在实际行动和亲身体验中强化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强调丰富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的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各学段,纳入国民教育,各学段对此的理解、认识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按照人才成长规律,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1]。“体验劳动”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认识劳动”使中学生初步掌握通用劳动技能;高校劳动教育则重在“理解劳动”,充分认识劳动对世界和个人的创造功能。

具体教育内容则应在专业实习实训、学科服务实践、社会勤工助学等过程中,重视而不拘泥于具体生产技术教授,要围绕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培养,增强劳动意识,树立正确职业观,积累劳动经验,并重点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使之能持“以不变应万变”的健全心态更从容地应对劳动形态的飞速变化。尤其是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必须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重视与新技术的结合,根据时代需要创新劳动形态,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高校劳动教育对象存在“三化”问题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对象存在“三化”的问题:一是价值判断“个性化”。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全面改善,计划生育政策下“四二一”家庭中的中心地位,使得大学生更看重个体价值体现和情感表达的思维方式,对集体与个人、自我与他人的看法、认识与前辈出现较大差异,主要体现为以“我”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建构模式[2]。二是人生目标“理性化”。随着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唯GDP论”“唯分数论”[3]等数字量化形式,因在评价事物发展水平方面的高效率,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具体到教育领域,其突出表现就是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与现实陷入应试教育“怪圈”而不能自拔。习惯拼搏于书桌前的新时代大学生,普遍缺少对社会的感知和人生历练,行动力、自控力特别是克服困难的韧性不足。他们惧怕劳而无获或少获。一旦遭遇困难压力甚或自认为的社会不公,理性有余、过度务实的大学生极可能转身为“精致利己主义者”,而在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中出现前后矛盾和人设不连续。三是活动行为“网络化”。“互联网+”时代,几乎从出生日起,新时代大学生就开始主动或被动地广泛接触和运用网络,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也均被深深打上了“网络化”烙印。海量的网络知识来源,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使其自小培养随时通过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搜集获取知识的习惯,养成了与传统逻辑思维迥异的发散创新思维模式。但于此同时,网络时代知识获取便捷也常常让新时代大学生迷失于信息爆炸。随时随地关注网络的行为,也使其难以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受外界刺激影响关注点快速转移,使其逐渐形成信息碎片化、思维多维度、行为易变化的认知习惯。

(二)高校劳动教育实施存在“无位”问题

高校劳动教育的落脚点是劳动价值观引领与劳动技能培养。实际情况是,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在课程、评价、保障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亟待完善。高校中劳动教育的“无位”,具体表现在一是高校劳动教育价值被弱化。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重视不到位,处于嘴上重要、教时次要、考试不要的弱化境地。当前高校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一定的学分,劳动作为获得或巩固技能的手段,大学生被经济、被技术,脱离育人本质,劳动教育等同社会实践,是一种将劳动教育狭隘化的现象[4],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二是高校劳动教育机制被虚化。目前高校对大学生成长采用“德、智、体”三维评价标准,对美育和劳育没有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高校劳动教育在设计、规划、投入、考核等方面的机制不健全,多停留在文件学习和活动表面,缺乏系统设计和操作落实,存在师资配备、评价标准、实践场域欠缺等问题,劳动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三是高校劳动教育内容被窄化。高校劳动课程设置不完善,不适合学生特点,不能充分挖掘各项教学活动中蕴藏的宝贵资源,方式方法陈旧,家庭、社会生活、高校脱节问题明显,劳动教育内容狭隘化。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正确理解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针对目前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新的劳动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坚持正确的“以劳育人”之道。

(一)研究大学生劳动教育主体,实现劳动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相统一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在行为方面表现出“三化”特点,针对价值判断“个性化”的问题,高校劳动教育既需要“以劳育人”,对劳动教育所蕴含的理念取向形成价值认同,承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任务,更需要将教育难点放在如何让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自身价值规范从认可到内化,“口服心服”自觉遵循[5],在劳动实践的组织策划、设计实施、效果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场域中的劳动体验,实现知行合一、身心和谐发展。针对当前高校教育对象人生目标“理性化”的问题,面对人生目标的过度理性务实,高校劳动教育必须正视其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引领、“三观”塑造的巨大危害,以社会化劳动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其人的关系属性,通过个体与他人、社会、国家多层次交叉互动,增强大学生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劳动实践创新能力,把以劳育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创新的理念根植于大学生的心田,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针对当前高校教育对象活动行为“网络化”,高校劳动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必须积极做开放性、创新性跟进。视阈的狭窄、角度的陈旧,必然难以吸引新时代大学生的注意力,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高校要让大学生远离网络危害,爱劳动、会劳动、善劳动,必须占领课堂主阵地,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和劳动特点,推动劳育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挖掘课程资源,把劳动、工匠、劳模、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融入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大学生精神信仰体系。高校要强化各类组织作用,因为大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主要产生于充满各种劳动关系的劳动集体之中,产生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贴近生活,从细节着手。大学生的劳动,要有自觉意识、自觉追求与自觉行为,需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各类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经营,形成与专业教育、就业指导、科研实践和创新教育融为一体的全实践育人体系,才能使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开展具有实效性。但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的效果,是要通过教育对象的发展质量去检验的,其出发点和归宿是相统一的,必须注重劳动教育主体性的主动、能动和行动。

(二)提升劳动教育价值理念,实现价值引导与本体自觉相统一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是推动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意见》特别强调,一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二是要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其更好地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作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首先必须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核心,坚持从高校劳育引导和发挥学生本体自觉两方面促其成长成才。一是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作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探索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劳动教育的基础性、综合性育人作用。二是要充分体现大学生的本体性。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放手让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实施,让每个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增强劳动体验,实现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发展。三是高校教师要切实提高劳育意识,承担起劳育职责,在探索分专业、分阶段、精准介入劳动教育的过程环节中,做到既重视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传授,又注重劳动态度、劳动观念的培养。重点通过引领学生以自我成长为旨趣,摈弃“仅把劳动视为获取物质福利手段”的错误观点[6],强调在劳动创造中感受幸福,激发新时代大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劳动创造的兴趣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将劳动教育“外在工具价值”与“内在终极价值”、“个人发展成长”与“国家富强进步”有机结合统一,最终实现“劳动观念内化于心,劳动行动外化于形”的劳动教育的个体自觉。

(三)构建劳动教育的实践体系,实现独立设置与有机融入相统一

即将进入职场、参与社会劳动的大学生,迫切需要基于学科专业定位,对未来职业的基本现状、社会价值及伦理责任进行全面系统地理解认识。必须深入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新时期教育方针,通过构建课程化、规范化的劳动教育体系,解决好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以综合实践活动替代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不明、边界不清、师资不专、教学设施不全、课时难保障等问题。高校劳育课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一是要独立设置一套涵盖课程劳育、专业劳育和课外劳育的成熟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明确劳动教育课程地位,强化与课程体系适配的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学实施配套条件,建设教学成效监测评估系统。二是要在“课程劳育”中了解本专业劳动发展趋势、基本劳动权益和行业劳动规范的基础上,将由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训等构成的“专业劳育”,以及由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产教融合实践等组成的“课外劳育”三者有机结合,推动大学生在“实践中劳育,劳育中实践”。三是要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将专业实习、课程实验、社会实践、项目活动等融于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保证师资场地,重视劳动价值观引领与劳动技能培养。要健全劳育评价机制,以劳动价值观、劳动技能、劳动态度为重点内容,实行定量、定性、多元评价,调动、激发大学生劳动积极性。高校要有强化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在经费、设备、工具、场地、专任教师等方面给予保障,做到定位精准、设计精心、实施精细,体系规范、计划严谨、激励科学。

(四)拓展劳动教育多样形式,实现“活起来”与“实起来”相统一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行为习惯特征,改变高校劳动教育集中时段、封闭空间的传统课堂知识传输模式,灵活运用亲身现场体验、模拟仿真试验等新兴教育形式,增强劳动教育的互动性、即时性、趣味性。一是要及时更新课堂劳育方式,注重利用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教育模式,讲好劳动教育课程知识。二是要以大学生所学专业为基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与时俱进地提高劳动技能。三是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学习习惯,更多地用平视角度、平和态度、平等互动,潜移默化地实现劳动情感教育,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四是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劳动教育联动机制。新时代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家长的越俎代庖,造成其劳动能力弱化。高校劳动教育,应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在家校互动中提升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国家应逐步把劳动教育考核结果,作为升学就业、人才选拔的评价指标,营造全社会重视劳动的良好氛围。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家庭、社会提供资源和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只有解放头脑,开放办学,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社会的支持作用,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作用协同,才能取得劳动育人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基于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7-21.

[2]吕小亮.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质及其培养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9(3):46-50.

[3]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22-28.

[4]岳海洋.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3):100-104.

[5]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1):21-26.

[6]裴文波,岳海洋,潘聪聪.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多维透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87-89.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Chen Yang

Abstract:The new era gives new connotation to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aces the problem of “three standardizations” of educational objects and there exists the challenge of “no posi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hould follow the path of labor practice in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unity of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nd result of the subject development, the unity of the concept promotion value guidance and the ontology consciousness, the unity of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independent setting, and the unity of the “living” and “practical” in the form expansion.

Key words:new era;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labor ability; value concept of labor education; practical system of labor education

责任编辑:刘佳琦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