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六期) > 正文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模式与意义

作者:肖川
阅读数:633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2期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个常议常新的理论课题,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可以看到它的基本模式与途径是多样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与根本途径,它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改造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途径与模式;人的发展;社会改造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重大理论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高度,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实际上,它是教育基本原理的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其它教育理论问题都直接或间接与它关涉着。如普及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必要性;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必要性;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与并轨;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各自的课程设计与人才规格;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利弊得失;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学与用、知与行的矛盾关系的处理;教育两大功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与矛盾性的成因及最终统一,等等。上述种种理论问题都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与根本途径密切地关联着。自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就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和持久的探讨,取得了十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与认识的深入,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具体模式与意义,已成为一个常议常新的理论课题。因此,从理论上赋予它蕴含着时代精神的理解,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无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与模式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际上包含着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两个方面,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各自有自己的目的、任务和途径。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一个目的,除此之外,教育与劳动相结合还有自己的目的;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一条途径,除此以外,教育与生产相结合还有其它的途径。

首先,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专门人才的培养列入国民经济计划之中,使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同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相适应。整个教育事业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要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符合国民经济近期发展的需要,而且要预见到国民经济远期发展的需要。从教育质量来说,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培养规格,都应当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相适应。这是教育能否与生产相结合的关键。因而,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教材和教法都要根据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充实。从数量来说,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学制结构和办学形式,都应当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需要和提供的可能相适应。由于科学是现代生产存在的基础,而现代教育是把科学直接地内化在生产工作者身上,并通过生产工作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把科学间接地物化在劳动对象上,从而使教育与生产密切地结合起来。

其次,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就是要求把年轻一代的教育过程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劳动既包括生产性劳动(与大机器工业相联系的生产劳动、手工生产劳动和农业生产劳动等),也包括义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劳动,能使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到较为全面的知识,学用结合;能使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为今后就业作好准备。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培养合格的劳动力,极其重视教育与劳动(主要是与现代化生产相联系的劳动)的结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更应该重视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民主与平等的观念与意识,理所当然也应当具有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劳动成果,俭朴、勤劳的优秀品质。

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劳动作为谋生的手段的性质还不会改变,教育要赋予人生存、发展和享受的能力,而劳动能力是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既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服务,也为人的发展服务。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发展是与生产的发展相一致的,不仅与生产什么相一致,也与怎样生产相一致。”但这是从整个人类发展的总体趋势而言的,而对于具体的个人,如果没有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他就必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相脱离。而且,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与教育相结合的劳动过程也就成了发展着的个体——学生——本质力量外化与不断内化形成新的品质的双向生成过程。

正确而有效地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首先要看到教育与生产日益密切的关系,认清社会各生产部门对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搞好教育预测,制定科学的各级各类学校及专业设置的发展规划;不断更新教材和教法,使教育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同时不仅要适应当前社会生产的需要,还要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需要。其次,要搞好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在学校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制定科学的劳动教育大纲,既防止排斥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走过场的做法,也防止重蹈以为“劳动越多,越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搞得越好”的错误覆辙。另外,在劳动教育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现代化大生产的劳动,这既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又能使学生懂得现代生产所运用的科学原理,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能不顾客观条件一律排斥手工劳动或农业生产劳动,以及社会服务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要从实际出发,真正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起到“改造现代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造就全面发展人的积极作用。分析历史与现实,我们认为存在着以下6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模式与途径:

模式Ⅰ教育与生产的结合: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反映生产的要求。

模式Ⅱ生产与教育的结合:把对教育的投资纳入生产计划,把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生产的一个部门和环节,把教育的投资视为生产性投资,真正把教育放在战略地位,逐步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

模式Ⅲ教育与劳动的结合:通过劳动过程更好地掌握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

模式Ⅳ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科学教育、回归教育、终身教育:使人们适应现代社会日益加剧的产业变更和职业流动。

模式Ⅴ综合技术教育:在普通教育中,一方面防止过早的专门化,以保证未来的建设者有广泛的适应产业变更和职业流动的能力;另一方面,给新的劳动大军以一定的生产原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为就业打下科学原理与具有广泛迁移性的劳动技能的基础。

模式Ⅵ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使劳动过程亦成为人的培养与发展过程,使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逐步变为个人积极存在的方式。这也是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的必然要求与具体体现。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于人的发展的意义

在整个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科学为基础的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舍此,教育便无从获得自身发展的动力,也无从确证与表征自己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现代生产没有与之相结合的现代教育,也将难以为继。二者的结合落实在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生产者这一过程和目的上,落实在造就与生产发展相一致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上。如果说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的有机结合,更多地具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那么,教育与整个社会物质生产的协调发展,则更多地具有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的意义。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与价值都是通过培养出来的人来表征的。那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它究竟对的人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首先,从个人是怎样发展来看。依照马克思的意见,客观的生产、生活条件决定个人的发展,是通过分工的中介而实现的。个人的发展直接决定于分工。分工直接决定着个人“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

如果说“教育可以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那只有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才具有这种功能。而当一个人能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这不仅要求他具有广泛迁移性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技能结构,而且要求他具有开拓与超越自我的意识与能力,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更能促进人的发展,究其原因就在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是个体显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主要途径。劳动过程,特别是消除了异化因素的劳动过程,是个体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科学性的自由劳动,成为吸引人的劳动,“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面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由于生产劳动过程建立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借助于教育,特别是借助于工艺学教育,才能实现生产者的自由流动。这种自由流动,正是大工业本性所需要的,因而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使个人发生普遍的交往,建立和丰富众多的社会联系,打破专门活动的局限性、职业的局限性、地方的局限性以及民族和国家的局限性,从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人们所创造的一切)。每个人都可能从人类广阔无限的多样性中吸取营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

生产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它是主体身心参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积极能动地认识、把握客体的具体方式,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的方式,也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它对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潜能方面的意义,我们可以深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的有机结合,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参与各类外显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动口与动脑结合,多感官投入学习活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获取感性经验的渠道,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学习质量,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从整体上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形成理性认识及理解书本知识就较容易。反之,要掌握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原理等就比较困难。学生感性认识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从学生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中得来的。这样获得的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仅是准确牢固的,而且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动作的结果。为了掌握某一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就必须在实际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去实践、去操作、去感知、去理解。此外,学生主要参与的各种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探索精神,促进能力发展,也有着十分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因此,重视活动在教学中的特殊作用,设计组织好各种外显的、感性的活动,把教学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疏通和拓宽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直接经验的渠道,这对于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动脑与动手分离的弊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心理学的多项研究成果也表明,活动与人的心理的形成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深刻阐明了“活动”在儿童智慧、思维、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动作及操作活动在学生认识发展中的重要性。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认为,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起源于外部实践活动,人的意识、内部心理过程不过是主体外部实践活动的内化。这些研究成果充分揭示了活动与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在关系,证实了外部实践活动在人的思维、意识、个体形成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们从不同的方面给我们以深刻启示,为我们全面认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合理设计、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心理学依据。

尽管西方近现代教育理论界没有像我们一样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地位与作用强调得十分突出,但在教育实践中,生产劳动以及其他活动与教育过程的结合还是做得很好的,这无疑是与西方教育思想家们重视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的教育价值分不开的。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社会意义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社会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于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所具有的意义派生出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教育的需要,即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社会意义就在于推动生产的发展和改造社会。社会改造包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改造,而人的改造又同社会改造密切联系。为了从根本上改造社会,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又需要从根本上改造社会。社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是在同一个过程中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更多地是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社会意义来肯定二者的结合。这既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联,也与他们的理论视域相关联。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早期,因为无产者甚至无力去供养他们子女的生活。因此,为了年轻一代工人的健康成长,一边劳动一边学习这样一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在当时条件下就成了必然的和合理的,在当时条件下就成了必然的和合理的。

如果说,现代生产对工人操作技艺和体力支出的要求降低了,那么,它对人们掌握科学技术的要求和对创造力的要求却大大提高了。随着现代生产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创造较少取决于劳动时间和体力劳动的耗费量,较多地取决于一般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取决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水平。

社会主义社会“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他们懂得整个工业生产的科学基础,而且其中每一个人都从头到尾地实际阅历过整整一系列生产部门,所以这样的社会将创造新的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与教育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特别是在我们面临着新的科技革命挑战的今天,社会要求教育必须以新的姿态面对现实,否则,新技术革命就会成为无花之果。教育不仅仅是为人们胜任工作做准备,而且是为人们面临社会提出的各种挑战做准备,其中包括所有不同类型的生产劳动,使社会在更高的物质文明的水准上进行文化创造,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准,增进人类的福祉与尊严。

注释: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7—108.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5,223.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18.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35~336.

⑤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91.

责任编辑:李晓贺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