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六期) > 正文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几点认识——兼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

作者:杨兆山
阅读数:996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伟大理想,是马克思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和基本手段支撑。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客观性和不平衡性。社会主义当从自己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依靠先进的社会制度和高科技成果,自觉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解放;马克思;主导价值取向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地位与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一贯倡导并始终坚持的主导价值取向,也是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眼点。但事实上,无论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的实践活动上,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思想理论领域,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浪漫幻想和乌托邦者有之;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未来的事情,不是现实社会的主要任务者亦有之。在实践领域,各种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相背离的行为和做法也还大量存在。在今天的实际生活中,人的全面发展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仍没有成为社会的核心任务和最高目的。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地位,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精髓,对于真正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甚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人的解放是马克思的主导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高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出后,马克思恩格斯都极为重视。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提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就是“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代替那存在着各种阶级以及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2]看作是未来社会的理想。恩格斯后来在《反杜林论》中,更深入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明确提出了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特别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3]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必须“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3]等主张。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建设的过程中也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以生产资料和流通资料的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过程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4]并把苏维埃通过教育和训练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既看作是未来的理想,也看作是现实的任务。他们之所以如此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不是一种纯理论现象。马克思主义是应广大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需要应运而生的。马克思首先解决的是哲学问题,即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和建设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马克思所做的一切最初的哲学方面的批判工作就不是单纯出于理论建设的需要,而是为了探索人类解放的目标和道路。马克思这时就认识到,人的解放不仅是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获得精神解放,也要从社会关系中获得政治的解放。人的解放首先要有解放理论的指导,必须要有哲学的指导,哲学是对人类头脑的解放。人类的解放首要的是劳动人民的解放。无产阶级既是人类解放的对象,又是人类解放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据此得出了哲学改造的最重要方向。“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5]并进一步提出了哲学与人的解放实践的关系:“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并进而提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5]的基本结论。马克思正是从哲学的高度上概括了人的解放规律。

人的解放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对人的解放的探究,从来都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的层面和人道的层面,而是从现实的社会入手,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入手,对劳动人民的处境和解放的条件做了深入全面的分析。马克思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出发,从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最基本的结论出发,对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现实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以及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规律上,从最深刻的经济根源上全面分析和论证了资本主义的过渡性、暂时性和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实质、社会条件和道路等都做了规律性的揭示和论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于揭示无产阶级解放的目标、条件以及解放的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则是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解放的道路、获得解放的策略和手段。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旨,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归宿。

(二)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手段

关于共产主义的目的,马克思早年就认识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1]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又明确提出,共产主义是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是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在对北方社会主义联盟纲领的修正中进一步明确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6]。可见,共产主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人类,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那种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物质主义”,“马克思主义目中无人”的种种说法,不是故意的歪曲,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无知。目中无人的主义,不会有人去信仰;无视人的发展、人的价值的社会也不会长久存在下去。人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倡导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义;人们信仰社会主义,是因为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为人的平等、发展和解放创造条件的社会,是谋求使每一个人有尊严地生活的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要有物质条件的保证,而获得物质生活的条件又必须靠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谈到工业的发展不仅依靠机械和化学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发展运用这些工具的人的能力。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把个人全面发展看作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志之一。“……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7]江泽民同志也讲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完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目的,又是建设共产主义的手段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三)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

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必然决定了今天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一切方针政策的制定,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应该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指针,为目的。应避免和消除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相背离的思想和行为。但在近些年的有关论著中,当谈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时,都强调这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虽然不无赞美之意,但却是在不同程度上怀疑这一理想的现实性。更有观点旁征博引,力图证明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缺乏现实性。甚至有观点还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说成是“浪漫主义”的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多次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目的,又是建设共产主义的手段。因为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就没有充裕的物质财富。没有充裕的物质条件,阶级的划分就不会消失,私有制就不会彻底消灭,人的全面发展也不会实现。所以,否认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共产主义的未来。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不单纯是未来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一方面要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创造条件,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任务;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有效手段。今天,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保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获得丰富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和发展的资料,从更根本的目的上说也要使广大的劳动人民都获得全面发展。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价值取向,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今天的现实任务,社会主义应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自觉创造条件。把遥远的未来理想当作现实的任务是错误的,对人的全面发展地位的轻视也是错误的。如何对待人的全面发展反映着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大问题。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性与不平衡性

人的全面发展之所以被提到如此高的地位,就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客观过程。无论在人的解放和发展的道路上有多少障碍,终点都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总的规律。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高科技条件下,现代社会和现代生产的客观要求。百年的世界科技发展已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规律:以科学技术普遍应用的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产业,日益要求人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发展的全面化和综合化,片面发展的人已不能适应现代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早在百年前就曾把人能否获得全面发展看作是决定大工业生产顺利进行的生死攸关的问题。今天的现代化生产的现实完全证明了马克思的结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先进科技手段普遍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使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都获得了根本性的改造。不仅社会的产业结构、劳动的社会分工以及劳动方式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劳动过程的综合化,劳动岗位的流动化,劳动手段的科技化,劳动技术的全面化,劳动者知识基础的宽泛化和智能化等都成了现代生产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方面扩大了人类的劳动对象和范围,增强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部分地替代了人手和人脑,延长了人手和人脑;另一方面也对人的智力、体力和社会性等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全面性要求。现代社会中的无数事实都已证明,无论是现代生产领域还是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都已经开始否定只精一艺的发展片面的人,而要求综合素质和能力都获得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规律。

以高科技普遍应用为特征的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不仅客观上要求人的脑体一体化,身心素质整体发展的全面化,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空前的条件。现代科技的普遍应用,部分地解放了人脑和人手,减轻了劳动强度,使人首先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下解放出来;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工作的高效率,减少了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人的大量闲暇时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在人的主体性日益觉醒的今天,劳动管理的人本化,生产的人性化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人的全面发展是客观的历史过程,现代社会和现代生产不仅要求人的发展的全面化,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还要取决于很多因素,其实现的过程也具有复杂性和不平衡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进程的不平衡性

虽然,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方向,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但人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其发展进程是有差异性的。有的人为设置障碍,延缓了人的全面发展进程;有的自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加速了人的全面发展进程。在人类社会的今天也仍是如此。

首先,以科学技术普遍应用为特征的现代生产尽管迫切要求个人全面发展,并且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但大工业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却一直在阻碍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代生产技术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本来要求打破生产中的旧式分工,并且也为消除旧的分工创造了可能条件。但是“大工业在它的资本主义形式上再生产出旧的分工及其固定化的专业”,[8]这种现象早在百年前就曾存在。机器从技术上推翻了旧的分工制度,但是最初这种制度由于习惯,仍然作为工场手工业的传统在工厂里延续着,后来被资本当作剥削劳动力的手段,在更令人厌恶的形式上得到了系统的恢复和巩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分工不仅没有促使工人的解放,相反却使工人更加丧失了独立性,更加重了工人对资本的依附。关于上述问题并不仅仅是历史中的现象,也是现实的存在。即使在当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厂内部,旧式分工也仍然是其组织劳动的基本原则。生产自动线越分越细,对从事局部工作的一技之长的训练日益突出,人的片面发展、人的分裂更加普遍化。正如《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那样:“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9]今天,资本主义生产虽然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本性并没有变。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普遍应用本来为缩短劳动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是由于现代生产的资本主义本性,却反而延长了劳动时间、增加了劳动强度,使劳动者的发展条件被残酷地剥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8]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人的发展和解放,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不是解放人的手段,而是更先进和更精巧的割裂人的手段。

第三,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是以科学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这已经为生产过程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创造了前提条件。但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却促使劳动过程中的智力与体力进一步分离和对立。大工业生产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机器的产生就是对科学技术的运用。现代生产同科学技术的运用是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10]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智力与体力在生产过程中统一,但大工业的资本主义生产形式不仅使工人的智力与体力相分离,更把剥离出来的智力作为统治工人的力量来应用。

其次,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目的,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最重要手段。资本主义社会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的,人的发展要服从于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则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携手并进。社会主义虽然还不是人的发展的理想社会,但社会主义是人类开始摆脱各种“物”的匮乏和狭隘关系束缚,开始走向自由、平等,并初步实现全面发展的第一步。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11]这即是说,只有在摆脱了资本主义框框的社会里,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生产的要求才具有一致性,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走向现实。因此,社会主义不仅要大力加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更要在实践上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作为自己的根本方向、目的和现实任务。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说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没有人的任何发展,也不是说社会主义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没有任何缺陷,一切都优于资本主义。我们只在于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今天仍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最大阻碍,社会主义虽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但也存在各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自发性与自觉性

马克思根据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曾对未来的劳动预言说:“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分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12]恩格斯也曾设想在未来的社会里,“在八小时工作日制度下,每昼夜可分成两班甚至三班;即使每人每天只应劳动两小时……,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就可以安排八班、九班、十班轮流。”[13]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工人劳动强度减轻,劳动时间缩短,才会使个人在科学和艺术等方面获得发展。而这正是科学技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但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反复批判资本主义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阻碍。资本主义是以生产为目的,它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总是牺牲人的发展,把人束缚在机器上,延长劳动时间,增强劳动强度。只是在生产人性化的呼声下,在工人的不断抗争下,资本家才不得不做些让步,给工人一些自由。但这不过是被迫的自发行为,而非自觉行为。今天的西方世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由于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大批的工人失去了劳动的权利和机会,走进了失业大军。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他的著作《The End of Work》一书中写到:“机器正在全球经济的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行业迅速取代着人的工作。……在未来的岁月里新的更复杂的软件技术将使世界文明更加接近于几乎无工人的世界。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机器在迅速取代人的劳动,……机器对人工劳动力的永久性替代使千百万工人的生活作出了悲壮的牺牲。”[14]可见,在高科技时代,本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应该是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但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却成了排挤工人的手段。资本主义的制度彻底地剥夺了工人参与分享高科技成果的权利。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目的,社会主义应自觉地全面推进人的发展进程。但由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地位和规律等的认识不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里,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也存在着盲目性和矛盾性现象,也存在着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现象。比如,不关心、不重视科学技术对人的解放的作用,人为地增加劳动强度;先进的科学技术本来使人力富余,为人的劳动分享和全面发展提供了闲暇,结果却仍有大批工人下岗失业,这些工人不仅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权利;本来我们延长了假期,缩短了劳动时间,这在实质上已经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人们却仅仅从扩大消费和拉动经济的角度看问题,降低了闲暇对人的解放的意义,忽略了社会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推动,等等。社会主义应自觉克服与资本主义同在的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的盲目性,而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自觉性。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教育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客观的历史过程,也是我们今天的现实任务。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全面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无疑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诸如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大量闲暇的发达的生产力,合理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制度,人性化的社会管理和生产管理与分工,以及全面培养和开发人的素质的教育条件,等等。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使人的身心各方面获得整体的和谐的健全发展,就是克服和消除各种造成人发展片面化的以生产为目的的管理以及固定化的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求良好的社会制度条件的前提,也要求有好的教育条件。关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论及。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象拉斐尔这样的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发展他的天才,这就完全取决于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取决于分工以及由分工产生的人们所受教育的条件。”[11]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在许多著作中提到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关于要通过教育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列宁也是非常重视的。他曾提出要通过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受过全面训练的人。”[15]斯大林在谈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时,也说:“必须把社会的文化发展到足以保证社会一切成员全面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使社会成员都能获得足以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活动分子的教育,都能自由地选择职业,不致由于现存的分工而终身束缚于某一种职业。”所以,他特别强调说:“需要实行普遍义务综合技术教育,这是使社会成员有可能自由选择职业,而不致终身束缚于某一种职业所必需的”。[1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所以一贯重视教育,就在于教育可以使人掌握生产的知识、技能和技巧,教育可促进人的社会流动和劳动的变化,教育也可帮助人消除人的畸形发展和萎缩。一句话,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谈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因为同旧的分工相适应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的教育,不仅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还会加剧人的片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全面发展教育为手段。全面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德智体等的素质的培养和开发问题,也包括教育要为人的脑体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生产实践等的结合,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从事各种活动提供条件。但现实的教育并没有真正承担起其应有的职责,教育上还存在着大量的人的割裂现象和行为。重视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是应该的,但如果忽视了人的思想素质与人的身体素质而只去片面培养人的智育方面,教育本身就破坏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的学习与传授是重要的,但如果认为学习知识全面就够了,教育自我封闭,忽视社会实践,尤其轻视产生实践,则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是不全面的,只是书本知识,是片面的知识,还不是完全的知识。教育离开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是不会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今天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既背离了教育方针对培养目标德智体等素质结构的要求,也脱离了教育方针中教育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曾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看作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而今天的教育实际却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个培养造就人的基本原则。不仅是学校教育,整个的社会教育都存在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脑体相分离,人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被忽视或被轻视的现象。而这一切不仅是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相背离的,也是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背离的,更是同社会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总方向相背离的。因此,当代教育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造,必须重新回到人的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教育要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综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伟大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思想的核心。”[17]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的全面发展既不是浪漫的幻想,也不是未来的乌托邦,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性。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目的,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未来共产主义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不仅应大力加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更应顺应人的发展规律,自觉创造条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现实任务,是我们当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但社会主义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上也要从现实的条件出发,不能犯“左派幼稚病”。全面发展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教育同社会实践的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当代教育改革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方向和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3,12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9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18,321.

[4]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5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7,460,44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7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4,483.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1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0,45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8.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00.

[14][美]杰里米·里夫金.工作的终结[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3.

[1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16]斯大林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91.

[17]杨兆山.关于我国目前教育改革若干认识问题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On Understand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the Value of Marx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in Times

Yang Zhaoshan

Abstrac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is Marx’s lofty ideal human development.his predominant value orientation the paramount state about man’sliberation.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ins not only the fundamental destination of socialism and communism,but also current task and basicmeasureto build over-all well-off society.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is objective and unbalanced.Socialism shouldstart from national conditions,persist in the instruction of Marxist all-round development ofmandependon advanced social system andhigh technology,create conditions consciously,and promote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energetically.

Key words: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man’s liberation; Marxism; predominant value orientation

责任编辑:唐家莉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