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劳动精神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它着眼于公共福祉的创造。学生作为未来的公民,只有具备“独立、勤勉、担当”的劳动精神,才能更好地融入未来的社会生活。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需要教育的指引,作为教育大系统重要构成部分的劳动教育,则是一种涵养学生劳动精神的有效方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在具有教育性的劳动中“展现学生的交往本性、开辟学生的言说路径以及赋予学生的行动空间”,从而化育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引导学生逐步趋向良善的生活。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交往;言说;行动
劳动精神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由私域走向公域,使学生由自然存在趋向社会存在,不断拓展学生的生命世界与意义世界。我们无法抛弃劳动精神,因为没有劳动精神,我们就没有个人的精神;我们无法抛弃劳动领域,因为没有劳动领域,我们就没有展示自我和证实自我的可能性,也即没有成为人的可能性。[1]学生作为类存在,无法摆脱自身的劳动属性。作为个体精神,需要劳动精神的滋养。作为个人领域,需要走向劳动领域。学生只有具有劳动精神,才能真正走向劳动生活,获得人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学生的劳动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教育的涵养。劳动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潜藏着独特的育人价值。劳动教育能够将学生带入无限的劳动领域,通过引领学生在共同的劳动中“平等地交往、自由地言说以及理智地行动”,逐步把握劳动生活的实质,理解劳动精神的主旨。
一、劳动精神的意蕴
精神是神秘的,认识精神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人自身的过程。对精神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人关于灵魂的理解,原始人是泛灵论的。在古希腊,主要是针对人的灵魂进行相关探讨。柏拉图在《斐多》篇的智慧、灵魂限于人类,不是动物界所通有。古希腊人也认为凡是生命都有灵魂,但灵魂表现为不同的层次,依次为代表人生命活动的植物性灵魂、代表一般感知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动物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理性灵魂即“nuos”(努斯),代表人不受肉体束缚的超越性,对人而言是至高无上的,是肉体和行为的支配者。“努斯精神体现了希腊人对个体自由意识的初步觉醒,这种自由基于每个人不受世俗感性事物束缚的超越性的灵魂,体现自己决定自己、自己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独立性。”[2]对努斯精神的理解已经涉及到其由以发生的精神的意向性,因此,古希腊的理性与近代自然科学以来的理论理性或工具理性是不同的。黑格尔认同康德优先并超越个体经验的先验范畴的视角,并更进一步认为对精神的理解要基于精神的现实发展过程。黑格尔着重关注精神自己产生自己的能动性和超越性,即精神意向性地自我创造的过程。杜威在心灵的层面上探讨精神。他认为:“心灵被视为社会上交相作用的一种功能,而且被视为是自然的事情在彼此之间达到了最广泛和最复杂的交相作用的阶段上所具有的真正特性。具有反应意义和运用意义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反应物理的接触,这便构成了人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区别。它是把人类提升到平常所谓理想的和精神的领域的中介。”[3]杜威区分了个人的心灵(individual mind)和具有心灵的个人(individuals with minds),人用于认识世界的那个心灵其实已经高于个体的个人意识。心灵映照着个人,个人感知着心灵。在二者互动之中,人便具有了心灵,也就丰富了自我的精神。
精神是人的内在不断展开、不断确证自我的过程。其既有内在的生长也有外部的拓展,是自我内外有机结合的过程。以往对精神的理解主要基于以下维度,即“精神即灵魂;精神是一种绝对实体;精神代表人的意义;精神即心灵;精神是自我的显现”。那么,如何理解精神?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可将其分为三个维度:主观精神——自我的确证;客观精神——道德的塑造;公共精神——公共理性的涵养。
劳动精神是人的精神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人在劳动中锻造自我、涵养品格、趋向公益的一种执着的追求与默默的坚守。劳动精神是人在劳动中展现出来的持之以恒、勤勉求索、精益求精、不断超越以及追求卓越的一种精神。劳动精神体现为尊重劳动的态度、不畏艰难的勇气以及不懈奋斗的意志力。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展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劳动精神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能够体现出人类精神的动态性、历程性以及发展性。劳动精神具有超越性、恒久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第一,劳动精神具有超越性。劳动精神源于现实的劳动,但又高于现实。劳动精神代表人不受肉体束缚的超越性,对人而言是至高无上的,是肉体和行为的支配者。劳动精神展现了不受世俗感性事物限制的,自由选择、自主决定以及自觉实践的超越性。劳动精神涉及个体内部的超越与外部的超越。劳动精神超越个体利益,着眼于群体福祉的创造。劳动精神超越外在功利化的束缚,指向未来社会的建构。正是劳动精神的超越性,劳动精神才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第二,劳动精神具有恒久性。劳动精神是在劳动中长期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精神。劳动精神是我们的永恒追求。劳动精神是在劳动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劳动精神,将会为人的终生幸福提供持久的支撑。劳动精神将伴随我们的一生,贯穿于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之中,在无声无息中,助推着人的道德、人的智能、人的体魄以及人的审美的发展,涵养着人的心性,提升着人的精神气质。只有不断地磨砺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精神助力。
第三,劳动精神具有实践性。劳动精神不是虚无的,而是源于劳动实践,且回归于劳动实践。只有劳动现实进入个体经验,才能产生劳动精神。劳动精神贯穿于劳动实践过程的始终。只有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劳动精神才能转化为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意志以及劳动行为,从而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他们自觉地感知劳动、理解劳动、走进劳动,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劳动生活,不断生成劳动智慧,创造新的劳动奇迹。
二、学生劳动精神的构成
劳动精神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精神,展现着学生的精神状态,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特征。劳动精神是学生在劳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精神。通过具有教育性的劳动,引导学生不断打磨,逐步养成“独立、勤勉、担当”而非“巧诈、精明、投机”等劳动精神。只有具备劳动精神,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劳动的美好,走进多彩的劳动世界,创造属于自我的幸福人生。
(一)独立精神
独立精神是指对自我的取向、自我的信仰和自我的选择的理性坚守。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是学生应该追求的劳动精神境界。独立精神是学生理性思考的体现。“自己理性思考之后所做的决定会使一个人感觉更舒服一些,即使这个选择在别人看来好像不是那么有趣,但是决定自己的生活并因此实现自我,这才是活着的乐趣。”[4]如果远离理性思考,学生在劳动中将丢失自身的本质。独立是理性判断的前提,理性判断为学生的独立提供着有力的支撑。但这并不意味着,独立劳动的人应该与世隔绝,完全脱离他人而存在。在劳动中与他人发生联系,共同面对现实,应对危机,接受挑战,是一个社会人的本质要求。但联系他人并不代表完全依赖他人,依赖他人势必导致自我的淹没,无法达成自我的实现。具有独立精神的学生在劳动中会客观地看待现实,不会让别人的想法代替自我的想法,不会武断地判断现实,而是更多地基于理性的判断与实际的考证。这种劳动行为是独立思维的体现,不受个人好恶、情绪情感的左右,不受主观臆断的影响。这种独立劳动精神不是形式的、主观的和自负的,而是一种内在的、理性的和道德的展现。
(二)勤勉精神
勤勉精神是指对理想目标的坚持不懈、努力不懈以及勤劳不懈的追求。勤勉精神是对自我理想的坚守与执着的追求,在劳动中体现出极强的韧性与坚持力,不为外在因素所干扰,不为欲望所驱动,执着于在平凡的劳动中默默前行。勤勉精神要求学生不断鞭策自我,不断在劳动中创造新的自我。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辛勤的耕耘与默默的努力。勤勉精神要求学生怀有抱负心。抱负是指对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的执着追寻。抱负心要求学生要有劳动的敏感性,敏锐地捕捉劳动的关键要素,同时,要求学生拒绝慵懒、刻板、固化的劳动。勤勉精神是磨炼出来的,是学生必须靠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的精神。勤勉精神能够激发出学生很多潜质,潜能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需要不懈的劳动去发掘。勤勉的学生不会放任自我的行为,而是努力寻求自身的不足,在体察省思、不断革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劳动过程中,不断拓展自我存在的空间,展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追寻自我存在的意义。
(三)担当精神
担当精神是指遵守规则、认真负责、不畏艰难以及勇于开拓的精神。敢于担当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劳动精神品质。学生在劳动中要有所担当,对于未知的劳动世界,需要勇气去探寻;对于未来的人生梦想,需要勇气去追求。在学生追寻自我价值的劳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挑战,所有的行动必然会受到各种境遇的影响。学生的行为如果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势必导致学生会丢失一些东西,如果患得患失,必将无所收获。在劳动之路上,面对艰难困苦是必然的,但不能被困难吓倒,不能止步不前。学生在面对劳动难题时,必须敢于接受挑战,有所作为,积极行动。如果一个个人主义者,或者没有认识到人生价值,或者悲观堕落,势必在劳动中没有任何责任心,既没有家庭责任心、工作责任心,更是没有社会责任心。这样的人没有为组织、为国家、为社会作奉献的动力,因而,没有担当精神。担当精神是被意识到的道德必然性。担当精神强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内在动力。他意识到,他对他人、对组织、对国家、对社会有一种必然的义务和责任,履行这种义务和责任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不需要任何强制。学生作为未来的公民,活在世界上,应当有所担当,通过劳动为他人、为组织、为国家、为社会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进而展现新时代学生应当具有的担当精神与家国情怀。
三、学生劳动精神的涵养
劳动精神是神圣的,是卓越理性、睿智、敏锐、聪颖的凝聚。学生的劳动精神不是先天具备,而是需要后天的培育。在具有教育性的劳动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地交往、自由地言说以及民主地行动”,使学生逐步领会劳动精神的实质,把握劳动精神的要义,不断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提供精神上的指引。
(一)展现学生交往的本性
交往是联系学生的媒介。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方式,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其是沟通主体间活动的良好方式。劳动教育通过将学生引入劳动世界,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交往平台。学生作为社会性的动物,需要通过交往体现自我的类特性,获得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正如尼布尔所讲:“人性中并不缺少某种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能力,人的本性使人生来就具有一种使人与其同伴相处的天然联系。”[5]因此,学生之间的交往乃人之本性需求,只有通过交往,学生的人性才会逐渐地丰满起来。基于此,劳动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交往空间,以现实的客观世界为媒介,通过劳动交往将学生凝聚起来,以化育学生的劳动精神。
首先,在劳动中体现学生的个体诉求,促进学生与他人交往。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个人的想法,都有展现自我的渴望。学生内在的诉求需要得以满足,否则,就会打消学生参与共同劳动的热情,无益于将学生带入劳动生活领域。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者要通过变换劳动方式,呈现多样的劳动任务,展现不同的劳动成果,满足不同学生内在的不同诉求。与此同时,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通过具有教育意义的劳动,引导学生学会接受他人,学会分享经验,学会共享成果,打破唯我主义,克服自私倾向,学会与他人通过平等沟通,解决劳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包容、理解、谦让的过程中,共同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实现预定的劳动目标,分享多彩的劳动体验。在这一历程中,学生将会懂得,只有在尊重他人合理诉求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满足个人的需要,这能够培育学生平等交往的意识,使其懂得平等交往的内涵与意义。
其次,在劳动中制造适当的冲突,推动学生与他人交往。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取向的不同,难免会产生各种冲突。冲突是学生间交往方式的一种表现,呈现的形式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有所不同。劳动中适度的冲突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平等交往。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在劳动中,通过劳动竞赛、劳动任务分组、劳动成果集体展示等途径,制造学生间适度的冲突,制造劳动中的紧张气氛,发挥冲突的育人价值。劳动中的冲突能够使学生明确自身的角色扮演,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使他们懂得只有彼此共谋、合作、沟通,才能为本集体创造优质的劳动成果,进而培育学生的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集体精神。对于学生劳动中的冲突,教育者要予以正确的引导,不能丢失冲突的教育意义。通过总结劳动经验、反思劳动不足、生成劳动智慧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冲突的缘由,把握冲突的本质,找出解决冲突的办法,进而正确对待冲突,积极消解冲突,最终在劳动冲突中实现共谋。
最后,在劳动中引导学生趋向社会性存在,强化学生与他人交往。“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秉赋和能力……存在的……”[6]那么,如何发掘学生的生命力,引导其由自然存在走向社会存在。劳动作为促进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无疑是学生走向社会化的有效媒介。通过现实的劳动,在劳动中与他者积极交往,学生能够逐步感受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劳动能够培育学生感知社会、阅读社会、理解社会的能力,进而使学生了解社会的构成,把握社会的本质,逐步趋向社会生活领域。与此同时,能够使学生懂得强调社会性存在不是自我隔离,而是要积极融入、有效合作、主动展现,只有这样,才能承担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而非局限于自我狭小的生活空间。学生的社会性是由其参与其中的社会关系所创造出来的,因此,在劳动教育中,通过劳动中的交往,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获得人生经验,而且也会与他者的精神发生碰撞。学生的劳动精神在这种有效互动中必将获得变革和生长。
(二)开辟学生言说的路径
精神并不是深不可把握的东西。“精神即语言。言语首先言说于人心,继而振响于人的喉舌,然则此两者皆属本真进程的折射。”[7]语言表达着精神,精神蕴含着语言,二者融为一体,实现着精神的传递。精神依托着语言,精神贯穿着语言。展现语言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自我精神成长的历程,因此,在劳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言说环境,引导学生在劳动中自由地言说。通过自由地言说,磨砺学生的思维,涵养学生的心性,化育学生的劳动精神。
第一,在劳动言说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谈话艺术。言说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是展现学生心灵的方式。劳动教育中的言说是真诚的、自由的、无畏的。自由地言说不是胡言乱语,而是在恪守一定的承诺、遵守一定的规则以及履行一定的义务的前提下进行的自主的、协商的、多元的言说。因此,在劳动教育中,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通过劳动,学会自由地发表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同时,鼓励学生自由地辩论,以培育他们的言说能力。在劳动中,引导学生围绕劳动任务展开研讨,自由地表达劳动的认知、劳动的体验、劳动的感悟。劳动言说要有针对性,要有目的性,要有思想性,而不是将劳动言说理解为闲谈、嬉戏甚至吵闹。教育者在鼓励学生自由言说的过程中,不要流于形式,要多观察学生的姿态,多听取学生的心声;不用固定的模式进行判断,不强迫学生的价值认同。教育者要保护好学生那最初的纯真的思想,而不是压制他们纯真的心,更不能把言说歪曲成奉承、谄媚和虚夸,进而建构学生间良好的沟通关系,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谈话艺术。
第二,在劳动言说中建构学生间的道德伦理关系。“语言被看作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参与交往,语言中不同的人称可以表示不同的视野,表示主体对世界和对交往的不同观点和所采取的不同角色。这样,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就被译为语言关系……”[8]言说体现人潜在的道德需要。言说的态度、方式以及意图体现着人的道德性。因而,在劳动教育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言说,引导学生通过言说表达自我的意向世界,反映自我的经验世界以及体现自我的道德性。但是,学生所言说的必然是可接受的,与规范相联的事实。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要求学生深入现实,而不是停留在空泛的话语规则之中。基于此,学生通过劳动中的自由言说,能够不断地整合、生成以及重构自我的道德心理,实现着外在世界、自我的内在世界以及与他者共享的社会生活世界的完美契合,这一动态的历程反映着学生内在道德的建构状况。学生内在道德的建构既是个体间共谋,也是各种力量的控制与反控制以及对抗与冲突相互博弈的过程,因此,通过劳动中的自由言说,能够展现学生理智的真诚,建构学生间良好的道德伦理关系。
第三,在劳动言说中呈现学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对话是学生良好的言说方式。教育者在劳动教育中要注重通过劳动的组织,为学生营造平等的对话平台。通过多样的劳动,鼓励学生间围绕劳动目标的确定、劳动分工的设计、劳动实践的展开以及劳动评价的方式等,积极开展对话,建构多元的对话关系。在有效的多元对话中,促进学生共同探索劳动的秘密,揭示劳动背后的真相,理解共同劳动的意义。“对话的唯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9]因此,劳动教育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谈话艺术,引导学生恰当地表达自我的观点,捍卫自我的权利,履行自我的义务以及执着地追寻永恒的真理。如果学生最终成为那种封闭在自己的心中的个体,那么,学生将无法主动地参与多元对话,更不能真正领会劳动精神的本意。学生的劳动精神是在与他人的多元对话中,是在与他人对自我承认的一致或冲突中逐步养成的。因而,在劳动教育中,教育者必须赋予学生更多的对话机会,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观点。这势必能够激发学生思想的活力,促进学生的心智健全地发展。
(三)赋予学生行动的空间
行动不是鲁莽,而是反思性、政治性以及理智性的活动。劳动作为沟通学生与客观世界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在适应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趋向行动的人生。行动不是刻板的行为,它蕴含着人生的意义。只有当行动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自觉的展现精神的举动,也就是说,只有当它与人生意义不分离的时候,行动才是人类的行动。平等的交往、自由的言说将融合于理智的行动之中。这既是塑造学生劳动精神的归宿,又是化育学生劳动精神的起点。
首先,在劳动中帮助学生感悟民主生活的意义。杜威认为:“在行动中由于生活情况的改变,维持民主主义的问题变成新的问题,从而加在学校上,加在教育制度上的责任不是仅仅陈述这个国家的开创者的种植观念、希望和意向等,而是要教导青年,使其知道什么是一个民主社会在目前情况下的意义。”[10]因此,在劳动教育中必须融入民主的生活,在民主的劳动中,赋予学生感悟民主生活的机会,引导学生领会民主的内涵,进而启蒙学生的权利意识,培育学生的自我选择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属于自我的正当权利,以维护自我的合理利益。劳动教育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行动空间,引导他们民主的行动。在民主的行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权责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民主观念,帮助学生理解公民角色。教育者要使学生明白,劳动不是仅仅为了他们自我的私人利益,也要为了那些在未来政治生活中等待他们履行的社会义务和权利。因而,对于劳动教育而言,除了维护学生个体存在的空间之外,还要培植学生对于社会的义务和责任的信念,使他们明确自我作为未来公民的角色。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民主的行动,进而逐渐趋向于民主生活领域。
其次,在劳动中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民主的协商。在劳动中,学生与他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以及相互建构的。在学生的对象化的过程中,学生趋向行动的生活。学生只有积极地与他人进行民主的协商,才能领会人类的道德准则,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才能体现行动的人生。因此,作为具有教化价值的劳动,通过将学生引入多维的劳动领域,为学生提供民主协商的机会。在劳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与他人平等地接触、自由地交流以及民主地协商,可以强化学生间的凝结以及团结。学生之间的这种团结是内在精神的需要,受潜在力量的导引和受群体精神的鼓舞。劳动中,学生间民主地协商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感悟群体的温暖,其必将为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广阔的行动生活做好情感上的积淀,必将导引学生趋向自我快乐与幸福的人生。因而,在劳动教育历程中,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协商的权利,赋予学生协商的自由,并且引导学生与他人针对劳动事务进行民主的协商。同时,也要为学生间的民主协商提供足够的时间以及广阔的空间,从而拓展劳动的意涵,展现劳动的教化之意,最终将学生带入行动的生活。
最后,在劳动中为学生创设公共的生活。阿伦特认为:“所有人类的活动都取决于这一事实,即人是生活在一起的。”[11]那么,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将学生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在劳动中,学生通过积极行动,将与他人、他物共同生活在一个公共的世界里。公共世界能够为学生参与公共生活、获得劳动精神提供良好的平台,使学生的行动建立在自我的努力之中,使学生为着公共生活而建立起一种公共的生活秩序。因此,学生的劳动精神是学生趋向公共生活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公共生活本身赋予学生的人性,这可以说是公共生活本身蕴涵的教化之意。劳动精神是人性的重要方面,缺失劳动精神的个体将无从获得存在的意义。劳动精神的获得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性,开拓学生的公共生活领域,因此,当前的劳动教育必须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公共生活空间,为学生创设感悟公共生活的情境。在共同的劳动中,引导学生协调自我与群体的价值取向,培育学生的义务感、责任感以及权利感,使学生渐渐地体会自我的责任,形成自我的判断,确立自我的信仰,在不断进行的自我追寻中,帮助学生构筑自我的劳动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金生鉉.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5.
[2]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
[3]杜威.经验与自然[M].傅统先,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
[4]塔拉史密斯.有道德的利己[M].王旋,毛毯,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112.
[5]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蒋庆,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7]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57.
[8]薛华.哈马斯的商谈伦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146.
[9]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1.
[10]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0.
[11]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8.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Labour Spirit
Zhao Ronghui
Abstract: The spirit of labour is the spiritual quality that students must possess.It focuses on the creation of public welfare. As the future citizens, students can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 future of social life only if they have the spirit of“independence, diligence and responsibility".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pirit of labour needs the guidance of education.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labour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labour spirit. By carrying out colorful labour education,“showing students' communicative nature, opening up students' speaking path and giving students' space for action", in the educational labour, so a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piritual world, to foster the students' labour spirit and to guide the students gradually lead to the better life.
Keywords: labour education; students; communication; narration; action
责任编辑:李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