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星期五15:49:49
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12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九期) > 正文

论教育的民族性

作者:李太平 黄岚
阅读数:408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

要: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行为方式、情感、习俗和思维方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凝聚民族全体成员心灵的纽带,是各民族交流和发展的源泉,是民族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思想源泉。民族性的重要表现是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危机最根本的是文化危机。教育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独特的价值,被视为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工具;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发挥教育的民族国家认同功能和文化认同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坚守教育的民族性,是指在制定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设定、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组织、社会舆论营造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中要始终突出民族性,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民族性;民族文化;教育

教育民族性的客观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是以民族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是其民族性。每个民族的语言、生活地域、经济、文化和心理都具有独特性,因而其历史和文化传统也都具有独特性。例如,英吉利民族性不同于法兰西民族性,法兰西民族性又不同俄罗斯民族性等等。世界上绝没有民族性完全相同的民族。[1]无论各个不同的民族共同体怎样发展变化从而呈现怎样复杂的状况,但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这一点是共同的。张岱年先生说:“民族文化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不同的阶段。但在这不同的阶段前后相续的过程之中,还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中心,这就是民族主体性。”[2]

民族性是指某一个民族在其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及共同心理素质基础上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本民族特有的行为方式、情感、习俗和思维方式。民族性随着民族共同体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民族共同体的消亡而消亡,它既是民族共同体形成,也是其消亡的重要标志。民族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即使构成民族性的基础要素中的某些要素已不存在(例如一些民族共同语言的消失等等),体现在每个民族成员身上的民族性还会不同程度地保存着。例如,生活在欧洲各国的犹太人,丧失共同地域已有相当长时间了,但各国犹太人的民族性还存在着。我国回族已不再生活在一个地区,也失去了共同语言,但在每个回族成员的身上,还或多或少地能看到他们某些共同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如果丧失了民族性,民族特征就消失了,民族就被同化了,就变成另一个民族了。列宁说:“同化问题,即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3]乌申斯基说:“一个没有民族性的民族,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它必然被消亡在另一些保存着自己独特性的肉体之中。”[4]张岱年先生认为,民族独立性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众多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如果丧失了民族文化独立性,就会丧失民族独立性;丧失了民族独立性,就沦为别的民族的附庸了”[5]

民族性是凝聚民族全体成员心灵的纽带,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形成和发展的聚合剂。每一个民族成员不可能不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环境的浸染和熏陶,对本民族的文化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易于接受本民族的文化,从而彼此之间精神上容易沟通,心灵上产生共鸣,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特征。失去了它,民族成员之间就丧失了共识和认同的依据。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6]

民族性是各民族交流和发展的源泉。交流即相互吸收借鉴、取长补短;彼此一样的东西,没有交流的必要。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是容易为他民族所欣赏和承认,也就越有交流价值。[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说道:“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8]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各民族之间只有不停地进行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从而推动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

民族性是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源泉。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全球化并不等于一体化、同质化。各民族的民族性不会消融,民族精神仍然存在。那种认为全球化就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取代、消弭别的国家的文化的说法,那种“无国界世界”和“星球意识”的理念[9]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利益之争、民族文化差异,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新的条件下表现得更为激烈,要正确回应全球化的挑战,理性地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就必须坚持民族性,弘扬民族精神。[10]

民族性的重要表现是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文化的独特性最能表现民族性。[7]民族的存在与其文化是不可分的,否认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否定了这个民族本身。民族文化反映着该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等深层结构的内容。这种深层结构的文化及其所承载着的价值体系,充分地反映着文化的民族性。所谓民族性,实质上就是一定民族与别的民族在文化特质方面的根本区别。

民族危机最根本的是文化危机,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思想文化的统一,即失去了文化上的认同,也就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家园,思想就会出现混乱,社会就会陷入一盘散沙,民族危机随之出现。[12]贺麟先生说:“中国近百年来的危机,根本上是一个文化的危机。文化上有失调整,就不能应付新的文化局势。……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生活上失掉了自主权,丧失了新生命,才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危机。”[13]当前中华民族文化面临严峻挑战和危机。首先是那种“左”倾态度或曰“革命”态度割断了自己民族文化的命脉。在“左”倾思潮影响下,传统文化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当作“旧社会的污泥浊水”而受到无情批判,疯狂的人们无情地摧毁自己的祖先用热血和智慧创造的文化,造成了文化史上的劫难和无法弥补的损失。其次是全球化带来的危机。在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中西在经济、社会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落差,一些人产生了民族自卑感,盲目追随西方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有人认为住在黄土地上喝黄河水长大的黄种人的文化,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劣等的,只有全盘西化才是出路。[14]这种自卑心理将使中国文化主动边缘化,在文化交流中失去话语权。再次,西方国家在文化心理上常常把自己的文化视作共性的代表,并极力在全世界推广,实施文化扩张、侵略政策,导致民族文化边界被消解。

教育在民族性形成中的作用

民族性是教育的灵魂,脱离民族性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教育是与民族性一起产生、一起成长的,“一个民族的教育与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15]。“民族性可以给教育一把开启人的心灵的可靠钥匙”,“教育诉诸于民族性,永远会在人的活跃而强烈的情感上找到回答和帮助”。[16]一种教育如果不根据民族性原则建立起来,就不可能成为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手段,就不可能对民族历史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教育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独特的价值,被视为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工具。“在绝大多数国家,形成公民群体和形成民族认同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国家课程仍倾向于大力强调民族语言和文化。历史被用来普及国家神话和促进民族认同;文学被用来赞扬民族语言和文学成就;公民和道德教育被用来灌输民族价值观和良好公民的观念。许多学校仍然将象征性符号融合进每天的仪式中,如升国旗、唱国歌、背诵誓言和宣言。”[17]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过程中,教育逐渐超越个人和单个社会组织的狭隘利益,面向社会的全体成员,服务于整个国家,或者说服务于社会统治阶级设计的国家利益。教育是向政府官僚和军队系统提供训练有素的干部的重要机构,是为国家生产输送技术的重要部门,教育为国家提供训练有素的行政管理人员、工程师和军事人才,培养勤劳的工人、自愿的纳税人、可靠的陪审员、自觉的家长、爱国的战士、值得信赖和令人尊敬的投票人。[18]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为落后国家实现强国之梦提供强大动力。如“教育改革是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变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使用统一的教材,普及民族语言,……学校帮助强化了共同的国家意识,用对国家的忠诚替代了对地方的忠诚”[17],“在日本,经验已经证明教育是铸造民族统一体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17]

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育融合、吸收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民族文化进行选择、传递与再造。教育统一主流语言,提倡爱国的价值观念,灌输本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形成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巩固民族认同。教育对于形成个体的民族自强意识、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作为传播文化、训练思想、培养情感和养成社会行为习惯的活动,能以其直接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方式向年轻一代传播一定的民族文化,促进他们的民族化,以实现人民的民族性。对于个体来说,民族性是个体文化价值系统的核心。个体必须找到自己的文化立足点和基石,拥有自己主导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系统,然后去吸收、融合其他的文化和观念。教育注重民族性的培养可以使个体建构自己的文化体系,形成文化归属感,不致因为文化多元化而无法确定自己主导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总之,“教育制造着身份认同”,教育对民族“价值观、象征符号、记忆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进行“证实、培育、选择、确定、保存和灌输”,教育是形成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21]中华民族在近现代之所以会出现高涨的挽救民族危亡和共同奋斗的大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传统文化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教育提振了中华民族成员的民族意识、民族危机感、民族自尊感以及责任感,唤醒和激发了中华民族成员的爱国热情,从而使中华民族成员自觉地加入到挽救民族危亡和促进民族融合的大潮之中,实现了整个中华民族从危亡状态进展到今天的复兴状态。可以说,如果没有对中华民族成员的民族教育与宣传,民族自强的意识、民族复兴的责任感是难以形成的,也就谈不上今天民族复兴的强烈追求。

我们应该发挥教育的民族国家认同功能和文化认同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早在民国时期,张君劢先生就提倡“从教养入手,俾三万万九千人民咸认识甘为中华民族之人民”。他认为,民族要发展,首先要使人民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亦即自觉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之一员。他极力主张,要强化国民的民族意识,认为这是一个民族能否立于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强盛或复兴的前提。[22]民国时期新儒学力图说明儒学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并有其可大、可久的根据,认为“当务之急是重新阐扬传统文化的真精神,及其中所包含的普遍的恒久的价值,树立民族文化的主体性”[23]

中华民族当今之急仍是坚持民族性,弘扬民族精神。全球化对民族性构成了严峻挑战,我们应勇敢迎接这个挑战,尽管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吸纳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但回应全球化的前提是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使外来文化融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离开这一立足点,将无法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将会让中华民族文化漂浮在“全球文化”这艘大船之中,更有可能是淹没在西方文化的洪流之中。培养人民的民族性,在人民中弘扬民族精神,是教育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关键因素。

如何落实教育的民族性

民族的发展寄希望于新生一代对自己民族的忠诚和爱护。只有民族性深入到本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之中,培养新生一代的民族国家认同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中华民族的发展才有希望。坚守教育的民族性,是指在制定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设定、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组织、社会舆论营造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中,要始终突出民族性,弘扬民族精神。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的教育方针非常强调教育的民族性。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建国初期教育工作的总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强调新中国的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1953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教育方针根据毛泽东在1957年和1958年的两次讲话确立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将近60年里中国的教育方针似乎忘记了教育的民族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社会相对独立于世界,与外界交流少,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境内很少见到外国人,也很少使用外国产品,外国文化一般被作为批判对象,民族性问题没有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已经进入与其他国家全面交流和竞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东西文化冲突,价值观念多元化,青少年学生面临多元文化选择的困惑,如何教育学生保持民族性,是学校教育应该承担的使命。我们的教育方针应根据时代要求作出新的规定,强调教育的民族性。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我们的教育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是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虽然这两方面的目的没有排除民族性内容,但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感是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时代的教育目的应强调民族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民族国家意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归属某个民族国家共同体及其存在价值的意识,是对本民族国家的发展、权利、荣辱、安危、利害的关切和维护。民族国家意识核心的内容就是爱国主义。坚持教育的民族性,尤其应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乌申斯基指出,爱国主义即民族性的情感是最有生命力的,“在一个人的一切神圣的和崇高的品质毁灭以后,它才最后死亡”。[16]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忠于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履行公民义务,真诚地为祖国人民服务。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公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文化的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国家过去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而且还蕴含着它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与合理性之所在;文化也是维系一个民族国家的精神纽带。一旦这种文化遭到侵蚀和消解,必然会给民族国家带来深刻的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一旦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那么这个民族事实上也就不存在了。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坚持自己的文化个性,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发展中国家和民族教育的一项庄严使命。

既然教育的核心是培育民族成员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感,那么以祖国语言与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这些人文学科为核心的优秀民族文化应成为课程的重要方面,学校课程应强调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但是,当前我们学校课程中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占分量少,地位低。例如,我们的历史教育非常缺乏。初中历史课程课时很少,高中阶段多数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本国史教育;如果一些青少年上完初中、高中就去就业,他们将终生不可能再接受本国史教育;即使考上大学,如果没有进历史系,也将终生不再接受正式的本国史教育。再看我们的语言文字教育。我们对汉语言文学已经到了一种轻视的地步。英语已经成了升学、就业的一个必备条件,成了职务晋升的一个必要条件;学好了英语,就可能谋取好的职业,会有好的前途。中国进入了一个英语时代,处处可见英语培训广告,人人在学英语。各种英语培训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中小学名称与英语挂上钩,如双语学校、国际学校等等;大学本科证书与英语四级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汉语教育则没有得到相应的改进。

我们应改变这种现状,在学校课程中增加祖国语言与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等民族文化的内容,弘扬民族精神,坚守民族性。一部国家史就是一部民族精神的凝聚史,此过程是民族意识不断形成的过程,是民族精神逐步积淀、凝聚、升华的过程;历史教育就是民族意识培育和民族精神教育过程,是坚持民族性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它在不经意中就能把民族性根植入青少年的心里。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语言是文化的记载,民族语言是表现民族性最基础的内容;接受一种语言,也就接受一种民族文化,放弃自己的语言,也就是放弃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应加强历史教育、语言教育。此外,还应在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推出一批宣传传统文化的系列课程与教材;在大学增设系列文化讲座和精品课程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专门化、系统化、常态化,真正坚持教育的民族性。

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是一个复杂的素质或心理结构(包括认识、情感、信念、行为习惯),这种素质是在交往活动和各种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仅仅在课堂上“听”,在课本上“看”,是难以形成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如果仅仅停留于知识的层面,学生很难产生内在感受,形成发自肺腑的喜爱和实践的自觉。我们认为,国家意识、民族精神要真正被内化,成为人的德行,形成一定的素质,还必须通过实践体验才能达成,需要学生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去体验和感悟。因此,学校教育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注重知行统一,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实际中身体力行,弘扬民族精神”。[25]学校教育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领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开阔学生的精神视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国家意识、文化认同感。因此,坚持教育民族性,决不是知识的讲解,也不是简单的行为规则要求,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既有各种知识介绍,也要设计各种活动方案,要求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演讲、参观、访问,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民族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是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形成的。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都应该重视、尊重学生的生活,应“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25]学校应积极创造一个蕴含民族文化的浓郁生活氛围,如在学校建设校园文化长廊,张贴悬挂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制作历史名人的雕塑;营造传统民族节日氛围,开展民族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民族节日的来历和内涵;引导学生开展经典朗诵、古诗词比赛、吟诗作对、猜谜语等文化活动;通过成立文艺、体育各种社团组织,开展艺术、体育竞赛等方法,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在校园网开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栏目,把民族文化遗产、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物等制成数字化产品,实现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利用大众传媒、出版和影视创作,积极宣扬传播中华民族价值观;加强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的建设和宣传,使之形象地表现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之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开发、保护和利用民俗文化,使之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猛谋.论民族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3):54.

[2]张岱年.文化体用简析[M]//张岱年全集(第六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05.

[3]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9.

[4]转引自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396.

[5]张岱年哲学文选(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46.

[6]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39.

[7][11]李子文.论文化的民族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1):71,69.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J].民族学通讯,(138):13.

[9]阿.托夫勒,海.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9.

[10]李宗桂.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和时代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18.

[12]秦宣.分化与整合——谈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J].教学与研究,2012(2):6.

[13]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M]//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

[14]彭林.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76.

[15]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460.

[16][24]张庭焕.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462,462.

[17][19][20]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M].朱旭东,徐卫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00,40,41.

[18]朱旭东.格林的教育发展和国家形成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2(4):8.

[21]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M].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07.

[22]张君劢.立国之道[M]//方克立,李锦全.现代新儒家学案(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44.

[23]方克立,李锦全.现代新儒家学案(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0.

[25][26]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基(2004)7号)[N].中国教育报,2004-04-03.

On the Nationality of Education

Li Taiping Huang Lan

Abstract: Nationality is what differs from the other nations in the behavior model, the sentiment, the custom and the thinking model, which is the fundament and the spiritual pillar that one nation exists and develops, the bond which unites all national people together, the source of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nations, and the spiritual pillar of which one nation reply the globalization. Th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nationality is the special culture, and national crisisis cultural crisis fundamentally. Education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forming of the nation and is regarded as the important tool of achieving national purposes. Educ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culture development in history and reality. We should develop the functions of education in the area of self-identity of country and cultur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dea of nation. Insisting on educational nationality is what we must emphasize nationality and publicize the national spirit in the series of action which formulate the educational guiding principle, setup educational aim, develop curriculum, organize the extra 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build social public opinions.

Key word: nationality; na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责任编辑:唐家莉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