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5、6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三期) > 正文

“双减”之下,如何实现低负高效

作者:丁世明 邹燕
阅读数:100

来源:《人民教育》2022年第6期

“双减”落地,要求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我们学校从三个方面发力,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追求低负高效,让课堂教学质量“增”起来

“双减”能“减”下去,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能“增”上来。我校持续建设“基于核心素养、核心能力的多选多元多彩”校本课程,回应和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推进“五育”融合课程实践:以学科课程为根基,提升学科课程育人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破除课程内外壁垒,着力实现学校课程体系的动态融通;以“五育”融合为总纲,充分发挥各育的育人效能。

全面促进和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和持续发展。全面深入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课堂建设,深化双线融合式课堂改革,强化学习共同体合作互助、大力倡导实践探究和体验学习,坚持“两个关注”的课程观(既关注师生现在,更关注师生未来),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分层分类教学。探索“五卡联动”融合式学本课堂,包括预学卡(课前预学系统精心设计前置性学习单,让师生不打无准备的仗)、问题卡(基于每节课核心问题及系列子问题设计,采用“1+N”模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智学卡(当堂理解及学会应用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学科育人落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激励卡(适时发现,小试牛刀,突出闯关和激发兴趣,任务型检测考查当堂课学习效果)、拓展卡(知识拓展和迁移,指向核心素养核心能力,满足更高层次学习要求,个性化制定任务学习单,实现学生“吃得饱”“吃得好”)。通过“五卡联动”,让课堂从散点走向系统、从浅表走向深度、从单一知识讲授走向素养培养,积极构建高品质课堂,形成智教乐学新生态。

二、抓好高质量作业管理行动研究,提升作业品质

抓好高质量作业管理工作是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落脚点,我校以提升作业品质为核心,以“备作业”为抓手,以优化作业设计为手段,聚力深化作业改革,努力走上作业品质增、效能高、总量减的轨道。学校在抓好高质量作业管理行动研究中,始终遵循“三精”原则。

第一,精心设计。针对“重备课、轻备作业”“重课堂精讲、轻作业精编”“重布置、轻批改”等现实问题,实施教研攻关、重点突破。学校要求作业设计凸显素养导向,把作业设计与教案设计摆到同样位置,一并纳入校本教研工作重点,努力推动既要备好课又要备好作业。从年级学科组和学校学科组两个层面,实施“两个设计”同步抓、双促进。

学校课程与教学中心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加强作业设计指导,系统科学地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的作业,通过选择重组、改编完善、自主创编等方式,提倡情境化、活动化、趣味性、综合性、主题式、大单元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合理设计相应的科学探究、艺术欣赏、劳动体验、社会实践等多种类型作业。综合实践活动着眼生态文明建设,擦亮劳动服务、研学旅行和职业考察体验品牌,让作业有亮度、有温度。

第二,精简设置。学校制定完善了《作业日志》《作业公示制度》《优质作业展评制度》《作业辅导过关督查制度》《作业分层布置要求》《作业批改督查制度》。课程与教学中心及时指导教师优化作业设计与实施,组建学科作业研究小组,要求所有学科书面作业总量平均控制在90分钟左右,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按照不超过假日时长三分之二的天数布置,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实现上学期间的课后服务时段内完成当天作业总量的60%。作业完成主要用两个维度来衡量:一是时间维度,力求80%以上的学生实现不超作业时长;二是任务维度,力求90%以上的学生达成作业目标。两个维度的把握主要靠三条路径获取信息:实施作业问卷调查,借助大数据跟踪生成,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进作业设计精品化、作业设置精简化、作业批改即时化。

第三,精准批改。要求每位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不得让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全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有效方式,针对性地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鼓励教师使用大数据平台进行作业分析和诊断,促进教学反思与研究。学校拟在督导评估考核工作中,借助专业机构新增作业诊断板块,主要从“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批改、作业收获”等四个维度,由学生进行选择和评价,最后以班级、备课组为单位生成数据,为学校教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凝聚家校社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双减”落地的环境“减”的背后是“加”,加科学育人观念,加科学育人途径,加科学育人方法。因此,要充分落实学校的主体责任,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在推进家校社协同的过程中合力共建正确的教育质量观、育人观。

为加强家庭教育管理,学校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家庭教育校务委员会岗位职责”“家委会章程”“家长开放日制度”“家长试餐制度”等,使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减少了随意性和盲目性。在家校工作的具体实施中,着力上好“三堂课”,建立家校社良性互动的教育体系,共同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是上好家校沟通第一课。暑期,当新生和家长到校领取“录取通知书”时,会收到一份教师精心准备的开学礼《棕北中学新生入学指南》。翻开手册,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设置、学科作业、暑期安排等项目清晰明了,这是为即将进入初中的棕北家长准备的最好的开学第一课。

二是开好家长学校常规课。优化家校协同,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讲坛等途径,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减轻家长不必要的教育焦虑,严防“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各年级各班充分用好“家校联系本”,除了让家长了解当天学科作业的具体内容,还增加了作业完成时间、睡觉时间等内容,将“家校联系本”的功能外延。

三是做好课后服务延时课。我校以自主作业为主,充分整合校外资源,开发设置了体育、艺术、劳动、文学、阅读、科技等拓展课程30余门,满足学生成长的多样化需求。引导家长充分认识孩子的独特性,尊重孩子成长规律,合理设定孩子成长预期,家校协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科学利用在家课余时间,开展必要的复习预习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和家务劳动,进行社会实践和发展兴趣爱好,积极开展阅读和艺术实践,让孩子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丰盈。

责任编辑:李晨程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