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5、6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三期) > 正文

“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新样态及教育路径优化

作者:张馨尹 谢唯唯
阅读数:638

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民族文化传承迎来新发展契机。研究聚焦“互联网+”与“民族文化传承”有机融合的价值、形式及其融合形态对教育实践产生的指导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样态与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发现,“互联网+”分别在民族文化传播的场域、形式、内容和主体四方面呈现出独特价值,对民族文化的资源共享、理念传播、内涵丰富以及共同体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此外,教育作为促进民族文化有效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路径优化要立足于“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价值内涵,进一步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作用,全面整合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资源,切实推动“互联网+民族文化”有效传承。

关键词:“互联网+”;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传承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一重要论述既充分论证了中华文化在“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发展”方面的辩证关系,又深切阐释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价值内涵,即“创造性转化”着眼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则聚焦于文化的长远创新发展,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基本遵循。

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互联网+”以创新2.0为重要驱动形成了互联网新业态,为民族文化的“创造”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1]——“互联网+”担负促进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重任。前者是指通过互联网新思维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形成民族文化新概念和新思想等,侧重挖掘民族优秀文化价值内涵、将其转换成大众话语,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推广;后者则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增强民族文化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强调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2]关于“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在价值内涵阐释方面,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是互联网功能的增强和互联网应用的拓展,是互联网化的新阶段;[3]它打破了地域空间的阻隔、缩短了世界的距离、拓宽了学习途径、扩充了学习资源等,彰显出独特而深刻的时代价值。[4]此外,“互联网+”时代的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及时性与交互性”“便捷性与便利性”“多样性与共享性”等重要特性,[5]其特性不仅有利于深化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发展创新,提升民族文化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等,还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着重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播和发扬,使民族成员形成深厚的文化认同,促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6]同时,也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培植乡村内生型发展所需人才。[7]在实践路径优化方面,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变化,传受关系也从被动的单向模式转向互动的双向模式,受众权力得到极大解放”。[8]因此,要平衡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在反思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建构新文化。[9]

综上所述,关于“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价值内涵、实践路径的研究成果丰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但已有研究尚未系统梳理“互联网+”改变民族文化传承原有生态的价值理路,对“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路径的优化整体上也更偏向于宏观层面的探讨。因此,本文在结合新时代“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关注“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原有生态的变化逻辑,探讨“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优化,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二、“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新样态的价值体现

“人类信息传递模式的演进,可以说是因为信息技术演进引发的……正如有了电视机、互联网、超大规模服务器、卫星传输等技术,才有了由众多互联网信息碰撞所形成的‘云’。”[10]可见,互联网信息技术革新了民族文化原生态的传承模式,带来了民族文化传播场域的完善、传播媒介的多样、传承内容的创新和传承主体的丰富等,最终形成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常态。

(一)构筑民族文化传播新场域,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共享

“场域”指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互联网空间的新场域使“非接触的、虚拟的、不可触摸的互动方式已成为现实”[12],民族文化传承也集中表现为“高效率与低成本的共存共融”[13]。互联网以高效的信息传播技术成功搭建民族文化传播网络空间,展现了“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性、有效性、广泛性和交互化特征,弥补了传统文化传播空间的不足,使民族文化传播打破时空局限,更具明显的传播动态性。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9.89亿人,较2020年3月增长了854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0.4%。[14]由此看来,互联网日益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路径,“互联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虚拟文化空间也日益成为大众获取相关文化信息的重要方式。同时,“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播空间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播与载体的完美融合,正以高效的方式满足民众随时随地了解民族文化发展动态的迫切愿望,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共享。

(二)催生民族文化传播新形式,促进民族文化广泛传播

“互联网+”催生了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形式。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到来之前,民族文化传播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发展阶段,即以“口耳相传”为重要特征的第一阶段和以造纸术、印刷术为载体,以纸质图书、报纸、杂志等为重要传播媒介的第二阶段。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新的文化传播形式应运而生,民族文化传播逐渐迈向信息化、数字化传播阶段,呈现多媒体参与下的立体化传播样式。新媒介对民族文化传播具有积极作用。首先,依托“互联网+”的传播形式突破了传统民族文化传播载体(如语言、服饰、建筑、教育等)的局限,利于中华优秀文化(包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传播。目前,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形成的视频播放平台、网络直播等电子媒介,正与民族文化典籍、声像资料、宗教仪式等加强对话,以促成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传承新姿态。其次,“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模式也形成了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的传播样态,其便利的视听、互动等优势不仅奠定了深厚的民族文化传承民众基础,还极大地便利了以民族文物典籍为代表的静态资料和以民族舞蹈仪式为代表的动态资料的保存与传播。此外,“新媒体+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完成了“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传播媒介的重要转变,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民族文化单向输出、受众被动接受的传播方式,既衔接了不同层次的民族文化知识,也增添了文化传播载体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总之,互联网时代多种传播载体促进了民族文化与载体的完美融合,提升了民族文化资讯的可获得性。

(三)创新民族文化传承新内容,丰富民族文化精神内涵

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包括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行为道德准则、艺术等。“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主要依靠教育、博物馆等途径,这一过程虽然能够保留民族文化传承的完整性,但却忽视了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关键环节。

“传承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创新是传承的与时俱进。”[15]随着互联网在民族文化传承领域的广泛运用,互联网数字化资源选择、整理和创新等技术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开来,奠定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首先,“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以“创造性转化”为关键词,诠释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激活其生命力,完成了民族文化“古为今用”的转化过程,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性转换;其次,“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以“创新性发展”为关键词,在新时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民族文化传承范式,保证民族文化内涵的时代性、先进性,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可见,“互联网+民族文化”的传承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内容,这一过程突出文化选择的重要性,既保留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合了新时代精神内涵,在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融合、创新,促进民族文化内容的影像化、故事化、活动化,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内涵式发展。

(四)塑造民族文化传承新主体,建构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

建构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是实现民族文化长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建立前,民族文化传承主体是民族事务工作者、民族地区学校师生、少部分民族文化爱好者等专门化群体,传播范围有限。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变得更加通畅便捷,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拘谨在一隅之地”[16]。民族文化电视、电影、微视频等依托数字化的传播,不仅扩大了民族文化传播的受众面,引起了大批民族文化爱好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等关注民族文化传承,对民族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阐释和解读吸引更多民众加入民族文化传承的行列中,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多元化。可见,“互联网+”塑造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新主体,有利于建构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实现民族文化传承源远流长。

建构民族文化共同体是洞悉民族文化内在机理、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内在诉求。[17]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不能仅仅依靠个别民族文化工作者或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它需要每一位社会个体的共同努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与传播媒体的深度融合不仅扩大了民族文化传播的受众面,而且传播文化信息的及时性、各传承主体交流的便捷性等有利于加快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建构,以发挥共同体合力,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与创新发展。互联网交互式、散布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加了民族优秀文化的曝光率,既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其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还能引起不同责任主体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关注。此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3D影视、数字新媒体等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展示,处于网络结点的每个民族文化爱好者、传播者等均可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参与和互动,在对话交流中加深民族文化认知、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互联网+民族文化”的传承模式在改变民族文化传承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催生了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形态,集中表现在民族文化的传播场域和形式、民族文化的传承内容和主体等方面,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共享、促进民族文化广泛传播、提升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和建构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等。

三、“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实践路径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互联网+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要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主体形成内在联动机制,既要加强互联网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对话,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又要将“互联网作为优化民族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以民族教育信息资源的转化应用为目标,促进民族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和创新”[18],真正实现“‘互联网+教育’意义”[19]

(一)“互联网+”学校教育层面的民族文化传承路径

学校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走向普及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必由之路[20],具有系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促进民族文化整合和完善的功能[21]。同时,学校还是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场域,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22]。“互联网+”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构建和应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实现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最大化。

1.发挥“互联网+民族文化信息整合”优势,培养学生的资源技能

互联网带来的云检索、云整理等信息技术,是民族文化信息搜集与整理的重要工具。学校应培养学生的信息查询、资源筛选和材料整理能力,帮助其熟练掌握获取数字化、信息化文化资源的技能。例如,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教育”在线模式与学生进行跨时空交流,以保障学生能顺利开展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和整理工作。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互联网思维,提高数字化资源的搜集、筛选和整合能力,保障民族文化传承顺利迈出关键一步。

2.发挥“互联网+民族文化资源选择”优势,完善校本课程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意味着民族文化进校园要以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为抓手,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因此,在具体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要多些“冷思考”,以教育学的尺度严格筛选民族文化。[23]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以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为本位开设的校本课程是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其中,校本课程资源的整合过程就是民族文化资源再整合、再创造的过程。学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数据收集、分析和存储方面的便利,有序进行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筛选、整理和创新,还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信息编排,保证“精华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以正确的姿态进校园,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3.发挥“互联网+民族文化理论课程”优势,整合理论课程教学

“互联网+”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虚实结合的生成空间和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业态。在课程方面,“互联网+课程”革新了学校课程的内容、外在形态和组织方式,使课程建设更加媒体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在教学方面,“互联网+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授课形式,实现了教师的差异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课程与教学是学校促进民族文化有效传承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教育平台,通过课程资源整合、课程教学渗透等方式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融入课程与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组织课程研发专家团队,将民族文化精华合理嵌入课程教学中,为任课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环境,在学科课程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知识,如在语文课上融入民诗、在历史课上融入民史等,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此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知识,提升文化认同感。

4.发挥“互联网+民族文化活动课程”优势,丰富教育实践活动

基于“互联网+教育”平台,学校衍生出了区别于传统活动模式的线上民族文化传承活动,这一新型活动课程模式与传统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晚会等实地开展的活动相比,融入了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活动形式更加灵活便捷,受天气状况、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成效。为此,学校在民族文化活动的实践中,既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现实虚拟技术(如“VR”)创设良好的线上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情境,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实地活动,提升线下民族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兴趣,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二)“互联网+”家庭教育层面的民族文化传承路径

家庭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组织,是个体获取民族文化知识、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要发挥自身在民族语言教育、民俗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优势,营造有利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空间氛围,以“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方式,丰富个体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

1.发挥“互联网+语言文字”优势,促进语言文字教学

家庭的语言传承优势主要表现在国家通用语言和本民族语言的习得方面。民族语言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决定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构成民族精神这一深层文化的基因[24]。民族语言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是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载体。就其重要性而言,有学者直接指出了“民族语言前途,往往预示着民族文化前途”[25]的论断。互联网平台对于语言信息的收集与传播速度超越以往任何一个信息传播媒介,而在家庭这个语言学习的重要场域,家长要抓住孩子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充分利用“互联网+语言文字信息”的储存和传播优势,从互联网平台海量的语言音频、视频等信息中挑选适合于孩子学习的童谣、故事等,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并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引导儿童从语言学习中吸取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养分。

2.发挥“互联网+民俗文化”优势,增强民俗文化认知

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优势表现在民俗文化阐释方面。“民俗文化是某一民族在衣、食、住、行、生产劳动、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风尚和习俗,是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并影响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生活面貌”[26]。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之一。家庭是个体接触和了解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有效利用“互联网+民俗文化”优势,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所存储的民俗文化资源信息,进一步丰富家庭民俗文化教育内容,如民族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和丧葬文化等,使儿童通过家庭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和长辈的言传身教增进对民俗文化的认知。

(三)“互联网+”社区教育层面的民族文化传承路径社区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把教育延伸至社会基层,具有终身学习的组织功能和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及变迁的教育弥补功能。[27]社区教育层面的民族文化传承,主要表现在民族村寨社区的祠堂、寺庙、文化活动中心等进行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互联网+”背景下,要继续发挥社区教育在民俗活动举办、民俗知识传播和普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发挥“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场”优势,提升活动举办效果

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特定的“民族文化传承场”,即“传统文化传承场”(如祠堂、寺庙和市场等)和“现代文化传承场”(如非遗传承人工作室、乡镇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两部分。民族节日活动是社区民族文化传承的代表性名片,“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28]。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可充分发挥“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场”优势,在民族节日庆典、民俗活动竞赛等活动举办过程中有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挥其在数字化舞台布置、H5民族文化元素动态呈现等方面的信息化处理作用,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视听体验效果,提升活动举办质量。

2.发挥“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人”优势,奠定民族人才基础

“互联网+社区教育”既凸显“传统及现代文化传承场”的空间优势,也保证了民族文化传承人“时时在线”的时间优势,切实发挥了社区教育的实用功能。过去,场地是影响民族文化传承培训、讲座等活动频率的重要因素[29]。如今,民族文化传承人利用互联网平台(如腾讯会议、钉钉等)开展线上培训和讲座,实现了民族文化“云传承”,有利于吸引更多群体关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可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人”优势,社区应积极帮助提升文化传承人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为民族文化活动的“云传承”奠定重要基础。

(四)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建立“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

学校、家庭和社区是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地域空间,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目标多重性、教育对象广泛性、教育资源整合性和教育形式多样化的特质。作为典型的“民族文化传承场”,要进一步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建立“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实现传承民族文化效率最优化。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区可通过线上线下交流机制,实现相关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借助网络技术,整合民族历史文化的政策信息、活动信息等,建立数字化民族文化博物馆,充实民族文化资源库等。总之,在学校教育的组织协调下,家庭和社区等不同教育主体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整合民族文化内容,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互通有无,互相补充。

四、结语

民族文化传承是提升国民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互联网信息技术构筑了民族文化传播新场域、催生了民族文化传播新形式、创新了民族文化传承新内容,并进一步塑造了民族文化传承新主体,在改变民族文化传承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形态,集中表现在民族文化的传播场域和形式、民族文化的传承内容和主体四方面,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共享、促进民族文化广泛传播、提升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和建构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有效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教育要抓住“互联网+教育”的资源优势,有效落实学生指导、课程建设等;家庭教育要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为重要依托,促进语言文化、民俗文化传承;充分发挥“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场”“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社区教育优势,全面整合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也是“互联网+”时代背景民族文化得以有效传承的应然之举。

参考文献:

[1]邹广文.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J].理论视野,2016(7):5-8.

[2]孙岿,田文霞.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7(8):153- 156.

[3]邬贺铨.从互联网到“互联网+”[N].人民政协报,2015-04-09(3).

[4]李红梅.“互联网+”时代“新”学习方式的价值逻辑[J].中国电化教育,2017(6):102-107.

[5]刘斯琴高娃.论新媒体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J].新闻战线,2015(24):12-13.

[6]孙杰远,刘远杰.融合与认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其路径[J].中国民族教育,2012(1):7-9.

[7]袁凤琴,徐菜.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的民族文化教育传承:价值体现及其实践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20(9):109- 194.

[8]董甜甜.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9.

[9]邹广文.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J]理论视野,2016(7):5-8.

[10]张诗亚.云时代学习:探索与思考[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11]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2]张立辉,赵野春,许华峰.网络空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途径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5):14-17.

[13]张莹莹.用互联网思维唤醒沉睡的文化——省政协《“互联网+”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博览馆建设调研报告解读》[N].云南政协报,2016-12-23.(01)

[1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R/OL].[2021-02-03](2021-06-23).http://www.gov.cn/ xinwen/ 2021-02/03/ content__5584518.htm

[15]李旻,张允熠.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7(5):35-42.

[16]邹广文.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J].理论视野,2016(7):5-8.

[17]吾守尔.论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保护[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3):98- 105.

[18]甘健侯,赵波,李艳红。“互联网+民族教育”的内涵、价值及实现路径[J] .学术探索,2016(2):141-145.

[19]赵帅.破局:互联网+教育[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19.

[20]钟志勇.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2008(1):109-112.

[21]曹能秀,王凌.试论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9-124.

[22]沈沫.学校教育视域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述评[J].民族教育研究,2018(4):38-45.

[23]巴战龙.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应多些冷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18(3):20.

[24]张宏玉.论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学术交流,2012(11).

[25]马戎.民族与社会发 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6.

[26]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447.

[27]谢红雨,肖荷.文化教育人类学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路径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1):23-31.

[28]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0-56.

[29]陈鹏, 穆希琳.社会变迁视阈下非遗“活态传承”研究以 满族说部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0(1):109-116.

“Internet +”New Pattern of Ethnic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Education Path

Zhang Xinyin Xie Weiwei

Abstract:With the profou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 era, the inheritance of ethnic culture has encou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value and form of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 and “ethnic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its integration form to educational practice.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new pattern of ethnic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education under “Internet +”.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ternet +” presents its unique value in the field, form, content and subject of ethnic culture communication respectively, and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ource sharing, concept dissemination, rich connotation an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ethnic culture. In addition,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e, its path optimization is based on the “Internet +” ethnic culture inheritanc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innovative development value connotation. We 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strength and role of schools,families and communities,comprehensively integr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school-family-community”,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inheritance of ethnic culture under the “Internet+”.

Key words:Internet+”; ethnie culture; ethnic cultural inheritance; education path

责任编辑:李晨程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