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教育日益显示出它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如何看待教育,把发展教育摆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这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同志正是从中国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把发展教育看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全党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并指岀必须把教育放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
一
小平同志并不是孤立地就教育论教育,而是把教育同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联系起来,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联系起来。他的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同他的教育经济观密切相关。他不仅从政治的角度观察教育,把教育和青年一代的成长,看成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1],而更侧重于从经济的角度来观察和解决教育问题,把教育、人才、科技、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看成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发展整体。这就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和重要的思维方式。
小平同志十分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他说:“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3]。他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重申了这一思想,提岀社会主义本质和任务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两者是联系着的。我们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而达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靠什么?现在主要是靠科学技术。小平同志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里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的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命题也是从现代生产力的内涵中引伸出来的。生产总是智力、体力、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应用。随着生产的现代化,其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在现代生产中,约有80%是依靠科学技术,而不是简单地依靠体力和经验。当科学技术尚未并入生产过程时,它还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而当它一旦并入生产过程,物化在生产工具、设备和生产流程时,就即刻转化为物质力量,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推动着物质生产的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曾指出: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4]。他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而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5]。马克思的这一预言已经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实现了。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也就没有现代的生产力。所以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现代生产的本质特征。它不仅指明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指明了教育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要靠教育。基于此,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教育。他在粉碎“四人帮”以后重新主持中央工作的时候,首先要求把党的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并提出这一重点的转移也包括教育在内。因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和教育是不行的。他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6]。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7]。他把教育的社会作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才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人,作为教育对象,在受教育期间,他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人作为劳动力,又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年轻一代接受教育是为将来参加社会生活做准备的。而当他一旦参与了社会生活,进入生产过程,他就成为生产力旳重要因素。所以,劳动者、人才,是教育同生产力的连接点。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只有当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同生产工具的技术构成水平相适应时,才能产生应有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小平同志指出;“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匸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他说;“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8]。这种“劳动力”的培养,要靠教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9]。他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刀的总和”[10]。也就是说,这种体力和智力发展的水平越高,人的劳动能力也就越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和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小平同志说:“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就是建设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11]。
小平同志在“文革”结束后分析了我国当时科技队伍的状况,他说:“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12]。这同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不适应,必须把教育工作认真抓上去。他说:“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13]。他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指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他说“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14]。
当然,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还比较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而我国又是拥有11亿人口的大国,其中各级普通学校在校受教育的人数就有2亿多人。我们的特点是穷国办大教育。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把教育搞上去,的确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世界在急剧变化,从国内、国际发展的总趋势看,必须把教育搞上去,要把教育摆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小平同志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槁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5]。“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6]。
小平同志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是基于他对教育在新技术革命时期战略意义的分析,把教育同人才,科技发展、经济振兴、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看待的。这正是现代生产和高科技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规律。当今世界各国都空前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已成为一个重大的趋势。法国的富尔说:“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17]。同样,教育也是第一次被视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前途与命运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共同趋势和对这一趋势的认识,决不是某些个人“主观意志”的表现,而是反映着一种规律,蕴含着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二
“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也称之为“教育先行论”,这是现代教育的概念和理论。教育先行包括对现实社会的先行和对未来社会的先行两个方面内容,主要是指对未来社会先行而言的。它是从宏观上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与未来经济发展的关系。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一规律只有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才完全显示出来。在古代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教育同经济发展的这种“先行”的本质联系。整个古代社会教育只能走在经济发展的后边。这也是由古代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所以,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逐渐认识它、掌握它,按照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它,更不可能取消它;不然,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所以,要研究理论,探索规律,认识它、把握它,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尽量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当然,对规律的认识也要有一个过程,甚至对某些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但是,应该早一些认识它、把握它。
建国后,我们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还是在教育的发展上,都走过这样的弯路。而对经济建设同教育的关系,更是缺乏应有的认识,整整“耽误了二十年”。
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当无产阶级政权问题解决以后,应不失时机地把党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教育也必然由主要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转向主要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但是,在建国后,这种工作重点的转移并没有很好地实现。由于“左”的思想和小农经济习惯势力的影响,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把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看成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认为社会的重要任务是继续解决政权问题,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这样在一个相当长的肘间里,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不但国民经济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教育事业也甘期没有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相反,却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这种情况到了“文革”时期发展到极为严重的程度,不仅“停课闹革命”,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而且把知识分子划归为资产阶级范畴,成为革命的对象,从教师到学者、专家,很多都遭到莫须有的批判和斗争。这种严重违背规律的结果,就是国家人才出现断层现象,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这正是规律对我们的惩罚。
由于轻视教育,在客观上造成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形成人才短缺,科技落后,生产发展迟缓;而由于经济的落后,也就提不出足够的教育资金,又影响了教育的发展。这样形成教育与经济相互消极影响的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使得经济和教育都受到一定的损害,长期处在落后的状态。正像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整整耽误了二十年。也就是说,二十年前应该做的事情,到“文革”结束时才开始做,在我们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候,世界各国都在飞速发展,已相继进入新技术革命的时代了。
扭转这种落后的局面,除了在发展生产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外,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关键问题,就是下决心抓好教育,切实把教育摆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这样,教育上去了,人才岀来了,科技就能快速发展,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繁荣;经济发展了,也就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教育;而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可以彻底消除那种“恶性循环”的阴影,形成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优先发展教育,这不仅是从我们的历史经验和世界现代化发展的现实上得出的结论,而是有其更深层次的理论根据的。
首先,优先发展教育,是由教育的本性和社会职能决定的。教育具有生产性,是生产斗争的工具。它是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再生产而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的。人才的培养和再生产是一切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的先决条件,是振兴经济和建设“两个文明”的强大原动力。不优先发展教育,不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是以科学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过程和设备经常发生着变革,造成劳动者不断变换劳动岗位、劳动职能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进行全面流动。这就要求劳动者要具有更高的素质与智力、体力的全面发展,不然,就不能适应生产的经常变革和劳动者的全面流动。在这方面,教育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唯物史观确认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唯一的最终的物质力量,教育本身虽不是生产力,但它与生产方有着本质联系。它可以通过开发智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通过改变和提高生产力构成因素之一的劳动者的素质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因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原动力。
教育的这种生产性以及同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联系,决定了教育必须先行。
其次,优先发展教育,也是由教育自身周期长和迟效性的特点决定的。众所周知,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劳动力的再生产和人才的成长周期比较长。教育的生产效益、社会效益不能立即呈现,要有一个过程。所谓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效益。在校学习的年轻一代,他们还不是现实的劳动力,还只是一个可能的劳动力,要通过教育和训练才可使他们从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今天奔赴各条战线的建设者,是过去教育的成果,而目前在校的学生,则是21世纪的科技力量和骨干,是“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主力军”[18]。同教育的周期长相关的就是它的迟效性。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面向未来,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做好准备。教育的发展要走在经济发展的前面。
第三,优先发展教育也是受教育投资效益的长效性和增效性决定的。教育的周期长、收效慢,教育的投资要等到若干年后学生成才参与社会生活时,才可看到它的效益。而这种效益一旦形成,比起其原投资数额要大得多,而且成为长期产生效益和不断增加效益的因素。
这也就是当今世界各国不惜花费更多的财力、物力,增大教育投资,大力发展教育的原因。他们把教育投资看成是最有效的生产投资。这种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增加生产设备和劳动者数量的投资要高出若干倍。是“一本万利”的事业。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经推算过,美国由教育投资在增加国民收入的总额中占33%。就是说,在国民收入增长的总额中,有1/3是由教育投资取得的。日本也用舒尔茨的方法试算,1925-1955年的30年间,在国民收入总增长额中,约有25%是由于增加教育投资取得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研究指明,受过初等教育的工人能提高生产效率43%,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能提高108%,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则能提高300%[19]。甚至有的国家测算过,工人的学历每提高一个年级,在某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就能提高百分之多少。尽管这些资料都是十多年前的,但它反映着一个重要规律,即“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会增加经济效益,教育的成果--人才,是长期增效的因素。这也决定了要优先发展教育,早优先,早受益。
实践证明,优先发展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指示和论述,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针。
三
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了贯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把教育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在80年代中期,党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决定,在理论上揭示了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同教育发展的本质联系。小平同志说:“这些改革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我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不仅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且也指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认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指岀“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又进一步要求“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并提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1992年10月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了上述精神,指岀“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要求“各级政府要增加教育投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21]。
中央的这些决策,全面反映了小平同志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了中等和高等教育的结构,增加了教育投入,提高了教师队伍……,使得教育更广泛地介入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育的职能也不断扩大。教育除了通过培养人来为经济建设服务外,学校还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广泛地参与了社会服务和科技开发,逐渐成为直接促进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也为学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了活力和经费的来源。这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重大胜利,也是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重大胜利。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教育的历史发展十分落后,再加上“四人帮”的破坏和20年的耽误,以及人们主观上的一些思想障碍,使得教育还没有真正、完全地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这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人们主观思想上的原因,有的对教育还不够重视,或者说还没有真正从战略高度认识它;也有的还有不同程度的糊涂认识,或者说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理论上的分歧,障碍了我们的教育实践的发展。
从主观思想来分析,其思想障碍有以下几种。(1)传统思想的影响。把教育仅仅看成是一种消费事业。对物的生产比较重视,认为物质生产的投资见效快,今年的投资,明年就有收益,后年就能收回成本;而对人的培养、智力的投资,则比较轻视,认为教育周期长,投资收效慢,远水解不了近渴。把经济与教育割裂开来,急功近利,也就不可能把发展教育提到应有的地位。(2)“先经济、后教育”的思想。认为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了经济建设的高潮,才能出现教育建设的高潮;教育不能脱离经济的基础,更不能使教育的发展超越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提供的可能性。这样,教育只能跟在经济后边,不能走在经济前边。(3)“教育不能决定社会论”。认为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决定了这一定社会的文化教育;不能颠倒这种谁决定谁的关系,不能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说历史上的“教育救国论”正是夸大了教育的社会作用而遭到失败的,等等。
这些观点都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从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教育首先受一定社会发展的制约,然后才在社会制约下,发挥它的社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是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也应该看到,教育的社会作用的大小和发挥的如何,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性质。如果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出统治阶级已走向没落、腐朽、反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矛盾日益尖锐化,这时必须引起严重的阶级斗争,这时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政权问题,以解放生产力,需要的是一场暴力革命。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不能也无力去改变这个社会,甚至它还必须服务于和维护那个制约它的经济基础,表现出明显的阶级斗争工具的性质。然而,当政权问题解决以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这时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不仅是广大群众所需要的,而且也是新的统治阶级和政权所需要的。这时教育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它促进科技进步、振兴经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也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条件下,才可以说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教育这时体现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服务的一致性。这种决定性,并不违背它必须受社会制约的规律。历史上主张“教育救国”的爱国志士的悲剧,正是对他们那个时代社会的矛盾和主要任务缺乏应有的认识,而用教育代替革命,必然要失败。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则完全可以大谈“教育兴国”、“教育为本”和教育的决定性作用。
至于先经济还是先教育,哪个符合规律或违背规律,这也要具体分析,不可简单化。教育必须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适应”,既包括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包括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可能性。忽视“需要”,那只能够在经济后边走,也就不可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忽视“可能”,又会使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水平,使得教育与经济都会蒙受损失。那么优先发展教育,教育发展要先于经济的发展,是不是违背了与经济相适应的规律呢?不是。“相适应”包括“需要”与“可能”。“需要”是主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可能性”也不可忽视。问题是“教育优先”并不意味着教育的发展可以脱离或者超越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它仍然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得教育有个较大的发展,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做好人才的准备。关键是教育“优先”,有些事业就得不优先,紧一紫,让一让,集中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上。正如小平同志指岀的“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解决好。这样,在总体上也就不会使得教育的发展超越经济的发展可能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调整好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使得教育更好地、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我们的观念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看待教育,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要有点紧迫感。不能“口头上承认教育重要,到了解决实际冋题时又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小平同志批评那些“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22]。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髙度来看待和解决教育问题。不然,“就会误大事”,真的“就要负历史的责任”了。
注释:
[1][6][7][8][11][12]《邓小平文选(1975-1982)》,北京:人民岀版社1983年版,第92页,37页,85页,88页。
[2][3][13][14][15][16][18][20][2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63-64页,120-121页,122页,274-27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7页。
[5]同上,第46卷下册,第217页。
[9]同上,第21卷第1分册,第210页。
[10]同上,第23巻,第190页。
[17]《学会生存》,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8-39页。
[19]《教育研究》,1984年第10期,第68页。
[21]《人民日报》,1992年10月21日。
责任编辑:赖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