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5、6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三期) > 正文

建党百年民族教育方针的演进理路

作者:许丽英 王联英
阅读数:212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年第1期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我国的民族教育方针经历了多次调整与修改。教育方针的转变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民族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上的价值取向转向与现实诉求变迁。从民族教育方针经历的初步探索期(1921—1948年)、建立形成期(1949—1976年)、改革发展期(1977—2011年)、全面发展期(2012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看,我国民族教育方针呈现出人才培养理念从尊重差异性向增进共同性与尊重、包容差异性转变、人才培养重心由重“量”向“质”“量”并进转变、人才培养标准由注重政治觉悟与文化知识向全面发展转变的演进趋势。党的百年民族教育方针演进历程表明,“两个基本点”“三条主线”是符合民族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坚持民族团结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守护线,坚持尊重民族地区实际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基准线,坚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生命线。

关键词民族教育;教育方针;建党百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民族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回顾百年,民族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方针的正确导航。“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1]对民族教育方针进行细致梳理,有助于我们从历史嬗变中把握阶段性与一致性,把握好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走势与内在规律,为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一、中国民族教育方针的百年演进历程

纵观建党百年中国民族教育方针的演进历程,依据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事件,可以分为初步探索期(1921—1948年)、建立形成期(1949—1976年)、改革发展期(1977—2011年)、全面发展期(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

(一)初步探索期(1921—1948年):促进民族解放,培养抗战建国人才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开始致力于反对剥削压迫、促进民族解放、揭露分裂阴谋。在党的领导下,民族教育为民族解放、阶级斗争、抗日战争服务。这一时期,在培养什么人方面,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抗战建国人才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在怎样培养人方面,创办民族学校和消灭文盲成为民族教育的工作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带领中华民族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为促进民族解放,有序开展民族地区工作,在“培养什么人”方面,重点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抗战建国人才。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四届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关于蒙古问题决议案》就内蒙古工作问题提出:“我们现时最重要的责任,便是蒙古人先进的民权主义分子,尤其是蒙古的知识阶级,归到革命这方面来。”[2]这一议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就具体民族制定的详细政策,强调积极吸收蒙古先进知识分子,培养革命精神。1931年11月,《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规定:注重干部的培养,“尽量引进当地民族的工农干部担任国家的管理工作。”[3]此政策多措并举,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民族教育总方针的出台奠定了基础。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强调,在争取少数民族加入红军的同时注意政治教育,既积极吸收少数民族人才,又提高共产主义觉悟。1940年7月,《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指出,对蒙古民族进行抗战教育,在发扬蒙古族优良传统的同时培育抗战建国人才。

创办民族学校是抗战时期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1939年1月,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到,为了培养蒙、回民族干部,政府曾开办抗日回蒙学校,在课程上完全采用他们本民族文字。1941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创办民族学院,第一次招收学员人数达300人以上,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增强了少数民族储备干部力量。1947年4月27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重视教育发展,“开办内蒙古军政大学及各种技术学校”[2],加强人才培养。

开展扫盲运动,对去迷信、开民智,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水平有重要作用。1937年6月20日,《在民主的普选运动中所提出的民主政府施政纲领》指出:“普遍的设立日校夜校及补习学校,进行消灭文盲运动。”[2]1940年7月,《提纲》规定:“设立各级完全免费的学校。”[2]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强调加强消灭文盲政策的推进,促进新文字教育。在以上政策的积极推行下,扫盲运动成为群众教育的工作重心。

(二)建立形成期(1949—1976年):助力国家建设,培育大量少数民族干部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万众一心开始国家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4]在这一总方针的指引下,1951年11月,《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以下简称《第一次报告》)提出:“少数民族教育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内容,并采取适合于各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形式”“应根据各民族教育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巩固、发展、整顿、改造的方针。”[5]这一时期,在培养什么人方面,培养普遍而大量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怎样培养人方面,顺应民族发展特点的培养方式成为民族教育的工作导向。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发展状况不一,少数民族干部人才短缺。1950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方案《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出台,强调人才培养以“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6]为目标,普通政治干部与专业技术干部相结合。次年11月,《第一次报告》指出,要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首要任务,以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既指明了民族教育发展的方向,又把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放在重要地位。《1954年文化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强调,现阶段民族教育的重要工作是办好少数民族干部学校,以培养满足民族发展的各类人才。这一时期,以培养大量的少数民族干部为先,能够适应社会需要、进行国家建设的政治干部为重是民族教育的重点。1966—1976年,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民族教育发展遭到重创。各级学校以“闹革命”为中心,教育教学工作一度停滞,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教师遭到严重迫害,此阶段在本文中不做重点讨论。

各少数民族语言、宗教、教育传统等方面独具特色,不同地区发展状况不平衡。因此,民族教育方针必须考虑民族发展特点,采用适当形式,在现有事业上逐步提高。在学制上,1951年8月,政务院通过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级学校学制进行统一,特别强调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要考虑地方实际,制定适合的学制计划与学校规程。在课程方案上,同年11月《第一次报告》提出各少数民族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结合各少数民族具体发展情况有步骤地建立。在教学上,使用本民族语言教学。新中国成立前,各民族语言不通,大部分不懂汉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尊重实际。《第一次报告》规定,在教学中使用本民族语言教学,对无文字或文字不完全的民族开展文字创设工作。“文革”期间,在“左”的思想干扰下,民族语文教学被暂停,少数民族学生与学校的经费支持被缩减与取消,全国先后有8所民族院校被撤销或停办,民族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三)改革发展期(1977—2011年):推动改革开放,造就专业化技术人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清除了“左”的错误思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引领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逐步恢复与发展民族教育事业。1981年、1992年分别召开全国民族教育大会,指出了新形势下民族教育的方针与任务。这一时期,在培养什么人方面,为推进改革开放,培养少数民族专业化技术人才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在怎样培养人方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民族教育的工作核心。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少数民族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9年10月6日,《关于民族学院工作基本总结和今后方针任务》提出,民族学院的方针为“任何政治干部都必须学习一、两门技术知识,力求成为又红又专的好干部。”[6]“又红又专”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1980年10月,《意见》指出,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四化建设,必须培养大量的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强调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同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7]。革命化是前提,年轻化是要求,知识化和专业化是重要内容。1992年3月,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大会发表的《团结奋斗继续前进实现少数民族教育和全国教育的协调发展》(以下简称《团结奋斗》),要求人才培养在发展方向上要具有战略眼光,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既要培养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又要培养高、精、尖人才,既要培养现在需要的人才,也要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8]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指出,要培养一大批专门人才与创新人才。这一时期,素质高、能力强、满足社会需求成为了“培养什么人”的重要标准。

在教育阶段的重心选择上,有计划地逐步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是这一阶段民族教育的重要任务。一方面,以免费的形式解决民族地区“上不起学”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提升民族地区整体素质意义重大。1980年10月,《意见》强调抓好中小学教育,改民办为公办,对最贫困的地区,实行免费教育,逐步开办寄宿制的民族学校,增加经费补助,保障学生学习与生活条件。同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对文化教育十分落后的一些少数民族,更须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最贫困的地区要由国家包下来,实行免费教育”[9],以国家之力,普及民族地区小学教育。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将普及教育年限扩展为九年,使得普及义务教育成为80年代一项重要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教育内容上,民族教育方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正确民族观的树立。1981年8月,就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上讨论的问题而形成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报告》强调,必须要切实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大力发展民族团结教育与科学教育。1992年3月,《团结奋斗》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重视在各族学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8],培养学生成为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四有”新人。

(四)全面发展期(2012年至今):凝聚复兴力量,塑造全面发展人才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我国进入了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2017年,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0]新时代,在培养什么人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指标;在怎样培养人方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为民族教育的工作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2015年8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出发,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着力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1]。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强调教育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促进我国“五育并举”“五育联动”,这一目标也成为民族学校人才培养的新使命、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德育摆在重要位置。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指出党的教育事业要牢牢把握好“德”,“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13],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立德树人理论进一步深化,“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4],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多维指标,明确学校立德树人的发展路径,把立德树人贯彻到学校的各个方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2015年8月,《决定》指出:“打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11],在不同民族学生之间开展联谊活动,增进交往交流交融,使学生缔结团结互助,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2021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了新时代民族教育发展的价值遵循,今后一切民族教育工作都要向此聚焦。

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民族交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的重要根基。2015年8月,《决定》强调,从多方面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培养高素质双语人才,促进民汉互通。2016年8月,《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以“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为主要任务,努力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更加完善。”[16]

二、中国民族教育方针的演进趋势

回顾党百年民族教育方针的演进理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为实现党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呈现出“三转变”的演进趋势。

(一)人才培养理念从尊重差异性向增进共同性与尊重、包容差异性转变

建党之初,由于不同民族间文化传统差异较大,因此,在不忽视国家整体统一性的基础上,人才培养强调尊重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针对少数民族具体情况,规定“全国各地区少数民族的中学规程另定之”[5],充分考虑地方特点,采用适合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举措。

随着教育差距缩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向强调文化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并重转变。尊重民族间的差异性是人才培养的手段,增进文化的共同性,强化国家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15]。中华民族和各民族间是多元一体的,二者是紧密相连,紧紧相拥的,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明晰定位,保持高度自觉,才能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坚不可摧。

(二)人才培养重心由重“量”向“质”“量”并进转变

建党初期,社会环境复杂,培养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是党的主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人才资源缺口较大,为促进新中国建设,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大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发展新中国教育,形成一定量的教育规模刻不容缓。这一阶段,民族教育方针侧重“量”的提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往只强调“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质量”并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高精尖的人才至关重要。1980年10月,《意见》指出,目前少数民族专业化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培养高质量人才。新时代以来,随着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科学化、现代化成为了民族教育的发展趋势。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十大战略任务,强调“振兴中西地区高等教育,提高民族教育发展水平”[17],规划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具体步骤,重视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人才培养标准由注重政治觉悟与文化知识向全面发展转变

建党初期,为促进党的发展壮大,提高民众政治觉悟,民族教育主要向民众普及共产主义知识,有系统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凝心聚力。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未曾接受过正规教育,普遍不识字,因此,民族教育注重政治觉悟与文化知识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逐步恢复,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强调:“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5]这一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在以往重视智育的基础上强调德育、体育。1981年12月,《关于加强民族艺术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民族艺术教育,鼓励发展一批艺术学校,培养一批艺术教师,把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1992年9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意见》强调要加强民族地区体育工作,把体育作为今后学校教育的重点。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上政策都表明现今我国人才培养向全面发展转变。

三、中国民族教育方针演进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民族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为更好地服务国家与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民族教育方针不断调整,形成了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道路,“两个基本点”“三条主线”成为中国民族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

回顾百年,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成绩斐然,少数民族干部又红又专、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再创新高、双语教育不断发展、对口支援合作共赢、教育现代化不断提升,民族教育体系渐趋完善,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12]。坚持党对民族教育的全面领导:一是充分发挥党在民族教育决策与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不断完善民族教育行政体制,聘用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推进民族教育的发展。二是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实际教学中。在教材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出党的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党,热爱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二)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既是民族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也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教育主要为革命战争、阶级斗争与民族解放而培养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为进行新中国建设,党采取多重措施,逐步健全民族教育体系,保障民族教育发展。改革开放时期,民族教育的主要工作是坚持对外开放,深化改革,促进民族教育健康发展。新时代以来,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

(三)坚持民族团结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守护线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与各少数民族建立起了友好和谐的民族关系。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坚决克服大汉民族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两种错误思想,维护民族团结。新时代下,我国面临着深刻复杂的环境,各种民族分裂因素依旧存在,因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为当今中国民族教育的首要任务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必须“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8]。因此,要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增强“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对民族分裂,实现民族大团结大繁荣。

(四)坚持尊重民族地区实际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基准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发展民族教育,必须要尊重民族实际,走适合民族发展的道路。1951年11月,《第一次报告》要求不对民族学校的学制、教学计划等做统一规定,各民族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在国家的统一政策的基础上加以变通。在此方针的指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学制上实行十一年制,青海藏族中小学实行十二年制。由于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山区、牧区,因此,在办学形式上各民族地区纷纷建立寄宿制民族学校,以适应各地的生产劳作与生活流动。因此,发展民族教育,必须着眼于各民族现状,不能照搬汉族地区做法,只有尊重民族地区实际,才能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五)坚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生命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教育,不仅仅是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事情,更是关乎到整个国家全局的事情。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高度出发,着眼于国家的整体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服务。一是为本民族地区的发展而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宗旨,满足人民教育诉求,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将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们群众关心的问题,在推动少数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二是为国家建设而服务,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全球视野推动国家乃至世界发展。要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用地缘优势,坚持对外开放,与沿线各国加强文化交流,搭建合作平台,推动资源共享,扩大国际影响力,共创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石佩臣.教育学基础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229.

[2]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第一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46,347,281.

[3]魏宏运.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3)[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219.

[4]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文献选编(一)[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83.

[5]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29,141,725.

[6]吴仕民.中国民族教育[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423,444.

[7]陈登才.新编党建党务工作实用手册(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287.

[8]司马义·艾买提.团结奋斗继续前进实现少数民族教育和全国教育的协调发展——在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民族教育研究,1992(2).

[9]国家教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教育体制改革文献选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60.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1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N].中国民族报,2015-08-18(3).

[12]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人民教育,2018(18).

[13]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

[1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15]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EB/OL].https://www.neac.gov.cn/seac/c103253/202108/1152266.shtml

[16]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6(11).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1).

[18]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责任编辑:桑尔璇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