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5、6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三期) > 正文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使命、动力及建设思路

作者:葛道凯
阅读数:310

来源:《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

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标志着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2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全社会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期待更加具体和全面。2021年11月,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为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提出了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更明晰,任务更清晰。如何理解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呢?我们认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使命,以教育体系的多维度优化调整为动力,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衔接,以及教育内部各阶段、各环节、各要素之间有机融合,服从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

一、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发展高质量教育为使命

提高教育质量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日益增长,发展高质量教育成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行动自觉和重大使命。高质量教育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涵。

(一)高质量教育是育人为本的教育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的本质和灵魂是育人。坚持育人为本,首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相统一,坚持“五育”并举和学思行结合,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全员育人为主体维度,以全程育人为时间维度,以全方位育人为空间维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高质量教育是公平普惠的教育

公平普惠强调的是教育的平等性和包容性,既体现了法律赋予的“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也体现了全纳教育思想以及“有教无类”思想。这实质上是落实好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的要求,推动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走向相互构建、相互交叠融合,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高质量教育是结构优化的教育

教育结构是教育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结合方式和比例关系,它的优化既要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要符合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类型和水平差异显著,不同区域、层次、类型的教育发展也各有特点。发展高质量教育需要将教育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等多重关系,既为不同地区、学校教育提出硬性底线要求以确保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也为不同地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更多弹性和广阔空间,以促进更加绿色共享的协调发展和更加丰富多样的特色发展。

(四)高质量教育是充满活力的教育

改革创新是激发教育发展动力活力的源泉。发展高质量教育需要站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体制改革和以教育评价为重点的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同时,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活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发展高质量教育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高质量教育是开放多样的教育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在开放中成长、在交流中发展的教育体系。发展高质量教育需要着眼于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实践和智慧,以包容的胸怀、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教育之林。同时,高质量教育体系也是在因材施教中彰显个性化、在尊重差异中体现多样化的教育体系。发展高质量教育需要进一步创新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进一步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使整个教育呈现灵活、多样、共享等特点,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六)高质量教育是有贡献力的教育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更加渴求以高质量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高质量教育需要牢固树立教育是“国之大者”,完善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体系,健全产学研一体化体制机制,增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尤其需要强化一流大学与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争当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

二、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多维度优化调整为动力

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教育情况的基本架构与描述,包含层次、类型、形态、纵横向、内外间等关系,对发展高质量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引擎作用。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更加注重对这些关系进行多维度的优化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衔接顺畅,各级各类学校定位清晰,形成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自适应调节机制。

(一)更加注重纵向贯通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一个具有比较特征的相对概念,要在教育体系自身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状态的纵向比较中,分析和把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比如,为构建现代化终身教育体系,既要巩固提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普及和质量水平,也要不断拓宽成人教育、自学教育、开放远程教育等继续教育渠道,推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各层次教育相互衔接,进一步填补0—3岁托幼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短板,着力破解“一老一小”民生难题。再如,为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拔尖人才,在优化现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还可参考国际超常儿童教育理念共识和相关立法,制订出台相关法律,对超常儿童分类识别、学段衔接、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职责分工等实行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

(二)更加注重横向融通

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鲜明的横向结构特征,应通过把握同一层次教育中不同类型、不同要素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改革创新效率最优化。比如,针对结构优化,应进一步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等协调发展。针对“五育”并举,应深刻把握每一育所具有的特定任务和作用,充分发挥“五育”协同效应,共同作用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针对“三全育人”,应发挥学校课程、教学、活动、管理、文化、资助等每一个要素的育人作用。针对高等学校重科研轻教学问题,应从评价制度改革入手,推进教学和科研形成相互促进的整体,既要抓好教学,也要通过科研来提升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三)更加注重内外联通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我们把教育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战略全局”中去谋划,不断优化教育的内外部关系。从教育系统内外看,应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新型政校关系,尊重教育自身规律,保障学校办学条件,解决学校发展难题,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推动教育服务社会发展;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相适应;通过发挥学校的文化高地作用,丰富校园文化,推动学校文化社会传播;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过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教育,为学生提供人人能成才、人人有平台的环境和氛围。从国内外看,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是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应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通过更多的中外教育合作项目或交流活动,实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互利互惠的目标。

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路上,教育系统要以“八聚焦八完善”为重点,不断开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新局面,更好地彰显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一)聚焦促进人的现代化,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

强化政治性,树牢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深入实施以“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为重点的“五进”行动,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突出协同性,落实“五育”并举。加强学校体育,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构建高效、开放、优质学校美育新格局。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学会勤俭。

突出实效性,拓宽立德树人路径。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覆盖全学段的质量标准,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校内外资源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水平。

(二)聚焦落实“学有所教”,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突出普惠健康,加快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推进课程游戏化,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高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突出优质均衡,补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短板,持续做好义务教育“双减”工作,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提高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突出特色多样,加快补充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统筹增强县域普通高中办学实力,全面变革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不断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覆盖面。办好综合高中(班),促进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三)聚焦打造技能强国,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职业教育与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打造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集成平台,推动更多高职院校进入国家“双高计划”。提升技能供给质量,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训实习等方面的一体化改革。加快推进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行全国统一的“职教高考”制度,积极构建“国家统筹+省级推进”模式,“文化素质”测试可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形式实施,职业技能测试则采取省级层面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形式开展。同时,应构建与生源数量相适应的招生计划分配机制,进一步打破升学地域和学校限制,并鼓励综合性大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参与招录。

(四)聚焦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完善一流大学群建设体系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强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支持,拓展本科层次办学容量,优化中心城市高等教育布局,支持发展新型大学,规范高等学校异地校区管理,建设符合不同地区发展特点的一流大学群体。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积极探索一流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和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的建设,更大力度地支持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急需、冷门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培养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紧缺人才、新兴产业人才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和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创新服务能力。

(五)聚焦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推动各类学校向社区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进一步完善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域主导的社区教育网络,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多措并举发展老年大学和远程老年教育,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构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完善终身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加快推进“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深化学习成果在多种场景下的协同创新,构建渠道更畅通、方式更灵活、资源更丰富、学习更便利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不同群体多元化学习需求。

(六)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教育对外开放体系

坚持把教育置于世界坐标中去学习、去比较、去思考、去合作,开创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高度重视在国家层面加强对疫情形势下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指导和项目引导,启动实施若干教育对外开放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项目引导和经费支持。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在推动立足本土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潜力和优势,推动境外知名院校在国内独立办学的政策试点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规划战略的相互衔接,进一步激发教育对外开放动力活力。同时,建立完善对外援建校园项目与高等学校境外办学项目的对接机制,推进对外援建基础设施项目与相关海外本土人才培养的统筹规划和协同推进。

(七)聚焦培育“大先生”,完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体系

全面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加强典型宣传,弘扬高尚师德,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教师教育振兴行动,实施各级各类教育强师计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加大事业编制存量盘活力度,优先保障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加大统筹调整力度,推动教师按需合理流动。改革教师管理制度,推进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备案制管理和义务教育学校“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高等学校岗位设置意见。

(八)聚焦激发动力活力,完善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改革事关事业发展方向,抓好教育评价改革,就牵住了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牛鼻子”。深化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重点评价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优先发展、落实教育重大决策部署、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和评价观等情况。深化学校评价改革,坚持用评价引领各级各类学校找准自身与社会的契合点,强化分类发展,突出特色品牌。深化学生评价改革,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健全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成才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董自程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