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四期) > 正文

2022年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四期)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85

来源:西南大学

2022年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四期)

1. 吴黛舒.《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本土反思》

2. 彭虹斌.《教育理论、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三者关系研究》

3. 冯建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历史逻辑》

4. 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

5. 李政涛,周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学的知识供给》

6. 檀传宝.《发展范式转型的意味——论“2019年以后”的中国与中国教育应有的变革》

7. 钱理群.《中国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问题,而是利益问题》

8. 袁同凯,冯朝亮.《追寻“自性”: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演进与范式探索》

9. 侯怀银.《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10. 黄济.《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

11. 陈建华.《学校发展的伦理审视》

12. 张桂.《教育学的普遍性格:一种基于公共理性的道德承诺》

13. 宋岭.《杜威哲学中的具身化思想及其教育意蕴》

14. 夏剑.《人的理智自由及其发展:杜威自由教育思想探析》

15. 李立国,冯鹏达.《从学科建设到学科治理:基于松散耦合理论的考察》

16. 郭建斌.《教育学原理学科建设的历程、成就和展望》

17. 赵华晔,孙振东.《OECD是如何影响世界教育的?——基于知识生产的视角》

18. 龙洋.《学科评估功能的原生态回归路径探索》

19. 张羽,刘慧琴,石中英.《教育投入产出的人文属性》

20. 熊丙奇.《劳动教育“独立成课”,如何确保开齐开好?》

21. 赵华晔,孙振东.《合乎生活: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22. 程从柱.《论劳动教育的生命意义》

23. 李俊峰,王晓岚.《劳动教育基本属性的三重维度》

24. 檀传宝.《如何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对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之思》

25. 位涛,刘铁芳.《劳动意涵的历史演变与劳动教育的当代实践》

26. 魏艳平.《劳动教育对青少年的价值引领研究》

27. 朱平,戴家芳.《学校劳动教育何以可能:四个难题及其应对》

28. 杨玲.《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影响》

29. 林克松,杨欣怡.《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

30. 江涛,杨兆山.《职业教育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与路径》

31. 侯怀银.《共同富裕背景下社区教育公平的实现》

32. 马凤岐,谢爱磊.《教育平衡充分发展与共同富裕》

33. 于玉慧,周传斌.《“四个共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阐释的新向度》

34. 邓文勇,李广海.《社区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35. 李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

36. 彭妮娅,李永明.《教育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作用》

37. 党印,刘丽红,张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溯源、历史演进与现实方向》

38. 张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研究》

39. 黄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40. 徐文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贯通》

41. 田良臣,洪敏.《技术促进教学的伦理困境与超越》

42. 孙振东,李仲宇.《新技术时代教育“无思”症候及突围路径》

43. 覃泽宇.《人类、技术和教育之共在论——兼论海德格尔重返前苏格拉底原初思境的技术之思》

44. 谢丽娜,孙振东.《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

45. 杨磊,朱德全.《教育元宇宙:未来教育的乌托邦想象与技术伦理反思》

46. 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发展机遇》

47. 褚君,李永梅.《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技术力量及其教育风险规避》

48. 李政涛.《通往“未来学校”的四种范式》

49. 金久仁.《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耦合可能与限度约束》

50. 张务农,贾保先,曾强,常晟.《“代具”还是“代替”?人工智能究竟能否取代人类教师的哲学省思》

51. 王学男,李五一.《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与反思—兼谈对教育本质是追求抑或遮蔽》

52. 穆肃,庄慧娟,王雅楠.《面向教育过程公平的无缝学习内涵研究》

53. 顾一军,王源,李晓燕.《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54. 郭丹丹.《教育不平等的发生机制和转换逻辑》

55. 胡金木."《教育正义的多维审视:资源分配、文化承认抑或自由发展》

56. 冯建军.《道德教育:如何面对陌生人》

57. 陈乐乐.《教育学的身体面向及其道德教育启示》

58. 冯永刚.《道德教育中的人道困惑及制度保障》

59. 师欢欢,后慧宏.《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内涵建设向度》

60. 张旸,杨正宇,陈凡.《中西部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困境与突破》

61. 乔云霞,李峻.《农村基础教育“内卷化”的制度性审视》

62. 张春海,肖英鑫.《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然样态、发展困境及提升路径》

63. 张越.《“语言-图像”视角下偏远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困境与突破》

64. 汤夺先,王增武.《互嵌与共享:新时代散杂居地区民族文化交融研究》

65. 向齐,宋淑华,向思龙.《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直过民族”教育发展概况及对策》

66. 袁梅,苏德.《新时代民族教育评价审视》

67. 彭寿清,王磊.《民族教育精准扶贫的学术反思与实践探索》

68. 白贝迩.《民族教育政策评估:内涵、特征与价值》

69. 蒋珍莲.《论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协同生成》

70. 黄榕,丁晓昌.《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

71. 蔡宗模.《地方高校何处去——基于校地关系的长时段历史考察》

72. 刘超,代玉.《流变与回归——论中国高校与科研系统之离合》

73. 田贤鹏,姜淑杰.《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高校学生评教:问题表征与制度变革》

74. 王姗姗,邱均平.《论政治标准、业务标准、效益标准三结合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评价》

75. 李湘萍.《大学生科研参与与学生发展—来自中国案例高校的实证研究》

76. 于川,杨丽乐.《“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工作负担的风险分析及其化解》

77. 张家军,黄晓彬.《教师教育惩戒的权力性质、合理性及实施保障》

78. 龙宝新.《学科内卷化时代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79. 宋乃庆,徐冉冉,蔡金法.《学习机会视角下的问题提出教学意蕴与实施路径》

80. 孟万金.《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实施的学生向度考察及改进》

81. 蒋文宁,车越彤,陈振中.《课堂教学中情感能量的发生、功能与激发》

82. 和震,汪冰冰.《职普比争议的多视角分析与政策建议》

83. 李健,薛二勇,张志萍.《家庭教育法的立法议程、价值、原理与实施》

84. 唐开福,李栋.《构建地方政府与社区居民双向互动的社区教育新模式》

85. 方芳,孙彩平.《“双减”政策的身体视角解读:重拾对儿童身体的教育关怀》

86. 李晓光.《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收入差距:基于教育失配的解释》

87. 张源源,薛芳芳.《“前补偿”抑或“后激励”?——乡村振兴背景下定向师范生违约问题研究》

88. 汪建华,张鸿翼.《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

89. 张丽,阮成武.《规训与教化:学校教育生活的样态歧化及其融合理路》

90. 郑航,冯珊珊.《教育惩戒的人格生成进路》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