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四期) > 正文

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影响

作者:杨玲
阅读数:2218

来源:《中国文化与管理》2021年11月

要: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农业生产劳动是推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劳动教育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在我国古代社会,劳动是人们满足衣食所需的必要活动,热爱劳动、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德。传统礼仪制度、学校教育以及家训家风是古代劳动教育的三种重要途径。耕读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规范,众多劳动教育典范和劳动教育读本,这些在古代劳动教育过程中产生了卓有成效的社会影响。

键词: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社会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劳动教育思想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广泛渗透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农业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受到重视,农业生产劳动是我国社会发展历程中主要的生产活动,劳动教育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也是当前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综合性育人实践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 传统文化中劳动的内涵

劳动对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古今中外,人们早已认识到劳动对于人类生存及生活的重要性,并留下许多关于劳动及劳动教育的论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成果,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劳动及劳动教育思想。世界各族人民关于劳动的各种论述,充分体现了对劳动的重视程度。恩格斯说过,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句话表明了劳动是人类的生活的首要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人的本身就是由劳动所创造的。在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劳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劳动是人类独特的活动方式,人们通过劳动来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在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劳动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活动形式。

人类社会是由劳动创造的,而且社会发展离不开劳动。中国社会的具体发展过程,也体现和遵循着这一规律。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沉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也是依赖于劳动而实现的。劳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汉语大词典》中,劳动一词有5种意思:“1、操作;活动。2、今多指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3、使不安宁。4、烦劳;劳累。5、多用为敬辞。犹言劳驾,多谢。”劳动这个词语在汉语中最初出现的时候,并不等同于现代对它的解释,它不是指单纯的生产及生活过程。但是,早期关于劳动的论述中涉及的劳心、劳力等词语,也蕴涵着今天关于劳动的基本含义。

在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劳”字有多种意思,归纳起来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指代操劳以及劳累,比如《庄子》中的“劳而无功”;第二,指代操心和忧虑,比如《韩非子》中的“臣有其劳”;第三,代表在农业生产中所需要从事的劳动,比如《墨子》中的“劳而不得息”。这第三层含义与今天所说的劳动在意思上已经较为相近。

古代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作品中有“春耕种,形足以劳动”。这句话里的“耕种”,也就是农业耕种及从事农业生产;这句话中的“劳动”,并不代指生产劳动,而是身体活动的广泛说法,其含义与休息相对,指操作或活动。我国的汉代以前,“劳”“动”二字连起来作为一个词语使用的频率不高,比如,《论语》《孟子》中并未提到劳动这一词。直至魏晋之后,各种文献中“劳动”一词出现的次数逐渐多起来。但这些文献中所提到的劳动,往往也与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劳动大相径庭,一般都带有烦扰、劳累的含义。因此,根据对于古代文献的研究,在我国古代所提及的劳动一词,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劳动。在古代,一般都是用“劳”这个字,来表示农业的生产劳动。

我国历史上以农耕经济为主,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始终坚持农业立国,农业的地位一直在工商业之上。农业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古代人绝大多数都要从事和参与农业生产劳动,长此以往,也使得劳动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们以劳动为乐趣、为光荣。

二、 中国传统劳动教育的途径

我国传统的劳动教育主要借助学校教育、礼仪制度等方式来实现,甚至以家风家训的形式渗透在生活中,从而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将劳动内化为传统美德。传统礼仪制度、学校教育以及家训家风成为劳动教育的三种重要途径。

(一)传统礼仪制度

在我国古代,祭祀方面的礼仪占据礼仪制度的首要地位。这部分的礼仪制度中也包括着劳动教育的有关内容。社稷一词就能充分体现劳动教育在古代祭祀活动中的地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社稷这个词常用来代指国家。“社”和“稷”这两个字的原意分别是土地神和五谷神。为了满足衣食所需,古人渴望有可以耕种的土地,并期待依靠在土地上耕耘获取五谷丰收。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及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即使愿意辛勤劳作,要获得土地及五谷的愿望也不一定能够实现,于是,古人在辛苦劳作的同时把获得土地及五谷的愿望寄托在土地神和五谷神信仰。以恭敬之心及献上珍贵物件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祭祀活动成为古代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古代社会还专门设置了社稷坛,每年都要在特定的时间展开祭祀活动。通过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祭祀活动,以期土地神和五谷神保佑国家太平、农民丰收。另外,除了国家举行祭祀活动以外,普通民众也可以自发地展开民间祭祀活动。民间祭祀活动拉近了邻里乡亲之间的距离,而且还伴随着各种欢庆活动。比如,民间至今依然存在的“社火”“社戏”活动。这些多样化的礼仪活动,以潜移默化的力量不断地向人们展示着劳动的重要性,并渗透着劳动教育的理念。

在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儒家文化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鄙视劳动的倾向,但是整体上来看,儒家文化依然重视对社会上层人士进行劳动教育。在儒家思想中,无论是天子还是诸侯,都应该参与到生产劳动中,这样才能够让社会上层人士真正认识到土地是国家的发展根基。天子及诸侯对农业劳动的参与,也能够鼓舞百姓的劳动热情,让人们更加认识到农业劳动的重要性。一些祭礼中所涉及的劳动仪式具有典型的礼仪性特点,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劳动实践,让社会上层人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农业生产的不易,这样有利于促使他们体恤民情,将农业确立为国之根基以及立国之本,从而巩固统治,维护江山社稷的稳定。

我国传统礼仪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这些礼仪制度为社会劳动给出了所需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对于中华民族勤劳、朴素优良传统的发扬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礼记》中的很多篇目都涉及劳动教育内容,对人们起床以及入睡时间、从早到晚不同的阶段所应该从事的劳作类型及承担的职责等,都进行了明示和阐述。这些规定规范着人们的日常劳作,是劳动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高度渗透。日积月累,劳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人们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二)学校教育

古代的一些学校会采取耕读结合的教育制度。据有关文献记载,在西周时期的一些学校就实行了这样的制度:农村子弟秋收完毕后进入学校学习,到了农忙季节就要离开学校回乡从事农业生产。一般来说,只有在每年冬天的农闲阶段才是进入学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段。“这种耕读结合的教育方式,根据季节来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将生产劳动与学校教育二者充分结合起来。”

春秋时期,农业劳动尚未在儒家思想中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墨家等学派都比较强调农业劳动的重要性,不仅带领弟子学习农业知识以及理论,同时还展开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弟子养成勤劳、朴素的优良作风。在我国的汉代,以儒家为主流思想,因此在官学教育中,已经摒弃了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内容。但是,在很多私学中,依然沿用以往耕读结合的教育模式,在教授学问的同时,开展农业生产劳动。这些教育实践在魏晋隋唐时期也依然存在。

“在我国古代,耕读结合属于一种典型的教育模式。”宋代以后,开始大肆地兴建书院。程朱理学作为当时的官学,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内容。比如,朱熹就提到对于小学阶段应该开展一些基础的劳动实践教育,到了大学阶段再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理论教育。元代以后,这种教育模式主要就是将弟子入学接受教育的时间设置为农闲时节,这也是一种典型的耕读结合的教育模式,带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在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普遍推崇耕读结合这种教育模式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的办学者,他们普遍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很多办学者都将生产劳动作为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方式,认为劳动有助于学生养成勤奋的习惯,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双手进行财富创造,使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通过参加生产劳动为自己创造富足的生活条件。

另外,历史上的一些教育家肯定了劳动在体育方面的价值。这些教育家认为,劳动有利于劳动者舒缓筋骨、强身健体,不仅能够强壮个人体魄,同时还有利于国家的强盛。这种观点对于当今的社会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一些不合理教育体制下,仅仅重视智育,而忽视了体育以及劳动教育,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充分贯彻和落实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元明清时代所设置的地方社学,主要用来对农家子弟开展教育活动。这些农家子弟以生产劳动为主要的日常活动,在农闲时段到社学接受学校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也是当时统治阶级通过教育维护社会秩序、巩固自身统治、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的举措。”而且社学教育能够提高农家子弟的文化水平和个人素养,有利于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农耕技术,对提高乡村居民的道德水平及改良和优化乡村风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将生产劳动和教育相结合,也是实现社会的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贯穿生产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及珍惜劳动果实的优良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为,要想提高社会生产,一项重要的手段就是将教育和劳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消除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这也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建设道路上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律。我国历史上耕读结合的教育实践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

(三)家训家风

在我国古代社会,一般家庭都具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提倡重视脑力以及体力劳动,并且通过家训家风的形式将这种优秀传统传承和发扬下去。

诸葛亮在有关著述中对修身立德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论述。诸葛亮的《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认为,对孩子进行勤俭持家的劳动教育,有利于人才培养和良好家风的形成。

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影响很大,颜之推重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生产劳动,激发劳动热情,培养自强自立的优秀品德。他认为,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粮食,只有深切地感受到农业劳动的艰辛,才能够深入理解和认识农业生产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颜之推进一步指出,如果士大夫并未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不了解各项农业事务,那么也无法处理好其他的社会事务。

在宋朝,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是传承古人优良家风的名篇。这篇文章针对当时世风日趋奢靡,感慨节俭或者奢侈的观念对个人人生成败的影响,指出一切祸端的根源就是奢侈,教育自己的儿子要坚持勤俭的美德及廉洁的品行。司马光通过家训揭示了勤俭的意义,这一论述对于现代社会开展的道德教育、劳动教育也有深刻的启发性。

在清代,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中也提到了要积极从事家务劳动以及生产活动,要求家庭成员养成早起的习惯,继承中华民族勤劳俭朴的优良传统。《朱子家训》教诲子孙要体恤劳动的艰辛以及谋生的困难,要深刻理解和同情劳动人民的不易;要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勤劳节俭的良好品质,做到饮水思源,不能够忘本。

晚清时期,曾国藩也非常地注重对于子女进行劳动教育。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能否成材与勤俭有着很大的关系,能否做到勤俭还直接影响到整个家族的传承和延续状况。骄傲和懒惰都属于败家之道。因此必须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将勤劳节俭的家风一代代传承和发扬下去,这样才能够保证家运兴旺、经久不衰。曾国藩本人也按照传统的君子人格的标准,对自身进行严格要求。通过勤劳节俭来约束自己,不仅没有感觉到艰难和困苦,反而尝到了劳动的快乐。因此,曾国藩身上的这种律己的精神也值得后世学习,他对于勤劳节俭家风的传承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三、传统文化的劳动教育影响力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内涵,其中也提到了具体的措施,主张开展连续不断的劳动实践。传统劳动教育理论对中华民族勤劳朴素民族品质的养成和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劳动教育理论,对当今社会的劳动教育具有启示和借鉴的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传统的劳动教育思想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实践而提出的,能够适用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对于是否适合当今社会,需要理性的认识和有选择地继承。所以,当今社会开展的劳动教育对传统文化不可照搬照抄,而是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劳动观念指导之下,对传统文化蕴含的劳动教育思想站在科学的立场上进行扬弃。

(一)耕读结合模式

通过对历朝历代的教育的研究得知,生产劳作之余学习读书的劳动教育传统一直得到了延续。很多教育学家认为,将读书和农耕劳作这两件事结合起来,不仅对于一个人和一个家庭来说具有益处,同时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能够积极从事农耕劳动,不仅可以满足对国家赋税的供给,同时还能够确保自己家庭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也能够避免出现更多的不法行为。如果在农事闲暇的时间读书、学习,有助于不断地修身养性。所以,这种耕读结合的教育形式,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我国很多的农业科学家,都是接受耕读结合教育的典型人物。通过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经验积累和总结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技术提炼成为科学理论,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虽然已经无法完全沿用古代耕读结合的模式来开展教育,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借鉴这种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充分地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开展各项劳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劳动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这些劳动活动,学生也能够逐渐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实现德育的目标。

(二)劳动教育规范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勤劳朴素的优良传统,主要就是因为我国对于传统劳动教育有一套特有的规范制度。《礼记》等经典的著作都对劳动教育做出了相应的论述,明确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劳动教育内容。《礼记·月令》提到了按照季节来从事农作活动的制度。根据具体的自然规律,随着季节的推移,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劳动的安排。因此,当今教育管理也可以在其中获得一定的启示和借鉴。通过对我国传统的劳动教育制度设计的研究,可以立足于实际,结合每一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具体的劳动教育有关方面的内容制定。这样,就能够为所开展的劳动教育提供规范和依据。另外,要加大对于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并且组织各项劳动教育活动,对于学生和家长进行积极的引导,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通过多方力量的相互配合,对社会大众进行劳动教育规范的普及,积极举办和组织各项劳动活动,这样就能够在全社会充分贯彻劳动教育理念,鼓励各项劳动教育实践的开展。

(三)劳动教育典范

对于劳动而言,这种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推广时,相比较枯燥的理论说教,具体的亲身实践以及劳动示范更加具有说服性和有效性。从古至今,出现了很多的劳动教育的模范人物,比如说上文所提到的颜之推、曾国藩等人,都以自身的行为,为子女和后人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成了劳动教育典范。我国的传统礼仪制度明确地规定帝王和诸侯都要亲身参与劳动实践,并且通过仪式来昭告世人,让人们都能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这一举动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劳动教育的推广,对于民众起到有效的教化作用。在劳动教育中,各种典范榜样所发挥的力量无穷无尽,正是有了这些模范的人物,劳动教育才能够在中国社会不断地普及和推广,并形成了光荣的劳动传统。因此,通过对于传统文化中各种典范的劳动人物所发挥的教化作用的借鉴,推动现代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比如通过对于劳动模范典型事迹的宣传,也能够在整个社会,实现良好的效应和带头作用,让群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劳动活动。在一个家庭中,家长也要为子女起到示范作用。通过家长的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热爱劳动的家风。

(四)劳动教育读本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劳动教育之所以可以流传至今,给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带来深刻影响,也与各种类型的劳动教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传统的一些诗歌著作以及家训中,都包含着劳动教育的内容,而且在很多蒙学读物比如说《三字经》《弟子规》中,也都对劳动教育进行了有关的规定。通过对这些读物的长期诵读和记忆,也更加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实现劳动教育的普及。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识字困难的人来说,也可以通过谚语以及民谣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在农村,一些农民虽然识字能力较差,但是他们也熟知一些有关劳动的谚语和民谣,这些谚语与农业相关,而且语言较为简洁,通过短短的几个字,就能够对农业生产的经验,进行高度的概括。这些民谣和谚语的代代相传,进一步地开展劳动教育,对农业生产作出积极的指导。在宋代以后,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劳动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文字以及图片,对于农业的劳动知识,进行了介绍和讲解,促进劳动教育的普及,比如说《劝农文》《耕织图》等,这也是当时在民间进行农业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开展劳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方式。现如今,要进一步强化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也可以充分借鉴和参考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各项做法,在各种素材中进行农业教育内容的选取,让其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并且根据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劳动教育的目标,科学地进行劳动教育教材以及读本的编写,并实现大力地推广和宣传,高效地落实劳动教育。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劳动教育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充分地学习和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劳动教育的落实和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8页。

②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版,第475页。

③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25页。

④张兆端:《知者不惑之管子·墨家·法家·兵家》,群众出版社2018年版,第217页。

⑤[战国]墨翟:《墨子》,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第45页。

⑥韩忠:《庄子读解》,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版,第288页。

⑦张惠娆:《融合传统文化创新劳动教育》,《教育家》2021年第4期,第55页。

⑧楚艳鸽、张瑞欣、周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现实启示》,《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第118页。

⑨陈铁、钱志海:《坚持劳动育人努力打造“农耕文化”》,《教书育人》2021年第4期,第49页。

⑩秦玮苡、马云天:《耕读文化传承:意义、困境与策略——基于学校文化发展的研究》,《教育观察》2020年第9期,第138页。

⑪席联鑫编注:《闲章集句印谱》,江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307页。

⑫施雯、孙乃龙:《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的理论内涵及时代价值》,《德州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第54—57页。

⑬闫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人民论坛》2020年第4期,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8.

[2]陈铁,钱志海.坚持劳动育人努力打造“农耕文化”[J].教书育人,2021(4).

[3]帅宁华.劳动文化回归视域下的学校劳动课程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21(4).

[4]施雯,孙乃龙.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的理论内涵及时代价值[J].德州学院学报,2021(1).

[5]楚艳鸽,张瑞欣,周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现实启示[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

[6]闫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J].人民论坛,2020(4).

[7]秦玮苡,马云天.耕读文化传承:意义、困境与策略——基于学校文化发展的研究[J].教育观察,2020(9).

On the Influe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n Labor Education

Yang Ling

Abstract: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s the root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labor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and 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notation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labor was necessary for people to meet the needs of food and clothing, and thus industriousness and courage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Traditional etiquette system,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discipline are three important approaches of labor education in ancient times, Labor education model combining farming with reading, Labor education norms with rich content, and many labor education models and labor books, have had a fruitful social influence on the ancient labor education proces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labor education; social influence

责任编辑:王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