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建立和谐民族关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性视角解析,“民族心”“民族意”“民族情”“民族力”构成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内涵。而社区教育在助力“共通语言、交往空间、民族情感、物质基础”等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基本条件供给中具有独特价值。社区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其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有: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以习用共通语言凝结“民族心”;丰富社区教育互动形式,以拓展交往空间凝聚“民族意”;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涵养民族情感凝集“民族情”;扩大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以奠定物质基础凝合“民族力”。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教育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正式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以来,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不断拓展与丰富。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在教育层面,主要是从大教育或民族教育维度进行探讨。从大教育层面,有研究指出,意识为精神活动,其确立需要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从教育着手去铸牢,因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须发挥教育的作用,并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以形势、基本国情、历史等内容的教育才可达成目标[2];从民族教育层面,有学者认为,民族教育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更加强调深层次理性认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的逻辑共同构成民族教育塑造共同体意识的四重逻辑[3]。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必须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4]。
2019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拓展,把重心下沉到社区等基层单位[5]。这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微观基础是“互嵌式社区”。这对作为教育子系统中的社区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社区教育作为在社区这一特定区域内,通过开发、利用各种社区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对社区全体成员的身心发展施加积极影响,旨在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成员终身发展,并促进社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综合活动[6],契合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需求。但当前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还鲜有将视角专门对准社区教育,读者也很难窥见社区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因此,本文针对社区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进行探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四重内涵阐释
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要基于人的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根据中华民族共居共学、交融交织、共荣共进的发展特征,植根于各民族共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价值选择,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性视角思考,即从民族之“心”“意”“情”“力”四重维度揭示其丰富内涵。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民族心”
“民族心”是指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凝结起来的体现为民族文化特征上的心理状态。它属于民族集体的心理倾向与行为意识,也是组成民族这一人类共同体的核心特征[7],主要表现为民族成员对民族共同体的身份与文化的心理认同。综合有关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来看,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体与“民族整体意识”“民族整体认同感”“民族整体自我意识”“民族共同的族属意识”等概念类同。从“民族心”形成的机理或条件来看。它产生于外界各种复杂因素的复合刺激,这种复杂因素既包含民族共同体成员生存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生活和民族格局;“民族心”所接受的外部各种信息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它的形成得力于语言、文字等信号系统,须以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作为自身客观的表现形式或载体,并且离不开民族及成员间的交往互动[8]。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主要是由中华民族共同体所有成员,借助共通性的语言文字,在长期的共居交融、交往互动中对中华民族身份与文化形成整体心理认同。因此,“民族心”应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特征,也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所在。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民族意”
意之本意为“心意”“心的方向”,一般是指意向、心里的想法,又指意愿。“民族意”是指民族成员对民族共同体是否认同的一种主观性思维、愿望或意愿。“民族意”关乎民族归属与认同,它是形成民族共同体自觉意识的重要保证。“民族意”具有相对的长期性、稳定性,也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固有的内容之一[9]。这也意味着,“民族意”既是“民族心”产生的重要前提,又是“民族心”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其所包含的56个民族及其成员,在“民族意”上既体现对自己所在某一具体族体或族群归属与认同的愿望表达,也覆盖对更为宏观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的历史和特征的主观认识、理解与综合,并生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意识。“民族意”不是凭空生成,而是需要各民族成员之间在共同生活的空间当中通过长期、广泛的交往互动逐渐生成和发展的,它也是民族特征的一种总的反映。可见,“民族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特质,若想更好地凝聚各民族的共同体意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良好条件,需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不断拓展交往空间。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民族情”
“民族情”,又称民族情感,是指对民族有关的客观事物持一定态度而产生的内心体验[10],在整体上集中体现为民族成员对民族共同体及其文化积极肯定的情感取向。这种取向反映的是民族成员对共同的民族身份、民族文化等具有一样或相通的情感体验,并常常被潜意识地倾注于民族文化的具体形式当中。“民族情”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在本民族的长期历史发展当中逐渐形成的,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民族情”作为民族成员一种对民族共同体的选择性的态度体验和日常意识,其强调民族特征,表现民族意志,维系民族团结,并具有情境性,即民族情感及其强烈程度取决于外界刺激的程度、方式与性质[8]。民族共同体成员形成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是对民族共同体认同,而民族共同体认同需要借助情感连接。此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还在于它的专注、持久和强烈,在很多场景当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费孝通先生曾指出,各民族巩固其心理的方法之一,便是强调某种习惯和日常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其强烈的感情,并升格为民族象征性的标志[8]。因此,民族情感是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民族力”
“民族力”即为民族向心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56个民族及其全体成员,根本指向是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内在认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分分合合,几经波折,终成今日拥有56个民族、14亿余人口的大家庭。为何能至此?民族向心力是关键。而这种向心力,源于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想。这种“大一统”的思想或理念,在各个民族中已十分深厚。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民族向心力,中华民族在多次波折中才能成团结统一之今日中国。目前,我国已步入新时代,为使中华民族成就伟大复兴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关键举措。而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固然需要在精神层面继承和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持续关照好各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物质利益,从而通过“精神+物质”利益的满足,提升幸福感,最终通过幸福感的提升聚合民族向心力。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必然内含民族向心力,而要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需要民族“心”“意”“情”的共同作用,也需要激发并持续聚合民族向心力。
总之,民族之“心”“意”“情”“力”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内涵,这四重维度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交融交织、相互影响。
三、社区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审视
“共通语言、交往空间、民族情感、物质基础”等是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些基本条件[11]。而社区教育作为一种以社区为发展依托,并以服务社区成员发展为主要宗旨的教育形式,在助力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基本条件供给中具有独特价值。
(一)社区教育为共通语言的学习与强化提供重要条件
结合对“民族心”的理解可看出,不同民族习用共通语言,能有效凝结共同体成员的“民族心”。而在当前及未来我国人口频繁流动[12]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策导向下,各民族互嵌结构形态的社区将成为普遍现象。当来源于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的个体流入新的社区时,流入者往往需要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消解他者身份,以更好地实现社会融入。
社区教育作为立足社区并为这一特定区域内的全体成员提供综合教育服务的教育形式,其重要的教育内容和媒介便是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其中为社区居民组织和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应是社区教育的常规性内容。在社区当中,为助力来源于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的个体更好地实现融入,往往需要借力社区教育这一载体,组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班或相关培训活动。在各民族之间,尤其是在“民族互嵌式”社区中,国家通用语言无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交际当中最广泛、最常用、最实用的语言工具,它以最为普适、共通的形式和情感符号沟通交流,从而烙上中华文化的印记,也凝结着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的记忆、情感和认同。随着各民族成员之间交往交流不断增加,各民族互嵌式社区逐渐普遍,社区居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要求越发迫切,社区教育组织与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也将更为广泛。而在社区教育过程中,无论是专门针对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还是其他各类内容的社区教育活动一般都是建立在国家通用语言的交流与使用基础上,这些又为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与强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社区教育为社区成员间的交往互动提供良好空间
在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之中,各个民族及其成员之间的交往互动是形成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11]。而社区教育作为连接社区各个民族成员交流交融的重要教育途径,其所对应的社区学校和其他社区教育场所,已成为社区内各民族成员汇聚的重要场域。受惠于国家长期对社区教育发展和少数民族的持续关照,在社区教育各类场域中,来源于不同民族的社区成员的密切交往交流也得以可能,形成更多机会、更大范围、更高频次的交往互动,这也为推进社区各民族成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往互动空间。
此外,社区教育不仅因其属于公共服务性事业而具有低成本特质,也因其教育对象兼容性强(不论民族来源、身份、职业、性别、年龄等)、覆盖面广(社区全体成员)、教育内容与类别的多样性、服务对象的特定性(所辖社区的全体成员)等特点,正好满足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突破单一经济活动的交流交往局限。在当前教育政策,尤其是在终身教育与学习政策导向下,相对经济交往以及其他交往形式而言,社区教育所对应的主要教育实施机构“社区学校”,为共同体成员实现更大规模、更精准有效、更便捷且更低成本的交往互动提供了良好文化空间。犹如哈贝马斯所言,学校空间属于文化交流与互动的空间,生活世界又是各个主体之间开展或达成交流交融的背景预设,开展和实施交流互动的各个主体始终都在其生活世界范围之中互相理解的[13]。交流交往的各个主体在社区学校这一特定文化场域中,通过社区教育活动,在文化交往交流中学习同一知识或技能,并融合和超越“我文化”与“他文化”,从而形成共同或共通的文化认同,进而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社区教育为社区成员民族情感凝聚提供重要渠道
通过对“民族情”的分析可知,民族情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共同体成员民族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涵盖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中国经典人物形象、哲学观念、艺术形态、自然资源、生活方式、人文资源等[14]。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全体成员中的传播,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15]。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在社区中的教育和关于社区的教育”[6],在社区这一特定区域内,依托社区各种资源,对社区成员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应然的教育任务。此外,对中华民族伟大祖国、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的情感、理念与价值的认同,都需要共同体成员在交往互动中通过感性体验、学习内化等形式进行凝聚和发展。而依托于社区并以服务社区成员发展为主要宗旨的社区教育,无疑是凝聚社区各民族成员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终身教育时代,以社区成员终身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社区教育的适切与契合,已成为社区成员参与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且,在我国各类社区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还是素质素养提升,抑或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或隐或显地都会含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同时也会借助丰富和广泛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让具有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背景的成员,在社区教育交往互动中培育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和意识。
(四)社区教育为共同体成员幸福感获得提供物质保障
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幸福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举措。无论是“民族心”“民族意”“民族情”的生成与强化,还是“民族力”的凝合,固然需要解决好精神层面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更要促使各民族及其成员的物质利益得到满足。教育乃民生大事,随着人们对教育日益增长的诉求,不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更为丰富、更加便捷的教育资源,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利益的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贫富差距依然存在,这无疑会对我国这样一个由多民族融合组成的国家的共同利益造成影响[16],我国直面这一挑战和难题,努力采取公共政策倾斜,着力保持共享发展,以加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和培养[17]。实质上,在我国,教育(包含社区教育)属于一项公益性事业,其目标主旨是兼顾大众和公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资源,体现政策的倾斜,彰显教育的人民性。作为旨在提升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一种社区性教育综合活动,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教育服务,能有效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此外,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而言,社区教育以其社区性教化价值及多元化的教育目标,不断扩大对社区内各民族成员的社区教育资源共享,通过社区教育为社区全体成员给予社区性、教育性、人本性关照,为社区成员提供多种、丰富、便捷的教育资源共享与服务,让其在共享社区教育资源过程中得到物质利益的满足。这是持续保障社区内各民族成员物质利益,继而提升社区共同体成员幸福感、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重要体现,最终通过这种共享共生共荣的利益关照,进一步铸牢社区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区教育路径建构
从前述分析可知,紧密对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内涵,并强化“共通语言、交往空间、民族情感、物质基础”这些基本条件供给,是社区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为更好地发挥社区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可实施以下路径及措施。
(一)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以习用共通语言凝结“民族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群际接触的桥梁[18]。社区教育要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通过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以习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中介和桥梁,推动社区内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形成更深入、更广泛的交往互动,继而凝结社区各个民族成员的民族心。
为适应这一战略目标,更好地保障社区教育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具体应做好以下几项基础性工作。第一,社区教育机构(主要指社区学校、社区教育管理部门)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具体要注意根据所在社区的民族构成、成员文化程度,尤其是流入当地社区的各民族成员情况(如数量、年龄、性别结构、文化程度、国家通用语言掌握与熟悉等情况),并结合所在地区社区教育发展实际,制定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计划,选定和开发适用的教材及教学资源,为社区教育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奠定良好基础。第二,各级政府行政机构、各类相关学校等要适应需求,统筹协同,培育一批合格的多语种教师,尤其要发挥高校这一机构优势,大量培养多语种复合型人才[19],为社区教育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储备师资,同时也为社区其他共同体成员了解或学习民族语言提供师资支持。因为合格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师是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的前提性条件,社区教育针对社区民族共同体成员所开展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也需要有足够的教师支持。第三,各类相关机构及社区教育专家学者,要形成协同,注重对社区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教材及教学资源等的建设,从而为社区不同民族身份的共同体成员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造条件。第四,社区教育要根据社区居民“成人性”的学习特征,以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并要积极利用现代技术,如社区教育机构应与相关企业合作,引入或设计针对社区各民族成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APP、网站等,为其利用现代性工具在更广的时间和空间便捷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造良好条件。
(二)丰富社区教育互动形式,以拓展交往空间凝聚“民族意”
丰富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拓展共同体成员的交往空间,是凝聚各民族成员共同体意愿,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20]。为此,需根据社区教育现状及社区各民族成员交往互动的空间特征,不断丰富社区教育互动形式,拓展社区内不同民族成员之间交往的空间,凝聚社区共同体成员的“民族意”。
通过综合相关文献和调研了解,目前社区教育层面主要还存在以下三个“不利于”,制约社区内不同民族及成员之间交往互动,即:当前乡镇或街道以下社区教育组织欠缺[21],不利于社区内各民族成员实现近距离、便捷的互动;社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对社区不同民族成员的文化和行为方式等了解不足,不利于形成师生间的深入互动和更好地嵌入并扎根社区;社区教育环境建设尚且不够,不利于社区各民族成员间的广泛互动。对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应不断推进乡镇或街道以下社区教育组织的建设。可在乡镇、街道甚至在有条件的村所对应的社区范围内建立社区教育组织,以拉近社区内各民族成员交往的文化空间,从而为实现彼此间更为紧密和更为便捷的互动创造良好空间条件。第二,社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应深入了解与学习社区内来自不同民族成员的文化,理解来自不同民族的行为方式,获得社区不同民族成员的信任,并广泛吸收社区内来自不同民族(有能力)的成员,让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教育组织建设或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开发、讲解讲授等,从而增加社区教育师生、社区内各民族成员深入交流的机会,使社区教育更好地嵌入并扎根社区。第三,要注意面向社区各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社区教育环境创设。应广泛运用网络、电视、广播和社区中的专栏、横幅标语、文娱活动等形式,拓展社区各民族成员间的交往互动空间和交流途径,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成员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提升社区教育的辐射面和吸引力,从而使社区教育的教化价值与推进效应在润物细无声中得以实现。
(三)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涵养民族情感凝集“民族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22],也是涵养民族情感、凝聚“民族情”的重要内容。作为凝聚社区成员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的重要渠道,社区教育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无旁贷。但当前的社区教育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还较少。
对此,社区教育要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并将其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据了解,社区教育及其内容越是契合社区居民的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就越具有吸引力,也能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所以,为在社区教育中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涵养民族情感凝集“民族情”,应重点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在宏观层面,要深入研究所在社区居民的学习基础、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并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和社区教育内容的特征,协同社区教育管理者、社区教育专家、社区居民等主体,精心设计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教育培训内容,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常规性教育或培训课程当中。二是在微体层面,除了需要做好经由传统模式组织实施的社区教育外,还需要注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建数字化的社区教育载体[23],如通过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创建并通过各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微直播、微电影、微故事”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社区民众关切的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故事传说之中。另外,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应充分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整体性、结构性、延续性、关联性,使其传播由全局到部分、由主到次、由内到外的渐次推进,并保持内容的递进与张力[14],以便于学习者更广泛、全面地了解其精髓。总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涵养民族情感为基调的社区教育活动,应符合社区居民学习习惯、学习诉求等具体情境,并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社区教育活动。
(四)扩大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以奠定物质基础凝合“民族力”
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间的社区教育资源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社区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尤其是在很多民族地区、偏远乡村、刚刚实现整体脱贫的地区等,其社区教育资源水平低下,远落后于发展相对较好的城镇社区。因此,要积极探寻相应的实现路径,保障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物质利益,推进各民族共同体成员达成物质和精神统一的全面发展[24]。
为此,可采用“内拓、外协”的方式,通过内外并举发力,不断扩大对社区内各民族成员的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助力凝合社区内各民族成员的“民族力”。在“内拓”层面,要积极拓展并应用好各类社区教育相关资源。例如,在社区教育实施场域这一重点资源条件上,要突破现有社区教育活动开展的空间,广泛利用社区内现有的各种文化活动场所,或创设新的社区教育活动空间。据了解,目前很多社区尽管已设立了如社区活动中心、图书与资料室、文化活动室(站)等文化场所,但这些文化场平时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若能积极拓展应用上述多种文化场所为社区居民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便可使其产生实际作用,也可使其真正地成为社区所有共同体成员交往互动的有效载体。而且,社区各族成员在社区中的这些公共文化空间进行交流互动时,能够使相互间的文化交往和社区、社会、民族等层面的交往产生良好聚合,形成较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黏合度。在“外协”层面,主要是要依靠政府政策倾斜、广泛争取社会力量支援等途径,加大对“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社区教育资源支持与建设力度,并不断扶持社区教育资源水平较低的社区,尤其要针对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刚实现整体脱贫地区的社区,以提供特殊政策牵引、争取多方社会力量支援等方式,逐渐扩大其社区教育资源的供给与支持;同时,还可通过政策连接,形成“强弱”社区之间帮扶建设的机制。
五、结语
当下,中华民族已迈入新时代,并正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昂首阔步走向这一目标的征程之中。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和谐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5]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并非先天产物,是后天生活实践的结果。教育以其特有的教化功能,是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实践[26]。社区教育作为一种促进社区各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以服务社区成员终身发展为主要宗旨的教育途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独特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并结合社区教育推进相关工作,[27]以更为精确的行动,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2]赵心愚.教育视域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民族学刊,2021(2).
[3]陈达云,赵九霞.民族教育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逻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教育重要论述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
[4]王石川.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2-03-07(2).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EB/OL].
[6]候怀银.“社区教育”解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7]龙长吟.民族文学学论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85-186.
[8]周星.民族心理论[J].青海社会科学,1991(3).
[9]唐卫青.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程[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108-109.
[10]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825.
[11]张学敏,石泽婷.民族教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内生逻辑——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及其政策回溯与前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12]杨传开,朱建江.流动中国:“七普”数据背后的人口流动迁徙[EB/OL].
[13]郑召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兼论与马克思学说的相互关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7.
[14]周婉.微传播时代:创新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J].学习与实践,2020(10).
[15]武显云.跨文化视域下民族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J].民族学刊,2021(7).
[16]曹爱军.社会分化政策调节与族际整合[J].广西民族研究,2016(1).
[17]彭谦,李阳.坚持共享发展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3).
[18]张积家,冯晓慧.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建构与影响因素[J].民族教育研究,2021(2).
[19]杨显东,李乐.以“推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维度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2).
[20]丹珠昂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内涵特质及铸牢举措[J].民族学刊,2021(1).
[21]王凌宇,江小莉,郑逸芳,等.社区教育激发乡村文化振兴内生动力的路径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20(9).
[22]张岂之.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23]杨智,杨定玉,陈亦桥.城乡融合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发展探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1).
[24]赵文心,何虎生.主体性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J].民族教育研究,2021(4).
[25]杨文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
[26]王稳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机理及其实现[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27]杨临宏,韩小艳.基于空间类型的城市社区治理行动困境及合作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
The Value and Realiza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Solidify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DengWenyong LIGuanghai
Abstract:To solidify the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main thread for the Party’s ethnic work in the new era,and also a key measure to establish harmonious ethnic relations and facilitat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g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national intention”,“national will”,“national sentiment”and“national strength”constitute the four connotation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The main way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forging th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re as follows: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the national lingua franca,so as to use the national lingua franca to foster“national intention”;enrich the interactive forms of community education,so as to expand the communication space to generate“national will”;pay attention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o as to cultivate national emotions and arouse“national sentiment”;expand the sharing of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s so as to lay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enhancing“national strength”.
Key words: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solidifying the sense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community education
责任编辑:赖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