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7、8、9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四期) > 正文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

作者:汪建华 张鸿翼
阅读数:59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5期

摘 要: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乡村学校主动融入乡村文化,以形成保持乡村学校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文化、促进乡村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生文化和追求乡村教师职业幸福的教师文化。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在于实现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重生、乡村学生文化的高扬和乡村教师文化的引领。

关键词:乡村学校;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乡村文化;乡村学校教学文化;乡村学校学生文化;乡村学校教师文化

乡村学校地处乡村社会,受乡村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乡村学校主动融入乡村文化,以保持乡村学校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文化、促进乡村学生健康成长的学生文化和追求乡村学校职业幸福的教师文化等。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在于实现乡村文化的重建、教学文化的重生、学生文化的高扬和教师文化的引领。

当前,重建乡村文化秩序,增强乡村民众对乡土文化的认同至关重要。在乡村文化秩序重建中,除了要加强乡村民众文化组织建设、乡村文化图书馆建设和进行乡村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引导外,乡村学校要自觉扮演乡村文化建设的角色,承担乡村文化建设的任务,引导乡村民众树立正确的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观[1]。乡村学校要主动融入乡村社会,与乡村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乡村学校应利用学校运动场、学校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为乡村农业技术培训提供服务,并利用学校管理力量、师资力量等为乡村建设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和新道德风尚,为培养乡村文化精英提供服务。乡村文化精英凝聚了乡土文化资源,能激活乡村社会的文化想象和文化潜能,对于引导乡村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乡村学校主动融入乡村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注重在乡村学校校本课程中渗透乡土文化。要考虑到乡村教育不同于城市教育,因此,乡村学校应充分利用乡村社会的传统文化优势,因地制宜地整合乡村社会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因时制宜地开发乡村学校校本课程,把乡村文化建设纳入乡村学校软件建设之中,让乡村传统文化进入乡村学校课堂教学之中。乡村学校要引导乡村学生理解乡村世界。在此过程中,乡村学校要立足于乡村世界,通过教学改进和协同治理,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重新树立乡村学生的文化自尊和乡土意识。对此,乡村学校应在教学改进的实际操作中,因地制宜地设置与乡村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研究专题活动,积极引导乡村学校师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认识、了解乡村文化,体验乡村文化,认同并融入乡村文化。二是将乡村文化建设适当纳入乡村学校考核系统。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的精英代表,无疑能够发挥巨大的文化影响作用。乡村政府应协同乡村学校做好乡村文化的发掘、传承与创新工作。三是建立乡村文化质量标准和乡村文化建设监督机制。应建构以乡村文化作为指标的乡村教师绩效考核机制,从物质层面加以保障,从制度层面加以引导,使乡村学校教师认同乡村文化。此外,要创造条件,让乡村学校教师走出课堂、走进村落,从而使得乡村学校教师不仅生活在学生当中,更要生活在村落之中,发挥乡村学校教师在村落中的文化带头和引领作用,发挥乡村学校教师在乡土文化中的发掘、发展和文化创新作用。

一、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重生

透过教学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具体时代、具体地域的教育文化的存在状态。关于教学文化的认识有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传递人类文化是教学的基本职能,教学文化中的文化不是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文化,而是教学过程中的文化通道”。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发生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活动。文化是影响教学活动的环境因素,教学文化是教学活动所处的隐形的背景,也就是教学的文化生态及环境,教学和教学文化的关系就是主体和环境的关系,教学文化外在于教学活动。乡村学校教学文化重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教学过程文化

教学文化不仅是寻求教学所依存的文化环境,更主要的是人类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和审视教学过程。教学的文化形态实质上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实践活动互动中所构建的一种教学生活方式,是师生群体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教学习惯、教学信念以及教学价值观等,是教学生活过程和教学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由此,教学文化可以分为教学生活过程和教学生态环境两种。教学生活过程,即具体的教学生活样式及其过程,其抽象的形式就是教学生活方式。教学生态环境是支持教学生活样式的文化因素。教学的生活方式主要体现教学生活的外在形式和行为特征。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主要体现为: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的;二是学生是在与教师的合作、交流和互动中学习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形式主要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在教师关注下的学习和在师生交流互动中的学习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生活过程其实就是师生的学习交流与对话过程,教学过程文化就是学校教育中的学习过程文化。

(二)重视教学愿景文化

教学文化是教学生活过程与教学生态环境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由教学生活方式和起支持作用的教学思想、教学意识、教学习惯和教学制度等共同构成的。教学生活方式的各支持要素虽然都具有独立的文化意义,但只有和教学生活方式相结合时,才与教学生活方式一起构成教学文化。乡村学校教学文化是伴随着乡村学校教学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形成对乡村学校教学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学校教学品质的提升,阻碍了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效能的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学校发展应与乡村经济发展相结合[2]。乡村学校教学文化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学校往往被看作乡村的学习型组织和共同体。建立乡村学习型共同愿景与学习型团体是营造学习型乡村学校的重要条件。乡村教育行政部门、乡村学校校长和乡村学校教师作为乡村学校教学领导者,应该拥有共同的教学愿景。乡村学校共同的教学愿景是乡村学校教学共同体中成员的共同愿景,有了这个愿景,共同体的工作才会有较高的效率和显著的效能。乡村学校教学领导者应与乡村学校教学共同体成员一起建立共同愿景,以此激励乡村学校

(三)传承发展乡村文化

教学存在于文化之中,教学传承与发展着文化[3]。乡村学校教学存在于乡村文化之中,并传承与发展着乡村文化。乡村学校教学是实现乡村教育目的和乡村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乡村学校教学在乡村学校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乡村学校教学文化在乡村学校文化中也居于主导地位。乡村学校教学文化是通过乡村学校教师与乡村学校学生的对话、沟通与交流,通过各种教学信息传递而来实现的,是乡村学校教师和乡村学校学生共同建构的乡村学校教学生活方式。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特征决定了乡村学校文化的品性,它的先进与否关系着乡村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和乡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要保持乡村学校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文化建设,第一,应该以乡村学生的发展为本。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理应回归乡村生活,需要重塑乡村教师乡村教学生活,改造乡村学生的乡村学习生活,挖掘乡村生活中的乡村教学资源,营造乡村生活的乡村教学情境。第二,应以乡村学校课堂文化为基础。乡村学校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乡村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为乡村学校师生所自觉遵循的课堂理念、教学精神和教学行为。乡村学校课堂文化是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核心,更是乡村学校课堂的重要养分,其充斥于乡村学校课堂之内,浸染于乡村学校师生之间。实际情况是,具有乡村魅力的文化常常居于乡村学校课堂之外,是发生在乡村学校课堂之外的各种乡村传统仪式及乡村传统活动。乡村学校课堂中很少涉及乡村学校文化,乡村学校课堂外是民主和开放的,乡村学校课堂内则仍是相对集权和封闭的。第三,应以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培育为依托[4]。乡村学校教学文化的要素主要包括乡村学校教学的有效性、乡村学校学生的参与性和乡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秀的乡村学校教学文化必须以提高乡村学校教学的有效性为前提,以增强乡村学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重心。通过乡村学校教师之间、乡村学校学生之间以及乡村学校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通过乡村学校教与学品质的持续提升,促进乡村学校学生内生的、持续的和全面的发展。

二、乡村学校学生文化的高扬

学生文化是指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5],是学生群体在学习和交往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其核心是学生的价值观念[6]。建设乡村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需要从乡村学生的生活文化、审美文化、道德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着手。

(一)组建乡村学生文化社团和村寨儿童活动中心,丰富乡村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乡村学生的个性不同、兴趣各异,乡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乡村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应建立在乡村文化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来实现。乡村学校可以根据乡村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组建各种类型的乡村学生文化社团。例如,可以组建乡村文学社团、乡村读书社团、乡村民间戏曲社团、乡村家谱研究社团、乡村漫画社团、乡村棋社团、乡村篮球社团等,丰富乡村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各种乡村社团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同辈之间的相互学习、了解与交流。开展乡村文化社团活动不仅有助于乡村学生的知识学习及课余文化生活的丰富,而且还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研究意识与能力,锻炼乡村学生的生活意志,提高乡村学生课余生活文化的质量[7]。另外,可设立乡村村寨儿童活动中心,建设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爬竿、篮球场、图书室、学习室、研究室等。

(二)传承和弘扬乡村的优良传统文化,提升乡村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

在加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同时,应加强对乡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注重对其进行乡村传统审美观的培育。在传承乡村优良传统文化、提升乡村学生审美文化素养方面,可以通过学习乡村学校校园礼仪、乡村传统文化进课堂、经典古诗词朗诵比赛、经典乡村戏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促进乡村学生对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并以优良的乡村传统文化熏陶乡村学生,提升乡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进而为乡村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奠定文化基础。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新媒体,如网络、电影、电视等,宣传和讲解传统文化,帮助乡村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传统文化教育电影、道德讲坛节目,游览和参观乡村文化旅游基地等活动,让乡村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乡村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

(三)提升乡村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

乡村学生的价值观需要乡村教师的引导,以帮助乡村学生树立正确、科学、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展:首先,乡村学校应加强对乡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在思想上给予乡村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例如,以乡村的道德模范、仁孝模范、劳动模范以及乡村学校的三好学生为榜样,宣传乡村社会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其英雄事迹。其次,乡村教师应通过乡村学校课堂教学,利用乡村学校教科书所提供的信息,对乡村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引导乡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应鼓励乡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为之不懈地努力和奋斗。最后,通过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如定期到乡村社会福利院开展义务劳动,帮助乡村孤寡老人等,坚定乡村学生的道德信念,并锻炼乡村学生的道德意志。此外,还要在乡村学校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使乡村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强化,并在乡村生活中积极实践,促使乡村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最终达到提升乡村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目的。

三、乡村教师文化的引领、学科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师文化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方式综合呈现的教师职业价值取向、情感倾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8]。目前,乡村教师文化自觉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乡村教师伦理认知缺失和乡村教师伦理实践缺乏。因此,只有建构乡村教师的文化自觉,才能在城乡文化博弈中走出一条乡村现代性之路。教师文化趋近于从文化自在走向文化自为,从隔离型文化走向合作型文化,乡村教师文化建设要基于建立乡村教师协同合作的共同愿景、建立协同合作的乡村学校教研制度和动力机制等。

(一)建立乡村教师协同合作的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组织内人员共同形成的对未来情景的意向描绘。乡村教师合作共同愿景是乡村学校全体教师协同合作的共同意愿和目标,是乡村学校教师心中的感召力量。这种力量在开始时可能只是一个想法,而一旦发展成感召一群人的力量时,就不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存在[9]。乡村教师协同合作文化的核心在于共享的教学信念。因此,乡村教师协同合作文化的重建,首先要确立乡村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和信念。建立乡村教师协同合作的愿景和信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还要依托一定的载体。乡村教师协同合作愿景必须有一定的目标支持,乡村教师协同合作愿景解决的问题是为乡村教育创造什么,这是一个抽象和宏观的目标,需要乡村教师长期奋斗才能逐步接近,而达到目标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因此,建立乡村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和信念,乡村学校必须制订乡村教师协同合作的具体计划。新课程改革要求乡村学校对课程进行校本化改进,使课程实施体现乡村学校特色,符合乡村教师与乡村学生的特点。因此,乡村学校应该在建构乡村学校整体的课程信念与乡村教学目标的同时,确立乡村教师协同合作的共同愿景,并把二者结合起来,这样既赋予了乡村教师协同合作以具体的使命,又促进了乡村学校教学的不断发展。

(二)建立乡村教师协同合作的组织关系

教学交往是教学领域的基本存在形式。在传统教学活动中,乡村教师之间的交往表现为垂直交往关系。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乡村教师间的交往形式大多表现为水平交往形式。在乡村学校教学实践中,教学经验丰富的乡村教师与不同学科的乡村教师的水平联系较强,且在自己熟悉的学科领域有较强的垂直联系。乡村年轻教师则在学科内部领域的垂直联系较强,与其他学科教师通常是非学科事务的联系。因此,乡村教师协同合作文化的重建,要求形成乡村教师间立体的协同交往关系,同时,以学科为基本点组建乡村教师协同合作共同体。在进行乡村教师合作共同体建设时,需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共同体带头人的选拔。共同体的带头人对共同体文化氛围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好的带头人可以促进共同体合作文化的形成。二是注重乡村教师协同合作共同体的建设和流动。哈格里夫斯基于后现代理论建构了自然协同合作的流动的马赛克文化模式,流动的马赛克文化模式是理想的后现代教学需要的教师文化模式。在流动的马赛克文化模式环境下,乡村学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及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组建若干个活动范围不固定的乡村教师小组,每个乡村教师小组是交叉重叠的,它们都是开放且相互支持和协同合作的小组。每个小组可随时转换职能和更新成员,其没有明晰的界限。三是以学科团体带动乡村教师共同体的合作。合作是建立在一定组织基础之上且有一定范围的,因而在注重学科团体发展的同时,应同时促进整个乡村教师共同体的合作,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协同合作规模的乡村教师文化,教师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悄无声息地建构着自我,使自我不断走向完善、走向深刻[10]

(三)建立协同合作的乡村学校教研制度

乡村学校校本教研形式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形式。封闭式教研形式是乡村学校校本教研组织依靠独立的和固定的教学研究团体来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开放式教研组织形式指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乡村教师间开展的课程与教学研讨活动。乡村学校封闭式教研与开放式教研有以下区别。封闭式的教研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个别化、专门化的教研组织特征,乡村教师围绕着同一学科的同一内容开展专门的、深入的教研活动。乡村教师具备同学科领域的较深的学术储备,具有很强的学科知识优势。开放式教研组织则表现出流动性或不固定性等特点,主要是基于共同兴趣开展乡村教师教研活动,以促进跨学科教师间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和互补。封闭式教研组织形式表现为以乡村教师的集体备课式研究为主要方式的单一的教学研究活动,研究主要指向如何更好地进行同学科、同主题的教学活动。开放式教研组织形式则集中表现在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中。

(四)建立协同合作的乡村学校动力机制

乡村教师协同合作参与需要一定的动力机制,以确保乡村教师参与教学改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乡村学校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乡村学校评价机制、乡村学校奖惩机制和乡村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机制等。乡村学校评价机制的建立应立足于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不仅要求把乡村学校教学评价过程看成促进乡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为乡村教师提供了教学空间和研究空间,鼓励乡村教师大胆研究、不怕困难、敢于挑战和创新。对乡村教师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应及时给予鼓励,使乡村教师充满专业自信,且能够有获得感和成就感。而乡村教师的奖惩机制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乡村教师的发展性评价要把奖惩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通过奖惩手段激励乡村教师不断积极向上,从而有效促进乡村学校的教学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勇.社会转型期乡村学校教育的文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探索,2012(9).

[2]张鸿翼,李森.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现状调查研究——基于川、渝、滇、黔等六省市区的实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

[3]郝志军.教学文化的价值追求:达成教化与养成智慧[J].教育研究,2008(4).

[4]张金华.论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5(3).

[5]白芸.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分析[J].教育科学,2006(2).

[6]李国霖.第三讲:学生文化探讨[J].广州教育,1991(6).

[7]刘忠伟,李仁敏.学生文化:内涵、问题与策略[J].天津教育,2010(12).

[8]万伟.课程变革中的教师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16.

[9]张声雄.《第五项修炼》导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13-115.

[10]汪建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变革史论(1912-1948)[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262.

Logic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ry School Culture

Wang Jianhua Zhang Hongyi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ry school culture aims at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ountry schools into the country culture to form the teaching culture which ensures the efficiency of country school teaching, the student culture which promotes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unt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culture which pursues the professional happiness of country teachers. The logic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ry school culture li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ebirth of the teaching culture of country schools, the advocacy of the country’s student culture and the guidance of the country’s teacher culture.

Key words: country school; construction of country school culture; country culture; teaching culture of country schools; student culture of country school

责任编辑:杨静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