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4年 > 第4期目录(总第二百零二期) > 正文

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

作者:张志杰,马岚
阅读数:1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年第3期


要:新质生产力是以新质劳动力、新质生产工具和新质劳动对象为构成要素,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新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通过人才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创新分别作用于新质生产力三要素,从而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在微观层面,以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劳动力基础;在中观层面,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集聚;在宏观层面,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外部动力。

关键词:教育;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潜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1]。同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即新质态的生产力,是指在科技创新资源转化、整合下,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催生的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2],它是新时代生产力出现的新质态,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3],是引领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生产力[4],其发展的关键要素是高质量劳动力[5]。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出场背景及理论贡献[6][7][8];二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9];三是提出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10][11]。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阐述相对较弱。因此,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框架,系统梳理新质生产力内涵,阐释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进而提出教育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一、新质生产力的多维内涵

(一)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构成:生产力要素角度

生产力的三要素为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只有三要素系统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生产力三要素在质素、形态、范围等方面发生新迭变,进而集合形成新质态的生产力系统。

在劳动者层面,随着科技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劳动者更加知识化、科技化。劳动者是改造自然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化和重复性劳动,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更多地是具备综合知识、创新能力、数字素养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新型高素质人才。他们成为构成新质生产力系统的第一要素,即“新质劳动力”。

在劳动资料层面,劳动资料更加智能化、数字化。马克思指出:“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12]由此可见,以生产工具为主体的劳动资料是人类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必要条件。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机器人等技术及应用,打破了生产过程中地域与空间的局限,将人类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成本。他们成为构成新质生产力系统的关键要素,即“新质生产工具”。

在劳动对象层面,劳动对象更加扩大与虚拟化。劳动对象是被征服、改造和利用的对象,分为天然对象和人化对象。天然对象主要是未经加工或未改变其形态的各种天然物质,如矿藏等;人化对象则是经过人类技术加工或创造的,不仅包括各类物质性载体,如新材料、新能源等,还包括大量信息、数据、电子媒介、智能网络、虚拟经济等非物质性载体,这些虚拟化的无形物在智能时代逐渐成为劳动对象。随着智能化劳动工具的广泛应用,人类实践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使更多的天然对象转化为人化对象,数据、网络、新材料、新能源等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要素,即“新质劳动对象”。

(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核:生产力发展动力角度

科学技术让劳动者提高了劳动效率与技能,使生产工具不断更新,促使劳动对象发生深刻变化,从而创造更多生产价值。因此,劳动生产力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完善。可见,科技创新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是新质生产力的内核。第“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13]科技创新通常以新的科学发现、理论或思维方式为基础,伴随着新知识、新理念的产生,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开发,新产品新服务的改进等,改变以往依靠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社会生产向更加高效、集约、绿色的发展方式迈进。科技创新的实质在于持续探索和创造新发展机会,以满足人类日益变化的需求和挑战。第二,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历史上的蒸汽革命、电力革命以及信息革命都是以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绿色化为基本特征,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各领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新能源、区块链、生态技术和环保创新、航天技术和太空探索、量子通信等正处于重要技术突破关口或正在开启科技“新赛道”。这些最具潜力的、关键性技术方向势必引发生产力向更高、更优形态跃迁。

(三)新质生产力的目标:生产力发展规律角度

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看,随着经验、知识和技术的累代相传,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也促使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更具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且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全要素呈现新质态的生产力,代表着一种高质量的生产力跃迁,亟需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支撑力。现阶段我国经济领域仍然面临多重挑战。从外部来讲,世界经济周期呈下行趋势,贸易摩擦、金融波动等都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阻碍与干扰。美西方国家单边制裁,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从内部来看,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出口市场不稳定,经济增长缺乏新动能;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就业压力不减,整个市场预期减弱;资产负债上升,财政收入下降等都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出现转变,科技创新的关键地位全面上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只有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助力破解经济发展困局,为高质量发展汇聚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生产力,构成新质生产力的三要素呈现由“量”到“质”的转化,即劳动者知识化、科技化;劳动资料智能化、数字化;劳动对象扩大化、虚拟化。其中,以“新质劳动力”为第一要素。新质生产力脱胎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

二、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驱动的生产力。教育作为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人才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等作用,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见图1)。(图1略)首先,在人才创新方面,教育能培养智能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这是开展一切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其次,在知识与技术创新方面,知识创新可发生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通过科学研究探索新规律、新理论,创造新知识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而技术创新侧重于新产品和新工艺等的研究开发、应用与推广,是知识创新的应用和发展,是知识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一环。再次,在产业创新方面,产学研合作是教育实现产业创新功能的核心途径,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新兴产业孵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在上述机制中,人才创新是核心,是科技创新中最重要的一环,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培育创新主体。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应用于人才培养,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通过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向产业转化,强化了教育在产业创新中的作用,同时技术转移的收益也反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教育通过人才创新、知识和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分别作用于新质生产力三要素,促进生产力全要素由“量”到“质”的转化,从而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导(见图1)。(图1略)

(一)人才创新与新质劳动力

从劳动者视角看,教育通过发挥人才创新的作用,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质劳动力”。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各级各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承担着相应责任。首先,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必要的知识、素养和思维,包括基础科学、数学、语言、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起点。其次,高等教育通过提供优质的学术资源和研究环境,使学生丰富知识储备、拓宽思维视野,探索理论前沿和科学新领域。通过实践教学内容与项目,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是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再次,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主,为产业发展输送技能型创新人才,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枝干作用。总之,劳动者通过教育获得更加全面的技能集合,即更加综合的知识储备、更高的技术技能、更强的创新能力以及更快的经济与科技环境适应能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跨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受教育者达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教育部自2009年起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至今已培养了一万余名拔尖学生,其中96%的毕业生在基础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和从事研究工作。近年来,为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国家增设了碳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工科本科专业71种,布局建设了一批特色化的示范性软件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等专业特色学院。12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了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探索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模式。近10年,我国职业教育每年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1000万左右,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输送了70%以上的一线新增从业人员[14]。培育创新后备人才,离不开基础教育的系统支持。《2023年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显示,全国中小学持续探索和构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如北京构建“翱翔”育人体系,成立青少年创新学院,设立首批18家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等,已经形成了依托首都科技、教育、文化资源、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系统培养创新人才的长效机制。随着人才效能日趋增强,教育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知识、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工具

从劳动资料角度看,教育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功能,实现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领域颠覆性技术突破,推动更多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应用于生产实践,成为“新质生产工具”。一方面,教育通过组织开展系统性的科学研究发挥知识创新的功能。其中,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头,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另一方面,知识创新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发挥技术创新功能的主要途径是产学研结合。教育通过与产业部门的结合,连接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实现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在关键核心领域取得技术突破,进而引发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近年来,我国高校直接产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了质、效、能的同步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高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2000多项增长到15000多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15]。《全国高职院校专利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度)》显示,高职院校的专利共计46100件,其中发明授权专利6051件,有近41%的专利申请开始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清华大学研制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类脑天机芯片及类脑计算系统;复旦大学创制出新型介孔催化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研制出76个光子的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等,这一系列重大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成果,为国家实现关键技术领域创新突破、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关键动能。

(三)产业创新与新质劳动对象

从劳动对象角度看,教育通过间接发挥产业创新功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劳动对象扩大化和虚拟化,形成“新质劳动对象”。首先,构成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与新质劳动对象高度一致。新兴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代表。而作为新兴产业的延伸与深化,未来产业是基于大数据或能够利用和处理大数据的产业[16]。由此可知,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既是构成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要素,即“新质劳动对象”。其次,教育主要通过产业人才培养和产业孵化来发挥产业创新作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和新产业兴起,加速形成“新质劳动对象”。一方面,高校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需各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和孵化平台建设等,推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形成支撑。以新兴产业领域为例,清华大学科技园成立了纳米新型孵化器,集聚纳米科技成果,对接产业化通道,促成超级电容器、碳纳米管薄膜等新材料项目实现产业化。在未来产业领域,国家采取高校、政府、企业共建模式,通过试点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全国首批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牵头单位均为具备相关领域学科优势的高水平大学,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天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园”、上海交通大学“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未来产业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与医疗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等。

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

(一)微观层面:以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劳动力基础

从生产要素构成来看,新质生产力是新的生产要素组合而来,其中以富有创造性的高精尖人才为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讨不来、买不来的”。而掌握“硬核”科技的高精尖人才必须依靠人才自主培养。如何自主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包括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蓝领工人等在内的“金字塔型”科技创新人才梯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面临的教育改革新命题。

一是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增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在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布局等领域加大改革力度。首先,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既注重横向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纵向专业知识的创新性和前沿性。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面向科技创新人才所需知识结构,增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密切相关的课程,优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构建适应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优势,鼓励本科阶段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以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科教融合,将科研成果、产业前沿或生产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以高质量的教学与实践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交互融合。其次,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点,前瞻布局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进一步加大基础学科的专业占比,加强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靶向人才培养。再次,推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文理渗透、理工融合等多种形式的学科交叉融合,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材料前沿、纳米前沿、干细胞、深海深地、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为探索科技创新前沿,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提供学科基础。

二是加强科教融汇,提升劳动者科学精神和数字素养。一方面,在基础教育阶段着力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国民的科学精神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性工程。这是发现具有未来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储备科技人才的关键途径。但是,强调科学教育与科学精神,绝不是摒弃全面育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方法和非认知情感体验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以素养导向取代知识导向;实施跨学科融通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科学教育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另一方面,加快提升劳动者的数字素养。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数字经济已日益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而提升劳动者的数字素养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字技能培训方案和数字素养培养方案。其次,引导各级各类学校丰富数字教育相关课程,并在教学中引入数字技术和工具,如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字技术;采取跨学科和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将数字素养教育融入不同学科的项目和任务中;建立包括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数字工具与技术的应用能力等指标在内的数字素养评估体系,以及数字素养跟踪记录档案等。

(二)中观层面: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集聚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最大的区别在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上的不同,即由要素驱动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主要指基础研究领域重大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突破。而这些重大成果的取得和技术突破关乎国家战略需求和核心利益,往往伴随着高投入、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且很难依靠单一主体独立实现。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使产业界和学术界处于平等的合作地位,能够汇集多元主体系统参与,整合学科知识和以企业问题、需求、经验、实验数据等为形式的非学科知识,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有效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基础研究,促进科技创新从0到1实现突破。此外,新质生产力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使高校、科研院所摆脱研究成果与新质生产力需求相脱离的窘境,而且可大大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加快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是引领产业发展趋势、服务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坚持质量导向,充分发挥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高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人才优势和实验设备资源,是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是开展基础研究的“策源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中处于前端位置。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应聚焦科技自主创新,瞄准基础研究领域的同时,重视应用研究,这是突破“卡脖子”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要推动高校科研管理改革,弱化行政干预,提高科研自主性和灵活性。推动以质量和创新为核心的评价机制转向,注重考察研究的原创性、社会影响和实际应用价值。其次,改革教师评价体制,将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以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纳入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并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条件,以提升高校整体产学研水平。再次,鼓励高校深度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资源优势和研发优势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智库等,与企业共同探索,成立一批跨领域、多学科、多机构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并通过建设稳定存续的新型组织方式,促进产学研内向整合和深度融合。

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共建产学研创新生态。首先,充分发挥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引导和服务作用。目前,产学研合作层次和重心不断向企业专有技术层面偏移,未能真正体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意图。政府应引导产学研协同创新向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方向转移。各级政府从经费总量上加大对产学研合作投入力度的同时,有重点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建设和孵化一批产学研结合的专项项目,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其次,推动企业高度参与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适应产业变革趋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需要,推动产学研合作由高校、科研院所主导、企业参与的技术驱动型产学研合作范式,向领军科技企业牵头主导、高校、科研院所有力支撑、各参与主体相互协同的需求驱动型合作范式转变。通过出台财税优惠、经费支持以及融资方式创新等吸引中小企业等产学研多元主体“同题共答”。再次,完善科技创新容错机制,支持和保护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探索科学“无人区”以及变革性、颠覆性前沿技术,具有不同于一般科技创新的特殊性和难预见性。要营造勇于探索、潜心钻研、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激发科研工作者的潜能。

三是坚持成果导向,推动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根据《中国专利调查报告》统计,我国高校在近5年的发明专利实施率在15%左右,存在大量“沉睡型”专利[17]。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技创新成果实现社会价值的关键一步,也是促进产业发展、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首先,高校在人、财、物等方面赋予二级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处置权,提升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其次,完善产学研利益分配机制。以科学有序的规章制度,明晰产学研利益相关主体的产权法律关系,鼓励科研人员以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等多种形式入股,保障其对科技成果的产权和收益权,从而提升产学研各方协同创新绩效。再次,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服务。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介入科技成果孵化及转化,培养具备行业知识、知识产权和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经理人,打通科技成果到商业化产品的转化之路。

(三)宏观层面: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外部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教育对外开放是一个从横向维度与时代对标的过程,站在世界知识生产和创新前沿,促进人才跨国流动和知识技术的国际转移,是将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入全球系统的重要纽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国际化人才支撑和创新环境。

一是以留学教育和高端引智汇聚天下英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8]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留学和国际引智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是综合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服务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战略指引。首先,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两翼。新时代统筹做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需要树立大教育观、大人才观,立足于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用足用好留学教育双向交流机制,使之成为国际化人才引育的空间站。具体而言,一方面,全面提高出国留学教育质量,发挥公派留学对高水平人才培养专业方向的导向作用,注重培养关键、紧缺和空白领域高端人才;完善“选、派、管、回、用”全链条出国留学管理服务体系;增强留学人才回流的吸引力。除在落户、就业、住房、教育方面给予的政策优惠外,重点为前沿科技领域和关键技术方向的高层次海归人才提供回国科研、创业的资助,进一步提升留学归国人才的层次和质量。另一方面,提高留学中国“含金量”,打造“全球主要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通过强化经济联系、人文交流等国际联结,构建来华留学教育体系;完善主体多元、渠道多样的来华留学奖学金体系,优化国际学生结构,扩大对“一带一路”国家生源的资助比例;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质量监控、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系统建设,提升来华留学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留学中国教育产品。其次,高校是我国创新引智的前沿阵地,也是引进高端外国专家的重要平台[19]。要转变引智观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从单纯的引进专家,升级为人才、智力和项目的综合引进;依托“外专千人计划”等高端引智项目,瞄准学科发展和创新前沿,引进国外知名高校优势学科专家或团队,开展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一批国内典型的高校引智基地,引领科技创新和国际化人才培养。

二是以中外合作办学引入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及优质程度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层次,进而深刻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最突出的问题已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通过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借鉴先进理念、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是当前我国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坚持高标准引进,以是否对接世界先进水平、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为衡量中外合作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与世界顶尖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引进一流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师资,培养国家紧缺科技创新人才。地方院校和职业院校根据地方发展和自身办学定位,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优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则侧重在课程体系、专业师资等方面引进与吸收优质教育资源。其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中外合作双方应在课程、学科专业、师资、文化等方面加强融合创新,实现中外“强强联合”。鼓励中外合作双方围绕科技前沿、重点技术领域联合共建实验室或创新中心,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再次,坚持规范办学,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供给力度,确保办学质量。完善从准入、评估到退出的全链条政策供给[20]。推进淘汰更新、优化升级的政策导向,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发展。

三是以高层次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当今世界,新兴技术力量和产学研等主体要素日趋活跃,大国间技术竞争加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承担者以及创新拔尖人才的蓄水池,要在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建设开放创新生态中当好“领头雁”。首先,要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网络。通过师生交流、学术会议、合作办学等国际化建设平台,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及科研机构的“粘合度”,采取共建科技合作联盟、联合研发、委托研发、设立合作研究基金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主动搭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沟通平台、资源平台和项目平台。其次,在不同方向上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科技交流与合作实现新跨越,深化国际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融合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赢。再次,加强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通过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实践基地建设、全球胜任力课程、国际组织实习实训等,完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且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国际组织后备人才,提升我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能力。

教育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新质劳动力、新质生产工具和新质劳动对象为构成要素,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的赋能。教育通过人才创新功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扩大新质劳动力供给;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实现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并转化为新质生产工具;通过发挥产业创新功能,助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形成新质劳动对象,从而推动生产力向更高质态跃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层面探讨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要以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劳动力基础,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集聚,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和人才进行一体安排部署,强调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协同配合,共同塑造发展新动能。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以高质量教育助推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

[2]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

[3][8]蒲清平,黄媛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

[4]令小雄,谢何源,妥亮,等.新质生产力的三重向度:时空向度、结构向度、科技向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

[5]周绍东,胡华杰.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

[6]蒋永穆,乔张媛.新质生产力:逻辑、内涵及路径[J].社会科学研究,2024(1).

[7]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6).

[9]王珏.新质生产力:一个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

[10]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优势条件、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

[11]沈坤荣,金童谣,赵倩.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24(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3.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3.

[14]靳晓燕.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产业生力军[N].光明日报,2022-05-25.

[15]孟凡婷.十年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J].中国经济周刊,2022(14).

[16]王小林,谢妮芸.未来产业:内涵特征、组织变革与生态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23(6).

[17]高艳慧,吕赟可,刘岩,李丹.产学研合作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3(8).

[18]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5-29.

[19]张立军.当前高校引智的现实问题与机制建设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6).

[20]林金辉,凌鹊.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政策轨迹和政策供给[J].高校教育管理,2021(6).


Cultivat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through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Strategic Approaches

ZhangZhijie MaLan


Abstract: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represent a new qualitative phase of productivity, characterized by a skilled labor force, advanced production tools, and innovative labor objectives, wi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t its cor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s its go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forces is closely tied to the high-quality evolution of education. Education influences the three elements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innovative talents,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us serving as a foundational and strategic pillar for their advancement.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t is essential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as a solid foundation, enhance innovation integration through deep collaboration between industry,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propel progress in this field through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partnerships.

Key words: education;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theoretical framework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