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4年 > 第4期目录(总第二百零二期) > 正文

“五育融合”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与实践对策

作者:陈理宣,姜若梅
阅读数:1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4年第3期


要:“五育融合”起源于中国近代国民教育改革、拯救民族存亡危机的思考,成熟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不断改革与发展的过程。通过审视“五育融合”的教学现状发现,还存在低层化的教学目标、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贫乏的知识内涵、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等困境。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确立崇高的教学目标、赋予知识丰富的育人内涵、实施大概念教学、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等。

关键词:五育融合;人的全面发展;整体育人


一、“五育融合”的发展历程

现代意义上的“五育融合”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逐步形成的以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人为宗旨的教育理念。

(一)从“三育并举”到“五育并举”

“五育并举”是近现代我国面临民族危机之时,思想家、教育家思考救亡图存、“新民”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结晶。严复提倡要鼓民力(体育)、开民智(智育)、新民德(德育)[1],这是最早的“三育并举”,其目的是通过“新民”以“新制”“新国”。[2]王国维从“使人为完全之人物”的角度提出德、智、体、美“四育统合”[3],可以说是“四育并举”。1912年,蔡元培提出“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4]其中,“实利教育”相当于智育和劳动教育,“军国民教育”相当于体育和军事技能教育,“美感教育”相当于美育。这就在理论上形成了“五育并举”的概念。这个时期,“五育并举”的内涵始终围绕两条线索发展:一是从“新民”到“新政”“新国”的救亡图存的教育目的;二是从“三育”到“五育”逐步完善人格的教育内容。但是,这只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萌芽时期的一种幻想,并没有严密的逻辑论证以及实验研究,更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去。

(二)从抽象的“五育并举”到实践的“五育并举”

近现代意义上的“五育并举”只停滞在理念层面上。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朝气蓬勃地发展起来,“五育并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最早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赋予“五育”新内涵的是杨贤江。他倡导青年要在品行、智慧、健康、劳动、审美等方面全面发展。[5]

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五育并举”思想才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等都规定了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全面发展教育。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沿用了毛泽东关于“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说法,并指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7]至此,“五育并举”不仅有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指导,更形成了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三)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提法得到了强调。1977年,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8]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再次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9]。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10]。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总结以往教训和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德智体美有机统一于教育活动各个环节。学校教育在抓德育、智育的同时,“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各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11]。这标志着“五育融合”的真正确立,意义重大:一是对“五育”之间的关系有了新认识;二是把“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教育实践,并不断发展与完善。

进入21世纪,为进一步推进“五育融合”,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2004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19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全面阐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这标志着“五育融合”理念的成熟,其教育实践进入新的阶段。

二、“五育融合”的现实困境

(一)低层化的教学目标

“五育融合”实质上是指向“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但是,现实中还存在一些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停留在功利化的教学目标上,表现为低层化的教学目标观,从而预设了低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标准。低层化的教学目标,让“五育融合”失去了“立德树人”的崇高灵魂。一方面,表现为用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来选择课程内容,削弱其丰富的内涵和崇高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表现为用可计算的、客观的程式化、技术化和工具化操作程序来评判教学质量或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功利化,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技术化等都指向看得见的效益或客观的、显性的、精准的结果。因此,各育目标只能在低层化的水平上相加与融合,从而忽视了教与学的理想、信仰等精神性内涵。

(二)贫乏的知识内涵

“五育融合”既包括五类学科知识齐全、结构合理,也包括五种教育全面与协调,还包括学生素养的全面、和谐、统一发展。教学就是要把各类教育与学生的素养发展结合起来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与知识丰富的内涵、复杂的结构联系互动。而当前的教学存在窄化学科知识内涵的现象,这就造成学科知识包含的教育性及其素养内涵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具体表现为每个教师只重视单一学科的知识、单一性质的知识、单一性质的教学,从而造成学生不能把各学科知识与各种教育要求、各种素养协调起来。同样一本教材,被一些教师当作单一性质的知识来教,程序性知识被当作陈述性知识来教。教学内容的内涵贫乏造成“五育”不能融合或者低水平相加。这就造成学生学习后“既不能结合主体身体产生行动,也无法激发主体的情感、意义、价值、信念产生行动的动机与克服困难坚持行动的毅力与信仰”[12]

(三)碎片化的教学方式

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各学科之间、各知识点之间的条块分割、僵硬界限、绝对独立等,不利于学生建立结构灵活、相互关联、边界开放的整体知识结构,以及内化为知识运用的智慧与能力。其实,教学就是通过模拟实践情境运用符号知识解决问题,推动学科知识内、学科知识间、学科知识同生活与实践间形成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联系与灵活运用,把身体之外的符号知识转化为身体之内的素质。皮亚杰强调,知识是经过不断“顺应”与“同化”的方式增长的,而实现这种增长的手段就是通过“主体自己动作的内化运算”实现的。[13]怀特海认为“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或与其他东西进行融会贯通的知识”就是“呆滞的思想”(inert idea)。真正的教学是发展学生的智慧与生命。[14]然而,教学中过于细分的学科知识、知识点以及各自为政的知识训练,造成不同教育间、学科间的分化,使“五育”没有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四)单一的教学评价

“五育融合”需要建立教育评价机制,既通过教学评价来引导教师的教学,也通过教学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内化。当前教学评价存在围绕智育评价、终极评价(中考、高考)转的现象,表现出教学评价的内容单一、主体单一、方法固定、功能单一等现象。学生要全面发展就需要全面的评价反馈与多方面的激励。如果整个教育过程指向单一的智育评价,就必然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整个教育过程都指向终极的功利目的,强化筛选与竞争,那么必然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甚至使其产生学习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可以说,单一的教学评价导致“五育融合”实施的全面性、协调性的缺失。

三、“五育融合”的实践对策

(一)确立崇高的教学目标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五育融合”的终极价值追求。“五育融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科知识及其所呈现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学要通过正确理解与把握国家课程的丰富内涵,明确各学科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理解教学目标如何与知识融合的原理。如果能力与情感目标没有与具体知识相结合,那么教学目标就是一句空话。学科知识是学科内的事实或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的层级性发展的系统或体系结构;学科素养呈现为内化在学生身体之内的由学科事实或概念、学科核心概念、学科方法、学科思想、学科思维与学科价值观构成的[15],与身体机能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机能相结合的逻辑结构体系。它一旦外化为行为,就转化为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利用知识“站立起来”“强大起来”“活起来”。[16]其次,发掘知识的社会性思想、道德、情感、价值观等精神素养内涵。虽然知识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学习者价值的实现,但是不能简单地赋予知识个人的、物质的、功利主义的内涵,而要引导学习者将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目的建立在符合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并上升到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崇高理想境界。

(二)赋予知识丰富的育人内涵

所谓赋予知识丰富的育人内涵,是指课程方案制定、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等环节,不仅要揭示知识的科学认知逻辑,还要揭示其所潜藏的人文意义逻辑(历史与传统、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运用伦理等),设置丰富的学习活动与实践形式,从而使学习获得丰富的人性内涵。

首先,课程方案的制定、教材的编写要丰富课程知识内容的内涵。课程方案和教材编写是教学实施的指南,因此,要写出知识的历史与传统、伦理与道德、思想与价值、情感体验与审美等丰富的内涵,而不仅是知识的原理与功能,即不能仅要重视知识本身,还要赋予知识丰富的科学与人文内涵。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科学地求知。教师要做到把知识的内涵、功能、应用联系起来,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关联,既要注重学科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又要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还要进行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以及生产实践的关联。通过问题式、项目式的教学,真正把知识转化为做事的素养。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即具体做事。一方面,要引导、启发学生智慧地做事,通过做事把知识及其学科素养转化为实践能力,实现实践育人;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做有益于国家、社会、他人的事,而不是只做有益于自己的事。

(三)实施大概念教学

所谓大概念是指科学知识、生活与生产实践经验的相对完整的最小节点或片段(drop or epsode),由于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可以构成不同程度的、相对完整的大点或大片段,即由多个下位概念组成一个上位概念。它有学科内大概念、学科间大概念、超学科大概念、实践大概念等不同形式。人的各种素质(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分别由相应的学科或学科群承担,然后再由教学的不同环节组合实施。因此,可以通过知识的大概念教学促进各种素质的教育融合。

首先,将所教知识在学科内关联、融合,即“育内”融合,形成学科内的大概念,培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其次,将所教知识在学科间关联、融合,即“育间”融合,形成跨学科大概念,实现知识整体的思想、理念、方法、伦理以及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关联与融合;再次,将所教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关联、融合,即“跨育”融合[17],形成实践的大概念,培养学生将知识学习转化为生活与生产实践的能力;最后,将前三者融合到实践中,上升到掌握世界的多样化方式及其在各种实践活动之间相互转换与融合,形成人生大概念,实现马克思所说的“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18],即人的自由与解放。因此,教师通过大概念的不同形式,引导、启发学生,并为学生创造机会与平台,让他们整合、优化各种知识、各种生活实践的思维方式以及各种素养的内化等,形成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五育融合”式的素质结构。

(四)建构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五育融合”实施的根本保障。因此,需要建构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鉴定评价与改善评价相协调的评价机制。

首先,建立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教学活动的内部主体即直接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教育教学管理者;教学评价的外部主体即间接主体,包括教育行政管理者、社会用人单位等。内部评价主体与外部评价主体有各自的价值标准、评价方式、评价途径。因此,必须建构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轴心的多主体教学评价体系,以防止不同主体的评价标准、功能、结果(不同主体可能对于五育的内涵有所侧重)所固有的不全面性而造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其次,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的评价机制。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激发具有增值性,对学习方法的改进与完善具有启发性,对学习进度与学习态度的监测具有督促性。过程评价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从各育的要求出发引导、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带有教学艺术的特征,更能体现“五育融合”的特点。结果评价更倾向于目标的达成与效果的检测,是教学过程某一阶段结束时的质量评价,带有科学的特征,教学外部主体和内部主体均可以参与。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可以避免一些外部评价主体因不同角度与不同利益考量造成评价不全面的影响。最后,建立鉴定评价与改善评价相协调的评价机制。鉴定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后达成目标的评价,更多运用在教学质量评价以及人才筛选方面,如对教学质量的合格评价,对学生的升学、就业等的评价。而改善评价则是对教与学内容的正确性、全面性,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等的评价,旨在指出问题,提高质量。总之,教学评价具有多功能(质量鉴定、人才选拔、激励增值、改进完善等)、多主体(教师、家长、教育行政管理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用人单位等)、多方法(学习内容考试、能力测试、档案过程、工作试用等)、多维度(道德品质、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审美修养、劳动能力与态度等)相统一的特点,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形成有序、协调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严复.严复集:第1册:诗文: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

[2]梁启超.新民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

[3]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3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59.

[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03.

[5]杨贤江.杨贤江全集:第2卷[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625.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85.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办学经验总结党号),1958(61).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55.

[9]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J].人民教育,1992(5).

[10]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J].中国高等教育,1993(4).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人民教育,1999(7).

[12]陈理宣.论知识的整体性及其教育策略:基于实践教育哲学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

[13]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卢潜,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

[14]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3.

[15]李润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知识结构的视域[J].教育发展研究,2018(15/16).

[16]成尚荣.学科育人:教学改革的指南针和准绳[J].课程·教材·教法,2019(10).

[17]刘登珲,李华.“五育融合”的内涵、框架与实现[J],中国教育科学,2020(5).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Development Course, Realistic Dilemma and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Five Education

ChenLixuan JiangRuomei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five educa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thinking of n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crisis of national survival and matured from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educational theory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socialist educational practi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examining the teaching status quo of the integr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difficulties such as low-level teaching objective, fragmented teaching method, poor knowledge connotation and single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Therefore, i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lofty teaching goals, use big concept teaching, give knowledge rich educational connotation, and establish scientific educational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five educatio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comprehensive education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