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满意度、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统一和促进,既有机会、过程和结果公平,也有区域、城乡和学校间的公平;既是教育正义的重要内容,也需通过推进教育正义来实现。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在受教育权平等基础上接受高质量教育、教育资源高质量均衡与高质量教育成效相促进、东中西部及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转化促进的教育公平。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就是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的满意度、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的质量水平,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机会、过程、结果公平和区域、城乡、学校间的公平及其相互促进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平等;高质量教育公平;教育价值追求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发展,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激发全社会活力的客观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后,继续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既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规律和本质所决定,也是人的理想和目的追求的实践结果;它反映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满意度的统一程度,是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统一和相互促进,既有个人受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有区域、城乡和学校间的公平;既是教育正义的重要内容,也需通过推进教育正义来实现。而高质量教育公平——无论是育人成效的高质量,还是教育基本条件和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均衡——都是高质量教育与高平等教育统一和相互促进的教育。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就是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价值的满意度、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和转化促进的质量水平;不断努力提升教育机会、过程、结果的公平及相互促进的质量水平;不断努力提升区域、城乡、学校间的公平及相互促进的质量水平。
一、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在受教育权平等基础上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教育公平
质量和数量是事物具有的两个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客观属性,世界上不存在有质量无数量或有数量无质量的事物。数是抽象的量的多少和顺序,量是数的具象,数量是数的量和量的数的统一。质量与数量相对应,包括质的量和本质的量。质是事物内在的直接规定性,是事物的成色、质地;本质也是一种质,是事物内在规定性的根本规定性和人对它的间接、综合反映。[1]实际存在的同类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和本质规定性的量度是事物的质量,质量是事物质和本质的纯正度充实度。纯正度和充实度低的是低质量的,纯正度和充实度达到基本量度的是有质量的,纯正度和充实度高的是高质量的。质量是由事物多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但最终由事物本质(内在规定性的根本规定性)和质(内在规定性)综合决定。
(一)教育质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一般而言,教育本质和价值、质量相统一。谈论教育本质、价值和质量,就是谈论“好”的教育本质、价值和质量。自然事物的本质和质量,不仅是而且只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本质及其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教育和其他社会事物的本质都是人为和为人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合理性。规律不为目的服务,但为目的选择。价值追求不同,确定的目的、选择的规律、形成的本质也不同。教育本质形成是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过程,教育质量是古今中外教育本质规定性之纯正度充实度的普遍性与时代性、民族性的统一。[2]价值不仅是主体对客体的满意度,也是主体对自身的满意度,是主体对主客体的满意度。合目的性本身包含价值选择、追求及其成果的纯正度、充实度、满意度。因此,既可以说教育质量是合规律性决定的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与合目的性决定的价值满意度的统一,也可以说,教育质量就是教育本质的纯正度充实度。[3]合规律性的本质和质量未必合目的,合目的性的本质和质量一定是合规律性的本质和质量,世界上不存在只合目的、价值、需要而不合规律的本质和质量。
但是,本质纯正充实的事物未必是人满意的有价值的事物,人满意的事物也未必是本质纯正充实的事物。素质教育是国家从教育本质、价值、质量的根本性、整体性和长远性考量对教育本质和实践的规定,但未必是每个人都满意的教育本质、价值、质量;“应试教育”等类似的教育本质、价值、质量,是国家不需要和努力防止甚至禁止的,但又是一些个人甚至社会一定程度上追求的教育本质、价值、质量。任何教育本质、价值、质量都非自然而然和急功近利就能够形成的,都是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中,坚持不懈努力追求的相对结果。正所谓,“文明就是对共同理想的刻意追求。教育就是刻意地试图用一个理想来塑造人”[4]。因此,不能仅根据美国管理学家朱兰(Juran,J.M.)等关于质量的观点,把质量看作“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5]更不能既说价值和增值越大质量越高,又说资源耗费过度使得质量过高就是质量过剩,就是浪费、低效和低质量。[6]
教育质量分为学校建设质量、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结构、体系优化质量等多个层面,最终都是通过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在促进国家政治经济等发展中、在国际竞争比较中体现和证实。高质量教育是能正确、真实、全面、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达成人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目标的教育。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在《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对高质量教育的界定是,“它意味着每个学习者无论在学校或工作岗位应在个人能力的极限上工作,从而可以考验本人的极限,并把这种极限推向更高”,也是指“一个学校或学院为全体学生规定了高标准和目标,然后想方设法协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7]
(二)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质量、效率的统一
公平与平等既有本质联系,又不能等同,它们的关系要在其目的和价值追求中寻找。平等是以同一标准、同比例地相同对待,既有对不同性别、种族、能力等每个人的尊严、权利毫无差别的完全平等,也有对贫富、能力等有别但无根本差别的人的差异平等;既可能双向、对等,也可能单项、非对等。公平是以同一标准按比例的互利交换,它包含平等,体现为必然双向、对等;是“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以及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8]男女平等和买卖公平是平等和公平关系的最简明具体阐释。自由平等是人类的基本尊严,舍此就无尊严可谈。劳动及其质量、效率是自由平等的基础,舍此就没有人的生命、人类的延续和国家富强。公平是平等与质量、效率的统一和相互促进。[9]在保证基本质量、效率和不断提高质量、效率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格尊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0]没有平等的效率是使一部分人有钱有势,另一部分人贫困、平庸,甚至被饿死、打死的效率;没有效率的平等不仅会使所有人共同贫困、平庸,甚至会使他们共同死亡的平等和陷入更加不公平。
(三)高质量教育公平是高度平等与高质量成效的高效统一
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成效高质量与教育权利和机会、教育基本条件和公共服务等的教育过程高质量并重俱进、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不等于每个国民的富强,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等于高质量教育公平。高质量教育未必是高平等和高质量公平教育,也许是两极分化的教育;高平等教育未必是高质量和高公平教育,既可能是高质量公平教育,也可能是人人平等接受低质量教育或大家共同平庸的低质量平等和不公平的教育。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既要把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大做优,又要把不断扩大的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分好,使应受教育者都能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基础教育高质量公平,不是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公平,而是以基本人权和受教育权利与机会、教育条件与过程等为标准的、使每个儿童少年一个也不少地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完全平等的教育公平。高等教育高质量公平,是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和机会平等与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择优选拔平等统一的公平,是以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尽可能扩大受教育人数的大众化的教育公平或差异平等。
高质量教育公平,既包括高度平等和高质量成效,也不能缺少这两方面的高效率。要避免、纠正把平等与公平完全等同或混用,导致教育公平理论和实践对教育质量和效率的轻视、忽视甚至排斥的现象。我国现有版本把《Coleman Report: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译为《科尔曼报告:教育机会公平》,把奥肯(Orkin,A.)的《Equality and Efficiency》译为《平等与效率》。虽然罗尔斯(Rawls,J.)的《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书名使用fairness,可他的《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和《作为公平的正义》等都强调平等优先,内文中更多使用equality而非fairness。资本主义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的平等就是equality。卢梭(Rousseau,J.-J.)的《Discourssur l’origine et les fondements de l'inégalitéparmi les hommes》的中英译文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On the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 & Profession of Faith of a Savoyard Vicar》。皮埃尔(Pierre,L.)《De L'égaté》的中英译文是《论平等》和《Pierre on Equality》。从这些著述和翻译可以看出,平等和公平是有明显区分的。
二、高质量教育公平是教育资源高质量均衡与教育成效高质量相促进的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是:教育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过程等的合理程度;教师的素养、学生的基础以及师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11]不同学校教育资源配备既可能是均衡和平等的高质量或低质量,也可能是不同质量的不均衡和不平等配备。平等既有尊严、权利等政治上的形式平等,也有生产生活和教育等条件上的实质平等。[12]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平等水平与教育培养人的数量和质量成效水平相结合,会形成多种不同的公平状态。
(一)高质量教育公平是教育成效与教育投入比最大化
从投入与产出的公平角度讲,不同地区及其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教师队伍等基本条件的高质量平等投入,应形成教育教学过程的高质量及其结果的高成效产出,但实际未必如此。教师队伍等基本条件质量高的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成效质量未必高;教师队伍等基本条件质量不高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和成效质量也未必低。全面充分发挥师生教育教学的主体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质量有重要意义。最理想的高质量教育公平,是以较少资金、时空投入高效扩大办学规模和受教育者人数,使每个儿童少年都能一个不少地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公平,或者是在教师队伍等基本条件的质量和平等水平较低状态下形成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次理想或常态的高质量教育公平,是不论效率高低都以最大可能扩大办学规模和受教育者人数,使每个儿童少年都能一个不少地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公平;或者是在教育高度普及或适龄儿童入学率完全达到目标要求情况下,教师队伍等基本条件高质量高度平等形成高质量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不理想的教育公平是以一般或较低的效率,使每个儿童少年一个都不少地接受有质量教育的公平,或者是教师队伍等基本条件的有质量平等形成有质量教育教学过程和结果的有质量或低质量的公平。为了有效推进和保证高质量教育公平,在教育质量高低(普遍或严重)两极分化情况下,要“不患寡而患不均”,重视推进平等优先于质量、效率的教育公平;在教育质量和效率普遍低下情况下,要“不患不均而患平庸”,重视推进质量、效率优先于平等的教育公平。
(二)高质量教育公平是教育普及与教育提高的最优化
从保障教育权利、服务民生与教育强国、培养英才关系角度讲,高质量教育公平既是民生教育,也是强国教育,是教育普及与提高、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互促进的教育。改善民生需要富强国家。富强国家,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重点用于民生的科技、教育与重点追求领先世界的科技、教育的发展目标及战略措施很不相同。民生教育的价值和目标追求是,尊重和保障每个人受教育的人格尊严和权利,通过普及教育和教育大众化,全面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和发展经济、共同富裕及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民生教育未必都是强国教育。国家富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实现现代化,需要高精尖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高精尖科技的精英人才,保家卫国更需要高精尖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高精尖科技的精英人才的教育。高质量教育公平的评价标准和提升动力首先是促进国家的自身发展,同时也来自在国际竞争中对比较优势和强势目标的追求。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具有地缘性政治意义,影响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甚至影响在全球知识经济体系中地位的大事,[13]“已经演化为一种占据霸权地位的意识形态”[14]。素质教育反对只重视拔尖学生不重视一般学生和特殊学生,并不等于国家不需要精英人才,不重视英才及其教育。在全面提高全民和学生素质基础上,选拔有潜能的拔尖对象或学生,为国家富强培养精英人才、栋梁之材,不仅是公平正义,而且是一部分人必须和只能做出各种奉献和牺牲的超越互利公平的正义,是德性正义。[15]
(三)高质量教育公平是高质量成效与高质量普及相统一
从不同受教育者群体的平等与质量、效率关系讲,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在保证基本质量和平等基础上的高质量成效与高平等普及相统一促进的教育公平。如果把教育公平仅看作或等同于人格尊严和权利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把发展教育的目标只看作追求教育平等,则像罗尔斯所主张的“最小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那样,“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16]。较大资源要花在智力较差而非较高的人身上。这种绝对平等的教育是高平等教育,但不是高质量公平教育,很可能甚至必然导致整体教育的低质量和全体国民的共同平庸。如果把教育公平仅看作能力、努力和分数面前的人人平等,就会像弗里德曼(Friedman,M.)说的那样,平等是自由和机会均等,是“前程为人才开放”[17]。“一般来说,市场的作用越大,学校教学就搞得越好。”[18]“阻止一个智力或性格与体力上属于强者的人取得凭天赋能力所能取得的成绩,其不公正、不民主和犯罪的程度正如阻止一个弱者在与同伴竞争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一样”,“公正只有在机会与才能成正比例时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我们必须在一个关心全体人民的背景中寻找天才”。平等和平均分配教育资源“很可能为才智平庸者提供超出其能力所能利用的太多的机会,或给才华出众者提供的机会则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19]这种只专注于对少数天赋潜能很好的众星拱月式的英才教育,很可能甚至必然导致教育的两极分化。“掐尖式”教育可能是高质量教育,但不可能是高质量教育公平。此外,通过摇号来决定上学的学校和学位的办法只是无奈和碰运气的办法,也非推进教育平等和公平的办法。
现代社会大力推进教育公平,一是尊重和保障每个人受教育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二是全面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全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三是为培养精英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四是通过普及教育和培养高质量人才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一个人的天赋潜能和实际能力很难在青少年时期就得到准确评价,只有为他提供了良好教育和发展机会后才能充分发展、发挥和较好判定。社会确保每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充分发展的唯一方式,就是为所有人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否则,“在实际尝试之前,认为人们不能从同样的机会中获得同样的益处的任何判断,显而易见只对偏见和不公正有利”[20]。教育有“临近影响”或外溢效应:一个人受到良好教育,既对自己又对他人和整个社会有好处;一个人不受教育或接受不好的教育,不仅给自己而且可能给他人和整个社会带来危害。[21]国家教育投入效益难以精确计算,但可准确把握;个人教育投入效益评价不仅很难精确甚至难以准确。为了充分尊重和保障每个人受教育的尊严和权利,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并为培养精英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大力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大力普及教育,努力办好每所学校,为不同地区、地域、阶层的每个儿童少年甚至每个人的终生发展提供优质平等教育。此外,别无选择。当前,我国所处的教育发展阶段是,经过多年推进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有质量平等和公平发展,正在努力实现高质量平等和公平发展。
不同国家和一个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公平可能有多种样态:有教育普及和平等范围广、质量高,但受到高质量教育者和培养的高质量人才不多的“大海航船形”样态;有教育普及和平等范围广、质量高,受到高质量教育者和培养的较高质量的人才都较多的“教育均等正方形”样态;有教育普及和平等范围、质量都较低,但少数受到高质量教育者大多成为高质量人才的“火箭直杆形”样态;有教育普及和平等范围、质量都较高,但少数受到高质量教育者成为高质量人才,还有少数人受较低质量的“普及教育菱形”样态。高质量教育公平样态,应是高质量教育普及与高质量教育成效统一的“宝塔形”样态,是既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又培养出众多高质量人才的教育公平。实现这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客观要求。这既存在多层面矛盾和挑战,也是新时代赋予的展示当代人处理复杂关系、化解多层面矛盾的能力,以及成就当代人完成、创建历史伟业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与动力。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发展目标和要求等原因,评价和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公平要比评价和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公平复杂得多。为了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高等学校平等地根据学生志愿和成绩,以择优选拔为标准,做到程序公平、公正,对学生而言,就是公平的。国家有计划地重点支持有实力和潜力的学校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很有必要。以经费等投入与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或投入产出的效率、效益为依据,评价和推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及其公平发展是合理办法。
三、高质量教育公平是东中西部及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
任何平等和公平都是有意识、有目的、有价值的实践,世上没有“无知之幕”的平等和公平。[22]在人类“无知之幕”未曾打开的“无知”时代,只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和随遇而安,没有平等和公平的意识、目的、价值和理想追求的实践及其评价。
(一)高质量教育公平具有地域性特征
任何人都是在“无知”状态下降生于世,而降生于何年何代、什么民族、国家、城市和乡村;降生在富人、穷人家庭,都是无知和不可选择的。人首先只能在社会既有平等和公平状态中成长和发展,然后才有可能改变和促进社会平等、公平状态和进程。任何人都是某个地方的人,任何国家、民族都由不同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政治理想、经济制度、发展特点的不同区域组成。经济、政治、地理、文化等特点对教育平等、质量、效率、公平以及高质量公平都有重要影响。
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许多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首先发源于内陆和乡村,后来逐渐转移到城市和沿海,并形成明显不同于乡村文化的城市文化和明显不同于内陆文化的海洋文化。在现代社会,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城市是国家和大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的中心;小城市是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的中心。由于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海陆空交通方便,既是人类宜居的环境,也是有利于工农业发展和国内外交流的地域,所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也是国家现代化重大战略;而农村不仅具有地域广大和适宜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优势,且必须与城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实现现代化;西部地区不仅具有地域广大和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和优势,且我们不能用工具理性和互利公平评价,必须坚持价值理性,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保卫的祖国领土的神圣不可侵犯。
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和区域之间应相互帮助扶持。推进教育高质量公平,并不断提高其水平,既要尽力实现不同性别、阶层和处境的人接受高质量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目标,也要大力推进东中西部及其城乡等不同地域、不同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既要追求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率、效益及其公平正义,又不能只强调互利公平正义,轻视和忽视无私奉献、扶贫帮困等超公平的德性正义。否则,就无道德高尚可言,甚至理解包容、合作共赢也无从谈起,结果只能斤斤计较,人类社会的法治与自然界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法也就无几区别。平等正义是弱者的诉求和抗争,公平正义是强者的仁爱和奉献,是社会的和谐包容。公利也为义。超越互利公平的奉献正义是公利或共利正义,是不以利为利,而以义为利的正义。[23]有些“正义是我们为那种限制理性利己的人们的东西起的名字”,而真正的正义则是“人们可以接受的不仅仅是他们意识到不能合理地期望获得更多,而是更强烈地意识到他们不能合理地要求更多”。[24]过度强调互利公平而轻视和忽视奉献正义是难以实现公平的重要原因。罗尔斯强调的平等优先更多是对弱者的平等优先,而把选拔有天赋、有能力和成绩好的人上大学只看作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利益的价值交换。[25]但现代社会,每个人接受教育不仅都具有不可剥夺、让渡和交换而应无条件保障的基本权利性,而且对为奉献社会而努力学习的主观追求及其应得尤其要得到尊重和鼓励。
包括城乡差别在内的“三大差别”的产生与消除,既是历史必然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社会的不同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社会分工必然产生社会差别,而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又会把消除社会分工及其差别,推进工农、城乡、体脑的融合作为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城市和乡村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26]东中西部差别与地理、文化紧密相关。“在国和国、省和省、甚至地方和地方之间总会有生活条件方面的某种不平等存在,这种不平等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27]东中西部、城乡等不同区域、地区的不同条件,既可能导致生产生活水平的不同,也可能是生产生活水平无根本差别基础上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的不同。形成不同区域、地区生产生活水平基本平等基础上的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二)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公平要求教育平等和教育效率相促进
我国的城乡差别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政策原因;虽然是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但又必须在短期内消除。以前的城乡二元促进了城市发展,形成城乡及其教育差距,但由于国家经济体量较小,所以城乡差距并不很大;后来的农村及其教育城镇化不仅拉大城乡教育差距,而且使乡村教育不断萎缩甚至“空壳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针对城乡发展特点,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大力加快乡村教育振兴,甚至以城乡新二元结构的反哺特殊措施尽快补齐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欠账和现实短板。不能把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与措施混为一谈。城乡教育一体化措施是城乡发展达到相当水平的必然,像以前不用城乡教育一体化措施而是用城乡二元加快城市和工业发展一样,在乡村发展明显滞后城市发展阶段,用城乡教育一体化措施也不利于实现城乡教育同等水平一体化发展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等措施。[28]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2015年国务院颁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都是以非一体化的特殊措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公平发展目标的战略。
“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八大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它强调“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29]。如果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看作在受教育权利和教育基本条件完全平等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及其学校潜能和主体性,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那么它就与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或教育高质量公平发展是同义语;如果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看作在受教育权利完全平等和教育基本条件基本平等但还不完全平等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同地区及其学校潜能和主体性,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发展,那么它就是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或教育高质量公平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城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阶段。平等与不平等有本质区别,教育不平等既包括在教育权利平等基础上教育公共服务或教育条件有较大差异,也包括教育权利和条件的平等都有本质区别。教育非均衡发展,或是侧重和过度重视教育质量、效率导致的两极分化的教育发展,或是侧重和过度重视教育平等导致的共同平庸的教育发展。[30]
推进东中西部及其城乡教育高质量公平,既不能移山填海,也非众星拱月。在尽力尽快补齐农村教育短板、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二次三次分配等特殊政策促进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同时,也应继续大力增强东部率先发展的活力、效率、能力、实力。推进东中西部及其城乡教育高质量公平发展,也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持续相互促进关系。
四、高质量教育公平是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转化促进的教育公平
关于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内涵,中外都有不同界定。有的以教育和学习目的为标准界定,把“古之学者为己”看作追求内在价值,把“今之学者为人”看作追求外在价值。[31]有的以对教育和学习活动的兴趣来源或对其本身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有兴趣标准界定,把教育和学习是为了体验其过程的愉快和在生活中的应用而产生的价值看作教育内在价值,把教育和学习是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就业等而产生的价值看作教育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功利价值。这种观点认为,“内在的价值就是我们不是因为它们对于另外某些事物有用处,而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好的价值”;“工具价值就是我们因为这些价值对于某种事物有用处而判断它们是好的那种价值。它们的价值依赖于它们去达到另一种价值时所产生的后果”。[32]两种对教育内在和外在价值的界定虽都有积极意义,但只强调活动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排除服务社会或追求社会目标的内在价值,很可能使人丧失前行的明确方向,只是跟着感觉走,甚至强化个人主义、不择手段的急功近利。
(一)教育价值的根源在于内在价值
实际上,教育内在价值不仅可以以教育和学习活动是否源于教育主体内心的标准界定,而且以此界定,既包含教学活动本身的兴趣和吸引力,也强调个人需要、兴趣与社会结合,特别是发自内心的为国为民的教和学的重要性。以此标准界定的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源于人的内心或灵魂深处的信念、信仰、需要、兴趣等形成的教育和学习价值,无论为何目的,都是其内在价值;非发自内心而由外界强求、胁迫和引诱形成的教育和学习的价值,无论对错,都是其外在价值。因非内心,亦必无趣。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不良价值不是任何良好教育的价值追求。人的兴趣随着认识深化、需要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每个人到何时都不可能对所有事物都感兴趣,即便对有内在需要和兴趣的学习也可能要克服一定困难,对一些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但又缺乏认识、体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更需做苦学苦教的努力,克服更多困难。良好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通过启发、引导、唤醒,激发受教育者学习内在需要和兴趣,使受教育者把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相结合,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形成教育和学习本身的内在价值、为国为民的外在价值结合,以及以此为核心的认识与实践相互转化促进,及其与外在价值的相互转化促进的教育价值。
人首先是目的,然后才是手段、资源。人追求价值首先要认识价值,认识价值首先要认识自己,然后认识他人和世界。[33]主体对事物的需求和满意只能自主形成,任何人无法替代;且首先是对自己存在、发展状态和价值的满意,然后是对对象价值的满意。价值是主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和程度。因追求教育内在价值形成的教育质量是教育的内在质量,因追求教育外在价值形成的教育质量是教育的外在质量。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满意,既有对教育内在价值和质量的满意,也有对教育外在价值和质量的满意。教育内在价值和质量与外在价值和质量,对促进个人、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都有重要作用。但教育价值形成的根源在教育的内在价值和质量。没有教育内在价值和内在质量,就谈不上教育外在价值和外在质量。虽然不能把“内圣”的目的归结为“外王”,但“人为”的教育缺乏“为人”的目的,轻视育人本体功能、内在价值而重视服务社会具体功能、外在价值,则不可能全面持久促进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34]不问学业成绩如何,是否有本事和能胜任,只问是否有就业、能升迁,就是轻视教育内在价值、质量而重视外在价值、质量。提升教育质量就是提升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正度充实度和教育价值的满意度,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以提升教育内在价值为根本基础上,提升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相互转化促进的质量。
(二)高质量教育公平是以内在价值为根本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转化
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个人成人成才的基础、基本要求和条件,学生成人成才是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根本。高度重视和有效促进教育发展是现代社会对教育价值的高度自觉,是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对个人而言,接受现代教育是现代社会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用结合,学会学习、做事、合作和自主是现代人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学习为了教育,而是教育为了学生及其学习。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未必没有学习。教育是提高学习水平的基本方式和正规手段,而非学习的根源和目的。[35]人不受教育就不能成为文明人,但人不学习就不能成为任何意义上的人,既不能成为教育别人的人,也不能成为很好的受教育者。与重视教育相比,更加重视学习是中华古老文化的传统和精髓。学生只有以学习为本而不是以教育为本,才能有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独立自主目标。
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尽力提高全体国民和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素质的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品德、重视部分学生轻视另一部分学生的教育不是高质量教育公平,是低质量和不公平教育。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尽力使学生形成浓厚学习兴趣的教育,使学生越学习越愿意学习的教育;反之,把上学和学习作为迫不得已做的事的教育不是高质量教育,是低质量教育。天道酬勤,人道酬能,能力是影响世界的直接现实力量。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尽力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的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使学生成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书袋子”的教育,不是高质量而是低质量教育。学习能力是人的第一能力,创新能力是人的高级能力。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尽力使学生不断提升实践精神和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使人只会说不会做、只会模仿不会创新的教育不是高质量而是低质量教育。知识是力量,独立思考、自由自主探索精神是知识力量的内在驱动力或核动力,是知识的源泉。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养成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自主探索精神的教育;轻视形成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自主探索精神的教育是低质量教育。
高质量教育公平的基础是幼儿保育和中小学等基础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公平,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结构整体优化及其目标、课程、过程、方式等全程优化的教育。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首先要使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奠基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要通过宏观协调,切实改变基础教育苦教苦学、高等教育乐教乐学状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以增强兴趣为根本、发展能力为重点,摒弃一切与之相悖的目标和方法。细化高等教育教学目标,激励学生变学业压力为学习动力和学习内在兴趣,并使之与外在兴趣相互转化促进。
(三)高质量教育公平是基于内在价值的国民创新能力普遍增强
教育不仅要教,而且要育;不仅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也要落实到学生的习。对于教,学校教育及其课堂教学具有主导作用;对于育,民族历史文化、社会主客观环境和发展条件与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以及学生的习得、习惯等都有重要作用。提高教育质量,既要重视教,也要重视育,还要重视学和习,形成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及其中的良好习得、习惯。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必须普遍增强国民创新意识和能力。科技意识、科学精神、科学伦理,不仅是遵守科技道德的意识、精神和伦理,而且是勇于、善于创新的意识、精神和伦理。高质量教育,是能够塑造崇尚科技的文化,不断提升国民重视科技及其创新的意识、精神、伦理和能力的教育。
全社会共同富裕是全面推进教育公平质量的重要基础。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说,最初人们对技术发明的钦佩,不是因它实用而是因发明者的智慧优越于他人。技术发明既丰富了人的生活必需,也增进了人的娱乐,而“这些知识最初出现于人们开始有闲暇的地方”。古往今来,人对哲理等学术的探索,都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都在人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都获得之后。[36]在“三大差别”明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和分数明显决定人的不同工作及其“为稻粱谋”的生存状态下,“应试教育”、“唯分数”等教育功利化顽疾,也有某种必然性。逐渐消除“三大差别”,实现共同富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平等,使人把追求精神品质品位作为关注重点,能根据兴趣自由学习和全面发展,学习内在兴趣和教育内在价值就会不断彰显,就会形成更多“知痴”、“科迷”,从根本上为全面推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奠定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道文.论质与本质的区别和联系[J].现代哲学,1997(1).
[2]郝文武.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J].教育研究,2004(2).
[3]郝文武.提高教育质量的永恒追求与时代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4]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182.
[5]中国教科院教育质量标准研究课题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及其制定[J].教育研究,2013(6).
[6]余小波.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6).
[7]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8.
[8]易小明.分配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J].中国社会科学,2015(3).
[9]郝文武.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J].教育研究,2007(11).
[10][30]郝文武.百年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正义思想的发展与实践[J].教育研究,2021(6).
[1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4.
[12]王新生.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四重辩护[J].中国社会科学,2014(4).
[13]刘晖,等.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25年(1990—2015):政策、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3(6).
[14]张应强,苏永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反思、批判与变革[J].教育研究,2013(6).
[15]郝文武.教育的公平正义和超公平正义[J].教育研究,2019(12).
[16][22][2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8,131,97.
[17][18][21]密尔顿·弗里德曼,等.自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5,183,83-84.
[19][20]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72,72-74.
[23]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04-105.
[24]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致中国读者2.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4.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8.
[2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
[29]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
[3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4.
[32]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37-138.
[3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内在的财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83.
[34]孙喜亭.关于教育功能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6).
[35]詹姆斯·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894:21-27.
[3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6.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Equity: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Pursuit
Hao Wenwu
Abstract: As the life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quality indicates the unification of the purity of education’s essential prescriptiveness, the satisfaction with educational value, and the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value of education, and their mutual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Educational equity, which implies the unif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and educational efficiency, contains not only equity in opportunities, processes and results, but also equity between regions, urban-rural areas, and schools; educational equi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educational justice, needs to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justice.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equity indicates that people enjoy the right to receive high-quality education based on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that the high-quality balanc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practical results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promote each other, tha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romote each other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at the intrinsic value of education and the extrinsic value of education are mutually transformed and promoted. To promote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equity, we nee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for the unification of the purity of education’s essential prescriptiveness, the satisfaction with educational value, and the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value of education, and their mutual transformation and promotion, promote educational equity in opportunities, processes and results, and between regions, urban-rural areas and schools, and strengthen their mutual promotion.
Key word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equity; educational equality;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equity; the pursuit of educational value
初审:曹洪家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