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是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选择。人工智能作为“手段”之利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目的”之需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与乡村教育融合的逻辑基础。同时,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存在着乡村教育精神空虚、乡村教育文化遮蔽、乡村教育特色丢失等方面的使用限度。应从智慧助推育人本质的回归,技术借力乡土文化的传承,智能推动异质发展的促进等方面加强乡村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人工智能;乡村教育振兴;融合共生;技术限度
作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和重要支点,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强筋硬骨”。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教育智能化、技术化、现代化的重要指向,是弥合城乡教育发展鸿沟,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选择。无论我们接受与否,人工智能已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养料。在教育领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不断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变革、教育体系重构[1],随着信息技术持续不断的在教育领域“发酵”,原有的教育生态已无法满足智能时代教育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重构教育新生态的使命刺激着教育变革。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现代化在乡村领域的微观展现。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是提升乡村教育自信,实现乡村教育“改头换面”的革命性突破。如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所言“技术的发展,对为善和作恶都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2],人工智能技术也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乡村教育某些领域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日渐深入,厘清人工智能技术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的使用限度,探索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于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对提升乡村教育品质,改造和重塑乡村教育新生态,促进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逻辑基础
人工智能作为技术手段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能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技术支持。而在人工智能技术渗入生活的大背景下,实现乡村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缓解乡村教育中长期存在的诸如师资短缺、资源匮乏等问题也需要人工智能助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每一个新手段的出现总能使人们在享受手段之利的过程中丧失自我,“农业社会,人类为了‘土地’这个工具不断上演战争与和平;工业社会,人类为了‘资本’忘记了自身的本初”[3]。因此,我们在谨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之利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乡村教育振兴到底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做什么。人工智能作为“手段”之利和乡村教育振兴的“目的”之需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与乡村教育融合的逻辑基础,人工智能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可能作为和乡村教育振兴对人工智能的必然需求,为人工智能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大展拳脚提供了可能空间。
(一)手段之利——人工智能能为乡村教育振兴做什么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开辟了人类社会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纪元。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迫切民生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广泛且深刻,不仅推动了城市教育的升级转型,而且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乡村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人工智能旨在让人造物‘像人一样思考’”[4]。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脑力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可以改善乡村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助力“让每一个乡村儿童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人工智能技术能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以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秉持开放共享、交互合作的理念,借助技术载体跨越学校围墙和地域藩篱,突破教育的时空及资源限制,实现教育的开放性和无边界性。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教学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城乡间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借助技术构建教育扶贫网络平台,奠定乡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基础,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次,人工智能技术能创新教育模式,推动乡村教育个性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乡村教育领域的渗透,基于网络空间的普及和大数据、智能教育系统等的应用扩展了乡村教育的资源空间和有效供给,有助于乡村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人工智能是引导乡村教育精准扶贫,促进乡村教育脱贫振兴,实现乡村教育弯道超车的现实选择。
(二)目的之需——乡村教育振兴需要人工智能做什么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有效手段,那么作为“目的”的乡村教育振兴到底需要作为“手段”的人工智能做什么呢?明确教育的本质问题是回答本问题的关键,作为“活的、可塑的、开放的、创造性的”[5]人类特有的育人活动,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和价值是其根本目的。教育应在正确认识和谨慎应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秉持全面与个性相统一的发展理念,着力培育兼具创新思维、担当精神和奉献意识的时代新人。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神经末梢,自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其在硬件设施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窘境有所改善,但基于乡村经济较于城市落后的现实,加之乡村学校分布广、数量多、基础保障不健全等先天问题,乡村教育在软件资源等方面与城市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农村地区常常像半干旱的教育荒漠一样而没有教育质量可言”[6]。乡村教育资源匮乏与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的矛盾是乡村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要实现乡村教育的公平有质量及个性化,提高乡村儿童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须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已在乡村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通过智能技术构建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共享,缓解了乡村教育面临的师资匮乏、结构不合理、职后培训等困难。乡村教育中长期存在的诸多矛盾意味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乡村发展需要,人工智能的兴起为乡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契机。乡村教育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跨越,须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助推乡村教育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弥合数字鸿沟,回归乡村教育的公平质量和个性化发展,重塑乡村教育生态环境,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最佳路径。
二、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限度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是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推动城乡教育趋于均衡,最终落实乡村教育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在乡村教育发展中面面俱到,其本身也存在难以避免的使用限度和难及之处。
(一)育人本质之限:生命意义缺失,乡村教育精神空虚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而“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7],强调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生命自觉。在乡村教育场域中,智能技术在教育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为乡村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援助,但这种援助并不是乡村教育的核心价值,乡村教育也不应被动适应技术进而变革。人工智能技术与乡村教育的融合,更多地将重心放在借助技术的工具价值加快知识传递的速度,而对乡村儿童的德性、审美、情感、意志等生命需求方面的品格塑造和价值观的养成关注不够,导致乡村教育“技术凸显”的同时“生命凹陷”。也许未来人工智能可以制造出和人“一模一样”的“人”,但是人工智能无法代替人的存在,因为人的个性是无法复制的[8]。保护乡村儿童的个性及促进其个性发展和生命意义的完善,是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题中之义。乡村教育固有的弱势和人工智能的难以企及导致乡村教育凸显“人”的个性及精神成长的教育缺位,致使乡村教育中生命意义缺失。“育”人是教育除了教书以外更为关键的使命,而“育”人作为精神成长的实践活动其实现需要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灵魂的对话,但人工智能缺少人性温度没有人类情感,它不明白情感的价值和精神的意义,它不懂哈姆雷特式爱情的意蕴,也不懂蒙娜丽莎般微笑的魅力[9],更无法与人交流与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10]。教育通过交流达成精神的成长,在技术的粉饰下,乡村教育对人工智能出于新鲜的好奇而过于依赖不加选择导致技术至上,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性,忽略了人的精神存在。对于乡村教育而言,“人工智能只是在体力方面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在精神方面却变本加厉地支配甚至奴役着人”[11],漠视人的自然生成,不能带给精神空虚和情感萎靡的乡村儿童以心灵的润泽,无法实现教育过程中情感的体验和意义世界的构建,致使乡村教育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膨胀下精神空虚。
(二)文化传承之限:乡土文化遮蔽,乡村教育文化断裂
作为特殊文化活动的教育,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12]。乡村社会也是乡土性的,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乡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根脉,是乡村教育的无形资产,也是乡村教育赖以发展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强调教育要扎根于真实、独特的生活实际及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乡村教育作为乡村社会的一部分,必然以乡村社会的生活世界作为乡村教育中知识、能力、价值观等习得的文化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通讯技术、智能手机等智能技术的推进,以城市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源源不断的涌入乡村,在一定程度上给乡村社会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有的文化平衡,遮蔽了乡村教育场域中的本土文化。乡村教育在迫切“离乡”意愿的驱使下高调宣扬城市文化,忽视了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根基,使乡村教育振兴仅停留在外在形式问题的应对,关乎乡村教育振兴的文化引领、价值取向等内在的本质问题涉及甚微。人工智能的盲目涉足使乡村教育在追求时髦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机械地粘贴复制城市教育经验,极力摆脱乡土文化的藩篱,必然造成乡村教育的“水土不服”。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13],缺少乡土文化的抚慰,乡村教育会因精神食粮的缺失而陷入技术理性的泥潭。人工智能给乡村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变革,同时也使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主要产业——农业互不相问。乡村教育脱离了农业和本土实际,形同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缺少智能技术的助力也许会使乡村教育的发展陷入困境,但不合理规避技术风险同样会陷乡村教育于不义。乡土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是乡村教育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财富,不应该被淹没在智能技术的浪潮中。乡村教育振兴的推进必须在坚守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审慎利用现代智能技术,有效规避技术风险。
(三)异质发展之限:城乡教育同质,乡村教育特色丢失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开花的影响下明显加快,受传统“离乡”价值取向的支配,乡村教育逐渐成了城市教育发展变革效应溢出的“承载器”,亦步亦趋地跟随城市教育的发展步伐,乡村教育被置于教育变革的“局外者”或“跟随者”的位置,其自身的独特性和情境性被忽略。人工智能时代,城乡教育条件、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的高度一致,推动了乡村教育趋同于城市的“标准化”,“无不使散布于乡间的乡村学校俨然成为一个个‘脱嵌’于乡土社会的‘文化孤岛’。很多乡村学校已褪却乡土底色,成为城市学校的‘低配’版本”[14],随着智能技术在乡村场域的深入,乡村教育盲目崇拜智能技术,肆意模仿城市教育,使得城乡教育陷入“同质化”境地,导致乡村教育的样态与所处乡村社会的烟火气息格格不入。办学条件的优化不等于乡村教育的优质化,经济上落后于城市,地域上居于城市空间之外的“先天不足”,使得城乡教育的起点不同,理所当然收获不到城市教育的发展效果。趋同于城市的乡村教育脱离了乡村社会实际,相悖于“人民教育人民办”的乡村教育指导思想。人工智能为乡村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加快了乡村教育城市化的步伐。人工智能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城市经验的输出,忽视了对异于城市的乡村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导致乡村教育丧失了原生态优势,失去了自身的本然与特色,而特色恰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所在,也是城乡教育的异质所在。乡村教育的个性化努力,在机器同质化的笼罩下显得极其渺小,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外来事物嫁接于乡村教育,势必导致乡村教育的不良反应。乡村教育要有质的突破应重内涵式发展,突出自身与城市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探寻不同生态环境下乡村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而不是依葫芦画瓢照搬城市模式。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入融合的时代,乡村教育应重点思考怎样最大限度地借助智能技术的优势挖掘乡村教育的特色,真正促进乡村教育的个性化、异质化、可持续发展。
三、人工智能与乡村教育融合共生之路
人工智能时代,现代技术在乡村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技术旨归,应从乡村教育育人本质的回归,乡土文化的传承、特色发展的促进等方面构建乡村教育振兴与人工智能融合共生之路。
(一)以人为本:智慧助推育人本质回归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及其在乡村教育中的快速应用使得乡村教育工作者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智能技术本身的应用与改进,忽视了对乡村教育本体价值的关注。然而,教育活动的重点在于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并发展人的潜能,如何激发人的内在灵性,如何生成各种可能性[15]。乡村教育也应在精神意义上关注人性,关照人格,体现乡村儿童的生命在场。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乡村教育中以往费心劳神的很多工作瞬间被技术取代,技术的高效和不知疲倦的优势让人的辛苦努力和付出黯然失色,倒逼乡村教育迫切需要回归育人本质,转向真正提升乡村儿童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领域。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引起何种教育变革,乡村教育提升乡村儿童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促进农民精神成人的本质始终不变。而技术和机器只能教人知识,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层面的“育人”只能人类来育。首先,实施浸润式教育。借助智能技术对乡村儿童相关数据的分析,了解乡村儿童的认知风格、情感体验和价值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浸润式教育,加强对乡村儿童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引导的关注。同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乡村儿童对乡村历史文化和现实世界的认知并创造乡村儿童接触现实世界的条件,真正体现乡村教育以乡村儿童为本的本体意义。其次,乡村教育工作者应理性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关系。“人工智能是技术而非生命”[16],在教育场域中,人工智能技术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技术和机器是教育和学习的载体,是人所不能及的延伸,人工智能技术与乡村教育的融合,必须遵循乡村教育发展规律。厘清人工智能技术对乡村教育振兴的可为与不可为,尤其在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乡村地区,更不能受教育功利化和技术趋利性的影响而盲目崇拜技术,追求技术在场。“让技术‘返璞归真’,勿忘‘人为’技术的‘为人’属性”[17],正确处理人工智能“技术效用”和乡村教育的“育人”间的关系问题,摆脱技术对人的奴役,认识到技术应根植于乡村教育的自然需要,“‘为需所用’才是技术价值理性的本真表现”[18]。再次,倡导人文教育,构建良性互动的人机融合共生关系。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是历史进步的应然趋势,我们作为技术使用的主体不可能抵制潮流拒绝技术,而应当在顺迎潮流理性批判技术之糟粕的同时呼唤人文教育,构建人机融合的和谐关系。虽然与人工智能相比,乡村教师在很多方面望尘莫及,“但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在于‘心’”[19]。与机器、数据的冰冷无情相比,心灵的温暖、情感的关怀才是教育人文性和生命力的追求。此外,对人工智能机器的关怀也是教育育人本质回归的体现。虽然人工智能只是受命于人类的技术手段,但是人类应从崇高品德和美好心灵的人性立场出发把服务自身的智能工具当做朋友看待,并在人机共处中尊重爱护机器。在乡村教育中,不仅要尊重人还要尊重机器,进而形成人机共生的发展方式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价值目标,实现乡村教育在育人层面的有效振兴。
(二)立足本土:技术借力乡土文化传承
和文化在人类学意义上无法回避地内含着技术一样,技术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乡土文化治理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借助智能化技术优势保存和延续乡村社会的本土文化,让智能技术助力乡土文化焕发时代生机。智能技术在教育场域中的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人类对自身文化的弘扬,并对其自身创造的新文化进行改造[21]。首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乡土文化传承方式。在现代技术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传承可借助多媒体以微视频、APP等形式传递,发挥智能技术的文化保存与传播功能。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乡土课程,弘扬乡土文化。乡土课程是传递、保存、弘扬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课程的开发有助于乡土文化的复兴,能激发乡土社会的活力”[22]。乡土资源是乡村教育独一无二的优势,乡村学校居于绿水青山之间,新鲜的空气、芬芳的田野、静谧的自然,为乡土课程提供了最直接、最生动的土壤。通过挖掘乡土资源,基于乡村社会的地理环境、民间艺术、社会人伦、风俗习惯等富含乡土特色元素的天然便利,挖掘乡村地域文化传统,探寻乡村文化基因,开发数字化乡土课程,利用媒体技术把乡土搬进课堂,将独特的乡土文化通过课程的形式融入乡村教育,通过游戏和参与的方式来了解乡土,在培育乡村儿童乡土情怀的同时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再次,利用模拟仿真技术开发创造先进的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真实感悟乡土文化。通过虚拟仿真技术重现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沉浸性体验感知,在感悟中唤醒乡村儿童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增强乡村儿童对乡土的热爱。在乡土文化的复归中实现对乡村儿童精神的培育,灵魂的塑造,进而实现文化育人。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对乡村教育中乡土文化的影响积极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使用者即乡村教育者在技术变迁中对乡土文化“主人翁”地位的坚守,乡村教育者只有紧扣人工智能技术对乡土文化及乡村教育变革的引领,谨慎规避人工智能技术的工具限度,呈现乡村教育文化传承与乡土文化反哺教育交织共生的积极图景,重构智能时代乡村教育的乡土文化传承功能,实现乡村教育的文化振兴。
(三)扎根乡村:智能促进城乡教育异质发展
异质是特色的彰显,是异于“他者”的独特性。针对城乡教育而言,特色即城乡教育在特定地域中的独特风格和优势,是独特性、差异化、个性化的体现。构建整体和谐、个性相异的城乡教育,以差异彰活力、以不同促发展,是实现城乡教育“和而不同”“异曲同工”,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嵌入乡村教育,不是将城市教育模式复制到乡村,而应扎根乡村,立足于乡村教育实际,以智能技术为手段,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怎样为乡村儿童在乡村教育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和生态环境中寻求生命安顿和绽放的土壤,为乡村教育找到独特发展的命脉,缩小城乡教育的“差”、探寻城乡教育的“异”,实现城乡教育异质均衡发展是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意义所在,也是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路径。首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乡土特色课程。乡村社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都是异于城市的地域资源,着眼于乡村社会地域资源的特色课程开发是乡村教育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互联网+在地化”的乡村教育,将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态结合,只有淳朴敦厚的乡土民情、鸡鸣狗吠的乡土民音、袅袅升起的乡土民烟等贴近乡村社会实际的烟火气息才能彰显“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发展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借助自动化模拟、情境感知等智能技术欣赏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通过多媒体交互、数字化视听等手段可以置身于真实的乡村社会,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构建独具在地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其次,利用乡村场域优势,融合信息技术,开展乡村场域的教育实践活动。相对于城市空间的拥挤及空间成本的昂贵,乡村社会广阔的原野、清澈的河流、绵延的山川、多样的生物等无可比拟的内生财富为乡村教育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地域空间、物质资源,使乡村教育从课堂走向课外、从经验走向实践。再次,利用人工智能,重构乡村教育生态。“在后工业时代向信息、智能时代转型的过程中,自然、绿色、健康等这些遗忘的价值逐渐又被人们重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乡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重新成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地方”[23]。乡村教育要与乡村的自然文化、生产生活相联系,在乡村教育场域中形成彰显乡土特色的技术文化生态。人工智能是实现乡村教育生态重构的有效手段,将极大地赋能乡村教育发展,通过信息共享、数据融通、智能服务等协同创新,整合乡村社会的原生态优势,为乡村教育实现“乡而美”“乡而特”的特色教育提供了发展空间。
四、结语
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革命性突破和现实性选择。没有人可以站在人类历史的对立面对抗人工智能,但也应认识到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它不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救命稻草”,不能解决乡村教育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作为一种新型技术由于受技术自身使用限度的掣肘,在乡村教育振兴中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乡村教育的智能化在推进乡村教育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入了风险的可能。在乡村教育中加大人工智能使用的投入力度,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合理规避智能技术的可能风险,推动乡村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邢西深.迈向智能教育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21(7).
[2][美]诺伯特·维纳.控制论[M].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英]波斯特洛姆·尼克.超级智能:路线图、危险性与应对策略[M].张体伟,张玉青,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4]李子运.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伦理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21(11).
[5][美]格雷戈里·蔡汀.证明达尔文:进化和生物创造性的一个数字理论[M].陈鹏,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6][美]菲力浦·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M].赵宝恒,李环,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7][法]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8]于泽元,那明明.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目的的转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2(1).
[9]王作冰.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10][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1][18]申灵灵,何丽萍.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与教育共生的困局与出路[J].高教探索,2021(9).
[1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3]陶行知,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14]陈时见,刘雨田.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9).
[1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6]余乃恩.积极的“异化”: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的本质力量”[J].南京社会科学,2019,48(2).
[17]罗祖兵,韩雪童.信息技术对知识教学的僭越之思与破解之道[J].中国电化教育,2022(2).
[19]王嘉毅,鲁子箫.规避伦理风险:智能时代教育回归原点的中国智慧[J].教育研究,2020(2).
[20]ZHDED. Technology and the life world: from garden to earth[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21]孙杰远.智能化时代的文化变异与教育应对[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7).
[22]任强.逆天与顺天:农村教育文化的阙失与复归[J].中国教育学刊,2020(3).
[23]吴银银,洪松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理论阐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3).
初审:刘佳琦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