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践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难得的研究场域。基于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去审视教育理论变革的时代精神,是对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的把握,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学术路线的深化。民族地区教育的独特性、复杂性以及原创性的实践变革,凝聚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实践,既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也为教育理论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逻辑,为此,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下完整地把握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充分揭示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时代精神,以此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并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理论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指向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内涵与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实践变革方式,饱含中国教育智慧和经验。基于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去审视教育理论的时代精神,既是对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的把握,也是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学术路线的深化。
一、构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时代课题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已经从解决“有没有”的基础性问题转为解决“好不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着力破除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障碍,以此作为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选择和内涵。
(一)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价值选择,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教育体系现代化是包括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根本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教育体系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涵是更加先进的教育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的教育结构体系、更富质量的育人体系和更加现代的教育治理体系。教育理论要主动服务于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构建,对时代的发展作出回应,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理论创新,这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内在要求。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对我国未来教育发展所做的顶层设计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民族地区教育要从融入国家教育发展整体布局的宏大视野中去审视自身的发展,以此作为构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指针和方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3],明确指出教育现代化的三个基本内涵:“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优质教育”。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这三方面构成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其中,“中国特色”是对民族地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要求;“世界先进水平”是对民族地区教育价值目标的要求;“优质教育”是对民族地区教育内在品质的要求,它们构成了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是无先例可循的伟业,其复杂程度前所未有。据统计,全国除汉族外,各民族人口共一亿两千五百万多人[4]。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是教育发展不可少的资源,巨大的人口规模给教育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源,也意味着需要超大规模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公平,确保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的实现。
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取向,满足每一个人的发展需要,培养每一个人的多方面兴趣和能力,使每个人有更加多样的个性化需求,为此,民族地区教育要真正回归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原点,摆脱被外在目标所牵引、偏离教育原点的发展样态。
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要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兼顾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和社会进步发展条件下群众的多样化个性发展的需要。
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通过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准,让理想信念植入灵魂,使优秀文化精神融入社会行为,以此推动物质生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同频共振。
民族地区教育要以特色鲜明、上下衔接、内容丰富的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民族地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交流职能,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总之,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教育要与国家发展同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不断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探索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新路子,构建和完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过程,也是形成教育新认识的过程。
(二)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理论创新
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既给教育理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也为教育理论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途径。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国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提出的“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要求,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三个主要内容: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技术赋能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这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理论创新的重大课题。
1.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构建完整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是民族地区教育实现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涉及理念、目标、方式、路径等多方面因素,复杂程度高、时间跨度大的重大课题,对它的认识和把握需要从国家发展的主旋律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内在需要入手。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这里还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比如,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已全面实现;在国家的支持和全国各地的帮助下,民族地区绝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装备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达到国家标准,发展成就斐然。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和短板,比如,脱贫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难度大,职业教育学位供给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总体上还有待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工作在某些地区做得还不理想,“三科”统编教材使用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民族地区教育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发展质量还不高。要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质量,就需要通过构建完整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使民族地区教育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着力解决好发展的“质”的问题,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构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目标和主要内容,需要我们以此为指导,系统谋划、整体建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结构体系、标准体系、督导评价体系等。当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三科”统编教材在民族地区使用成效、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标体系构建既是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也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主题和内容。在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格局的过程中,围绕这些事关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是创新民族地区教育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的重要内容和路径。通过对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具有原创性的研究,生发出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化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论,从而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提供强大的实践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构建。
2.技术赋能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了克服由于地广人稀、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带来的问题,借助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构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解决诸如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丰富教学资源和服务、改善学习评价方式等困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难题。
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需途径。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语言文字教育的方式,将有力促进和改善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同时,通过研发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智能监测技术、构建监测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效果指标体系,不仅可以进一步改进民族地区学校教学与课程实施、推动智能学习理论的创新,还将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是一个有广阔研究前景的领域。
3.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一流的教育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教育得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这需要有完善的教师教育体制的保障。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主旋律的变化给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要尊重教师的内在发展需要、依照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创新教师培养方式,构建能够支撑民族地区教育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使他们成为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民族地区要积极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批批师德高尚、业务能力精湛,能够支撑民族地区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这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上述这几个方面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直接关涉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给教育理论提出的命题。这些问题与国家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和教育工作的全局直接相关,需要教育理论秉持实践品格,直面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难点、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思想和方法创新,在推进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实性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教育研究范式和话语表达方式,使民族地区教育实践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逻辑和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
(三)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创新本质
“每一种教育制度的改革总要事先考虑教育目标,它的目的以及教育机构的作用等问题。”[5]特别是对具有奠基性的基础教育而言,它“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6]从根本上讲,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价值目标,着力培养每个人的潜力、批判精神和创造力,这也是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方向。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活动,基于生活的探究本性和教育的内在特征,丰富的沟通交往是彰显教育本质功能的途径和方式。[7]在教育活动中,固然要运用已有的文化遗产去培养年轻一代,但这并不是要复演前代的生活,而是指向于使年轻一代在前代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培养他们拥有开拓可能生活的能力与潜质,这就需要依照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育的路径和方式。尽管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智慧价值,但要按照教育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且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将其科学地转化为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使之具有更为强大的教育价值,这既是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中的难点,为开展教育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可能性。
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通过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实现其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功能的,以此使每个孩子有机会和有能力去了解和认识最广阔的世界并获得更好的发展。要通过拓展人和人之间沟通交往的途径与方式,丰富沟通和交往的形式与内涵,使人的发展获得相应的发展资源和支持。要从更为本质的立场去认识和把握民族地区丰富多样化的地域文化,以与时代同步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彰显教育的本性,创新民族地区教育育人方式,为充分发挥教育的交往性提供机会和可能,引领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民族地区教育的实践变革推动教育理论创新
作为实践性的社会活动,变革是教育活动的常态,这是教育理论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时代的教育理论充分反映的内容。
(一)教育实践变革是推动教育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
民族地区教育实践是包含极为复杂的价值要素的活动,其中深含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它们构成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动要素,体现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包含着能够与实践活动本身产生共振,改变活动的观念和愿望,反映和显露教育实践的逻辑并对教育实践变革做出批判和价值澄清,确保教育实践变革在正确的方向上行进,推动新的教育认识的生成。教育理论会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介入到教育活动中,藉此寻找得以表达的媒介。有人指出:“在教育活动中寻求的某些有价值的手段或目的”[8]是教育实践变革的旨趣。在共同开拓祖国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和共同培育伟大的精神中形成了民族地区教育“有价值的手段或目的”,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追求,反映时代的教育需求,是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认识的组成部分,它们以适宜的方式在其中发挥着无以取代的独特作用,驱动着教育实践变革。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存在特殊性任何以单一因素去探讨民族地区教育问题、或以此解决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思想方法都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不相符。以往在讨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时,缺乏专业的价值目标和整体性的思想方法,存在把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归因在某一个因素上的现象,形成了“路径依赖”,结果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影响了民族地区教育的健康发展。比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多时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民族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但对教育如何积极主动应对这样一种发展需要的认识却不够深入,仅仅关注民族地区教育的经济职能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职能,存在就事论事的倾向。显然,教育的经济功能要通过人的培养和发展才能体现出来,如果不顾人的发展而试图在经济发展和教育之间建立所谓的直接联系,就势必导致背离教育的本性、以功利化的思想方法去看待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产生对民族地区教育功能与对教育的内在价值的认识不一致的困惑,干扰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理解和把握。[9]
通过交往交流交融,突破制约和影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种障碍性因素的限制,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是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打破不同体制、制度乃至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障碍,着力加强教育所具有的强大的交往交流交融职能,使民族地区教育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全面融入国家发展的总格局中,实现转型发展,源源不断地给教育理论提供新的思想素材、话语方式和理论逻辑,形成新的教育知识,充分发挥教育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又推动教育实践变革的功能。
(二)完整地把握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
教育是一个关涉自然、地理、历史、社会、人文等方方面面的实践领域,尤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都不可能是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对这些问题和困惑的解决在思辨中也是无法实现的,而是要秉持系统思维,本着抓住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把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家天下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域中审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这就需要教育理论主动调整自己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回归对教育的整体性的把握,充分揭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复杂性,使相关研究得以回归教育的本体,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实践依照教育的本性展开。
但凡研究,均源于问题。民族地区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问题意识是切入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关键,而问题不是“想”出来的,它生成于实实在在的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具有原创性的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为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它倒逼教育理论进行自我反思并唤醒自身的学科意识。
以往在有关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讨论中,存在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背离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科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民族地区教育问题。这种思想方法以构建学科化的民族教育理论体系为目标,以期获得纯粹的“民族教育理论和知识”。二是以中立无涉的客观化思想方法来审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即把影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要素单独拎出来加以分析或者讨论。前者未看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实践性特征,以期以理论知识的方法来认识和解决它,后者则将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碎片化,未能全面把握其间的内在联系。这两种倾向都是以强调差异、突出区别的思想方法来看待和把握民族地区教育问题,貌似使所研究的问题精细化,但站位不高、视野不宽,既未能把民族地区教育的重心真正落实于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上,也忽视了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说明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知识供给的贡献度,更加深切地关注民族地区教育问题融入国家教育发展大格局的有机整体性的实现。要从对民族地区教育实践逻辑的把握开始,尊重现实和人民群众的首创性,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推进教育实践变革的过程中总结提炼教育理论的内在逻辑和认识表达方式,以更准确更充分地反映教育实践,并能够介入其中,进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理论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动作用。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地区教育的深度融合丰富教育理论创新的内涵
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促进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契机。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路径选择上,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改善民族地区教育和教学方式,彰显教育的本质属性。以往,教育理论研究在这方面存在着学科化、技术化的倾向,从书本到书本、就技术论技术,缺乏深入细致地对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等做出综合和系统的思考和研究。国家教育督导组2020年“对青海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就指出:“教师学科结构性短缺。抽查的2个县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科学、英语等专任教师均不足。在职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对应情况较普遍存在,部分学校道德与法治专业教师短缺。”[10]这种状况在民族地区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产生的原因也很复杂,如果要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仅靠传统的师资补给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形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民族地区的学校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就成为必然的选择。然而,通过信息技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并不单纯是资金投入、硬件改善就能解决的,涉及人一机学习环境的创建和制度的创新,其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需要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信息技术嵌入和融入民族地区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构建与现代信息网络高度融合,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教育功能更加强大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和未来学习体系,这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理念、规划、机制、应用等环节对信息技术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应用作出系统规划和实施,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显得很不够。为此,要进一步开展相关方面问题的研究,解决信息技术与民族地区教育深度融合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把握由此带来的教与学的条件与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重建教育和学习样态,使民族地区教育生发出新的活力。新时代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教育实践走在了教育理论前面,其中所蕴含的先进的、能动的思想文化要素不断予教育理论以新的价值导向和营养,是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民族地区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实践变革,产生了许多与时代同步、具有活力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深深地改变了民族地区教育的话语方式。为此,教育理论及其话语体系的构建要以鲜活的教育实践为生长点,从学科化走向实践性,通过鲜活的民族地区教育实践揭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以更完美和贴切地说明教育的本性。
三、在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教育理论创新
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难得的理论实践场域,推动教育理论在深度介入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过程中主动调整自身的学科建设内容和形式,更好地实现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反映教育实践变革的时代精神
教育理论及其话语方式都反映的是对教育活动的理解和把握,具有鲜明的情境性,它的构建涉及“关键时刻”和“语境”,这是“文化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是生成教育理论话语方式的基础性条件[11]。所谓“关键时刻”指的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关键时期,这是教育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聚集、亟待寻找新的发展出路、通过博弈有可能找到突破口的时期。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民族地区教育正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形成新的发展方式,源源不断地为教育理论提供思想、概念和话语资源,这是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教育理论得以在教育实践变革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期。
任何话语的意义都生成于一定的语境中,教育理论话语的结构、表达方式、可能产生的意义也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显现并发挥其影响教育实践的功能的,这是各种话语存在的必要条件,为其得以产生和发挥作用提供了生活基础。今天,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根主线,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都发生了时代性的转变,需要教育理论阐释和解读民族地区教育正在发生的变化,破解民族地区城乡教育、区域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为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的现实差距,破除不同类型的教育之间的壁垒,推进城乡教育、区域教育以及不同类型的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支持,确保空间形态、地理格局、发展程度等差异不成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阻碍。
(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构建教育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
从根本上说,所有的知识都是实践活动的结晶,具体的生活实践是教育理论产生的源泉和物质基础,只有面对问题,才能在实践的逻辑中提炼出理论的逻辑。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技术赋能的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是今天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而又迫切的时代课题,需要教育理论从多方面、多个层次进行深入攻关,这既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能够解读我们自身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的需要,以通过对自身活动的解说和问题解决形成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就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研究而言,就是要通过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历史性课题,探索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内在逻辑,为构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优势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推动弥合民族地区教育中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适应的供给短板。
(三)以对本土教育经验的完整阐释为教育理论创新提供养料
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发挥能动作用的教育理论不是由某个逻辑起点出发、依照一定的逻辑演绎、推理出来的学科化的知识体系,也不会被某个外在于教育的力量所牵引,它按照生活的需要和教育活动的自然进程展开,是具有实践性、自觉性和境遇性的学问。本土经验源于对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性判断,是教育实践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没有被课题化于人的生活之外的、具有真切人性色彩的教育实践和认识,教育活动越多样化,教育现象就越丰富,本土经验中有价值的元素就越能得到显现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教育的本质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彰显。民族地区教育在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形成了今天讨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学术话语方式,诸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素质教育、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双减”、高质量发展等范畴相继进入其中,旨在阐释民族地区教育在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中的灵活性、多样性和丰富性,展示民族地区教育的复杂、多元和差异性以及融入国家发展新格局的愿望。民族地区教育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形成具有原创性的概念系统、逻辑体系及话语方式,是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资源,也是需要教育理论充分阐释和说明的。教育理论要密切关注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及时准确地把生发于其中的新认识、新思维总结提炼出来,并做出科学合理的阐释和说明。
(四)教育理论要充分阐释教育的内在价值
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理论要将对人的现实关切注入对特定的教育规律的分析和研究当中,充分揭示教育的本性和人的发展的内涵。教育是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的社会现象,生活的需要是教育活动得以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内在生命力所在,也是推动教育理论创新的专业根据,只有与教育的本性相一致、能够充分揭示和反映教育的内在独特性的教育理论才能被大众和教育专业人员共同接受和应用,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有机的过程,与人赖以生存相关的所有环境因素间具有交互影响性,因此,不能原子化地去讨论人的身心发展问题,也不能碎片化地去讨论教育发展。如果回顾多年以来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到,对其认识的演进呈现了从对外在目的的推崇到对人的发展的若干要素(如知识、技能)的关注、再到对关乎人的终身发展的核心品质的培育的重视这样一条发展路径。这条路径显现了教育认识不断回归教育本性的轨迹,为当代教育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时代条件和学理逻辑。无论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因素多么复杂,也无论在构建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中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要遵循教育的本性、恪守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初心,从培养人的视角来把握民族地区教育,也借此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学术话语体系。
(五)以富有地方特色的“行动”丰富教育理论的内涵
行动是发生在人与人的互动交往中积极生活的一种状态,充满了生活性,具有生命性、唯一性和卓越性,在人与人的交往和言说中,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对这个世界做出的贡献得以彰显,更重要的是,行动具有包容性,它能够在保持其各自差异的前提下把各种具有异质性的要素统摄起来,凝结为一个整体去共同面对当下的难题。行动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价值与教育卓越的学术品格间具有内在相通性。人的行动能力是通过具有行动品格的教育培养的。要通过对行动的关注,赋予教育理论以新的内涵,使之成为撬动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动要素。以往,教育理论多围绕模式、程序讨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教育的能动性变革,也使教育理论陷入学术悖论中。具有时代品格的教育理论以激活教育实践的能动性为旨趣,使每个人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力量。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同质的,也有异质的,通过消减不同因素的差异,把这些不同的因素整合起来共同作用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使民族地区教育实现包容发展是时代的要求,行动在此扮演了能够聚合各种具有能动性因素的角色。在行动中蕴含着极大的能动性,是转变教育认识和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它能够把各种具有异质性的因素整合在一起,作用于共同关注的问题上,推动教育变革。因此,行动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术视角,它是驱动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动要素,也是推动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理论切入点。要主动调整以往“习惯成自然”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深入研究行动在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激活民族地区教育活力,使民族地区教育实践变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构建做出独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EB/OL].
[5][6]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为国际教育局写的研究报告[M].王静,赵穗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6,130.
[7]刘旭东.生命视域中的深度学习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
[8]索尔蒂斯.教育的定义[A].瞿葆奎.教育与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
[9]刘旭东,张善鑫.提升青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质量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9(3).
[10]国家教育督导组: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青海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78/A11/s8393/s7657/202010/t20201012_494177.html.
[11]格罗斯伯格.关键时刻的语境大串连:关于文化研究的对话[A]//.周宪,何成洲,马俊亚.语境化中的人文学科话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4.
On Education Theory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 Quality On Education Theory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 Qual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Liu Xudong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has undergone historic practical changes and become a rare research field for socialist educational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examine the zeitgeist of educational theory change based on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ethnic areas is not only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logic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but also a promotion of the academic pathway for constructing socialist education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us it is important to conduct original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theory in solving the major issue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The uniqueness and complexity of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and the original practical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which coalesce Chinese wisdom and Chinese practice have provided a solid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ducation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a valuable practical logic for educational theory innovation. To this end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consolidat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nd grasp the inner logic of the change of education practice in ethnic areas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fully reveal the zeitgeist of the change in education practice in ethnic areas so a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and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education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ethnic areas; educational practice change; high-qual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education theory innovation
初审:赖冬梅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