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九十一期) > 正文

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方位与具体路向

作者:苏德 薛寒
阅读数:394

来源:《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


要:民族院校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背景下,民族院校承担着赓续党的民族团结工作智慧、绵延开新中华民族“和合”文化和铸就西部开放新格局生命防线的特殊使命。民族院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从三个关键维度发力:以科学研究作高位引领,布设以着力实践为目的的研究图景;以人才培养作基底夯实,构建以“三全育人”为向导的培育格局;以社会服务作广域输出,搭建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体系,立足本位,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积极贡献力量。

关键词: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院校;民族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民族院校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智慧结晶,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交流交融、求知崇学的校园生活,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共同发展的社会缩影。1960年9月18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Trudeau,P.)参访中央民族学院。他深深感慨道,“参观中央民族学院,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令人尊敬的谨慎态度,强大的中国政府尽其所能保护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2]

在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急剧重塑的特殊时期,民族院校不遗余力地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面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强大向心力、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重要窗口,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义力量。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重要时间节点,民族院校承担什么样的特殊使命,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做到有形、有感、有效,是当前亟待明确及解决的问题。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背景下民族院校的特殊使命

开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新局面,提升新时代民族工作水平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保证。民族院校须顺应时代变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自身承担的特殊使命。

(一)赓续党的民族团结工作智慧

民族院校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1941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延安民族学院,毛泽东为各族师生题写“团结”二字,激励各族师生勠力同心,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共同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3所民族大学(学院)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三大调查任务(指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历史文化和民族语言调查任务)、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等具体过程中,注解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历程,积累了丰硕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果。

在民族工作干部培养方面,延安民族学院培养了杨静仁、云曙碧、布赫等一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为民族解放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成立,首任院长乌兰夫强调,“一切工作要立足于民族团结”。1951—1955年,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中南民族大学前身)为中南民族地区共培养了2304名少数民族干部。

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方面,民族院校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与西北民族大学纷纷成立中文系,开设“汉文课”必修课,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并以科技服务与技能培训为抓手,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历史文化、民族语言三大调查任务中,中央民族学院5200余人(次)师生先后参与了福建、浙江畲民识别(1953年),云南民族识别(1954年),广东胥民、布民识别(1955年),湖南土家族识别(1956年)等工作。期间,编写多民族语言教材近800种,创制、改革了16种民族文字,整理了中印边界、中苏边界、中越边界等宝贵资料。西北民族大学编写《裕固族》和《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等综合材料及蒙古、藏、东乡、撒拉等民族的风俗习惯等240余份专题资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党的民族团结工作智慧的继承与深化。民族院校应赓续自身民族团结工作成果,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示范蓝本。第一,深拓育人理念,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56个民族的年轻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民族院校应守正民族团结理念,为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各民族有志之才。第二,感召团结初心,延展美丽校园、传承红色记忆。民族院校呈现独特的多民族师生互通、互嵌、互助和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奋进状态,是对各民族革命先辈红色记忆和团结初心的最佳传承方式。这一特殊场域提供了双层的透镜,使大家既可在个体间观察民族团结行为的微观社会基础,又可窥见宏观的一体多元文化交流互融的动态过程。学校本身具有社会辐射力,有利于在更大范围的民族地区促进广大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统一。

(二)绵延开新中华民族“和合”文化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每个民族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天下国家”,映射了古往今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科技、人文、自然等诸多元素“和合”的理想关系状态。正是在这种默认的契约下,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中华民族文化蕴含着共同的价值共识。因此,中华民族文化是千秋万代各族人民交往交融、共同缔造的“和合”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记忆的建构意识,是对各民族因地理区隔等因素形成的子文化集合的包容与悦纳,也是对共有文化“历史”与“现实”的双向观照。故现代意义上的56个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和价值追求,并转化成为民族共同体的“集体无意识”。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核与表征,是各民族在历史岁月中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而萃取形成的共有文化。民族院校要站在“延绵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时代方位,增强各族师生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彰显国家更高层次发展的应然矢量。

承担文化精粹的“承继之责”。中华民族文化是56个民族文化构成的集合体。“保护差异是需要的,差异性丰富多彩,共同体才能展示出包容性和活力。但不能固化强化差异性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3]民族院校要正确辨识,承继文化精粹。由于文缘、地缘不同,各民族院校形成极其富有区域特色与文化特色的民族学、社会学等优势学科与研究方向,是研究共享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精神理念与共有文化价值标准的“正统”之所。例如,西南民族大学以藏学、彝学见长,北方民族大学在英藏黑水域文献整理与研究、贺兰山与大麦地岩画等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各民族院校要充分发挥文化领域专业性智库、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作用,在历史文化研究与教学过程中论证56个民族的同根同源性,阐发中华文化精神特质与历史脉络,引导各族师生不断化解不同民族文化间以及各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整体因差异而潜藏的张力与冲突。

承担中华文化的“开新之责”。当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面临三重现代化转型,即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由苏俄模式向市场模式转型,由现代化向后现代化转型,[4]附加西方的经济与文化霸权影响,导致现代国民文化价值系统和思想观念系统尚未成形,亟须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实现现代意义转型,培育民族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现代中国人。民族院校要注重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学校自身的品牌理念,以此启发各族学生,以发展的眼光面对中华文化的历史与传统,从文化根脉上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各民族文化共同性与多元性的关系、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例如,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地的西北民族大学撷取河西走廊和敦煌文化资源,聚焦《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凝练升华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内涵,将中华民族形象标识通过现代主流表达形式传播给更为广泛的受众群,形成俱进而稳定的中华民族现代价值系统与理念体系。

(三)锻造西部开放新格局的生命防线

构建西部开放新格局是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为进一步推进西部民族地区更高质量的开放与更高水平的发展,民族院校要赋予所有开放与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熔铸西部开放新格局的生命防线。

巩固西部开放新格局的思想防线。西部开放新格局的开拓,最重要的并非外在于中国的格局,绝非置中国于局外的格局。在新型国际化背景下,反华势力对中国施加的意识形态渗透愈加猖獗,如别有用心之人以“重新认识历史”为幌子,对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进行扭曲解构,挑战、削弱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文化认同,以期从根本上动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5]西部地区内陆边境线长达1.9万公里,世代聚居着30多个跨境民族。引导西部地区人民与西部开放新格局的建设者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与民族观十分关键。以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为特色的民族院校,是推动我国与西部沿边国家增信释疑、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将“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人民自然展现自觉践行的精神风貌与行为标尺,引导少数民族和西部民族地区群众正确看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增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定力;以“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提振国家凝聚力,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民族地区得到弘扬,强化少数民族群众对共同价值观念和规则认同;以“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领导)熔铸政治信仰,应将“两个维护”贯穿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事业的服务工作,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能力、价值追求、精神风范,提高西部地区民族事务治理智慧,维护西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定力。

提升西部开放新格局的联通实力。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构建,亟须培养和吸纳一大批精通沿线国家语言、熟悉对象国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法律的高端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跨国管理人才。民族院校是培养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者和“一带一路”推进者的主阵地。据统计,2019年,西南民族大学到西部就业的毕业生占比达68.4%。云南民族大学毕业生总数为6944人,有4024人选择在云南就业。中央民族大学开设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约有60%毕业生选择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工作。民族院校应遵循沿边开发开放政策,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人才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各自学科优势,建立联通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为西部开放化发展供给人才。例如,中央民族大学实施“民族语+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带一路倡议需求+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新模式;西北民族大学设置国别及区域研究型人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人才、俄乌白三国优势学科专业人才、海外社会文化研究创新型人才等培养方向,为打造中外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网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民族院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关键矢量

雅斯贝尔斯(Jaspers,K.T.)在《大学之理念(Idea of Auniversity)》中论述大学的职能: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追求真理的社团,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6]民族院校是道德文化荟萃之所,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究作高位引领,发挥育人和社会服务职能,履行推动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社会职责。

(一)以科学研究作高位引领

“做学问”是特定时代一般社会之内的东西,它是特定时代的表现,并对现在和将来都产生影响。[7]民族院校应积极参与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强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展现一种高于媒体舆论的“精神力量”。[8]

与时俱进,发挥引领性功能。民族院校是钻研、探索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教育政策的主阵地。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民族院校应联合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积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验教学基地,大力加强相关主题的行动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工作。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非民族院校独属的研究课题。但普通高等学校尚未重视相关研究领域,民族院校要有意识引领其他非民族高等学校积极参与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不断深化,将研究成果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

以长搏彩,彰显特色功效。民族院校应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文化优势与学科优势,开展特色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第一,基于地域优势,加强边疆安全稳定研究。成立边疆民族历史研究院,围绕中国边疆史、跨境民族交往史等领域加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为国家处理宗教极端势力、沿边国际关系及国家领土安全问题献计献策。第二,基于多元文化优势,打造辐射全国的民族文化研究的学术高地,尤其要对各民族文化的同源性与共通性进行提取与升华,服务国家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第三,基于学科优势,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平台。民族院校要以民族学学科群为平台共享理论方法、语言符号、伦理规范、价值标准等,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形态、知识形态与组织形态,形成规范、超前、独具特色的学术部落。

扎根田野,突出在地功用。在地化研究指扎根地方实际——一方水土特有的历史、人文、生态、经济、艺术的研究,强调研究者在真实世界的亲身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在地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在地性。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民族院校要将现实世界的相关性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结合起来,基于文野乡土并超越“文野之别”,以各民族鲜活的历史与现实内容作为支撑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问题。二是研究方法的在地性。民族院校研究者比较擅长通过田野研究直向鲜活的生命个体,具有个体差异性与心理复杂性等特征。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终极指向是56个民族所有个体的意识形成。故民族院校研究者要扎根田野,研究当地人的文化历史与思想理念,可以以影像、图片和文字等多元方式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志作品。例如,中央民族大学打造《中国百部史诗工程》、《中国节日影像志》等研究品牌,实质性地提升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在地性。

(二)以人才培养作基底夯实

当代大学生是事关2035年能否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49年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代。因此,这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得牢不牢,直接关系我国未来发展的空间和中华民族发展走向。民族院校应以“为党育才、为国育才”为根本宗旨,溯于历史、立于当下、富于想象,通过人才培养将年轻一代与先辈、中华各民族联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将积极想象转化为知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信仰。

铺筑语言文字共通性,搭建沟通桥梁。中国共产党历来奉行民族平等原则,强调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与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并行不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无论从使用范围抑或功能上看,都已经超越了特定的民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交流的工具,学习与使用对实现民心相通、拓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未来发展新空间至关重要。民族院校要在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在课程教学、日常交往中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应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在更为广泛的社会场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活动与实践中,促进各民族互学、互鉴、互助,使各族人民达致精神和情感上的共亲。

把握共同性、差异性,牢记“国之大者”。“离开了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从谈起。忽略了差异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难以做起……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前提和根本,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9]各民族根据不同文化空间“炎黄子孙”的相似历史记忆,形成了“中华民族”既是整体又具有多元形态的心理向度,[10]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无意识的认知样态,这种共性认知是超过政治的边界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共同性是进步的基础。差异性是时代进步与文化乡土的选择。

“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愈来愈多,联系愈来愈密切,彼此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互相影响也越来越多……所有这些,使我国各民族在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共同性越来越多。民族关系中的这种进步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11]民族院校育人的重点不仅是让学生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更要引导学生牢记“国之大者”,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关乎整个中华民族的头等大事。

维护人才再生产永动性,促进文化创生。文化创生是一个文化不断解构和重构的动态生成过程。只有各民族交流、融合、反思、重构,才会生发与时偕行的中华民族共有文化。文化的再生产有赖于人才的再生产,民族院校需在文化创生和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之间实现自我推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体系建设过程,教学群体和科研群体是大学有机体中将现代教学与学术研究相融合的特许分子。[12]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体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项精准而有效率的教学活动。民族院校应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研究推动教学,以教学反哺研究,文化创生与人才生产形成永动循环,为国家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勇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民族优秀人才。

(三)以社会服务作广域输出

“大学不仅是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生活的中心,它是仅次于政府的社会主要服务者和

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13]社会服务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功能的延伸。民族院校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挥民族院校思想和知识的先进性与创造性,推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高质量发展。

以“正确认识共同体”为轴心,强化服务意识。民族院校作为生产知识的场所,不仅承担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职能,同时担负着继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参与决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职能。因此,民族院校应根据不同地区、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差异,积极支持相关政府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其他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以及其他高等院校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并将此贯穿到工作全过程,敦促广大民众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自身认知、情感与行动。

以“多维合铸共同体”为标尺,明确服务目标。民族院校要运用地缘、血缘和文缘的禀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引导民族地区尤其是跨境民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与文化观,为维护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夯实思想基底。同时,民族院校也要综合考量自身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及所在区域等因素,注重对民族地区经济、民生与社会治理方面的服务供给,缩小民族之间和地域之间在经济收入和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从政治、民生、经济、文化多维视角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功能与价值。

以“回应人民诉求”为准绳,厘清服务向度。民族院校应秉持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14]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目标,厘清服务向度。一要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助力乡村振兴与扶贫成果衔接工作。整合多学科力量,成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聚焦民族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与边疆地区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问题,向政府提交研究报告,根据自身特色与优势开设扶贫相关专业及培训。二要服务民族地区卫生健康事业。民族院校可根据自身优势与特色重视服务于提升民族地区医药现代化研究与技术水平,为民族地区精神卫生和人民健康提供先进技术支持。三要服务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事业。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及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关系等研究,加强相应传统知识数据库建设,为促进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挥智囊团作用。

三、民族院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具体路径

民族院校必须站位中华民族全局,兼顾民族工作与教育工作的双重诉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宽宏视野下,打造民族院校高质量教育体系。

(一)以引领实践为目的布设研究图景

基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高等教育存在且发展的最根本任务在于知识的探究。基于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理念,高等教育的存在不应该只是停留在以知识的纯粹探求为根本,还需要对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15]民族院校是研究民族学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及创新民族政策话语体系的主要阵地,应以引领实践为目的布设研究图景,以“学”发声、以“术”表态,建立成为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坚决拥护祖国统一、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的示范窗口。

明确研究立场,心系民族团结。民族地区以多元民族文化分野,勾勒出别样的民族生境与工作图景。但在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底色的影响下,56个民族在日常交往与社会生产中呈现出趋于一致的价值信念,拥有共同的未来期望。在一些民族教育研究中,谈及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时常常陷于地域的、单一民族的或人文的思想局限,忽略国家整体的历史规定性以及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对某民族成员行为、思想与态度的影响。为此,民族院校研究者应拓宽研究视野、明确研究立场,在更大的共同体社会范围与中华民族历史过程中,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明辨整体性与层次性关系;运用学术研究成果,在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高地上为国家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反击国际社会就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所发表的不当言论。[16]

深化研究内容,培基铸牢重心。紧紧围绕“怎样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中心问题,深化研究内容。一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理论研究,思考如何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工作体系。二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研究。在中华民族史和中华民族文化史的整体视野下,梳理“少数民族史”和“少数民族文化与风俗演变史”。三要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内部机制与规律研究。全民学习、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条件。民族院校可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视角,探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学习的机制与规律。四要强化主体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民族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结构,民族共同体与民族共同体意识亦受此制约。主体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正确认识,对少数民族的意识铸牢具有重要影响。[17]民族院校须引导其他类型高等学校学者就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主体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及其理论实践问题深入探讨。

强化智库建设,提升创新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究蕴含着“如何铸牢”的社会行动逻辑,其研究目的在于,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工作,以达到“铸牢”的效果。民族院校智库具有多种学科资源的综合配置、独立法人地位、引导社会舆论、良好“公众形象”等优势,[18]既是党的民族工作的智囊团和决策咨询机构,亦是国际学术界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和民族工作的重要机构和学术高地。同时,地方民族院校要重视建设一批扎根民族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和服务民族地区及产业的智库,围绕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相关研究领域参与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研究工作。一要加快构建优化符合智库建设规律和研究特色的运行机制。在智库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激励、考核等方面创新机制,广泛吸纳并“留下”专业人才,有条件的民族院校可创办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学术期刊。二要打造强大的跨校、跨学科、跨领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平台。尝试建立“民族院校新型智库联盟”,畅通各民族院校基地间、学科间的交流、分享渠道,加大在学科整合、博士点设置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力度,实现校际学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助力民族事业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的协同攻关。[19]

(二)推进“三全育人”,构建大思政格局

“三全育人”,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民族院校应有强烈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与责任担当意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五个认同”为着力点,塑造“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打开学科边界,构建思专融通的育人模式。首先,师资队伍是基础性保障,民族院校要围绕专业教学、思政、资助、就业、心理五大模块,建立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心理辅导教师的协同育人机制,同时加强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及内涵、历史与当下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推动教师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与教育观。其次,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为基础,通过建立跨院系学科构架、跨院系推行跨学科招生制度和联合培养制度等措施,整合政治学、历史学、法学、民族学、教育学、政治学、文学等学科教育资源,促进不同学科、不同院系之间达成教育合作,形成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型人才、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复合型人才、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和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优秀艺术人才等四类人才培育模式。例如,中央民族大学创建了“民族艺术英才班”、“应用专业+民族语”实验班等,为国家和民族地区法治工作、新闻宣传、信息技术等重要领域,培养既精通专业又懂民族语的应用型人才和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创新人才。

打开课程边界,构建课堂衔接的思政体系。其一,民族院校要注重编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教材体系,开发符合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求的紧缺教材和新形态教材。其二,注重创新利用学科特色资源、校园文化资源、艺术教育资源等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融通课程体系,打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科学理论与实践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思政体系,科学价值精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的理工类课程思政体系,挖掘艺术作品灵魂与“六观”(观位体、观置辞、观通变、观奇正、观事义、观宫商)塑造相结合的艺术类课程思政体系。其三,用好网络媒体,打造以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主干的多元化网络育人集群,在新媒体文化中“滴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指引学生全员在教育教学、生活实践的“全过程”中“全方位”了解我们的“家底”,掌握我们的“家史”,认同我们的“家训”,培养“不分彼此”的“家情”。

(三)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构建服务体系

目前,民族院校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实现了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系统化,但未重视社会服务的体系化。为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服务效果,民族院校应站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重视学校服务的协通性与一致性,明确服务理念、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机制,实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高质量服务。

确立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服务理念。其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6所民族院校应定位于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职能以及决策咨询职能,并通过权威媒体与学术期刊发表阐释相关理论与政策,充分发挥其社会宣传的功能。其二,扎根边疆地区、民族聚居区的地方民族院校须立足区域特色与自身优势,整合地域与学校资源,创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并以此为阵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生根,促进各民族形成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促进服务资源的整合与转化。每所民族院校都是独具特色资源网络集合体,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吸纳外部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及文化资源等,通过循环拓展、转化、创新形成包括学术资源、人力资源、学科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等等的学校资源群。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为导向,民族院校要对学校资源群进行再拓展与再转化,以促进各族群众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等内容为核心,以咨政议政、知识传播、舆论引导等服务方式为向标,整合与优化服务资源。

搭建内外联动的服务运行机制。民族院校的着眼点并不在于使民族地区发展依赖于学校服务供给,而是帮助民族自治区域在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形成自觉铸牢、自主发展及自我决策的能力。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是共有资源的创造者与共享者的“共赢”关系,须搭建内外联动的社会服务合作机制,内部协作要求民族院校各院系及其他子单位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外部合作要求民族院校搭建与其他民族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以及区域其他单位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内外联动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服务合作平台,通过成立民族文体协会或民族文化社区推广中心、校企合作、送教下乡、职业培训等服务方式,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增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机会,提升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水平,人民才能真正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注释:

①数据分别来源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EB/OL].https://m.gmw.cn/baijia/2021-08/29/35120475.html.

[2]杰克·赫贝尔,皮埃尔·艾略特·特鲁多.红色中国的两位天真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9.

[3][9][14]尤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EB/OL].https://www.neac.gov.cn/seac/c103237/202111/1154579.shtml.

[4]范君,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8).

[5]张伦阳,王伟.“两个大局”视角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7).

[6]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9.

[7]Flexner, A. Universities: American, English, German[M].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0: 3.

[8]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1.

[10]李卫英,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心理场研究:价值澄明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5).

[11]乌兰夫文选(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29.

[12]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92.

[13]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19.

[15]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

[16]张京泽.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兼论中央民族大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

[17]雷振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拓展的三个维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

[18]秦惠民,解水青.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4(4).

[19]卞成林.民族院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角色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8(8).


Minzu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ge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e Orientation of the Times and Specific Directions

SuDe XueHan


Abstract: When forg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minzu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act as the crystallized wisdom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PC’s work for ethnic groups, undertake the special mission of continuing the work of ethnic unity, extending the new Chinese nation's culture of “harmony,” and forging the lifeline of defense for the new pattern of opening up the western region. To forge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minzu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focus on three key aspects as follows: creating a research blueprint aimed at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olidating the foundation for talent training by building a talent-training pattern oriented to the whole-process and all-round cultivation of all students; and offering social services in wide areas to build a service system oriented to the services to China's major strategies, and ac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great cause of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based on our positions and missions.

Key words: the pattern of diversity in unity;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minzu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work for ethnic groups


初审:赖冬梅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