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3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九期) > 正文

基础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内涵诠释、价值意蕴与作用机制

作者:张聪
阅读数:156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1期

摘 要:在共同富裕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能够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呈现出社会性强、覆盖面广、动态化推进以及高质量发展等基本特征,同时能够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持续巩固教育脱贫的宝贵成果,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切实提升共同富裕的文化安全。为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基础教育需要在“补短板、促公平、强支持”上下功夫,切实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通社会公平的“最后一公里”,并着力破解精神贫困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共同富裕;基础教育;教育改革;精神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格局与实现机制,深度解析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向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方案,同时也深入诠释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从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正是“依靠教育实现人力资源全面开发支撑下的共享发展的现代化模式”[2]。本质上,“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3]。作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核心,实现共同富裕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发展目标,引领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也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4]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既要注重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又要实现民生保障能力、公共服务水平、教育治理水平等多方面的有效提高。[5]而基础教育作为一项关乎民生的普惠性、兜底性、战略性事业,理应通过建构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积极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缘此,在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全社会奋斗共识的时代背景下,深度聚焦基础教育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内涵、价值以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内涵诠释:基础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学理释义

相关研究发现,基础教育在从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的进程中,教育质量比教育数量、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高技能水平比基础技能水平更重要。[6]然而,面对受教育人口多、教育发展根基仍然不稳固的现实,我国仍然需要基础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7],持续巩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成果。事实上,通过基础教育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体诉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一)社会性:基础教育深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

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是一个社会概念。财富和收入的快速增长虽然能够在短期内破解物质贫困问题,但随之而来的基尼系数提高、贫富差距扩大等又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财富和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快速发展中的社会心态也容易诱发多元危机。面对由经济发展而衍生出的社会性问题,基础教育在普惠发展的过程中,担负着面向成长中的青少年科学阐释、引导认同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

(二)覆盖面:基础教育深具实现共同富裕的共享理念

共同富裕不是针对某一群体而言,而是强调一定的覆盖面,是共享理念的深化和拓展。“共同”和“富裕”亦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能够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是为了更可持续的富裕,而“富裕”则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共享水平。[8]共同富裕关乎全体人民福祉,是惠及亿万人民的发展取向。而基础教育是一项备受社会关注的重要领域,具有较强的社会覆盖面,关涉我国几亿青少年的全过程成长,在有效提高人的素质过程中能够深度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实现。

(三)动态化:基础教育深具实现共同富裕的迭代特征

虽然共同富裕已经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但实际上,共同富裕本身既是奋斗目标,也是动态实现的具体过程,是一个寓过程和结果于一体的动态性概念。[9]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新时代所面对的发展阶段不能直接延续以往的发展模式,而是需要理性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已然进入“迭代”的新阶段。基础教育面向未来,培养着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新人,在逐渐实现关于共同富裕的教育过程中持续提升着育人成效,从更深层次体现着共同富裕的迭代性特征。

(四)高水平:基础教育深具实现共同富裕的质量意识

共同富裕不是低水平、浅层次的富裕,而是一种高水平、高质量的富裕过程。共同富裕是价值追求与发展趋向,而基础教育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支撑;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不仅需要基础教育的积极助力,而且能够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从而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基础教育发展的“高质量”不仅需要有“量”的增长,而且还要不断实现“质”的提升;不是亦步亦趋地追逐其他国家的发展过程,而是要为实现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持续超越、主动跨越。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基础教育遵循高质量的价值追求,特别是要融入共同富裕的重要理念。

二、价值意蕴:基础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意义阐明

基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样态,以基础教育的深度变革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变革趋向: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要始终“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正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奋斗的重要内容。在研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0]“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11]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直接关系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问题,也深刻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12]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已经在推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渐结成了命运相依、休戚与共的“人民共同体”。[13]这种共同富裕,究其实质而言,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追求过程中,由全体人民共同创造日益发达、领先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共享日益幸福而美好的生活[14],同时也在本质上指向了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多个维度上实现的丰裕。基础教育与实现共同富裕在同频共振中具有高度统一的内生逻辑,就在于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兜底性、普惠性阶段,覆盖面更广、关涉力度更强,能够以其自身的深度变革回应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

(二)消除贫困:持续巩固教育脱贫的宝贵成果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愿景,而教育正是医治贫困的根本良方,“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15]。从全球扶贫的基本经验来看,“教育的缺失是比经济贫困更深层的贫困,是引发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原因”。[16]因为教育“不仅直接发挥着启智益民的知识传播推广功能,而且具有扶贫济困的经济发展助推效应”[17]。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国家,基础教育的辐射面广,基数大,深度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充分反映、见证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领域。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成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主动回应、积极破解的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扶贫与农村留守儿童、乡村教师支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等相关政策有机融合,通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的动态清零等多项精准扶贫政策,最终实现了教育脱贫的实践成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18]通过实施教育脱贫攻坚,实现了“千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孩子们告别了天天跋山涉水上学,实现了住学校、吃食堂”。在完成绝对性贫困之后的后扶贫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在目标、对象、方式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出现了新变化、新特征,正积极推动着新时代的共同富裕。

(三)凝聚共识: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是一项直面全人类的事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明确指出要“倡导世界各国将教育和知识看作全球共同利益”。面对人类社会的急剧变革,教育和知识仍然在促进人类进步这一关涉全球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共同利益既不是单个个人所欲求的利益的总和,也不是人类整体的利益,而是一个社会通过个人的合作而生产出来的事物价值的总和;而这种合作极为必要,其目的就在于使人们通过努力和劳动而能够建构他们自己的生活,进而使之与人之个性的尊严相一致。”[19]基础教育学校正是借助“公共利益”而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在启蒙开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过程中的根基性功能,需要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深度汇聚家庭、社区协同育人的教育共识,积极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文化发育。这是现代基础教育在朝向共同利益过程中所渐趋生成的独特功能,凝聚共识的同时也推动着教育自身的进步和深化,提振着人类社会的革新与迭代,而这也正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四)风险防范:切实维护共同富裕的文化安全

虽然“益贫增长、共享发展是世界性难题”[20],富裕始终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追求的共同目标,然而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则是共同富裕。[21]这不仅涉及何以审视共同富裕的观念问题,而且还涉及如何维护共同富裕的文化安全问题。“教育犹如一条大河,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研究教育而不研究文化,就只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而摸不着它的本质特征。”[22]作为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文化力量,基础教育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力大,容易受诸多域外文化的不同影响。因此,基础教育促进共同富裕,能够从根本上防范来自精神层面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共同富裕的文化安全。

一方面,基础教育在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的同时,始终严格维护政治安全。基础教育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问题,防止在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政治风险的变异与升级,防范国外不良教育思潮对中国基础教育系统的传导与灌输。[23]

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为学生成长树立正确观念。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明确强调了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小学校全面领导的重要价值。基础教育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能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基础教育也以多种方式为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持续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三、作用机制:基础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基础教育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独特优势,在“补短板、促公平、强支持”等多个维度进行积极探索。

(一)补足发展短板: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科学配置

虽然中国基础教育在总体上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仍然有很多发展短板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缘此,补足发展短板、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成为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1.乡村学校振兴:完善乡村教育发展弱项

在后扶贫时代,基础教育亟须深度融入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之中,提振乡村振兴质量,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实现基础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造血”功能。

一方面,强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文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富裕的关键主体。为进一步强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应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乡村教师发展的顶层设计,在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素养、编制、职称、待遇等方面开展更富有针对性的部署,特别要关注西部地区、脱贫时间较短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在改变乡村教育的同时为广大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人才保障。[24]同时,要强化师范院校与乡村教师培养的有效衔接。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支持部属师范大学和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根据各地需求,每年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各地进一步加大县域普通高中和乡村学校教师补充力度”。这就要求师范院校要进一步承担起推动乡村教师职前职后专业发展一体化建设的重任,强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推动乡村文化生活嵌入。本质上,乡村基础教育根植于本乡、发轫于本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建构过程,同时也天然地带有乡村文化的泥土气息,多维度折射出本土的乡村生活。乡村学校镶嵌在乡村生活之中,而乡村生活所具有的文化传统深刻地影响着乡村儿童。乡村生活与乡村学校所建构起的“实践共同体”,成为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乡村教师要积极关注所在的乡村生活,将乡村建设中的宝贵教育资源引入学校之中,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新乡土教材,充分反映新时代的乡村生活。同时,在乡村校园生活建设中,不能以城市取代乡村、以工业现代化替代乡村现代化,特别要警惕“城市丑陋化,乡村田园化”的文化畸形逻辑[25],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好“留住乡愁”的系列活动,让乡村孩子关注乡村,树立发展乡村的美好愿望。同时,通过乡村教育现代化推动乡村教育本土化、乡土文化传承[26],重塑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而绝不是远离乡村、背离乡村。[27]

2.优质学校反哺:实现教育资源精准帮扶

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通过“举办附属中学的部属高校”“对口支援关系”等不同关系主体,切实帮扶较为薄弱的县域高中。这种“反哺”的精准帮扶方式发挥了基础教育学校“先优带动后优”进而走向“共同卓越”的发展路径,也充分彰显了“‘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逻辑正当性、合理性和有效性”[28]。为此,优质学校应通过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实现薄弱学校的精准帮扶。

实际上,要充分重视基础教育学校与区域发展总体水平的“同频共振”特征,即基础教育的发展质量始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是反思并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路径。为此,要率先发挥好基础教育学校在区域发展中的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不仅要依靠基础教育培养人才,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学校自身的社会组织属性,在提高学校教育治理能力的过程中主动协同乡村振兴机构、校友群体、新乡贤等,积极推动基础教育学校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优势,鼓励并推动更多教育资源向乡村地区、薄弱环节以及弱势群体倾斜,提升教育资源帮扶的精准度。[29]

同时,就教育发展质量而言,在基础教育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务必要克服通过生硬“拉低”优质学校、“拔高”薄弱学校的“拉齐扯平”“削峰填谷”等平均主义方式抹平校际差异、发展差异。由共同富裕目标带来的基础教育变革,需要在警惕平均主义等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推动基础教育学校特色化、差异化建设,切实提高基础教育发展质量。

(二)匡正教育失衡:打通社会公平的“最后一公里”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30]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供给侧仍面临很大压力,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分布不均,实现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因此,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基础教育应进一步匡正教育失衡,打通社会公平的“最后一公里”。

1.推动教师交流:缩小基础教育资源发展差距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提出了“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应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能,师资力量的显著差异会直接导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的失衡。因此,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打通社会公平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切实强化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交流。这就需要通过教师轮岗、校际交流、名师送教以及援派帮扶薄弱学校等多种方式,促进教育公平。对于乡村地区、西部地区,要在持续增强投入力度的同时提高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培训,加大“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对欠发达地区教师培训的专项支持力度,激发教师积极投身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教育情怀。

2.提升公共服务: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可及化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而基础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疏通发展失衡的现实堵点,充分发挥基础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属性,切实提升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和可及性。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实施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切实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联动。积极探索强校带弱校、强区带弱区等促进教育公平的新举措,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在享受基础教育方面所应有的权利,着力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在高位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获得感。为此,应着力提升基础教育对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度,夯实基础教育的“兜底”能力,全面掌握处境不利青少年发展状况并精准构建动态追踪、持续帮扶新机制[31],巩固并提高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实现基础教育的均等化与可及化。

3.坚持公益发展:防范基础教育过度市场化

预计到2035年,在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目标之际,需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普及教育”[32]。而“解决教育问题的政策设计不能仅从教育端入手,应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内嵌的社会性因素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经济后果”[33]。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内卷”“拼爹”“择校”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现象仍然折射出优质教育资源获取机制的不公平,过度市场化正成为拉大基础教育多重差距的重要根源。[34]而基础教育所具有的兜底性、普惠性特征,需要基础教育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坚持公益性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底线。为此,要重审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严格管控课外培训机构对校内学科教育所带来的冲击,以科学的入学招生政策整顿“学区房”“择校”等过度炒作的教育现象,防范基础教育过度市场化运作、成为争夺社会资源的工具,堵住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可能盲点。

(三)强化智力支撑:着力破解精神贫困的现实困境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摆脱物质贫困的过程,而且也是治理精神贫困的过程。前者需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解决,而后者则主要依靠教育等方式加以有效解决。[35]为此,基础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树立文化自信、教育自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着力破解精神贫困。

1.坚守“知识改变命运”:提升精神富裕的价值追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已然证明知识能够改变人的精神面貌,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人口素质,实现人生命运的强力逆袭。这主要得益于基础教育系统性传授的知识,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夯实其人生发展的基础。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没有用了”“赚钱才是真理”等种种谬论、假象甚嚣尘上。这些错误言论正是精神贫困的现实表现,容易对一些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基础教育学校要引导青少年,始终发扬学知识、爱知识、运用知识的科学风尚,扎实学好文化知识,着力扩充知识储备,在逐渐学会科学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增强改造世界的本领。

2.防止“新读书无用论”:破解精神贫困的现实梗阻

高考是完成基础教育的最后一道门槛。然而,近些年来,我国个别地区出现高三学生放弃高考的现象,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切:一些欠发达地区的青少年想早点出去打工赚钱,一些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遭遇着“就业难”的现实困境,而一流大学中“寒门贵子”的比重并不高。由此引发的“新读书无用论”正成为社会生活中精神贫困的重要表现。为此,基础教育要推动青少年深刻理解读书的深远影响与延迟效用,进一步改善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引导青少年重塑坚持读书的信心和勇气,以实际行动阻断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防止“新读书无用论”思潮所引发的负面影响。

3.防范“贫困文化”:疏解精神贫困的文化障碍

1966年,美国学者刘易斯针对美国贫困人口提出了著名的“贫困文化”概念,认为那些身处贫困之中的人一旦形成了“贫困文化”,那么就会适应其社会边缘地位,甚至在心理上已经放弃了那些可能改变生活、命运的契机。在我国,“贫困文化”也仍然存在:“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持续贫困与生存压力双重影响下的人生宿命论,目光短视、不思进取的慵懒生活态度……重审精神贫困的文化根源,从根本上治理“贫困文化”,应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独特功能。一方面,为中小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完成必要的文化资本积累,“扶智”更要“扶志”,正视“贫困文化”的消极影响,实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科学转变。另一方面,推动中小学生实现对家庭生活的文化反哺,向更多成年人普及文化知识、克服认知偏差,自觉摒弃“贫困文化”,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质量。同时,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服务功能,在家校合作育人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家庭精神面貌的持续改善,并从文化观念上逐渐根除个别家庭的“贫困文化”观念。

4.实现“两手抓”:优化精神富裕的舆论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核心构成,充分体现出“精神世界”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价值。事实上,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丰富的精神世界”,始终是理解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重要维度。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促进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领域实现共同富裕,破解物质富裕而“精神贫困”的发展陷阱。这就需要在教育发展观念上理性认识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富裕是比物质富裕更重要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件。”[36]为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加强实现共同富裕的舆论引导,澄清对共同富裕的诸多模糊认知,切实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领功能,不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挥中小学生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独特的参与优势;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有条件地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中小学体育馆、图书馆、艺术馆等相关场馆,切实发挥基础教育学校在提升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重要功能。

2020年12月15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了主题为“下一个前沿:人类发展与人类纪”的《2020人类发展报告》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变革性的:以人类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每一个人。基础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培养人的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而由此培养出的受教育者,正以巨大的力量突破传统人力资本提升的现状,从思维观念上提升人的创新创造能力,而这能够为实现共同富裕带来观念更新以及行为方式革命,形成促进共同富裕的强大思想动能。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31]刘复兴.教育与共同富裕: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J].教育研究,2022(8).

[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002).

[4][14]刘培林,钱滔,黄先海,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J].管理世界,2021(8).

[5]李景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奋斗目标[J].党政研究,2021(1).

[6]李立国.共同富裕视野下的高等教育[N].光明日报,2022-01-04(15).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56.

[8]钟春平,魏文江.共同富裕:特征、成因及应对措施[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1(6).

[9]唐任伍,李楚翘.共同富裕的实现逻辑:基于市场、政府与社会“三轮驱动”的考察[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

[10]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002).

[11]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N].人民日报,2021-01-12(001).

[12][21]艾四林.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N].人民日报,2021-04-09(09).

[13]李友梅.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人民共同体建设[J].探索与争鸣,2021(11).

[15][3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784.

[16]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3).

[17]覃红霞,李政.高等教育扶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4).

[18]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002).

[19]池勇海.共同利益论:基于国际经济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2011:16.

[20]黄承伟.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及理论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22]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前言.

[23]柳海民,邹红军.高质量: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路向的时代转换[J].教育研究,2021(4).

[24]袁建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2(2).

[25]陈超.“乡愁”的当代阐释与意蕴嬗变:中国当代文学乡土情结的心态寻踪[J].当代文坛,2011(2).

[26]马一先,邓旭.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2(10).

[27]张聪.“留住乡愁”:当代乡村班级生活建设的文化面向[J].中国教育学刊,2020(8).

[28]杨小微.基础教育推进共同富裕的应为与可为[J].人民教育,2021(21).

[29]高书国.教育将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动力[J].人民教育,2021(Z2).

[32]王洪川,胡鞍钢.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趋势与路径选择: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教育研究,2021(11).

[33]杨成荣,张屹山,张鹤.基础教育公平与经济社会发展[J].管理世界,2021(10).

[34]李春玲.教育发展的新征程:高质量的公平教育[J].青年研究,2021(2).

[35]贾磊.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

[36]韩保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逻辑、内涵与路径[J].理论视野,2021(11).


初审:李丽冰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