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1、2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八期) > 正文

对列宁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再认识

作者:宋才发
阅读数:380

来源:《教育评论》1987年第3期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贯思想,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必然规律,又反映了现代教育的根本特征。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发生过争论,反映出种种不同的看法。因此,重新学习和研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者列宁在本世纪初提出的“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更好地贯彻党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一样,列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也是极为丰富的。尤其是他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含义极为深刻。

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一代社会主义建设新人的需要。沙皇俄国是一个文化教育落后的国家,不识字的居民占了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将近五分之四的学龄儿童不能入学,广大工农群众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十月革命后,列宁反复强调开展文化革命,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他深刻地指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1]与此同时,列宁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具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本领、实际技能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脱节的,“学校完全变成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浸透了资产阶级的等级思想,它的目的是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2]而社会主义国家学校“其目的在培养能够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3]根据列宁的诸多论述,其培养一代社会主义建设新人的思想,可以概括成如下几点:第一,必须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同学习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结合起来。第二,必须把实现共产主义的愿望同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的教育结合起来。第三,必须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使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真正理解马克思关于“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的深刻含义,逐渐杜绝人们厌恶劳动的旧思想和传统偏见。第四,必须把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短期教育同长期教育结合起来。列宁深刻地指出,受教育者的“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4]所以,列宁认为这些“就是共产主义教育、训练和学习的基础。这也就是对应该怎样学习共产主义的回答。”[5]

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相结合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马列主义关于“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的一般论述,“现代生产”指的就是现代工业生产;“现代教育”,指的就是在现代生产基础上的以传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实践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实践的知识充实年轻一代的头脑,才能使他们掌握现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生产技能,以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列宁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6]国因此,列宁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这就是学校应该让全体儿童无一例外地都参加必要生产劳动。他说:“为了使普遍生产劳动同普遍教育相结合,显然必须使所有的人都担负参加劳动的义务。”[7]在这个问题上,列宁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般原理,又驳斥了当时俄国民粹主义者混淆视听的空想计划,“我们的‘民粹主义者’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解决的:的确应该规定体力劳动的义务是一个共同的原则,但这决不是为所有的人规定的,而只是为穷人规定的。”“因此义务生产劳动在我们的民粹主义者看来就不是人类普遍和全面发展的条件,而只是为了付中学学费。”[8]列宁详细地分析了尤沙柯夫拟订的整个计划,指出这种为富人办一种学校,为穷人办另一种学校;你有钱就纳费,没有钱就去干活的计划只不过是农奴主、官僚、资产阶级的所谓社会主义实验而已。为了反对尤沙柯夫的计划,列宁又进一步提出建立统一的劳动的普及义务学校,在这种学校里既要讲授有用的知识,也要让全体学生劳动。所以,列宁在1917年制定党纲草案时指出,必须“对十六岁以下的全体男女儿童实施免费的义务的普及的综合技术教育(即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熟悉一切主要的生产部门),使教育与儿童的社会生产劳动密切结合起来。”他认为这种结合对于为建立未来没有阶级的社会是起奠基作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然趋势和客观反映。列宁早在1920年10月2日的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说过:“资本主义旧社会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过去有些书本把什么都描写得好得了不得,其实大半都是最令人厌恶的胡言乱语,虚伪地向我们描绘资本主义社会的情景。”[9]“旧学校是死读书的学校,它强迫人们学一大堆无用的、累赘的、死的知识,这种知识塞满了青年的头脑,把他们变成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官吏。”[10]因此,“我们决不能象旧学校那样,用数不胜数的九分无用一分歪曲了的知识来充塞青年的头脑”[11]。列宁反对把儿童关在学校四堵墙里面学习,主张让儿童生动活泼的学习,即把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进行,既增长知识才干,又有益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列宁反对脱离生产劳动的注入式教育,认为学校仅仅有学习、有生产劳动是不够的,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要求学校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知识传授的需要,从教育观点出发安排合适的生产劳动、使这种劳动也服从于教学的目的。同时,列宁也反对学校用生产劳动代替儿童的知识学习。他说,我们主张儿童从事生产劳动仅仅是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出发的,我们并不赞成生产劳动挤掉儿童的最起码的学习。列宁在一份综合技术教育问题的材料中对生产劳动作了明确闸述。他写道:“应当补充两点:(1)关于青年人和成年人的综合技术教育。(2)在校儿童的课余活动。”[12]他甚至还明确地规定,即使是职业学校也应该综合技术教育化,不要变成培养手艺匠的学校,必须在职业学校中保留普通知识的教育。在1921年12月召开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坚决主张把学校和社会教育工作同整个共和国、本省和本地的迫切的经济建设联系起来,使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在列宁逝世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苏联仍然是根据列宁所指示的这一方向继续前进的。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实施的实际效果表明,它不仅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是在苏联整个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过程中都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于象中国这样一些后起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首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学校教育的目标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管理是一门科学,学校的劳动教育管理是菜属于教育质量和教育日标管理的。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行,忽视结合教育而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生产劳动实践也不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条重要的和基本的教育原理,坚持不坚持这一原理,不仅关系到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而且关系到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问题。1920年,列宁在拟定了国家电气化计划之后,随即表示“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性质,以及社会教育的性质都应当改变”,要为保护和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个中心服务,要围绕电气化计划这个中心“来开展我们的教学和训练工作”。[13]四并说:“我们一定能获得科学和技能;如果没有实际本领,任何学校、任何大学都是一钱不值的。”[14]四根据列宁的思想,我国学校目标教育管理的第一位的职能,就是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执行,使受教育者在校期间就树立劳动观念、培养起热爱劳动的习惯,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学校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地输送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合格人才。这也正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假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不热爱劳动或不习惯于劳动,不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成为脱离劳动人民的“公子”、“小姐”,那么我们的教育也将是“一钱不值的”。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劳动生产率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劳动生产率不仅取决于生产工具完善的程度,而且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生产技艺。列宁说过:“提高劳动者的纪律、工作技能、效率、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组织,这也是发展经济的条件。”[15]针对当时苏联劳动者生产技艺落后的状况,列宁指出:我们要运用全部国家机构,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际训练等等。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使苏维埃学校成为新型劳动大军的后备队。[16]四学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可以使受教育者从可能的劳动者培养为现实的劳动者,从而形成新的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高等学校与生产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碁地。一般说来,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把高校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便可使科学人才辈出,科研成果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据统计,在苏联大学生中,百分之八十五的高年级学生都参加了科研活动。以1982年统计材料为例,苏联大学生总共发表了26万篇科研论文,有3万人获得了发明证书,有17万项毕业论文题目被推荐到生产中运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达4500万卢布。譬如基辅综合技术学院共有60个专业,学院百分之九十的科研工作都有大学生参加,从而使这所大学成为一个教学、科研、生产的统一体。周恩来同志曾经明确指出过:“国家培养人才也要讲‘成本’”。[17]目前高校中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的现象相当严重,忽视高校学生从事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问题相当突出。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度出发,可以说,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高校挖掘潜力的重要途经之一。

第三、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于培养一代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学校的社会职能从根本上说,就是把新的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无论是今天的中、小学生,还是大专院校学生,都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能否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他们的教育。他们今天智力、体力的发展状况和思想素养,将决定着明天我们民族的素质、社会的风貌及生产力的水平,关系到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宁曾针对俄国文化不发达的状况深有感触地说过:“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了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落后性却贬低了苏维埃政权并使官僚制度复活。”[18]他指出,要真正实现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法律固然是必要的,“但只有法律是不够的。必须有广大的教育工作、组织工作和文化工作,这不能用法律迅速办到,这需要进行长期的巨大的努力。”[19]学校教育的战略意义就在于此。只有把教学、科研和生产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方法向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才会有现代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学校才能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列宁历来认为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质上是融洽知识分子与工农关系,缩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差别的有效措施。为此,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曾作出决定:“要遵照综合技术教育制度,教育正在成长的一代同等对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20]我们认为这一点对于我国八十年代的青年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贯思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于1957年2月27日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21]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水平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问题上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的历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真总结了建国三十二年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重申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2年8月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万里在会见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和个人时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个方针一定要坚持下去。”1986年5月12日,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学生在学习期间适当参加社会实践,包括参加劳动、实习、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访问、勤工助学等活动,目的是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他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学校的教育计划和教学内容都要为此进行必要的调整。”所有这些,正是我们党和政府在经过痛苦的探索和付出了昂贵的学费之后才获得的正确认识。鉴于苏联和我国在贯彻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还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充分认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我国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从苏联的经验看,他们几十年来一直强调教育为生产实践和社会文明服务,教育要适应现代生活发展的全面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改革,逐步确立了劳动教育的主要指导方针: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有机结合,全面发展;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实施劳动教育;青少年的劳动要有创造性、广乏性,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鉴于我国在实施劳动教育上的经验教训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一定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轨道,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从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入手,为两个文明建设培养和输送大批合格的人才。要教育学生懂得,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是身心发展的需要,是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千万不能把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视为惩罚或负担。

第二,要切实做到教学管理与生产劳动管理同频共振。必须明确,除职业学校之外的一般普通学校,学生的劳动除了部分服务于社会的无酬劳动,主要是从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校园建设。在学生参加的整个生产劳动过程中、都必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所学专业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和科学研究活动,千万不能回到“以干代学”的老路上去,用劳动冲击正常的教学活动。我们还要消除一种误解,似乎抓教育质量与进行必要的生产劳动是对立的,只要一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会连锁反映地导致教育质量的全面下降。

第三,要重视高校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刻实质。在于科学与生产的整体化和统一的、综合的、科学技术过程的形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指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军。”国家教委规定:高等学校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完成一定的科学研究任务,促进学科的发展,为赶超世界先进的科学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也就是说,高等学校不仅要出人才,还要出成果。历史经验表明,要想把一所大学办成名符其实的第一流大学,这所大学必须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学校既要成为教学中心,又要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据1984年10月26日《光明日报》载,1984年9月10日湖北省首次在大学生中颁发优秀科研成果奖。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生物等六系推荐上报16篇论文,经过有关专家的评审,其中就有11篇获得优秀成果奖。事实说明,把教学、科研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不但势在必行,而且切实可行。

第四,要办好校办工厂,实行厂校挂钩,建立劳动教育综合体。今天我们继续沿用“厂校挂钩”的提法,这与十年内乱时期的“开门办学”、“以工厂为学校”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说的厂校挂钩,就是工厂为学校提供进行劳动教育和实验操作的场地,学生通过生产实践,既增长了实际知识,又为国家创造了财富。1982年3月间,原教育部在北京举小部属高校产品展览会,展出产品600多件。中央有关同志充分肯定了参展的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和浙江大学校办工厂的经验,认为应当发挥校办工厂的潜力,既出人才,又出产品。在苏联,国家制定了厂校挂钩条例,大学已普遍与工厂建立了合作关系。如莫斯科的塞瓦斯托波尔教学生产综合体,就有15个企业开办的15个专业,包括计算机、打字、汽车驾驶、修理以及电气安装等。这种综合体虽然也讲求经济效益。但主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现代化生产的一般原理,掌握劳动的技能和技巧[22]

第五,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勤工俭学和义务劳动。针对部分人对勤工俭学的模糊认识,国务院在批转吉林省《关于开展勤工俭学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重申中小学必须坚持勤工俭学的方针。我们应当通过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好习惯,抵制资产阶级好逸恶劳的旧思想和坏习气。还要通过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团体,利用假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


注释

[1][4][5][9][10][11][16]《列宁选集》第4卷,第357,355,355,345,347,348,171页。

[2]《列宁全集》第28卷,第69页。

[3][18][19]《列宁选集》第3卷,第746,784,785页。

[6][7][8]《列宁全集》第2卷,第413,414,414页。

[12][20]克鲁普斯卡娅:《论列宁》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4,313页。

[13]《列宁全集》第30卷,第344,346页。

[14]《列宁全集》第31卷,第417页。

[15]《列宁全集》第27卷,第236页。

[17]《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47页。

[21]《毛泽东选读》(下册)第780-781页。

[22]《学习与研究》1986年第7期,第54页。


初审:赖冬梅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