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3年 > 第1、2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八期) > 正文

技术是如何改变教育的? ——兼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作者:王竹立
阅读数:1404

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摘 要: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技术的进步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不仅能改变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人这个总体目标,还能改变如何培养人这个教育所需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技术进步都能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只有革命性技术才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对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应采取理性态度。人工智能是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必将对教育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培养具有全新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创新型人才,是智能时代教育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与技术关系;教育本质;软知识;创新型人才



一、问题的提出

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无论技术怎么变化,教育的本质不会变。这句话从字面上看,没什么问题,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教育培养人这一本质特征不会改变。

笔者认为,这句话里所说的技术,不是泛指所有的技术,而是指与教育关系密切的信息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指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这句话所说的教育的本质,也不是笼统地指培养人这个抽象的本质,而是指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样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因此,这句话有可能被理解为: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都不会发生改变。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那就有商榷的必要了,本文的讨论仅仅限于后面这句话所表述的意思。如果只是前面那种字面上的理解,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那么,信息技术的发展,到底会不会改变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呢?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

二、培养什么样的人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培养什么样的人,指的是教育的总体目标,它代表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不同的时代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类型的人才在不同时代的价值也不完全一样。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培养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人;二是培养具有何种价值观的人。

(一)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

农业时代,生产力还不太发达,社会分工也不太明显,人们主要靠自食其力。这个时代需要培养的是个体劳动者和手工劳动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庭与家族是基本的生产单位,与之相对应的教育体系是私塾和书院。

工业时代,由于大生产的出现,社会分工明显细化,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机械化大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标准化教材和现代学校制度开始出现,人才的专业化程度明显上升。

到了信息时代,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应用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对人才的信息素养的要求骤然升高,个性化在线学习环境的构建成为重中之重。

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由于智能机器人将代替人类完成大部分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教与学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可见,不同的时代对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教与学内容有很大的改变。

(二)技术进步是时代更替的关键因素

时代的划分往往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比如农业时代起源于人类种植技术的发明;工业时代肇始于蒸汽机的发明;互联网的诞生让人类快速进入了信息时代;人工智能的出现则开启了智能时代。可见,技术的进步往往决定了时代的更替。

还有一种划分时代的方法,就是根据生产关系来划分时代。如奴隶时代、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等等。这种划分有时会存在争议,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划分的方法,这里姑且不论。我们要讨论的是,生产关系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依存、互相影响,构成一对矛盾体。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会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也会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客观需要的时候,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生产关系最终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再进一步追问,生产力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生产力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而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必然会对生产力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通过渗透和作用于生产全过程,而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早已充分证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例如,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被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管理中,也成为管理的生产力。1988年6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可直接改变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而成为一个最关键的要素。

对于教育来说,信息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因为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提升他们信息素养及交流与协作能力,还能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和手段,以及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还会改变教育管理的观念与模式,通过提升教育生产力,进而改变教育领域的生产关系。教育领域的生产关系就是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等。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可概括为“技术→时代→人才需求→教育教学体系”,见表1。(图表略)

(三)技术进步对人类价值观的影响

信息技术不仅能改变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还可能改变人类的价值观。例如,目前人类的主要价值观是人文主义价值体系。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而作为历史概念的人文主义,则指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先进的思想。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运动称为人文主义。[1]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用抒情诗般的美丽语言讴歌人类:“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就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典型代表。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类为中心的意识,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展,人类这种唯我独尊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学者认为,人文主义所导致的对人类的崇拜其实是一种宗教,生物是一种算法,人类也不过是一种算法而已,与其他生物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畅销名著《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中尖锐地指出:“就目前最先进的科学看来,人的选择不是生物预设就是随机,两者就像蛋糕一分为二,没有哪一小块属于‘自由意志’。到头来,我们奉为神圣的‘自由’就像‘灵魂’一样,只是个空虚的词语,只存在人类发明的想象故事中。”他还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论证自己的判断。“如果认为人类永远都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无意识的算法永远无法赶上,这只能说是一厢情愿。对于这种空想,目前的科学反馈可以简单概括为三项原则:1.生物是算法。每种动物(包括智人)都是各种有机算法的集合,经过数百万年进化自然选择而成。2.算法的运作不受组成物质的影响。算盘的算珠无论是木质、铁质还是塑料质,两个珠子加上两个珠子还是等于四个珠子。3.因此,没有理由相信非有机算法永远无法复制或超越有机算法能做的事。只要运算结果有效,算法是以碳来表现还是硅来表现又有何差别?”[2]虽然我们未必认同他的所谓“数据主义”观点,但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他的观点完全不正确。未来人类可能不仅要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平等相处,甚至不得不与自己所造出来的智能机器人和平相处,并严肃面对人类被少数“神人”和机器人统治的可能性,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

三、如何培养人更容易受到技术的影响

如何培养人是教育方法和手段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与技术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方法和手段本来就是技术,是技术的代名词。当然,狭义的技术主要指物质技术,指物质化的技术及其产品;方法和手段更多地属于观念技术范畴。但观念技术很多时候需要借助物质技术的帮助才能实现,在今天尤其如此。

比如,今天的课堂教学更多地依赖电脑多媒体设备进行,研究/探究性学习需要借助信息化资源与信息化工具的帮助才能更加高效,个性化学习更需要网络和信息技术提供的条件与便利。

在原始时代,由于没有发明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人类只能靠口口相传的方式来培养下一代,少量的手抄本满足不了大规模教育的需要,培养人的活动主要在私塾里完成的,记忆与背诵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后来发明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使得大规模文本复制成为可能,于是出现了拉米斯标准化教材和现代学校制度,[3]班级授课制成为主流的教学模式,教室成为培养人的主要场所。由于很多学习的内容可以通过书写的方式记录下来,记忆和背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得到提升。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与知识更加容易随时随地获取,知识由静态的层级结构变成网络与生态,学习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可发生,不仅记忆和背诵的作用进一步下降,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建构的重要性也开始下降,连通的重要性大幅提升。知道在哪里、知道谁比知道什么、知道怎样更重要。[4]人才培养也由共性化变成个性化,在线自主学习日益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

四、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对技术的反作用

前文已经说过,信息技术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但正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力一样,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普及与应用、新的教学模式的生成也具有反作用力。当教育观念、教育体制适应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需要时,对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和新的教学模式的生成有加速与促进作用;反之,则可能有减缓甚至阻碍作用。

当下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传统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对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进入学校与课堂的阻碍。

智能手机已越来越成为人类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工具,有学者称之为进入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入口”,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然而,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学,乃至少数大专院校,智能手机依然被视为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第三者”,一旦被带入学校和课堂,立即会被没收、处罚,乃至砸烂、销毁,其严厉程度令人惊诧,让人联想起工业革命初期在英国发生的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人破坏机器”的运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智能手机及其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的教育体制与教育观念发生严重的冲突,于是,传统的教育体制与教育观念对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发挥了反作用。

当今的教育体制仍然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以培养各行各业标准化专业人才为目标,统一的教学大纲、标准化教材和考试、步调一致的班级授课制是其显著特征。而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则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便利。个性化学习要求自定目标、自选内容、自定步调、自我评价,这显然与当前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难以协调一致。例如,学生自带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进课堂,给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严峻的挑战;网络带来的多元观点、多元视角、真实问题让固守教材的知识灌输难以为继,学生从网络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在单纯的卷面考试中得不到合适评价,也凸显了传统评价模式的缺陷,网络的跨时空特征也让学习和交流无处不可发生且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校和教师虽然也看到这些问题,但囿于传统教育观念和考试升学率的压力,更倾向于拒绝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进学校、进课堂,以避免上述种种冲突与矛盾。其结果是教育与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脱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时难以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受到阻碍和延缓。

不仅如此,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对技术的反作用还可能影响技术本身的发展与进步。例如,据人民网报道,尽管我国人才培养规模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在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缺口却很大。其中排第一位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高达950万。在广州、东莞、佛山等地举行的2017年春季人才需求招聘会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相关的一些岗位出现在不少企业的招聘广告上,然后现实却是:企业苦等一上午,都招不到合适的人才。[5]如果不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将严重阻碍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使我国失去抢占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制高点的机会。当然,从长远来看,这种阻碍和延缓是暂时的,生产关系最后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最终也必须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五、如何理性面对技术

对技术与教育关系的看法,有两种常见的错误观点:一种坚持认为,技术是教育教学的手段和工具,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技术不能改变教育教学的本质与规律。这种观点前文已有详细讨论。另一种则认为,技术是导致教育变革的革命性因素,必须不折不扣地接纳与采用最新的技术。两种观点经常对立,一方过于保守,一方又过于激进。保守的一方常常害怕改变,看不到时代已变、未来已来,试图以不变应万变;激进的一方则对技术有一种盲目崇拜,不加区分地追随一切新的技术,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购买最新的技术与设备,而不懂得冷静观察与理性选择。

笔者认为,技术既是教育教学的手段和工具,也是导致教育教学发生颠覆性改变的革命性因素。两者并不矛盾,关键要区分是哪些技术、是单个技术还是技术集合?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技术进步都能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影响,只有其中一部分革命性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集合才能够产生这样的影响。这些革命性技术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这些技术与以前的技术相比有突破性进步,而不只是枝节上的改进;二,这些进步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瓶颈问题;三,技术门槛低,易学易用,入门容易,且性价比高、廉价甚至免费,易于普及推广。

以PPT为例,PPT解决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统一呈现的瓶颈问题,相对于书本、粉笔与黑板、投影胶片等有突破性进步,而且入门容易、免费,满足了革命性技术的三大条件。相比之下,与PPT同时出现的一些工具,如Authorwave等更专业、功能更强大的工具,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不容易普及推广,最终反而被淘汰。

互联网也是一项革命性技术,它解决了全球互联互通、双向互动、跨时空交流的瓶颈问题,而且技术门槛极低,只要接入就可以了,费用也极低;与之前的广播电视技术只能单向传播、技术门槛高相比,有突破性进步,满足了三大条件。

智能手机可视为又一项革命性技术,它解决了计算机微型化、无线接入互联网、便于携带等瓶颈问题,而且使用方便、性价比高,与之前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甚至iPad相比都有突出优势,所以它的普及性也远远超过了前面这些工具。

笔者曾在早年的一篇论文中认为,尽管互联网毫无疑问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欠缺“临门一脚”,笔者当时预测这个“临门一脚”的技术可能是视频会议系统与移动终端技术的结合与成熟,从而打造出一个网上虚拟课堂,以替代传统的实体课堂。[6]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技术的发展,笔者现在判断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同时甚至先于视频会议系统和网上虚拟课堂技术的成熟,而率先实现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最后冲刺。

这些革命性技术不仅可以作为教育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而且还构成了今天教育教学难以离开、甚至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举几个例子:PPT的普遍使用,带来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形成,粉笔黑板这类传统的课堂教学设备退居非常次要的位置;互联网的出现则让传统的通过广播电视进行的远程教学变为以网络为主要载体和传播途径的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智能手机的出现则带来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课堂的激烈挑战,最终有可能改变传统课堂的标准化教学模式,代之以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模式。[7]

根据百度百科定义,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8]

技术大多数时候是以辅助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工具形式出现的。作为工具的技术,我们可以用它,也可以不用它。在我们与工具的关系中,人类始终处于支配的地位。但有些技术则不仅仅以工具的形式存在,而是成为我们赖以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环境的一部分。例如火、电、网络等技术,人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们了。它们构成了所谓的“第二自然”,构成了人类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人类与它们的关系不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变成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拒绝它,因为拒绝它所带来的不便比使用它所带来的弊病要多得多。

除了少数革命性技术之外,大多数技术可能只满足了革命性技术三大条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些技术可暂时称之为过渡性技术。过渡性技术有可能被淘汰,但也可能通过不断改进而最终变成革命性技术。比如早年以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和iPad为基础开发的电子书包,由于其价格昂贵、携带不便,尤其是常常被限制与互联网连通,未能充分发挥网络互联互通、双向互动、跨时空交流的优势,只不过将它作为一个学生手中的多媒体工具来使用,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相比没有突破性进步,还增添了教学成本与管理负担,因而最终无疾而终;电子白板不过是将平板电脑与投影屏幕合为一体,里面增加了一些教学工具,虽然比传统的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屏幕)节省空间,但并不能解决更多的教学瓶颈问题,因而依然属于过渡性技术。对于过渡性技术,宜采取等待观望态度,不值得步步紧跟和大力追捧,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浪费。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笔者曾提出过三项选择原则:一,不选贵的、新的,只选对的、适合的;二,用简单的技术做不简单的工作,而不要用复杂的技术去做简单的工作;三,对新技术保持必要的关注与敏感,一旦某种技术发展成熟,由过渡性技术变成了革命性技术,就要毫不犹疑地选择它,切莫后人一步。[9]

六、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10]

第一代人工智能试图让机器模拟人类的思考过程,后来发现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因为人类对自己到底是如何思维的至今也没完全弄清楚,又如何能够让机器模仿人类思考?仅仅在形态结构上让计算机网络去模拟人类神经网络是不够的。尽管还有不少研究者坚持在这一领域工作,但迄今进展不大。后来科学家转变思路,让机器人用自己的方式思考。第二代人工智能不是像人类一样,依靠对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来作出决策和判断,而是通过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它采取的方式不是对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而是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两组或多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而无须知道其间的因果关系。对智能机器人来说,最重要

的是大数据与智能算法。数据越多、越完备,则决策与判断就越准确、越不容易出错。这一做法对教育教学研究有很大的启示,以往我们总是试图采用自然科学的那一套研究方法,通过因果关系的分析来发现教育教学规律,但由于教育教学属于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活动,很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研究,所以我们常常不得要领。现在有了大数据,数据相关性分析可能比因果关系分析更具有可行性。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其对教育的影响很可能也是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旨在制造能像人类一样思考、甚至超越人类思考能力的机器,这种智能机器人将取代人类的大部分常规工作,包括大部分的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这既可能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福利,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人类可能只能在人工智能所留下的工作“缝隙”中去找工作。这种工作“缝隙”有可能是人工智能不能完成的那一部分“旧”工作,也可能是人工智能所制造出来的“新”工作。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依然可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两方面来考虑。

(一)培养什么样的人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应该培养具有全新价值观和知识技能的人。这种全新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与以前的价值观对比变化有多大,现在还不能完全说清楚,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建构。人类也许应该学会谦卑,与大自然和智能机器人和平相处、互相促进,而不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让万事万物为自己服务。人类也许应该不再把自己当作万物的主宰,而是平等的一份子。不再穷奢极欲、破坏环境、耗竭资源。劳动也许会成为生活的必需,而不再是谋生的手段。

人类必须学会那些智能机器人不会或不擅长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大都与情感和创造有关。从知识层面来说,人类应该更多地学习和建构软知识,而不是硬知识。关于什么是软知识、什么是硬知识,笔者在《面向智能时代的知识观与学习观新论》一文中曾给出过这样的定义:区别软知识和硬知识最主要的指标是知识的稳定性。稳定性又包含知识结构的稳定性、知识内容的稳定性和知识价值的稳定性三个方面。知识结构的稳定性是指某种知识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知识内容的稳定性是指知识不再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时间因素的影响而改变;知识价值的稳定性是指知识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其价值和意义,从而被新的知识所替换而淘汰。

软知识和硬知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多数知识处于软和硬这两个端点之间。三个层次都稳定的知识属于最硬的知识,三个层次都不稳定的知识属于最软的知识,只有两个层次稳定的或只有一个层次稳定的知识则介于两者之间。少数软知识有可能最终变成硬知识,而更多的软知识则可能被新知识所淘汰或替换。[11]软知识与硬知识的举例见图1。(图表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学校里,尤其是中小学教的知识大都是硬知识,而这类硬知识未来很容易被智能机器人掌握,凡是用硬知识能解决的问题,智能机器人都能够替代人类去完成,而且会比人类学得更快、做得更好。最近,关于智能机器人参加人类高考仅用极短的时间就取得优异成绩的报道可作为佐证。而软知识由于产生较晚、变化较快,来不及积累起大量的数据;或者大都属于抽象知识和隐性知识,难以转变为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数据,因而难以被智能机器人掌握。因此,未来硬知识的重要性将会下降,而软知识的重要性将会上升。从现在开始,教育就应该由教硬知识逐渐向教软知识过渡。如果我们不及时改变,将很难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未来不是所有的硬知识人类都不需要再学习了,也不是所有的硬知识都同等重要。那些与某类软知识建构密切相关、构成某类软知识建构基础的硬知识可能仍然需要学习。但那时人类对硬知识不再是无目的地泛泛而学了,而是要经过严格筛选。硬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学习软知识的过程中“顺带”学到的,是从属于软知识学习的,是为学习和建构软知识服务的。

(二)如何培养人

迄今为止,学校还是以传递—接受式教学为主,但研究(探究)性学习也越来越多。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一对一的学习指导、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和社会化的交流协作将成为主流。一对一的学习指导可由智能机器人教师和人类教师共同完成。智能机器人教师负责硬知识的学习指导,而人类教师负责软知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指导。人类教师与智能机器人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人类的教育教学任务。

传统的学习理论将过时,新的学习理论应运而生。主张多连通少建构的连通主义学习理论和强调学会选择和零存整取的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2][13][14]将进一步得到发展。未来可能出现统一的、符合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学习理论。

人工智能时代,以标准化、规范化为特征的现代学校体制将会彻底转型或消亡,代之以更加开放、多元、个性化的学习体系。实体学校将大部分被网上学校取代,面对面的实体课堂将大部分被网上的虚拟课堂和一对一的教学指导所取代,只有少数短训班、实验基地、实习基地还会存在,开放式的学习中心和创客空间将会发展壮大。

中小学还会以实体形式存在。因为国家和社会还需要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意识形态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交技能培养等。但学制会缩短,学时会减少,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有很大改变。除了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如何进行网络学习,如何与智能机器人打交道,如何编程,如何利用大数据,如何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如何进行创造性思考等。情感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将成为人类最核心的能力。

无论是在实体课堂还是虚拟课堂,讲授将不再占据主要时间,而是在课外通过网络自学进行。课堂上主要活动是分享、交流、讨论、合作、创造。课和课程不再重要,考试和学分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分享了什么、创造了什么。翻转学习成为主流的集体学习模式。新的更具个性化和开放性的学习文化将替代传统的以集体化、统一化为特征的校园文化。

未来,标准化考试将退出历史舞台,只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或作为游戏需要才偶尔出现。人才的选拔和求职者的遴选将由人力资源方面的智能机器人完成。这种智能机器人不仅能考核人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分析人的思维与行为特征、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以及与职业的匹配度和在所有候选人中的排名位置等。名校的学历与文凭将不再重要。

目前,科学家已开始探讨如何将记忆芯片移植到人类的大脑,或者通过改变大脑的脑电波将记忆“复制”到人类的大脑之中。如果能够成功,那将是又一次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意味着人类可以无需经过学习而获得相关知识和经验的记忆。那时候教育会变成什么样子,已远远超出本文的讨论范围了。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人文主义[DB/OL].

[2]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3]郭文革.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

[4]G·西蒙斯.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詹青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人民网.十大重点领域面临人才缺口[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7/0221/c1004-29097590.html.

[6]王竹立.技术与教育关系新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2).

[7]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

[8]百度百科.生态环境[DB/OL].

[9]王竹立.技术与学习关系新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5).

[10]百度百科.人工智能[DB/OL].

[11]王竹立.面向智能时代的知识观与学习观新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7(3).

[12]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11(2).

[13]王竹立.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1(5).

[14]王竹立.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How does Technology Change Education?——On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Education

Wang Zhuli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s a long-debated topic. 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has a revolutionary influence on education, which can not only change the overall goal of education, but also change the methods and means of education. In other words, it has great effects on what kind of persons should be cultivated by education and how to cultivate them. But not all technological advances have a revolutionary impact on education except revolutionary technologi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should be r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he most revolutionary technology in history, which will definitely have an unprecedented impact on educatio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new knowledge, skills and values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education in age of intelligence.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al Essence; Soft Knowledge; Innovative Talents


初审:李丽冰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