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5期 作者:曹周天
摘 要:“学术性师德”是一种内生性道德,是教师在精湛的业务水准层面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一种道德品质与道德感染力。它是沟通“知识”与“美德”之间的一座桥梁。“学术性师德”概念的提出,科学地阐明了学术与师德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是有效破解“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润滑剂。提升教师的学术性师德,一方面需要教师个体自身的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培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的主动参与,改进与完善师德评价机制;与此同时,通过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增强师德观念中的发展性因素也是一项重要的现实举措。
关键词:学术性师德;内生性道德;道德感染力;学术水平
师德建设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点工作,更是教育崇善的伦理精神对教师职业提出的高远要求,同时它也日益成为促进教师个体道德成长的必然路径。因而,师德问题不容小视,师德建设更应当常抓不懈。然而,每当我们谈起有关师德内涵及其建设的相关问题时,却常常不自觉地陷入一种乏力的状态,即一边是类似于“高头讲章”的宏观倡导或是理想愿景的价值描摹,而另一边却难以寻觅促成教师师德养成之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路径。这些都给我们理解师德,特别是如何在具体行动中践行师德并追求崇高的师德境界带来了不小的阻力。有鉴于此,笔者尝试提出“学术性师德”这个概念,以期为我们更为深刻地思考和领会师德建设的内涵提供新的观察视角。
一、“学术性师德”的内涵分析
(一)学术性师德是一种内生性道德
一般来说,当人们谈起师德问题时,往往都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投放在教师的外在道德行为方面,如教师是否尊重学生、是否关心学生等。这些内容构成了我们在观念中对师德范畴的固有认知。诚然,师德问题必然要包括教师的各项德行,如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提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教师从业道德规范;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共有六大条目,分别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1]这些都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底线道德要求。然而,如果我们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仅限于此,则显然不能穷尽一名合格的教师所应具备的道德素养。这是因为,单纯依靠这些道德标准,并不足以描摹出教师的完整形象。人们常说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完美地诠释了教师的道德形象,即一方面要有高超的学识,另一方面要有正派的品格,二者缺一不可。这为我们今天来谈论“学术性师德”这个概念提供了理论支撑。学术性师德是一种内生性道德,它并不是强加在教师身上的某种道德规范与要求,而是一种由其自身所具备的学识涵养而生发出的道德气质与道德人格。学术与师德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学术性是师德彰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因此,我们认为,学术性师德是教师在精湛的业务水准层面所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一种道德品质与道德感染力。这种道德品质与道德感染力的流露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来源于教师自身学识涵养而外显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它不需要多少外在的刻意表达或是故作姿态。学术性师德的产生完全来源于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本职工作的热爱与虔诚,同时也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与爱护。譬如,《学记》中曾有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字面意思是说,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不懈努力。它所突出强调的正是教师在教学中由其高超的教学水准所产生的道德感染力。试想,如果一位教师并不具备丰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那么又何谈师德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很难想象一位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将如何通过他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展示出他高尚的师德风范。
(二)“学术性师德”是沟通“知识”与“美德”的桥梁
师德建设中不能缺乏学术性的重要支撑,这是我们提出“学术性师德”的初衷。我们体会,“学术性师德”是沟通“知识”与“美德”的桥梁。通常我们在谈论师德问题时,总会下意识地把它看作是教师教学活动之外的某种道德行为要求或规范,教师似乎需要刻意地去接受这些外在的道德规范约束。客观来说,师德作为教师从业规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准则。然而,仅仅把师德看作是一种外在的道德约束,显然会窄化我们对师德问题的全面认知。“学术性师德”这一提法将学术性作为重点凸显出来,有助于我们把对师德的理解拉入教师的业务工作本身,这对于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丰富我们对师德内涵的认识是大有裨益的。
北京师范大学王本陆研究员在《论教育的伦理精神》一文中指出:“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是人类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道德基石。文化共享强调把文化财富传递和传播给他人,让大家共同享有文化进步的成果。育人成才体现着教育的基本宗旨,强调对人发展的关爱和对人成长的促进。”[2]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文化共享,还是育人成才,它们都无一例外地涉及有关知识层面的问题,知识问题在教育学的语境中就是指教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育内容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准和学术造诣。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出并强调对人类文化精华的选择与传递同样是教育伦理精神的永恒追求。因此,“学术性师德”的提出不但不会削减对师德的强调,恰恰相反,它对“学术性”的倡导会让师德彰显出更为饱满与丰富的价值内涵。
二、“学术性师德”提法之意义探析
既然学术与师德之间有着如此之紧密的联系,那么提出并倡导“学术性师德”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我们体会,“学术性师德”这一提法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和领会师德的内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一)它科学地阐明了学术与师德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阐明学术与师德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我看来是理清师德建设思路的关键。长期以来,我们每每提及师德问题,多半是与教师的道德品质相联系,其主要落脚点是在教师的道德情操方面。也就是说,我们在评价一位教师是否具备了较高师德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他个人道德思想与行为方面的内容。众所周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关心爱护学生来共同实现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每当我们谈及师德问题时,却常常会不自觉地去凸显教师在道德层面关心爱护学生的内容,而相应地淡化了其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对学生的教导与影响意义。这种倾向性所产生的直接后果便是,我们会割裂地看待学术与师德二者之间的关系,把学术与师德看作是可以区别对待的两部分内容。“学术性师德”概念的提出有助于解决这一认识上的矛盾。
(二)它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与此同时,学术性师德的提出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它对于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提出“学术性师德”这一命题,其用意就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引导广大教师,将个人精力更多地用在钻研学术之上。这一点对于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既然学术与师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教师潜心钻研学问,用心对待自己所讲的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耐心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就是对师德精神最为生动的诠释。教师作为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具有专门知识与能力的专业人才,其必然掌握关于某一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教授这一学科的基本技能。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而如何才能把“书”教好,把“人”育好,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试想,即便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若是他并不精通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那么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性师德”的提出与当前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活动的宗旨高度吻合,可以说,它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价值引领作用不容小视。
(三)它是有效破解“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润滑剂
长期以来,在教师教育领域,人们围绕“师范性”和“学术性”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其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是否强调了“师范性”就是对“学术性”的弱化与忽视。客观来说,提出“师范性”与“学术性”孰轻孰重这个命题,其在某种程度上就默认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对此,我是不敢苟同的。在我看来,师范性与学术性二者其实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如何培养优秀师资这个影响着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任何一个时代都呼唤优秀教师的涌现,在这一点上是不存在任何分歧的。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就曾撰文指出,所谓的“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是“一个真实的假问题”。[3]尽管如此,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仍然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观念,即认为所谓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中所强调的教师专业技能,特别是师德养成存在一定的矛盾。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学术性师德”概念的提出可以积极谋求学术性与师范性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成为有效破解“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润滑剂。师范性本身就应包括学术性的特征,并且在师范性语境下来谈论的所谓学术性,更符合教师这一职业的专业性与神圣性。
三、提升教师学术性师德的路径探索
如何提升教师的学术性师德,这是师德建设必须直面的问题。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学者们针对如何培育优良师德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也产出了一批很有见地的学术成果。比如,有研究者从加强自我修养、塑造师德品质,注重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教师共同体中涵养师德,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师德养成路径。[4]还有的研究者侧重于从制度建设的层面展开讨论,提出逐步建立与完善教师培养对象选择制度、新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严密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宣誓就职制度、教师聘用制度、新教师入门指导制度等。[5]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教师学术性师德的养成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学术性师德的内涵与价值,我们尝试从自我努力、学校参与和社会引导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提升教师学术性师德的路径。
(一)自我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培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
这是从教师的自我努力方面来说的。学术性师德的养成首先需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道德主体性,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他们参与到个体德性养成的实践中来。我们体会,与现行的师德观相比,学术性师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是它强调学术水平的提升对师德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其二是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综合这两个突出特点,我们认为,加强教师的自我努力是提升学术性师德的关键之所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丰富繁杂,有涉及课堂教学方面的,有涉及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还需要协助学校完成各种行政工作等,但在这些工作中,教书育人是一条永恒不变的主线,把握住了这条主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驾轻就熟。如何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在我看来,首先就是要把书教好,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钻研专业知识,努力使自己尽可能快地成长为所教学科领域内的专家,这是把书教好的重要前提与坚实保障。因此,我更倾向于把“教书育人”理解为是由“教书”而走向“育人”的递进关系。如果连书都教不好,那么“育人”的要求也只可能是一句空话。在钻研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着力培育教师发展的核心素养,这是促进其学术性师德提升的重要支撑。我们体会,提升师德的关键就在于要让教师找到合理的抓手,要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获得教师德性的升华,体悟到从教工作的真谛。在师德养成过程中,教师发展核心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指标,使之成为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个体德性养成的助推器和动力源。
(二)学校参与:改进与完善师德评价机制
教师的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若是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没有及时跟进,也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管理与引导机制。“师德评价是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推进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牵引力。”[6]从目前我们对教师的师德考量指标来看,外在规范部分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教师学术性师德的养成。在这种评价机制之下,教师仍然会将师德看作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仍然会将养成师德与提升专业水平看成是两件不同的事。这种局面如果不发生改变,很不利于学术性师德理念的推广与传播。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改进与完善师德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新体系是一个必由之举。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相应的改进。第一,合理平衡师德评价的内容指标及其比例,对其内涵要进行重新界定与评估。要进一步增加师德评价中对教师学术业务层面的评价比例,以此来有效地促进教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并提升师德水平。第二,加强在教研活动中的师德评价。学校要鼓励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与同行切磋教学技艺,分享教学心得,在与同行的交流、请教与分享中,获得一种道德成长。这种道德成长与过去单纯强调教师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相比,更具有群体性与互动性的特征。在活动中开展的师德评价,更有助于增强师德评价的多维性和立体感。
(三)社会引导:增强师德观念中的发展性因素
这是从社会舆论氛围的营造层面来说的。众所周知,师德问题之所以成为教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其原因就在于,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作出这样的逻辑推断,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要是连教师的道德都出现了问题,那么又何谈学生的道德养成呢?这样的推论的确有其合理之处,毕竟教师肩负着社会赋予他们的行使教书育人的重任,理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即这种对教师道德层面的关注,往往会削弱对其他方面的重视程度。我们在一味地强调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的同时,恰恰弱化了对其个体学术提升方面的重视。由于教育问题本身就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大众舆论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教育系统自身的正常运作。这不能不说是当前我国在师德理论建设方面难以有大突破的原因所在。我们体会,对于教师的师德评判要更加趋于全面、客观,要在师德评价过程中重视发展性的维度。当前,我们对师德问题的认识仍然仅仅局限在外在道德行为约束方面,即便是有些时候涉及发挥教师自身道德主体性,但那些内容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对规范的养成与境界的提升之上,却并没有触及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相关的学术领域。关注师德中的学术性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师德中的学术性所彰显出的正是一种发展性因素,学术的养成意味着知识的积累,意味着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寻。在教师的从教生涯中,唯有不断地吸收新知,钻研学术,才能获得持续的长足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才真正有助于个体师德水平的稳步提升。当然,社会的引导还需要诸如报刊等媒体的通力协作,要想让学术性师德的观念深入人心,还要充分地调动教育传媒参与其中,为学术性师德观念的传播添砖加瓦。
毫无疑问,学术性师德的养成并非易事,它一方面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提升个体道德修养,以立德树人为最根本的教学准则;另一方面更为教师潜心钻研学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学问与道德这二者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我们之所以提出“学术性师德”这一概念,就是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升个体道德修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从而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践行“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这一朴素但又极为深刻的教育愿景。这便是“学术性师德”所崇尚的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王永红,王本陆.用心做教师[J].教育科学研究,2016(3).
[2]王本陆.论教育的伦理特性[J].教育研究,2003(1).
[3]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2).
[4]潘新民.关于师德养成路径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6(3).
[5]王毓珣.师德建设中有哪些问题,有何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5-07-09(3).
[6]瞿鹤鸣,吴佳.当代师德评价探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7(9).
责任编辑:张国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