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07月19日 作者:孙茂华 董晓波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有其理论渊源。一方面,在动摇传统世界观的过程中,科学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现实事物的相对性、非确定性、不完全性,打破了人们旧有的确定性的世界观,为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形成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并非无本之木,它是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之中的。因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就是对起源于希腊的西方哲学传统,特别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的“现代主义哲学”的全面批判,这标志着当代哲学思维的一次重大转向。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其矛头直指现代主义文化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理性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从纵向思维转向横向思维,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对主体性和人道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反主体性、反理性、反普遍性和反同一性、反宏大叙事和元话语。西方教育思想的后现代转向是对现代教育的颠覆,它的矛头直指现代教育领域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认为,尽管后现代转向后的西方教育思想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并且每一种形态有其深刻内涵,但是,由于它们均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巨浪中,所以,我们还是可以概括出它们共有的一些思想特征。
一、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西方哲学思维的传统是建立在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基础上的,哲学家强调的是统一性、同一性和直接性,而排斥矛盾性、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后现代主义则崇尚差异性、偶然性以及文化多元主义,认为“教育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得到暗示,不是从普遍的、一般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标准中得到暗示。它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它寻求各种‘不同的声音’,而不是现代主义下的一种‘权威的声音’”。我们说,德里达的“解构”概念,实际上就是对语言符号的意义进行批判性解释。其用意在于倡导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避免思维视角的单一和僵化。在教育观念上后现代主义教育家一直反对存在统一的并为所有人都遵守的理念和规范,反对存在超越于具体的抽象的普遍的个性观,强调发展维护个性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教育方式;人不是超验及本体界的存在体,而是社会与历史性的存在体。教育没有预设的终极目标,而是从每个儿童的差异性出发,从社会与历史现实出发,努力塑造出具有丰富内容的自由个性的主体。换言之,教育学应该成为能动的教育学,教育应该成为解放的教育。教育的解放是后现代转向后西方教育一直追求的最终理想。人的目的不是物化和统治,而是主体间无压抑的交往。人的解放首先是要把人从异化了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恢复人的完整性,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的根本使命在于使个人摆脱权力的控制,把个人从他人的操纵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个体的能动性,掌握自己的命运,取得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而这一切则取决于一种多元多样的教育实践形式的建立。也就是说,后现代思想在教育观念上寻求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二、教育的对话性
后现代思想家推崇“对话”,认为所谓“对话”,绝非内心的独白,而是一种实际发生的过程,它包括现在和过去的对话,解释者与文本的对话,解释者与解释者的对话,这是一个无限展开的过程。
对话的本质并非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改变双方的观点,达到一种新的视域融合。其目的是试图推翻居于中心地位的认识主体,倡导不同观察者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后现代思想的教育学学者多尔、罗蒂等认为,教育领域应该“去中心”,消解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建立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而罗尔更是将教师的角色定为“平等中的首席”。
三、教育的生命性和创造性
后现代倡导超越现代的、非线性的、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反对机械化、模式化、秩序性。后现代教育认为教育是由生命活动构成的,生命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生命机制的核心是人的学习和思维的本能,教育者的任务是认识和依托这种本能,提供引导和启迪创造性活动、创造性人生,以造就富有创造性的人。教育在于激扬生命,而不是控制生命。后现代教育不赞成对学习者进行习惯性评价,因为这种评价会把整个教育改变为可视性教育,而教育的可视性是对教育生命性的否定,教育的核心部分是不可外视的也不需要外视的,教育的主旨不应该追求展示性。
创造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后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旧课程内容不再作为绝对客观的稳定不变的知识体系,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因此,后现代教育提倡学习过程中知识的重构,提倡重构中得到新的生命发展。当然,重构意味着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也意味着课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而是创造我们和再创造我们的文化工具。
四、教育的生态意识
后现代主义认为,自然界的生态危机揭示了畸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要求人类自身的合目的性活动必须符合人所属的自然生态系统规律,必须遏止人类实践主体需要的过分扩张和忽视自然规律的人类中心意识,以达到人类的合生态性生存。人类要进行合生态性生存,就要从传统社会的“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化。
后现代主义生态意识下的教育目的在于强调建立一种文化与社会环境和睦相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认为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未来公民,摆脱了理性主义的统治地位,摆脱了欧美优势文化的控制,从而建立起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教育。反映在教育目标上就是要培养个人的道德意识以及对自然、土地的伦理概念,与自然和谐共处。
总之,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使立基于“科学理性”的一套现行的教育话语摇摇欲坠。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新的教育理论模式、教育研究方法的诱发剂和生长点,但同时也需要警惕其解构性大于建构性的面向。
责任编辑:康晓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