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8年 > 第12期目录(总第一百五十二期) > 正文

“互联网+”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517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29期 作者:刘俊杰

摘要:“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教育的广泛聚集并深度融合,对教育功能、教育时空、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关系、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进而构建起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生态体系。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中,要坚持融合创新和深化应用的原则,建好网络,搭建平台,配备终端,集聚资源,深度应用,培强队伍。

关键词:“互联网+”;基础教育;教育变革;深度应用

当前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催生、引领、驱动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加快推动了人类社会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生态,标志着“互联网月时代的全面到来。作为培育未来新人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对其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和颠覆式的重构。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遵循“互联网君规律,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教育新理念、新内容、新模式和新路径,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要且紧迫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

一、“互联网+”催生基础教育六项变革

传统的基础教育的实践形态,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统一的课程和教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封闭式校园为主要的学习环境,总体上没有摆脱传统工业时代标准化教育的束缚,难以适应“互联网护信息时代的要求。因此,新时代下,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变革教育功能、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加快从培养标准化“产品”向多样性人才的转变,由单向传授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并用转变,从单科学习向跨学科学习转变,从分数排队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变,重塑智慧教育新生态。

一是变革教育功能。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功能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基础教育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不再实施标准化教育,而是推行个性化教育,以培养有灵魂、有个性、有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数字公民为核心,由注重“双基”“三维目标”向发展“核心素养”转变,助推学生想象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是变革教育空间。学生学习不再拘泥于学校、教室、实验室等,不再拘泥于师生面对面的教学形式,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终端等媒介,把现实资源和虚拟资源统筹运用,将古今中外文化融为一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无缝对接,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随需、自选环境、自控流程、自定步调开展无边界的开放式、个性化学习。

三是变革教育内容。师生不再只围着教材进行教、学、考,知识载体也从以往单一的书本转化为多媒体资源体系,学习资源走向了多样化、综合化和全球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类型不同的课程、难度不同的习题以及类型不同的学习资源。

四是变革教育模式。传统的应试教育、灌输教育模式将被打破,教育定位更加强调人的核心地位,围绕学生的兴趣、态度、需求与发展确定教育的内容、方式、空间和进度,利用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进行无缝学习将成为常态,个性化学习、混合型学习、移动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将占据主阵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特征、优势潜能和最佳学习方式,设计学习方案和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五是变革教育关系。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学校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而是拓宽学生学习渠道、转变学生成长方式、助推学生协作学习、加快学生成人成材的重要平台。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来源,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共同设计者、指导拓展者、成长引路者和组织激励着。家长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监管督促者,而是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帮助者、引导者和协同者。学生之间不再是学习的竞争者,而是知识的自主掌握者、经验的交流分享者、规律的探究实践者和成长的参与互动者。总之,学生将是学校的主人,教师、家长将成为学生学习和学校发展的共同体。

六是变革教育制度。根据学校的教育数据将采取精准施策的发展办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弹性学制的管理办法,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将采取跨学科、项目式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将采取选课走班制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安排和综合素质的大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

二、支撑驱动“互联网+教育”的应对策略

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融入互联网运行模式,以满足学生心智发展为主要目标,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以信息支撑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为重点,以体制与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为保障,通过数据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和人文智慧,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进而构建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生态体系。

第一,建好网络是前提。首先,建设县域教育城域网,通过自建或租用光纤、租用带宽、自建无线传输网络等多种方式,形成面向社会开放的、具有现代远程教学、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信息交换功能、实现实时视频信息传输的高带宽的教育信息化网络系统,从根本上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其次,加强校园网络系统的集成改造,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系统开发技术、装饰装修技术等,将学校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安防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等网络软硬件设备搭建成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再次,提升学校出口带宽,城乡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力争实现宽带网络“千兆进校园、百兆上桌面”。最后,加快“无线校园”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实现教学环境无线网络全覆盖和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为师生创造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网络环境。

第二,搭建平台是重点。教育云平台是存储、提取、处理信息与资源的重要载体。市、县、校要依托企业云平台,按照跨界、整合、互利、共赢的思路,本着简约、人本、极致、多元的原则,提倡建设云空间,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努力从网络构架、平台功能、资源服务等方面满足教育教学的应用需求。市级教育云空间首先要建成集移动办公、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科研网络化、信息管理规范化、决策分析大数据化的综合服务型教育平台;其次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数据库、学校运营维护数据库、教育管理决策数据库等;再次与国家和省级的教育平台互联互通,推动各类数据伴随式收集和集成化管理,形成覆盖全市、多级分布的教育云服务体系。县级教育云空间要建有移动办公类信息系统、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教师管理类信息系统、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信息系统、学情分析评价类信息系统、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类信息系统、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信息系统等功能,以及拥有精品课例、系列化微课、专题资源、网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等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校级教育云空间要有移动办公、招生、办学、教务管理、教学管理、数字校园、校安通、一卡通、班班通、资源库、网络学习空间等功能。

第三,配备终端是基础。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基础支撑。要把信息化基础设施作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配齐、配足并及时更新换代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录播教室等设备。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配备师生用移动终端,或采取学生自带、社会资助、企业租用等方式解决学生使用移动终端的问题。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建设智能机器人实验室、VR实验室、创客实验室等。

第四,集聚资源是核心。数字化资源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要素。集聚资源要通过专业化、市场化策略,采用自建、共建、评选、购买、共享等办法,收集独特的精品资源,动态建设市、县、校三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优势互补的教育资源体系。大力推进“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不断生成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要以县、校为单位,有计划地推进直播课堂、优质课例、微课三大系列学习资源,有步骤地引进和开发拓展资源、研究资源和专题资源。要建立资源开发基地,组建资源开发团队,制定资源开发奖励制度,争取早出、快出、多出优质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

第五,深度应用是根本。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导向,从应用出发进行思考和设计,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应用上,开展基于智能化信息环境下的教师教学教研与学生个性化学习,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等新型教学试点实验,开展“创客教育”、STEAM教育,运用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3D打印等新兴技术支持学生开展探究性、体验式学习活动,着力推进交互式电子白板高效教学应用,着力推进学生平板和电子书包实验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验,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新模式,努力实现学生混合学习、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研应用上,积极推进“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大力开展“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网络教研模式,促进城乡教改联动和教师专业发展。在管理应用上,重点抓好移动办公、资产管理、课程选排、安全预警、教学评价、师生成长分析等,发挥信息化在管理方式重构、管理流程再造中的作用,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即时化。

第六,队伍建设是关键。加强教育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和信息技术应用学科带头人培养,发挥其技术应用的引领作用。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机构编制,积极配齐配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年度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将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年度学校评估和校长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市、县、校每年要拿出一定经费用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并把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纳入教师年度业务考核内容,与评模、晋级、晋职结合起来,助推校长信息技术领导力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培杰: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6(10).

[2]黄荣怀,刘德建,刘晓琳,徐晶晶.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J].中国电化教育,2017(1).

[3]陈耀华,陈琳.互联网+教育智慧路向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9).

[4]刘云波,潘晨聪.做教育信息化的领跑者——上海市电教馆探寻未来发展之路[J].上海教育,2015(12).

[5]孙田琳子,张舒予,沈书生.SOHO式学习:“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新形态[J].中国电化教育,2017 (2).

责任编辑:杨卉霖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