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
作者:谭亲毅么加利陈荟孙振东张健仇淼兰英兰正彦张学敏
编者按: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本刊推出该组笔谈,以拓宽、加深人们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理解。
教育现代化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思考
谭亲毅么加利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思想,落实到教育上,根本定位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在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得到进一步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促进人全面发展乃至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切实落实教育现代化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思想,揭示教育现代化时代精神特质,及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并探讨相应实现策略,必要且亟迫。
一
对“教育现代化”的研究汗牛充栋,各种观点纷纷呈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强调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教育现代化理路,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教育变革的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1]有的学者则侧重从现代性流变的角度强调教育现代化的动态性与过程性,提出教育现代化是与教育形态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2]诸多对“教育现代化”的思考都在相关侧面触及“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理解“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但是,这些观点或陷于“技术至上论”,或流于一般性笼统表达,对“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内涵理解不够到位。对于此,笔者试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与新时代背景,对“教育现代化”做出如下理解。第一,教育现代化的复杂性。教育现代化关涉教育观念、目标指向、教育手段等多个角度及层次,呈现为立体复杂的巨大系统。第二,教育现代化的政治特性。这关涉教育从价值追求到实践操作均应恪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其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第三,教育现代化的传统特质。教育现代化应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滋养下推陈出新,实现中国新时代教育的超越与提升。
二
教育现代化呈现为复杂的立体结构体,包含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多个方面。但是,究其实质,推动人的现代化以切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却是其灵魂之所在,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场域中,人的现代化是人全面发展的突出与集中的反映,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这进一步体现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伦理观念相一致价值追求与审美旨趣。第二,深厚的文化素养、主动意识与创新能力。当前,人的现代化即应充分体现人的文化性、能动性与创造性,摆脱人的单向度、刻板与僵化。教育现代化应紧密围绕培养人的如上属性展开。在共时性上,教育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均指向人的现代化。其一,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价值限定,教育过程就是人的价值积淀过程,这一过程既为人创造价值提供了可能,也为人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可能,教育始终应把发展人的素质,把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把提高与扩展人的价值看成全部教育活动的轴心,看成教育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将这一追求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就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其二,教育条件的现代化充分关照人的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过程中技术的更新与运用只是手段,促成受教育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精神的丰富与奉献党和人民的知识能力获取才是目的。这一点与《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不谋而合。《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历时性上,人的现代化构成教育现代化主线。教育现代化是持续性过程。无论是近期规划还是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人的现代化都应当是教育现代化的旨归。在教育价值的现代化转型、教育手段的智能化技术提升、教育方式的现代化推进中,人的现代化的追求与实现永远是一条不可动摇的主线。
三
教育现代化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一路坦途,正如《诗经》中所描绘的那样,“道阻且长”、“道阻且跻”。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充分考量此过程的复杂性,探寻其根本突破口至为关键。
第一,教育现代化促进人全面发展要依托社会全方位支持。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立体工程,“现代化不只是经济发展,也是政治发展,同时又是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4]此工程的推进应基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现实社会条件。对于新时代的中华民族而论,教育现代化促成人的发展应当充分基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基于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脱离了这些背景支持,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本身极有可能异化为表面化的技术装潢,陷入“见物不见人”的窘境。对于此,不少学者已提出警示,“教育现代化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低层次公平和办学条件的标准化,而必须以质量和效益为前提”[5]。实际上,新时代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已初露端倪。当今中国教育,已由注重规模、速度及条件装备和技术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注重公平、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6]这里的“质量”与“效益”、“内涵式”发展实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现代化的落实。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目标,全方位社会支持应当更为广泛、深入与持续。
第二,教育现代化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展开。“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永恒追求,更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所在。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格局中彰显出教育现代化促成中华民族成员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他把教育的目的分为三个层次[7],进而教育促成人的发展也就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现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其中现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与归宿。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的教育现代化,更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尊重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人生价值,提升其精神境界,陶冶其道德情操,积淀其知识能力。如此,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才会拥有实质性内容。
第三,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现代化不能游离于特定民族、特定文化之外,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教育现代化之路。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亦不是抽象的人的发展,它必然应当打上特定民族、特定文化的烙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样要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是新时代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活水源头。扎根的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从如下两方面入手。其一,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仁义”、“忠恕”等观念经过现代转换,融入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如此,教育现代化则可摆脱“西方中心”、“技术垄断”等魔咒,全面发展的人也会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主人翁特质。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观念衍生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现代化,“忠恕”观念升华为忠于党,舍己为人、集体主义等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其二,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如含蓄、空灵等引入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则会摆脱西方意义上教育现代化的机械性而具有特有的诗意色彩,人在全面发展中其精神才会上升到真正高度。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9).
[2]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13(11).
[3]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上、下)[J].教育研究,1989(5-6).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5.
[5]曾天山.现代化:中国教育从大到强的关键点[N].光明日报,2016-05-31.
[6]杨小微.找到教育与社会的“共振频率”[N].光明日报,2017-07-15.
[7]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出版社,1985:638
正确处理教育内容现代化若干关系
陈荟孙振东
教育现代化涉及多个层面,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教育工作者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对教育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时,只有正确处理好教育内容现代化中的几对重要关系,才能确保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教育内容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基础性具有稳定的特征,而发展性具有动态的特征,但二者并不矛盾:基础性知识稳定不等于陈旧,而是掌握新知识必备的前提条件;发展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基础之上。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并不是最新化、前沿化,更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科技化。作为教育内容的“学科”与作为科学技术门类的“学科”是不同的,教育内容的编选确实要适应新科技发展及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但是也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和学科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逻辑,遵循教育规律,兼顾基础性和学科发展性。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具体到教育上,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想达成该目标,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就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兼顾学科的发展,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并将其有机融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不可能,例如,当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的“STEM教育”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STEM教育”是科学严谨的跨学科教育理念,它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学科,而是让学生面对真实情境中的问题,通过将科学探究、工程设计、数学方法和技术制作有机统一,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让学习者在发现、探索、实践和分享中进行深度学习,从而获得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1]而通过这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将基础性知识与学科的最新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习者解决问题、深度学习、自主创新和适应未来的能力,为学生在学习中和进入社会后,自主地将基础性知识和最新发展成果进行有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由此可见,要处理好教育内容现代化中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基础性知识在课程教材中的奠基性地位。越是处于科技发展导致的生产生活复杂多变的情景下,越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促进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提升,从而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此外,教育内容要紧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当前的最新发展成果相关联,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意识和适应未来的能力。学校教育的内容永远不可能亦步亦趋地紧紧追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所以,只有当所选择的教育内容能够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相关能力时,才能使其具备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将基础性知识与发展性知识有机统一的自觉性,从而适应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并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最终实现提供保障。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融合点实现教育内容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对接
教育内容现代化必须具备现代性特征,这似乎不言自明。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不是教育内容现代化中遇到的新问题,而是包括教育在内的我国社会改革发展中经常遇到,却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的老问题。其实,传统与现代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两者不是对立、相反,而是统一、相互联系的,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传统可以向现代转变,现代也总有一天会变为传统。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系统,它在时空中延续和发展,存活于现在,连接着过去,同时也包蕴着未来。
文化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根本上说,它是由生产方式制约决定的。那些基于旧的生产方式产生而不再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的文化,成为历史文化;那些基于旧的生产方式产生,一直延续下来,并且仍然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完全基于现代生产方式而产生的文化,就是现代文化。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符合现代性特征、与现代化理念相契合的内容,同时,突出体现现代性特征的现代文化也可以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和基因。“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的优秀文化不仅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直接来源,是文化自信的源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正确处理教育内容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就应该做到以下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要有充分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教育现代化,不是抛弃一切传统,空中楼阁式地去构建一个现代教育,也不是照搬西方教育模式,而是对传统教育进行选择、改造和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批判和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2]另一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和现代文化的传统对接。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适应现代生产方式,融入现代生活才可存在和延续;现代文化只有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对接,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接的融合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体,与我国现代化的具体国情相适应。因此,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内容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对接。
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内容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相互转化
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是教育现代化的又一重要特质。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要求和现代人的存在和发展,为此,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去考虑现代化,而不是要撇开我国国情去抽象议论。当代中国处于全球化之中,教育内容的国际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尤其作为生产力的现代科学技术,由于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给人们带来巨大物质福利,因而具有极大穿透力,超越意识形态和国家边界,获得国际传播。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更促进了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但是,与此同时,还必须将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相结合,不能生搬硬套,为国际化而国际化。强调“国情”不是闭关自守,不是落后,而是为了让先进的东西能够生根发芽。我们处于全球化过程中,这也是我国的“国情”,看不到这一点,就是目光狭隘,就会离开人类文明大道;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故意拒绝它,那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当今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一思想传承和弘扬“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蕴含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品格。[3]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也是如此。
鉴于此,在处理教育内容现代化进程中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时,应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既坚定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交流互鉴,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外来的先进文化,尤其要继续吸收发达国家的前沿科技成果进课程,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加以本土化的转化;同时,也要对自身的文化有充分的自信,主动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科技成果介绍到国外,从而实现其国际化的转化;在此基础上,还要立足我国教育实际,努力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现代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体系。总之,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教育对象的现代化水平。只有在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过程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教育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融合点,促进教育内容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对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内容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相互转化,才能保障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4).
[2]顾明远.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9).
[3]黄真.新知新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品格[N].人民日报,2018-09-06.
以教师专业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张健
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议聚焦“高素质专业化,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矛盾、新问题,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是教育现代化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力量。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关乎教育大计,更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构筑中国精神、实现中国价值的核心力量。欲使人民在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诸方面得到提升,必然要求现代化的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上向上向善、以文化人,做传播和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确保教育现代化顺利进行。
一
作为教育现代化主体,教师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随着教育现代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究正从整个教师群体扩展到更具体的教师个体,关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师个体主体性。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计划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师德素养、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建设一支具有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标志着新时代教师队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师德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引路人,其道德发展水平表征着独特的专业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教育模式、方式、方法发生重大变革,但信息技术、互联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现代化的师德呼唤立德树人的系统化、机制化,强调育人的全过程、全方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人类面临的德性挑战日趋严峻。为了提高我国的软实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明素质,已成为我国教育战线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教师,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的学生,学生在“亲其师”与“信其道”的和谐关系中不断获得自新。
(二)教师信息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
直接动力现代化进程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发展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教育变革图景”持续升温、愈益深入,信息化发展已是现代化教师的必备素质。教育部在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即将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教师的作用已由过去单向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在大数据、互联网上自主获取知识、甄别知识、利用知识,并能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开展师生之间知识与灵魂的碰撞。对于教师而言,融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为一体的信息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适应时代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能力,才会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教师。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要求教师应当通过互联网不断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宽教育视野,扩充和完备自身的知识结构,选择有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
(三)教师创新思维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触类旁通的创新思维、高效育人的创新能力、中和位育的创新人格。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型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型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各种新的便于学生接受的方式方法,将自己的创造性蕴含于教育活动之中,不断革新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应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切合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不断更新已有知识结构体系,开拓进取,积极探索。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谋求新发展,开拓新道路,克服新困难,总结新经验,从而在新时代要求中实现新超越,寻求新突破,不断地自我完善。
二
教育是做好当下、观照未来的事业,教育的现代化正在以强劲的态势扑面而来。找准教师专业化发展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并加以强化培养,以引领教师去迎接教育的现代化,需要我们理性地思考与选择最优路径。
(一)开发个性化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学校课程体系的开发。教师是课程付诸实践的主要承担者,其一举一动影响着课程的实施效果。在开发和建设课程体系时不仅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应该在课程体系中注入一些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元素,并以师生素质的共同发展为最终目的。未来课程开发更偏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多元化课程,要求师生之间双向互动,共同开发混合学习、体验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等课程模式,共同整合课程以促进师生深度交流与学习。[1]
(二)建构“互联网+优课”模式
“互联网+优课”是创造和发展教育新生态的重要手段,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完善优课服务,发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段、学科的生成性资源体系。“互联网+优课”模式是将互联网的运用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为一体,借助互联网平台,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及时掌握教学动态,进而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生成多样化的教学形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有效性。教师要追踪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动态和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信息技术手段的新特征,将其深度融合于我国教学实践中,切实提高其自身信息化与多元化发展。
(三)实现“后喻文化”下的教学相长
现代化的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更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合理的环境,指导学生在信息海洋中正确选择信息、处理信息,使他们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至于在虚拟的世界迷失方向。教育是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体。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米德(Mead)曾提出,当代处于“后喻文化”的时代,即“年长者不得不向孩子学习他们未曾有过的经验”的文化类型。[2]教师与学生、青年学生群体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也会产生学校亚文化,其中优质的成分和资源应当被充分抓住,以促进学生思维生长。只有重视了“后喻文化”,理解了学生,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交互作用,教学相长。现代化背景下信息高速流通,数据迭代更新,信息化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动因。[3]影响到教育系统中则更为复杂,培养人的工作主要是由具备专业化素质的教师来完成的,教师的活动蕴涵着人的感情、人文精神,师生的情感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教师不仅要时刻警醒未来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更要在面对大数据所带来的复杂信息时,能把这些信息科学整合、描述、归类、存档、发挥,也就是把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真正成为“读懂学生的分析师”和“重组课程的设计师”。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93-626.
[2]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9.
[3]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93-195.
“互联网+”推动教育手段现代化
仇淼兰英
“互联网+”带来了海量存储互联互通和智慧化服务,其泛在、智能和个性化等理念与技术,正在成为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新支点。要充分借鉴“互联网+”的理念与技术以提升教育条件和保障能力,要积极研究“互联网+”时代教育手段再造或创新的内涵与流程,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教与学、教育管理、教育服务过程中的融合应用,充分发挥其对“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正向功能。
一、准确理解“人工智能+教育”的布局
从“互联网+”的技术创新成果来看,技术已不仅仅是教学辅助的角色。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实现海量记忆、准确认知和快速思维,如果教育手段变革仍以知识积累为核心目标,那我们培养的所谓人才不过是智能机器人的翻版,甚至会与其产生愈来愈大的差距。
挑战不仅包括“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也体现在社会转型对教育公平、个性化教育和自适应学习等提出的要求。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线智能教育平台、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全民智能教育项目等规划;《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则顺势提出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等,这表明“人工智能+教育”已经上升为新时期我国的教育发展战略。学术界也就未来教育的形态、如何用科技赋能教育等进行了充分讨论。人工智能在阅读引导、作业批阅、在线交互答疑和情景教学等环节中得到初步应用,智能教学系统、智能练习系统和智能教学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所有这些变化意味着教育手段的变革将从信息化迈入智能化阶段。
但是,教育对人工智能的适应还处于懵懂的阶段。当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进入”,仍然多是装点门脸之物;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制进展缓慢,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空间受限。[1]教育实践多把人工智能看成是新的工具,相关项目耗费了大量金钱,在教育当中“生根”的并不多,“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仍停留在构想层面。
“互联网+”思维不认为人工智能仅仅是教育的工具。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里,“人机协同共存”是一个常态,人工智能完全可以担当起命题与批改作业、学业问题诊断、体质与健康监测、个性化学习内容汇聚与学习问题解决等多种任务。[2]与以往我们对“机”的工具属性判定和应用价值认知不同的是,“互联网+”的人工智能系统如同“人”一般依托经验积累完成知识的累积,并可凭借教学中的双向互动体现人文关怀,“教”与“学”的一般规律同样在“人机协同共存”中有效发挥作用。[3]
可以说,“融合”是“人工智能+教育”的本质属性。落实到教育手段上,就是要求我们要借鉴“互联网+”思维,追求科技与教育的相互渗透。尽管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应用人工智能为学习者提供交互性突出的学习指导服务,但“通过技术来辅助知识递授”仍然是其明显的特征。从趋势上看,“人工智能+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本质上是大规模的自适应学习和个性化教育。“互联网+”催生了线下、线上并存的教育内容供给,但要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化学反应,数字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合适的教育大数据分析是关键要素,这又离不开众多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企业研发人员、学者的共同参与。
二、把“智慧”元素注入教育信息化
“互联网+”应用于教育的精髓在于,在观念上讲究教育体系的互联互通、教育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在手段上追求学校网络化、教育大数据分析、人机互动和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这样的主张与我们当下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认知是基本一致的。
近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旨在把教育内容的重组、选择、呈现与教育手段创新相结合,却仍然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足、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融合度不佳等问题。要让每一个人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还必须在适应教育内容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变革方面下功夫。当前教育手段现代化最主要的任务,是需要改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让每个人易于、便于获取“有质量”的学习资源。
科技的发展和普及为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今天所用的教育手段,即便在几年前也是无法想象的。直播课堂、联体课堂等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慕课”、“微课”、“教育APP”、“翻转课堂”等新的形式饱受关注。“互联网+”也催生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新模式。例如,“优课、晒课”活动在云南、甘肃等地取得很好的经验,普通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协同教研、城乡远程联体课堂等活动,愈来愈多的一线教师开始主动学习和接受新的教学手段。
我国当前的教育手段现代化是与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捆绑的,向“智慧化”转型是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形成具备国际先进水准、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体系。要实现这个目标,“互联网+”的“智慧”理念和技术大有可为。“智慧”理念的本质是将新型网络(信息物理系统)深度融入工业生产中。在这个过程中,设备、机器、软件系统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是基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预测是核心。同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未来学校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教室”依托新型网络、大数据将教育延伸到任何地方,“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设想成为现实,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媒体和教育环境等之间有了更好的互联互通性。
要把“智慧”元素引入教育,基础工作还在于教育手段现代化系统的建设。我们已经建立的教学手段系统,其数据标准、技术结构和应用流程不统一,就是一个个信息孤岛,根本无力支撑“互联网+”趋势下新技术催生的新型教育应用。而许多人对“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的认知仍然是肤浅的,一些地方和学校仅仅是在原有教学手段系统上贴上个“智慧”的标签。明晰现代教育手段的形成轨迹、特征和实践模式,引导大家形成关于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的合理观点,还是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
注入“智慧”元素就是要让教育各环节都充分地“动起来”。首先,应当做好“智慧教育”的整体规划,逐步在教育媒体、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的整体链条上加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应用,引领教育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其次,我们需要夯实“智慧学校”、“智慧教室”的构建,摒弃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服务的取向,利用融合的网络与技术环境对教育环境信息加以综合感知、识别、分析和处理,宏观上致力于为教育反馈、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提供信息服务,微观上尽力为师生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空间的服务。
三、切实构建“智慧教育链”
从趋势看,“智慧化”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高级形态和新境界,是适应于“互联网+”的新型教育环境、教育系统。这个新型教育手段,不再是单一媒体或教学方式、方法,不是简单将“互联网+”作为新的技术标签贴到教育上,而是“技术融入”的开放、互联和互通的教育环境。从具体的操作策略来说,教育手段现代化是目标、教育技术设施、数字资源、应用能力等属性之间的重组或整合,是追求和创造开放、交互、智能的教育环境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具体操作策略称为“智慧教育链”。
“智慧教育链”是“互联网+”思维在教育手段现代化中的具体体现,是技术与教育“融合”理念的彰显,也是教育现代化对教育手段变革与创新的要求。有学者认为“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就是数字校园、数字教室的升级版,这仍然是侧重“硬件”建设、以物为中心的思路,这些都还不足以凸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内涵,亦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对教学和学习方式变革的诉求。
具体讲,“智慧教育链”包括以下四个元素。其一是“目标”,它是教育现代化语境下对教育手段现代化水准的期待;其二是教育技术设施,它集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完成对教育环境的技术感知、信息汇集和互联互通;其三是数字资源,即对师生开放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及大数据保障的学习过程监测、反馈和指导;其四是应用能力,指教师和学生依据“目标”体现出来的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借鉴“互联网+”思维,“智慧教育链”的上述四个因素应当是集成、适应与统一的关系。首先,四个因素的集成构成了“智慧教育链”,缺一不可;其次,这四个因素应当是均衡发展的关系;再次,“互联网+”思维追求智能、精益和节能,这个思维体现到“智慧教育链”当中,和教育信息生态的主张类似,强调“目标、技术设施、数字资源和应用能力”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谐互动。
“教师参与”是“智慧教育链”这个闭环保持正常运行的关键。能够悦纳“互联网+”的理念,能够主动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把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融合起来,就是“教师参与”的基本特点,也将极大地影响“目标”与“应用能力”这两个要素。当前,教育技术设施、数字资源等要素已处于全面构建的阶段,而“目标”、“应用能力”这两个要素处于“短板”状态,推动四个要素均衡发展与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手段现代化工作相当长时间的一项重要任务。从“目标”这一要素看,新的手段要融入教育教学,是一个长期、递进式发展过程;而从“应用能力”这一要素看,只有当“教师参与”成为普遍的现象,“互联网+”与教育之间积极互动才能完全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杨现民,等.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难题与突破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3).
[2]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1).
[3]刘凯,等.机器也需教育?论通用人工智能与教育学的革新[J].开放教育研究,2018(1).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兰正彦张学敏
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可以看出,围绕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我国教育事业正逐步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作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在教育事业内部,从“以政府为主体的教育行政管理”向“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主体依法依规共同参与教育管理”转型的过程,主要包括治理体系、治理体制机制、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现代化。教育治理现代化重在调动政府、学校、社会团体与个人等主体参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积极性,并规范主体的行为,形成更有利于教育发展的环境。由此可见,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并保障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一、优化主体间关系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就国家层面而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的是形成以公共治理为特征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新格局,在这种格局之下,治理不再是政府单一主体的责任,而是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吸引大多数人参与决策等治理过程,是现代治理的基本要求。[1]具体到教育事业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多方主体基于某种制度安排,形成参与学校办学、教育事业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活动的组织结构及新型关系的过程;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重要目标,要求多方主体有序参与的组织结构体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使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主体在教育公共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在制度与组织结构的影响下协调彼此关系,围绕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形成各司其职的有序状态——政府主体专注于提供公共服务,学校主体专注于人才培养等教育活动,家庭与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政府教育发展决策和学校建设管理等活动。
为了进一步保障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在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应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教育事业领域中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主体的职责、权力、行为规范等以制度的形式做出明确规定,并根据实际需要赋予主体相应的权限。在各级各类教育的治理活动中,国家以法律法规、章程契约等形式,将“政府为其他主体提供保障人才培养相关服务”,“学校为其他主体培养优秀人才”,“家庭与社会对其他主体的办学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等关系予以明确,并探索以区域为试点,建立区域教育治理协调委员会,专门协调区域内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关系与行动。国家围绕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各级政府与学校内部设立协调不同部门在教育资源配置、人才需求、教育目标设计、教育内容安排等方面具体行动的机构,逐步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治理行动协调体系。
二、以协同治理推进教育治理体制机制现代化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中,政府的管理力度相对较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对政府的依赖性相对较大。传统的管理方式的运行,是政府较多地利用行政审批权、教育经费配置权等手段影响学校和教育的发展。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针对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教育体制改革,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现代化教育治理体制机制。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的过程中,体制机制变化主要反映在组织机构由参与管理的政府单一主体向政府、学校、社会等多主体共同治理转变;管理制度由自主程度相对较低的行政管控制度向开放的多主体共同治理制度转变。例如,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利益相关主体依法参与并监督的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治理体制机制现代化的体现。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治理体制机制现代化建设,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主体需根据治理体系要求,发挥各自作用,促成以协同合作、公共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教育治理机制。这种新型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厘清自身职权,将与教育发展相关的权力集中于教育管理部门,逐步建立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权力清单与运行机制;权责明确后的各级政府部门除保留必要的教育事业和学校等管理权限之外,针对其他权力,有序下放到学校;政府组织社会各界群体代表和学校代表,共同参与宏观教育发展决策,逐步建立新型的体现民主、科学、法治精神的教育决策机制。第二,学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根据学校章程对内部事务进行自主治理,逐步建立依法治校与依法治教相结合的自主治理机制;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与其他主体在人才需求、教育资源转化、人才实训实践等方面的合作,建立学校、政府、社会联动的学生培养机制;邀请政府代表、社会公众代表、师生等以既定的议事规则和制度制定程序,共同制定与学校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综合规划,逐步形成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议事决策机制。第三,社会主体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相对独立运行的评估与问责机制——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价机构,根据政府制定的相关标准,对学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等工作进行相对独立的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并对政府、学校在办学与教育发展等工作中的失职、越权等行为进行问责,政府与学校针对问责做出明确具体的回应。
三、强化综合能力培养促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教育治理能力主要是参与教育治理的多方主体制定并运用各种制度、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解决教育问题、参与教育发展全过程的综合能力。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围绕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需对教育发展投入大量的资源,协调教育事业内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之间在人才需求、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方面的关系,处理教育与其他各项事业之间在教育经费、教育设施等资源配置方面的矛盾,这在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方式下,主要依赖政府单一主体的行政能力,久而久之,无疑会增加政府的负担且使管理效率低下。而相比之下,教育治理的方式秉承“尊重治理主体广泛而有序参与”[2]的治理理念,能充分借助政府、学校、社会甚至家庭参与教育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提高治理水平。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主体以制度为基础,正确处理各种重大关系的过程。[3]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主体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自己行为,同时重视人员和机构能力的提升。具体来说,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决策能力——政府与学校等主体的决策者应重视培养自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专家咨询、民意调查等方式的能力,以提高人才培养,学校办学与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决策质量;第二,参与决策的能力——各个主体的成员和机构,均应有意识地积累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制定程序等和参与政府、学校决策相关的知识与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治理的决策过程;第三,执行能力——教育治理活动的执行者应重视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等能力的提升;政府在为学校等其他主体提供教育公共服务时,应不断强化对教育供需等重要信息数据的分析与共享能力,从而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第四,监督能力——参与教育治理活动的成员,均应重视个人监督能力的培养,这种监督能力主要包括理性分析教育发展问题,合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对政府、学校、社会团体和组织在教育事业发展中行为进行监督等,尤其是客观公正地实施全过程监督的知识与技术。国家也应对这四个主要方面的能力组织进行相关的培训,建立专业的培训师资队伍和“教育治理能力培训”机构,系统开展治理能力的培训,为社会成员参与教育治理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3]辛向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个基本问题[J].理论探讨,2014(2).
[2]应松年.加快法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法学,2014(6).
责任编辑: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