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9年 > 第1期目录(总第一百五十三期) > 正文

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191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 作者:顾明远

摘要: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相伴发展的历史过程。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同时要正确对待外国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教育规划纲要》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设计了宏伟蓝图,认真学习和落实,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育观念

《教育规划纲要》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我们近几年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什么叫教育现代化、怎样实现教育现代化,从各地的规划来看,似乎理解并不一致,指标也都着眼于硬件或刚性发展上。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教育现代化作一番理论思考,从教育现代化的发生及其特征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教育现代化的缘起

20世纪90年代我国上海、江苏、珠江三角洲首先提出教育现代化问题,笔者在1997年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的文章,今天有必要把当时的认识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发布重新厘清一下。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相伴发展的历史过程。

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已经很丰富,这里不再重复。把科学技术和生产结合起来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人了现代社会。马克思曾经讲过“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做最后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1]工业革命是社会现代化的起点,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两个半世纪的时间,人类从工业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但我们仍然在追求现代化。理论界把信息社会叫做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但不能否认,这是社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笔者对现代化提出了一个自己的定义“所谓现代化,是指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包括人类自身的能力空前提高的历史过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其目标是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也就是说,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两个阶段。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业化,即资本的集中和大企业的形成。第二,城市化,英国在19世纪上半叶的城市人口就占总人口的五分之四。第三,社会结构的分化和集中,即一方面个人角色和社会角色趋于专门化,社会资源的配置趋于多样化另一方面,社会协作与流动又在不断深化和加强。第四,世俗化和理性化,利益、效率和程序成为社会行为的最高原则。现代化的第二个阶段是信息社会。1956年美国白领工人的数量超过蓝领工人,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标志。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化、网络化;第二,智能化;第三,国际化;第四,未来化。其中“智力工业”、“知识工业”是信息社会的核心工业。如果说,工业革命时代的现代化的主要变革是机器代替了人的体力,那么信息革命时代的现代化则是电脑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互联网又使个人的脑力互相沟通,互相补充,扩大了人脑的功能,从而使社会生产智能化。[3]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但是它却是在社会现代化的第二阶段才提出来的。工业革命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但整个教育还是低水平的,仍然以精英教育为主信息社会带来了教育的大发展、大提高,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而信息技术革命又促进了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首先,二战结束以后进人了相对和平的时期,各国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人口骤增,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如果说,战前发达国家尚没有普及中等教育,还属于精英教育阶段,那么到20世纪60年代,各国不仅普及了中等教育,而且高等教育也逐步进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毛人率超过15%)。

其次,战后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高速度发展经济的条件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了出来。正如日本文部省调查局在其报告书中所说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学的创见、技术的熟练、生产者的才能等重要因素,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亚于增加物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4]“大力开发人的能力,是促进将来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人的能力的开发,则依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5]

再次,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学校教育的内容远远落后于现实。许多科学家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内容陈旧落后,只反映了世纪末期的科学成就。美国学者A.V.贝兹在《世界科学教育的革新》一文中说“教科书不再代表科学界的观点了……”教师仍然“把科学知识作为一成不变的东西灌输给学生”,“实验室物资也比较缺乏”,“教师还大大依赖于使用粉笔和黑板进行讲课'的教学方式,而很少利用新的视听辅助教学工具”。[6]这种状况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他们竭力主张改革中等教育,而且许多人成为20世纪60年代新教材的编写者。

最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使得一个人不能以学校毕业作为学习的终结,而是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教育家们不仅关心教给学生什么,而且关心什么时候教,怎样教。教育必须改革,走向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提出可以以美国国会1958年通过的《国防教育法》为主要标志。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震惊了世界,也震惊美国朝野美国许多学者指出,美国所以在发射卫星上落后于苏联,是因为教育的落后,中小学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国防教育法》提出要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的教学,更新学校设备,为优秀人才提供奖学金。在《国防教育法》的推动下,美国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信息技术逐渐进人学校课堂,教育现代化开始启动。

总结上述历史演变,我们对教育现代化有了一个清晰认识。教育现代化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教育变革的过程,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

中国社会正在完成西方发达国家用两个半世纪完成的社会现代化的两个阶段,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就是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教育通过教育改革和体制创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

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笔者将其归纳为八个方面,主要从教育观念方面来说的,不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指标体系。

(一)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

普及教育是现代工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普及教育的程度逐渐提升。各国宪法都规定教育是每个公民的一种权利。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与世界银行联合发起和赞助在泰国宗滴恩举行的全民教育大会更是把教育民主化推到新的高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这两份纲领性文件提出积极消除性别、民族和地区差别,普及儿童基础教育、成人扫盲等目标、措施和具体计划。大会响亮地提出“满足所有人基本的学习需要”的口号,以“实现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繁荣而且生态更加良好的世界,同时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倡导宽宏精神和目标上的合作”。[7]

教育平等或称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公平包含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等几个层次。教育公平主要指教育机会的公平。国家必须从法律上保障全体公民不论其经济地位、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都有机会不受限制地受到教育。教育过程的公平,包括教育条件、教师的质量、教育各种资源的配置也应该基本上是公平的。至于教育结果,取决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环境条件如家庭的经济、文化环境,以及个人努力的程度。但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获得成功,达到教育结果的公平。

教育公平还应包括为不同的群体和个人施以不同的教育。例如如果要求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对农村孩子来讲就不太公平;如果一个孩子对艺术有天赋才能,而且有兴趣,而你硬要他学科学,这对他也是最大的不公平。当然一些基础学科,作为培养基本素质的基础还是要学习的,但不是规定门门功课都达到优秀,因此,公平而差异是最好的选择。对所有儿童提供的教育机会是平等的,但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要因人而异,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后的公平。

实施教育公平,在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时候还要照顾到两头的少数人,一部分是有天赋才能的学生,一部分是弱势群体。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公平。

《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今年工作的战略重点,到2020年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这就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基本的举措。

另外,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一般年限不能太长。我国把义务教育定为9年是合适的,许多国家也都是定在这个水平,即使目前已经普及到12年的国家,它们法定的义务教育也只是9年,如日本。义务教育完成以后,让学生有多种选择。

(二)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

终身教育思潮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潮,也是教育现代化最基本的特征。终身教育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初,流行于60年代。它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生产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促使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种变革而产生的。终身教育强调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主张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终身教育不是只搞一个单独的系统,而是把一切教育都纳入终身教育体系。

笔者最早接触到终身教育这个概念是在1974年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的时候,在教育委员会的提案中许多发达国家提出要为终身教育立项。我当时不了解终身教育,以为这是资产阶级教育思潮,后来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以后,再结合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学习才认识到,终身教育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早有论述,虽然那时还没有出现终身教育这个概念。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终身教育的概念,但是字里行间充满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可见终身教育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50年来终身教育已经从理想走向现实,各国都在建设终身教育制度,终身教育也逐渐走向社会全体成员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开始出现的时候,主要与成人教育、职业培训联系在一起,后来逐渐扩展到所有教育,而且逐渐向终身学习的概念转化。终身学习已经不限于人们为了谋生需要,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文明社会的生活方式。关于终身教育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讲得很全面,很深刻。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小康社会建设成功的时候我国“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就是创新的社会,就是全民素质高水平的社会。形成学习型社会需要通过终身教育来实现。《教育规划纲要》也把“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相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参与率达到50%。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所谓教育的全时空性,是指教育已经不限于学校,也没有年龄的限制,逐步做到全民学习,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特别是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因此,教育现代化需要有全时空的大教育观的视野,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统一起来,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大工业生产要求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要求教育为它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信息社会尤其如此。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创新为第一要素。因此,现代教育只有打开大门,与企业和社会各种团体相联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教育自身也才能得到发展。

高等学校固守过去的学术象牙之塔已经不可能了,工业革命以后就打破了大学封闭的传统。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是最保守的,19世纪英国不得不另建新大学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后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不得不改革。美国从1862年颁布《赠地法案》开始,大学就蓬勃地发展起来。此后,教学、科研、服务就成了大学的三大职能。战后,大学的产学研结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当然,大学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加强基础研究,创造新的知识,仍然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在2009年还只有9.5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9.9%。而经合组织国家在2006年已经超过了24%。为此,《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在高等教育这一章中还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

(四)教育的个性性和创造性

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更多地体现社会的要求,个性则较多地体现个体的要求。工业社会强调标准化、统一化,个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信息社会强调个性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也为个别学习提供了可能,为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创造性既是人的天性,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同时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也需要人才具有个性、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培养个性和创造性,首先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学上常常讲两大规律一是外部规律,即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一是内部规律,指教育要遵循儿童青少年发展的规律。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既有年龄特征,又有个性特征。年龄特征容易认识,现代生理学、心理学都有研究。儿童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就难以捉摸,但从种种外显的表现可以认识到他们的差异,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就提倡因材施教。

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展开过一场大辩论。一方认为我国的教育方针应该把“因材施教”放进去,一方认为全面发展教育中就包含了“因材施教”。辩论最后以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而结束,这个问题事实上没有解决,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因材施教的问题。

许多学者都认为,我国基础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注意发展不同学生的天赋特长和兴趣爱好。我们经常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的孩子今天是为兴趣而学习还是为分数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到十二岁的时候还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老师就应该为他担忧。担什么忧?担心他将来成为平平庸庸的人。美国一些优质中学,学生到高中时就有了志向,而且为之努力;而我国的高中毕业生还要由爸爸妈妈填志愿。这就是我们与他们的差距。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指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五)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教育的多样性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教育结构的多样性、办学模式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现代社会的人才结构是复杂而多样的,不仅要有一批高水平的管理者,而且要有一大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专业人才,有高素质的熟练技术工人和掌握现代技术的农民。从个体来讲,人是有差异的,教育要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条件,重视差异教育,培养特殊人才。公平而有差异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教育已经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大众教育的标志是,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超过15%。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已超过80%,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已达到27.3%,超出了大众教育的要求。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就必然要求教育结构多样化,培养各级各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要区别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性质。有些学者担心,我国高等学校扩招后学生质量一定会下降。需要明白的是,多数人能够上大学的大众教育与只有少数大学生的精英教育在性质上已有很大不同,不能用精英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大众教育。大众教育的时代,高等教育是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别要加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所以,现在高等学校的升格风不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从学生个体来讲,每个学生的天赋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也需要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选择。所以,《教育规划纲要》中就强调高中阶段的多样化。

实施大众教育,使每个公民接受更长年限的良好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必要条件。大众教育并不排斥精英教育,要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需要有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他们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引领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此,就要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及早发现优秀人才,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六)教育的信息化和创新性

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之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在引起一场教育革命,它引起了教育观念、教育过程、教育模式、教师角色等一系列变革。

教育已经冲破了学校的樊篱,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信息,学校教育不能不考虑如何控制、利用学生的多渠道信息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因此,人才培养方式要彻底改变。教师的知识传授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探索,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教师的作用更多的应该是设计教学,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路线和策略;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信息,使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现在国外已经出现一种叫“反转式”教学模式,即学生在网络上听课,回到教室讨论和做作业,与传统的在教室里听讲、回家做作业截然相反。当然这主要是在高年级,特别是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已将几十门课程挂在网上,学生可以在网上选学,再回到学校和同学讨论。

《教育规划纲要》专门设立了一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应用。”这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教育教学模式,而且为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教育要不断变革和创新。社会在变革,教育也必须不断革新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江泽民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教育创新的意义和内容。他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一样非常重要。他论述了教育创新的五个方面,即教育思想创新,健全和完善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大教育开放力度。这为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条件。

信息社会要求学校成为信息的策源地。高等学校尤其要创造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七)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

教育本来是一种国际现象,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国际化的产物,全球化更是带来了教育国际化的加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某一国家的某项教育改革迅速传遍全世界。

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表现在国际间的人员交流、财力支援、信息交换(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学分学历互认、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和跨国的教育活动等方面。只有坚持开放,才能更好地吸收一切优秀文化,充实和丰富我国的教育。

过去我们只讲经济全球化,不讲文化全球化、教育全球化。但是毋庸讳言,全球化不仅影响到经济,也影响到文化和教育。如果认为全球化并非一体化,而是指不可避免地互相交往、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话,那么,教育也不能不纳人全球化的轨道中。教育只有加大开放力度,才能了解世界上的先进科学技术,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教育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和发展,了解多元文化,懂得国际游戏规则,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没有这种人才,我们很难与别人竞争。日本早在1984年教育咨询报告中就提出要培养国际的日本人,韩国也早已提出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我国《教育规划纲要》就有专门一章“扩大教育开放”,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留学生规模、培养国际化人才。

(八)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制性

现代教育是建立在高度理性基础上的,反映了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规律。现代教育不是凭经验,更多是依赖于科学的决策,教育行为的理性加强了。科学决策的失误往往会影响整个教育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例如前几年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就有不周到的地方。因此,现代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研究,重视教育政策的科学决策。

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科学研究不能关在图书馆里或研究室里,必须走向实际、走向群众。一项教育改革和教育决策,能否符合客观实际,需要听取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的意见。

教育的科学性还包含了教育的法制性。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现代教育也是法制的教育,教育行为都要有国家的立法来规范。教育的法制性当然不同于科学性,但是一国的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因此教育的法制性中也包含着教育的科学性。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完善教育法律法规”。这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要举措。

以上是笔者所理解的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其中教育观念,也即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关键,是灵魂。如果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缺乏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其他现代化都会对教育失去效力。因为现代教育是要靠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去实施的。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保障体系。教育现代化不能等着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观念都转变了再开始,总是有一部分先进分子先领头,然后把先进的理念化为制度,制度为大家所遵守。教育设备、手段的现代化则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条件。有了现代化的教育制度,有了现代化的设备条件,就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教师有了现代化的先进教育理念,就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育经验,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

为了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唯一的办法是学习,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特别是要在实践中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任重道远,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教育投入大量增加,教育设备条件有很大改善,有些学校的硬件条件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的学校。但是广大干部、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有待更新,人才培养体制有待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有待完善,素质教育有待加强。各地制定教育现代化的规划,除了设定教育发展的数量目标、校舍设备的标准、人员编制等之外,可以用上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来衡量一下,并把它作为制定指标体系的参照系。

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一)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中国现代教育是在中国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它的核心基础。因此中国教育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代化,不是抛弃一切传统,空中楼阁式地去构建一个现代教育,也不是照搬西方教育模式,而是对传统教育进行选择、改造和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批判和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我们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认为中国的文化是落后的、不如西方先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落后的一面,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是落后了,但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优秀的,它凝聚着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强不息、克服天灾人祸走向胜利的精神。今天,这种民族精神正在鼓舞着13亿人民走向新的时代,走向世界。我们也不赞成民粹主义。民粹主义认为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无需向别人学习,一切新鲜事物都是中国“古已有之”,拒绝接受新观念、新经验。一个民族和一个人一样,看不到自己缺点的时候,落后即将开始。中国近代以来之所以落后于世界,就是因为夜郎自大,闭关自守。这个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时刻铭记在心。

(二)正确对待外国的教育思想和经验

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是从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开始发展起来的,自然渗透着许多西方文化思想。一百多年来我们接受和吸收了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思想和经验,近三十年来更是各种教育思潮蜂拥而人,如何鉴别、吸纳并使之本土化,内化为中国教育的传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我们反对西方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认为西方一切都是好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中国只有全盘西化才有出路。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只有结合中国的国情,走自己的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但是,我们也不赞成东方主义。当今,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猖撅,惹起了一些东方学者的极大反感,于是产生了狭隘的东方主义思潮。实际上,西方中心和东方中心都是受殖民文化的影响,东方主义只是对西方殖民文化的消极抵制,是对自我民族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们应该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并和我国自己的经验相结合,实现教育传统的本土化。教育现代化虽然先是在西方国家发生,但教育现代化并非是西方化。教育现代化有多种模式,我们要建立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现代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533.

[2][3]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3).

[4][5]日本文部省调查局.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1.

[6]A.V.贝兹.世界科学教育的革新[J].外国教育动态,1978(17).

[7]顾明远.世界教育大事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535-1536.

On theEssential Features of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Gu Mingyuan

Abstract: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as well a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odernization.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ety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develop concomitantly. There are several features about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such as educational democracy and fairness, lifelong learning without time and location limitation, productivity and sociality, and individuality and creativity, etc.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dealt well with. At the same time, foreign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should be handled properly. National Education Plan designed a grand blueprint for China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therefore, studying and implementing it seriously are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educators.

Key words:education; modernization;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责任编辑:毛启宏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