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9年 > 第2、3期目录(总第一百五十四期)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初探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879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1期 作者:任翔

了解中华文化知识、把握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据此目标,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遵循青少年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文化知识教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中华文化养成教育贯穿于启蒙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持之以恒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青少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始于识字读书,进于立志修身,成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教育目标;教育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因此,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是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规范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细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路,形成循序渐进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

传统文化教育旨在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把握中华民族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理念,使青少年成长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也是中华民族立国的根本。

(一)了解中华文化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传统文化教育要阅读传统典籍,就要认识古代文字,这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性内容,更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前提。古今文字有较大差异,今天讲“我”,在古文中用“吾”“余”等,还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自称也大不相同。古今文字的含义也有差异,如《孟子·告子上》中“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的“羹”指煮熟的肉,并非现代的“羹汤”。古今文法也有不同,如“吾谁欺”,现代语序为“吾欺谁”。另外,古代经典里包含诸多文章、文学知识,比如诗词格律、文学源流等。古代历史文献里也包含诸多历史知识,如官制、服饰、礼节等。了解、掌握这些方面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否则就根本不可能进入传统文化的大门。

(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

了解中华文化知识,是为了把握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维系民族生存、推动民族发展的根本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为本质的特征。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如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革故鼎新等,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如贵和尚中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如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崇德重义的优良风范、兼容天下的宽厚胸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爱国情怀,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民族情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早已超越时空的界限,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今天,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以爱国情怀教育为核心,以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滋养丰润青少年的心灵,培养其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

(三)践行知行合一理念

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是为了更好地践行民族精神,做到知行合一。《论语·宪问》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德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不是用来要求别人。《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指四项教育内容。“文”谓诗、书、礼、乐等先代之遗文,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知识。“行”指个人行为的践履,要守礼行义,修养品德;“忠”指对人、对事尽其心力;“信”指说话真诚,不欺良心。这四项施教内容,包含了知识的吸收、行为的实践与品行的修养。孔子教导学生应“文、行、忠、信”四者并重,博学多闻(文)、身体力行(行)、尽忠职守(忠)、诚实守信(信),力求成为德智兼修之人。中国传统教育强调面向生活,主张教育活动与生活实践相统一。生活实践中的“行”不仅是知识的源泉,亦是求学问道之目标。求知的目的是为了践行。“知”包含着“行”的内容,“行”中需思虑“知”。“知”可以促进“行”的笃实,“行”可以促使“知”的深化,知行合一使“知”和“行”相互促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是践行知行合一理念,将中华民族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儒家为主体框架,儒家与道家、佛家互相批判又相互融合,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作为世界上唯一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文明古国,我们应建设科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把青少年培养成了解中国传统、熟悉中国文化、秉持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人。

(一)中华文化知识教育

中华文化知识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了解这些知识。在庞大的文化知识体系中,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历史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知识。

1.语言知识

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有专门的文言知识。文言知识主要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里,学习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是了解语言知识的必要途径。“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的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1]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了解并掌握语言知识,是学好传统文化的根本保证。

2.文学知识

古人将“文”分为韵文与散文。韵文讲究格律,大多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以求押韵,如诗、赋、词、曲和有韵的颂、赞、箴、铭、哀、诔等。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在中国的传统里,经史子集都可以算是文学。”[2]朱自清先生认为,在经史子集里,积淀了古代文人们的生活与情感,可以称其为文学,只不过集部文学性更大些。《论语·学而》记载:“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的“文”,指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强调孝悌博爱为先,达到基本德行后则学习“六艺”,以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另外,“中国文学中也已包括了儒、道、佛诸派思想,而且连作家的全人格都在里边了”[3]。由此可见,中国古典文学内涵丰厚,外延广博,融会儒、道、佛,贯通文、史、哲,隐藏了极为丰富的文学知识。比如苏轼,他崇儒,尚道,也信佛,他把他的学问和性情全部融进他的诗文里。如不了解其生平及诗文里的意象与典故等,就难以深切体会苏轼儒、道、佛圆融的生命情调。同样,不了解杜甫诗文的创作背景,也难以读出其寻常文字背后深沉的家国情怀。了解作者作品、时代背景、文学源流、诗词格律、意象、典故等知识,可帮助我们领悟诗文的深厚意旨。

3.历史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社会中形成,而传统社会有着与今天完全不同的人、事、物的称谓。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文中的“加冠”,古代专指男子二十岁的成人礼。《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文中的“案牍”,古代专指官府文书。中国古代诸多事物在今天已湮没,比如职官、宫室、科举等,但这些事实在古代典籍里常能遇见,须经过考据才能知晓古代的政治制度、文化生活、礼仪民俗等。如吴小如先生所言,鉴赏中国传统文化,就需“通训诂”“明典故”“察背景”“考身世”。[4]

(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中华民族精神内容有多种归纳。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5],以及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6]的相关内容,可将其概括为天人合一的人本观念、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贵和尚中的价值取向、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这五个方面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这些内容体现于儒、释、道里,蕴含于文、史、哲里,融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有事实、有理论、有方法,是中华民族自信的底气,也是砥砺前行的根本力量。

1.天人合一的人本观念

中国人有着天、地、人之间整体和谐的观念。中华民族长期的生存体验形成了对宇宙世界的特殊信念,打破了人与超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隔膜,肯定彼此之间相依相待、相成相济。中国人有着对天地精神的信仰及对天道天命的敬畏,并以“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庄子·天下》)提升自己的境界。这种精神上的契合,足以使人产生一种道德价值的崇高感,由此对天下万物生发博大的同情心,进而洞见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儒家立己立人、道家万物与我为一、佛家悲悯天下之情怀,都是这种精神的凝结,并由此产生了天人合一的人本观念。一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相依相存。儒家认为,人类必须遵循天命,要从四季时令的变化和万物的生生灭灭中去体会天命,人道离不开天道。“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家认为人不能离开天地,因为人类扎根于大地,大地孕育着人类,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天地人三者是一个相依相存的整体。二是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儒家认为自然界有其普遍规律,人的行为必须遵循这种规律。自然界是“生之本”,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人类生产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地万物才能循环往复,人类社会才能健康、长久、稳定地发展。三是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从根本上确立了人在自然、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认。“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本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最核心的理念。在对待民众的问题上,不管是儒家还是其他各家,都将“民”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国家稳固的根本。

2.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始终迸发着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就是这种奋发向上精神的形象表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仅是个人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独立意识与行为准则。一是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这种意识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独立意识与不屈精神。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不为外物所扰的独立意识与人格尊严,而“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章》)则传递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不屈精神。二是勤劳勇敢的拼搏精神。“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造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文明,表现了顽强勇敢的拼搏精神,越是遭受磨难,越能激奋心志。司马迁虽身受宫刑,仍顽强忍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煎熬,终成历史巨作《史记》。三是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周易·系辞》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日化日新的历程,生长衰亡,新陈代谢,永不停息。以“日新”为“盛德”,强调的正是这种创新精神。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则是穷则思变、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这是中国先哲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写照。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中传承,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成为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精神力量。

3.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

中华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博大的胸怀承载着向善的力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就是这种精神的完美表达和高度概括。中国儒、道、佛三大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最根本处是做人,强调人的德性修养和人文教育。儒家的为己之学,道家的逍遥思想,佛家的明心见性,都呈现出内圣外王之道,并以此作为达到理想社会的根本方法。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崇德重义的优良风范、兼容天下的宽厚胸怀正是厚德载物的具体表现。一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恕”字,应是儒家道德学说的精髓。“恕”是推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综合起来就叫忠恕之道。“忠”“恕”是仁道之两面。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仁道原则,推而广之,也是国家、民族、文化间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是人类与自然的普遍和谐之道。二是推崇仁爱的优良风范。中华文明首先推崇仁爱,把爱人作为最高信仰。儒家讲泛爱众而亲仁,讲仁者爱人,从爱亲人推而爱他人、爱社会、爱万物,视天下犹一家,视天地万物犹一体,这是有仁德者的博大情怀。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是中华共同体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三是兼容天下的宽厚胸怀。《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的祖先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共处而不会彼此妨害,各种思想可以在共存中达到统一,提倡不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彼此交融。这种文化兼容的意识,不仅表现为民族内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还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自觉吸收。现今中国从“一带一路”倡议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完善全球治理建言献策,正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天下的宽厚胸怀。

4.贵和尚中的价值取向

贵和尚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将“中”“和”作为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认为只有在交往过程中实现“中和”,才能使天地万物各安其位。中华民族在实践中秉承了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与以中为尚的处事原则。一是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中华民族追求的和谐是基于对自然和谐的认同。以和为贵的理念体现了不把自己看成绝对真理。不向社会提供自己的信仰或学说,而是向社会提供不同信仰、学说之间相处的智慧,即协调多元文化的智慧。儒家的“以和为贵”思想成为中国人协调多元民族与文化关系的伟大智慧,形成兼收并蓄、包容多样的深厚传统,逐步养成持中、稳健、温和的民族性格。二是以中为尚的处事原则。中华民族在强调以和为贵的同时,强调以中为尚。强调凡事都要以中庸为尺度,达不到或超出这个尺度都是不可取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此理念成为儒家所一贯坚守的信条,并融入了中华民族性格的深层。

5.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天人合一的人本观念是中华民族民本思想最深沉的表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文化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是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重要表现,贵和尚中的价值取向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是贯穿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贵和尚中思想的红线,也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根本力量。中国人爱好和平、团结一致、宽以待人,但当国家和民族危难之时,这些仁人志士都不惜用生命捍卫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历史上那些气贯长虹、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如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皆表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早已超越时空的界限,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世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使中国人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从而使中华民族生机勃勃、历久弥新。

(三)中华文化养成教育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最终目的是使青少年养成良好习惯,提升人格修养,达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而学以成人。中华文化养成教育首要环节是家教家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深化青少年品德自觉的重要途径,而规章制度建设则是升华主体修为的重要手段。在青少年日用而不知中,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实落地,落细落小。使中华民族精神融为青少年身上的血脉,不断增强其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成为中华文化的真正传人。

1.加强家教家风建设养成良好习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教家风建设。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柏庐的《朱子家训》等是我国古代家教的典范之作。《孟子·离娄上》云:“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启蒙的摇篮。良好品德必须从小培养,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家庭不只是生活的居所,更是人们心灵的栖居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父母的责任。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影响甚巨,重言教,更要重身教,教知识,更要教品行。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好的家风能温润滋养孩子的心灵,使其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的家教、家风也是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的基石。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品德自觉

校园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增加校园建设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与课堂教育教学互为补充。应让青少年通过文化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感知与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进而深化品德自觉。比如建设校园传统文化长廊,打造一批校园传统文化品牌,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组织传统文化教育专题活动,开展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举办经典诵读大赛,让青少年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育人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3.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升华主体修为

规章制度是规范主体道德行为的重要手段,是中华文化养成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最终目的是升华主体修为。青少年道德养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通过文化教育提高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规范道德行为,升华主体修为。比如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格修养凝练并融入中小学生文明守则,在教育青少年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引导他们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行为习惯和个人修为。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分级目标与内容

根据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基本内容,遵循青少年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文化知识教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中华文化养成教育贯穿于启蒙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持之以恒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青少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始于识字读书,进于立志修身,成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下。一是在国家课程中专门设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二是在品德、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课程中,系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增进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另外,可根据地方与学校的特点,开设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协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以下是对传统文化教育分级目标与内容的初步思考。

(一)启蒙级目标与内容

启蒙级目标主要面向学前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诵读短小浅显、含义隽永、朗朗上口的蒙学诗文,听老师讲健康向上的道德小故事、寓言小故事、古代神话故事等;观赏简单的书法、篆刻、国画、建筑等;参加春节贴春联、元宵节赏花灯、清明节扫墓、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敬老等传统节日活动。通过教育,懂得感恩父母和老师,养成有礼貌、爱劳动、讲节俭的习惯,初步了解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

(二)初级目标与内容

初级目标主要面向小学生,分为初级(上)与初级(下)。初级(上)面向小学低段学生,初级(下)面向小学高段学生。

初级(上)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写字;诵读优秀蒙学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千家诗》《弟子规》等选段,诵读中华传统节日的浅易诗词;阅读“劈山救母”“二十四孝”等生动活泼的历史传说和人物故事;学习简单的传统绘画、书法、古典音乐等;参加集体劳动,分担家务;认识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通过教育,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形知识,感知汉字的形体美,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了解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的特色;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初级(下)的内容主要包括:熟练书写正楷字,学习汉字的构形知识;诵读《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名物蒙求》《十七史蒙求》等古代经典诗文;诵读中华子学经典,如《论语》《孟子》等选目,初步理解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阅读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事迹;学习传统绘画、音乐、书法、篆刻等,学习传统体育项目;参与节庆民俗活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片、动画片及视频等。通过教育,了解汉字的构形知识;感知古典诗词的音韵美和情感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了解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为国为民作出的牺牲与贡献;知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了解家乡生活习俗的变化;感知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爱国情怀的民族精神,培养民族文化自豪感。

(三)中级目标与内容

中级目标主要面向中学生,分中级(上)与中级(下)。中级(上)面向初中生,中级(下)面向高中生。

中级(上)的内容主要包括:熟练书写行楷字,临摹名家书法;诵读古代经典诗文,学习文言文法、积累词汇,学习诗词格律;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选目;学习传统戏曲及传统体育项目等;参与节庆民俗活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参加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观看图片展、视频等;通过教育,感知历代名家书法的美感与意境;了解文言文法和诗词格律知识,感知古诗文的意境美和意蕴美,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知晓中华民族重大发明创造、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初步理解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的根本力量。

中级(下)的内容主要包括:快速书写行楷字,临摹名家书法;诵读较长较深的古典诗文,注重文言重点词语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诵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老子》《周易》等选目;学习中华文明史;学习传统戏剧及传统体育项目等;参加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专题活动及研学旅行活动;通过教育,理解古诗文的意蕴美与哲理美,具有良好的古诗文鉴赏能力;理解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激发家国天下的民族情怀。

(四)高级目标与内容

高级目标主要面向大学生,内容包括:研读《诗经》《尚书》《周易》《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管子》《公孙龙子》《二十四史》等中国古代重要文化典籍,挖掘深藏于这些典籍里的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厚德载物、崇德重义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全面理解与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担负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以上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基本内容、分级目标与内容做了初步研究,意在探索、建构有序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开展大中小学(含学前)一体化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希望达至冯友兰先生所言的“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7],使青少年成长为心灵润泽、人格完整、刚健质朴的中国人。

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4.

[2]朱自清.文明的素养:朱自清随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64.

[3]梁启超,等.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力透时空的演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38.

[4]任翔.文学的旅程[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6:173-179.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8-10-29)[2018-11-29].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6]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8-10-29)[2018-11-2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

[7]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读书的方法与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6-121.

责任编辑:吴艾蔓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