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 作者:王瑜 陈晓琪
摘要: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文化自信的新阐释以及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论述,文化自信包含着传统文化积淀的自信、近代文化认同的自信以及现代文化交融的自信三层内涵。基于此“文化自信”观照下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应具存三种文化内涵及实施路径,即培养乡土情怀、增强民族认同的中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理性、增强国家认同的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培养国际视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这三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的与内容并非相互孤立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三个层面构建一个相互关联、层次分明、系统发展的教育实施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民族教育;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进校园;文化内涵
民族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活动一直是我国各民族增进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容易将民族文化简单地理解为一种静态悬置于固定历史空间中少数民族群体特有的“传统文化”,因而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视为一种独立于普通教学体系外的教育活动。这种狭义、封闭、静态的文化观有可能会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科技导向的学校知识评价体系中被孤立甚或被判为“落后”,进而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族文化的质疑或轻视,并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实践中产生出国家主流文化的现代性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统性相对立的矛盾,即面临着国家意识、民族情感与学科知识相互孤立的发展困境以及部分地区学校民族特色“千校一面”的尴尬局面。这非但难以有效增强学生对民族身份的认识与认同,反而有可能会弱化他们对自身民族的情感与归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出:“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这里所提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价值信仰等方面的高度认同与深切体验,其具体包括了传统文化积淀的自信、近代文化认同的自信以及现代文化交融的自信三方面内容。为此,围绕“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根本方向,根据“文化自信”内涵中的动态历史生成逻辑,可以重新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这一教育活动进行观念内涵的澄清,即民族文化进校园应是包含了中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以及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三种文化意蕴的教育体系。这既可以培养学生具有面对不同地域、民族、国家间交流的跨文化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具备理性审视本民族文化来源与变迁的历时性反思能力,在基于不同时间与空间的文化认识与比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进而有助于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通过探讨民族文化进校园中不同文化内涵、意义及其路径,将有助于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理性认识和处理本族文化、他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实现各民族间的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一、培养乡土情怀、增强民族认同的中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精祌特质的历史沉淀。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积淀,也是中华文化蕴意盎然、历久弥新的坚实基础,其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源头活水。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见我国政府髙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其作为建构文化自信的首要条件。中华传统文化曾经历了商周典籍、战国争鸣、汉唐盛世、两宋辉煌等多个文明璀燦时期,为当代中国留下了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丰富文化遗产。这些由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代共同汇聚、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与精祌底蕴深刻地改变了古代的中国、影响着当代的中国并将持续引领着未来的中国。可以说,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与交往中不断相互影响、交融吸收,呈现出各民族文化稳定、独立且基本价值交互、共通的特征,共同参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系的建构与发展。[2]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然之道。为此,我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保护、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尤其突出强调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如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尊重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不断开辟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应包含促进乡土情感与民族归属的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的传承必须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才能实现,而学校作为一个“聚汇、传递文化的高级文化体”,[3]势必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一直以来,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场所一直是在村落,村落学校长期发挥着将主流文化与地方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传承的教育功能。然而,由于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带来的村落空巢化以及大批村落学子离土离乡寄宿于城镇学校,使得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者不断流失、缺席,各类民族传统仪式活动逐渐减少,民族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主体性面临着日益分离的困境。[4]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各民族长期坚守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理念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使得部分民族成员开始对本族优秀传统价值产生质疑。基于此,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能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以及增强学生对本民族及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对于各民族个体来说,对本民族的认同起源于其生长的原生环境,源自于其所受本民族文化熏泽的、耳濡目染的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存在是民族认同与归属感不断生长的根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5]当富含乡土元素的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活动中,学生个体在心灵与情感上会获得洗涤与熏陶,潜移默化地将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相互联结,进而能“自然”且“自发”地产生对家人和家乡的眷恋、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归属。
(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应突出地方性知识的传承
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而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其必须以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理解、认同为基础。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设计中,学校应该不断加强学生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乡土知识的学习、交流、建构中不断生成对家乡故土的情感。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学校认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仅仅是那些只具有象征性意义的传统服饰、生产工具,往往采取单纯的知识传递或价值灌输,或是简单地、零碎地将一些民族传统要素静态陈列在博物馆、文化长廊或是特定的表演活动中,这些活动在主题、内容乃至话语等方面都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其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制约了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质量。变迁性与时代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传统文化是否“优秀”的一个主要标准就在于其是否能在当代中国的生产生活的发展历程中被社会强势群体所选择和“记忆”[6]。因此,学校在实践中一定要明确传统文化应“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在创新中实现传承”的发展理念,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中现代性、地方性以及市场性要素与价值的挖掘。例如贵州的苗绣、蜡染、竹编以及锦鸡舞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不但有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更具有较强的文化传承可持续性与经济价值。同时,应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传承地方性知识的资源优势,通过聘请当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人、学生家长以故事会、兴趣班、表演队等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促使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学科知识进行互融。只有现代性、地方性的知识实现了相互交融,才能促使各民族学生更平等地去看待本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地位,使其在心理上产生对乡土社会的需要与尊重,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自觉意识与自豪感。
二、培养爱国理性、增强国家认同的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进校园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而言,既包括了自中华民族诞生以来就不断延绵发展、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也包含了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彰显的革命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是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为革命旨向的一种蕴含中国独特精神追求、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的先进文化。从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祌、西柏坡精祌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中华各族人民根据不同时期革命斗争具体目标、任务的需要,用自己的牺牲与奋斗精祌凝结成了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精神财富与智慧结晶。[7]整体而言,近代以来革命文化包含着我国革命与建设的精神、思想、理论、政策、业绩,其是当代中华民族坦然面对动荡的近代历史,摆脱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坚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理想以及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8]与此同时,应意识到中华民族革命的伟大胜利是各民族以及各民族地区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革命文化从整体上饱含着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革命理想与革命精神,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却又具有不同地域、时期、民族的差异性表征。例如,抗战时期东北三省以汉、朝鲜、满、赫哲、鄂伦春、达斡尔、白、蒙古等各族人民奋起抗敌的抗联革命文化;解放战争时期在辽沈战役中建功的内蒙古骑兵师革命文化;第二次国民革命战争时期以广西百色起义为核心的左右江革命文化等。这些蕴含了近代以来政治变迁与社会矛盾的斗争性元素不断驱使着中华民族文化在各民族地区革命与建设中不断丰富、发展与完善,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应包含能培养理性思维与国家归属感的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
以网络、新媒体等信息化传播途径为主的文化交流突破了人们在地域、族群、阶层等方面的传统空间限制,世界人民的文化、情感以及价值信念都在这一交互平台中获得充分交流。各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也不再是传统的前喻式的价值服从,而是在各种信息的交互中通过对本民族、国家以及个人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动态的、理性的价值认同,是对这狴身份信息的吸纳、比较之后的一种理性认识与自主选择。然而,一些民族成员在缺少足够的本民族文化自觉情况下可能会受到“文化单线进化主义”的影响,认为发达地区文化才是先进的,而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性知识则是落后甚至是无价值的。尤其是当少数民族聚居群体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发达地区差距过大时,部分群体可能会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主流先进文化以及世界各族先进文化割裂或对立地看待,进而在极端民族主义或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陷阱中对民族与国家的身份认同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衡甚至冲突。更有甚者会将其遭受的文化冲击与身份冲突视为主流文化对本族文化的同化和侵犯,进而产生出对现实制度安排的不满与质疑。理性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将是开放和创新的,其表现出对现有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维护;而非理性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则是狭隘和破坏的,其体现为对现有国家政权的反对和伤害。[9]这种理性价值观念的培养需要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与国家的先进发展理念进行有机结合,而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优秀革命精神、革命道德、革命思想的近代革命文化不仅是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理性爱国的重要文化资源,更是联结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价值理想的历史桥梁。为此,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应赋予其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丰富、适切的内涵及意蕴,帮助学生从一个历史变迁的整体性视角去理性认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国主流文化的相互联系、相互生成关系,促使学生在民族身份与国家身份的认识上实现统一。
(二)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进校园应重视民族奋斗史的学习
提出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进校园并非是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简单的概念替换,而是希望强调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民族文化认同与政治制度认同的精神桥梁。如果仅仅单纯依靠外在制度价值的强制性灌输,往往难以产生或维系牢固的国家认同,只有以乡土情怀和族群情感为根基的文化价值教育才能在共同的文化相通性中产生炽热的国家情感与坚定的国家信仰。而革命文化传承了传统文化勇于变革的精神,又开启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善于创新的发展道路,蕴含着中华各民族发展与奋斗的历史文化内涵。这绝不是说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单向灌输式的,而是希望强调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整合的教育理念,强调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与革命文化中的奋斗精神相融合,强调将民族情感与国家信仰相统一。从这个意义上看,推动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进校园不仅能更好地实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能系统地将本土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当地革命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对民族和家乡、中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变迁脉络与价值演进过程进行辩证地认识与理解。为此,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应坚持动态的历史文化生成逻辑,通过对革命歌曲、革命事迹、英雄故事等多种当地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让学生在地方革命文化的历史生成中逐渐认识和理解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发展脉络,进而形成一致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以及国家认同。具体而言,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环境,结合学生熟知的本民族文化传统与生活内容,在民族乡土文化认知基础上逐渐延伸至当地革命文化。例如,教学活动可以迎过以当地的革命英雄、科学家或其他民族榜样的革命事迹与奋斗历程为学习中介,进一步深入学习各民族与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国家建设过程中共同的理想信念与精神价值。可以说,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进校园的实质就是在对沉淀本民族乡土文化的情感基础上,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与活动载体,帮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去认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在对中国各族人民近代革命奋斗的历史背景中深刻理解、习得和认同当代中国的革命理想、奋斗精神与核心价值,进而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理性爱国情怀。
三、培养国际视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进校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吋代性和过程性概念,民族文化的传承或保护都是在创新与发展中动态实现的,只有符合主流意识需要与适应时代要求的优秀文化才能在历史更迭中生存。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以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主动吸纳与融合外来先进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而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当代中华民族文化。[10]她的形成并非无中生有,更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结晶与近代以来革命信念、奋斗理想的精神升华。基于文化的同源性与先进性,当代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超越了过去难以突破的地域、风俗和语言界限,将大陆各民族、港澳台同胞、世界各地华人联结在一个具有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现实利益以及共同未来愿景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11]。各个共同体成员在相互文化交往中逐渐将自身命运与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进而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12]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将与世界各族人民共同推动人类文化共同体建设,最终形成全球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在命运共融的新时代中,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传播不能局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近现代革命文化,还需要不断借鉴、吸收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逐渐形成适应中华民族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应包含能增强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理解能力的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无法孤立于某一区域或群体内部自行发展。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己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与发展趋向。如何减少不同文化间的摩擦与冲突并促进个体多样文化的认同与整合因此成为各国教育的重要任务。这种多元文化认同不会局限于传统的民族或国家边界,而是会逐渐发展为对整个人类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在世界各国共同参与构建全球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每位中华民族成员都不可避免地担负着不断创新和传播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进而改变中华民族文化面貌和重塑中国文化形象的使命。“只有站在其他民族或其他民族文化的视野来重新认识本民族文化与行为时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本民族文化。”[13]这种文化的理解并不是某种价值观念的单向强加或主导,而是不同价值观念在相互审视、检验、批判中对内在认知的一种融合增长。[14]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在对自身文化自知、自觉基础上不断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文化内涵不仅应包含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还需要将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引入学校教育这一场域。这意味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成员不仅需要生存于现代社会的基本知识技能或思想政治素养,更需要对多样性文化进行跨文化理解的能力。即能够理性地去理解、包容甚至欣赏来自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能在多种文化与科技知识的交互中突破原有文化的思维局限,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比较、迁移、融合中促进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与创新。[15]
(二)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进校园应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如前所述,民族文化并不是一个静态悬置的产物,其本质上是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时间与空间的交流、交往中实现选择性交融的结果。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或保护都是在创新与发展中动态实现的,只有符合主流意识需要与适应时代要求的优秀文化才能在历史更迭中生存。这就意味着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进校园首先必须楚以培养学生强烈国家意识与坚定政治立场为前提,以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目的的教育活动。这里强调国家意识为主导并非要弱化国际文化交流,而是指来自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的学习与传播都必须在国家主流意识的规约中开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主流意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其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精神凝结,更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为此,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进校园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一种平等、开放的文化观念与理性、审辩的文化反思能力,即培养学生能从历史与现实的辩证逻辑中主动且客观地与不同来源的文化进行平等对话,在相互差异的观点、视域中将中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科学且理性的审辩性反思,进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与认识,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其中,在教育实践中应极力避免“文化单线进化主义”或“西方中心主义”的误区,即认为文化存在着先进与落后之分,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会因为其经济或科技的先进性而要优于中华民族文化;也应注意避免出现“文化部落主义”或“极端文化相对主义”的苗头,即认为本民族文化尤其是本民族传统文化才是最正统的优秀文化。只有打破了教育者与学习者观念中以某种文化为中心的单向文化输出模式,打破民族文化进校园局限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或少数民族学生的狭义思维,注重强调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共同参与与交互建构,才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内部与外部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四、构建以“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涵盖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以及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意蕴。这三种文化内涵贯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整体建构中,也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其中,各民族传统文化源生于中国的整个历史演进过程,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诞生于中国近现代革命与建设过程,是文化自信的“动力”;而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来自于当代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过程,是文化自信的“养分”。[16]在新时代的教育实践中,包含着这三种意蕴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并非是要将三种相互孤立的文化知识体系或交流技能传授给学生,而应是一个围绕“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中华民族近代革命的奋斗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交流理解为纽带的融入式教育体系。也就是说“文化自信”观照下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应是一个能将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不同类型教育整合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培养框架中的教育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以共同体意识、民族精神为最终教育目的的教育体系,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学实践不能局限在民族文化长廊、民族博物馆、民族体育活动等少数物化的载体上,而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通过科学展览、思品课程、时事观察等各类形式将民族情感、地方知识、核心价值、科学态度等要素分层融入到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建设中。为此,针对不同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与发展情况,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需要用国家的、社会的和教育的尺度对这些文化进行选择和设计,只有那些能被教师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有效组织教授,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益、对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有利的民族文化资源才能进校园。[17]而民族传统文化在学科课程、校园环境、活动仪式中的深度渗透以及在教材编订、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融入不仅是民族地区中小学或民族院校独立承担的责任,也应该是各级政府、学校、研究机构以及博物馆等社会其他文化机构的共同贵任。只有通过各机构的协同共享、各司其职,构建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才能共同实现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研究、转换、传承与传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文化自信[EB/OL].(2016-07-13)[2018-08-14].http://cpc.people.com.cn/nl/2016/0713/c64094-28548844.html.
[2]孙舒景,吴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框架内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青海社会科学,2015(3).
[3]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22.
[4]王瑜,郭蒙蒙.论广西边境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价值困境及路向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7(6).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1-7.
[6]李自然.试谈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特点及其保护与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1).
[7]韦朝烈.坚定革命文化自信需要科学把握三个基本问题[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6(10).
[8]刘松.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J].山东社会科学,2018(2).
[9]张建军,李乐.论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J].前沿,2013(7).
[10]张春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新文化[EB/OL].(2017-12-08)[2018-8-20].http://news.eastday.com/c/whzx/ulail0906144.html.
[11]刘林元.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11.
[12]王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J].中国民族教育,2018(4).
[13]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1).
[14]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97.
[15]王瑜.论全球化时代民族跨文化教育的合理性发展[J].教育科学,2016(1).
[16]沈江平.文化自信建构中的三种“文化传统”[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10).
[17]巴战龙.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应多些冷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18(3).
责任编辑:桑尔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