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 作者:杨灿明
摘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我国新时代开启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方向,不仅赋予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目标,同时也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现代化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为此,高等学校应认识到位,牢固树立高等教育发展新理念;改革就位,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师资归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视野升位,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四位一体”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阶段,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龙头。国家现代化是各方面事业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根本目标,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既是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又是引领国家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引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设计和战略部署,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率先实现现代化,进而带动整个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使命和历史重任。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框架下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意蕴
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教育系统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有力助推国家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1.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布局
国家对教育现代化总体目标实现的战略设计,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给北京市景山学校的回信中,为学校题词时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后来又经历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等几个阶段,中国教育在政府“自上而下”发展规划的引导和影响下,实现了快速发展、由大到强。教育现代化目标的确定,依托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呼应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仅为新时代开启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展示了中国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传播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积极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勇气。
2.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动态发展的。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把教育现代化理解为教育变革的过程,即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上,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变革,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适应、与国际先进教育形态逐步接轨。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资金,甚至可以引进社会制度,但唯独不能引进的是国民素质。[1]国民素质的提高只能靠自身的教育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只有通过教育培养现代化的人,才能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社会。[2]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使命。[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的十大战略任务中,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均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肩负着不一样的使命,但十大战略任务涉及的教育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改革及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都与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息息相关,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这不仅赋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目标,同时也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3.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新定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展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一是在制度完善、多元立体、功能齐全的基础上,构建规模和质量均跃居世界一流的中国高等教育体;二是与时俱进更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积极对接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三是顺应科技发展和时代潮流,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拓展高等教育发展边界,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四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紧紧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巨大机遇,推动更加开放、更多包容、更深合作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维护全球高等教育的共同利益。
二、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精英化、大众化到普及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巨大的高等教育体,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当前,高等教育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但在率先实现现代化进而带动整个教育实现现代化、形成中国特色教育理念和制度、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1.宏观层面:高等教育现代化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力有待增强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能力还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薄弱环节。2016年,国务院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较好的制度环境。但由于我国科技转化精准投入不足、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成果转化机制阻碍等因素,导致我国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二是社会服务职能发挥不充分。高校的五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交流,其实质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五大职能相互依托、互为促进,但部分高校存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而轻社会服务的现象,社会服务主动性不够,动力和能力都需进一步提升。三是应对变革和挑战的能力有待增强。尤其在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环境下,高等教育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方面的服务能力和创新动力还比较缺乏,人才的智力支持作用发挥得不显著。
2.中观层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教育理念和制度紧密联系基本国情,深植于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土壤。[4]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学习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借鉴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制度、方式、方法以及理念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素质教育”“分类管理”等较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但在许多领域照搬、硬套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模式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和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
3.微观层面: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超过50%,从规模上来讲,我国已是世界第一教育大国;从教育质量上来讲,我们的高等教育已从“跟跑”转向部分领域“并跑”“领跑”,但离教育强国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内地6所高校入围全球百强,40所入围全球前1000名;2019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72所高校挤进榜单,有64所大学排在前1000名之内;而根据2019年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T0P200里的就有70所美国大学。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17年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相较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差距。此外,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政府教育治理职能与高校办学自主权之间权力定位和权力边界需进一步理顺明确,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还不充分,开放多元的共同治理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5]
三、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追求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开启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动员令和进军令。[6]《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使命引领方向,目标凝聚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新形势新使命,高等学校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持续推动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服从服务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力争教育强国战略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先行。为此,高等学校必须认识到位、师资归位、改革就位、视野升位,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1.认识到位,牢固树立高等教育发展新理念
坚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根本遵循。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随着全球化4.0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重大科技创新持续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断重塑高等教育形态。高等教育现代化就是在传统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动力机制、制度安排进行的全面转变和革新,是高等教育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应然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等学校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牢固树立高等教育发展新理念,实现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应对新时代新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高校要坚决贯彻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高校党建龙头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领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践行“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高等教育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依托高水平技术创新,充分利用翻转课堂、MOOC和云端学校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新时代教与学的关系。[7]通过打造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完善高等教学体系,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2.改革就位,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源动力。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时间节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精确谋划。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以改革谋发展、以改革促发展,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实现改革再出发,让改革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引擎。一方面,要把稳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快马加鞭,乘势而上,攻坚克难。高等学校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对于阻碍高等教育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敢于动真碰硬,努力压茬推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促使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实现有效供给和充分供给。另一方面,要强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重点发展,确保改革进度稳妥有序,蹄急而步稳。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等战略行动为契机,不断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好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积极融入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革命”,推动“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力气狠抓落实,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任务从倡导性的“推动”提升为刚性的“实现”。
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支撑着高等教育现代化。孙春兰副总理提出,要“在加强科学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高等学校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按照国家和社会协同治理的理念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加强高校内部治理制度现代化建设、注重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高等学校要着力完善中国特色鲜明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角色力量,实现高等学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辩证统一,构建学术自由、管理有序的学术利益共同体。[8]进一步落实中央“放管服”政策,努力提高高校自主管理权,同时推动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升整体办学治校水平。
3.师资归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母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保障教育质量的高水平、高水准,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多人才、积累更多人力资本、提供更强人力支撑。现代化的高等教育,要求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更加优化、学缘结构更加科学、职称结构更加合理,形成德才兼备、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教师梯队。同时,高等院校要积极为教师发展创造空间,搭建多样化的发展平台,提供更加多元的发展机会,切实给予关怀和帮助以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中的难题。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特别是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引导高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以良好的教风带动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人才来担当。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根本标准。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必须以此为目标,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用人才,旗帜鲜明地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四个自信”明心立志,通过多种途径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六要”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持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4.视野升位,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要把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第73届联合国大会第44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1月24日定为国际教育日。这充分说明,教育对全球化的发展极其关键,教育要实现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国际化。面对国际教育改革的新潮流,高等学校应高瞻远瞩,紧紧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新机遇,通过学习借鉴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我国局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方面,高等院校要具有国际视野,以开放促发展,善于学习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把世界一流作为行动标杆,通过互学互鉴、交流融合,有针对性地汲取先进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有益经验,努力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教育产业链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9]另一方面,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突出中国特色,提供中国方案,积极“走出去”传递中国声音。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决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高等教育要进—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必须始终紧密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特别是要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以社会主义为取向,主动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让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竞争力和影响力适配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10]同时,通过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吸引更高质量的留学生来华求学。
参考文献:
[1]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等.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李国仓.应然状态与实然走向: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7).
[3]瞿振元.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理论先行[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4]刘继青,王孙禺,鄢一龙.探寻高等教育强国的发展之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与未来[J].中国高教研究,2017(1).
[5]韩华.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蕴与构建[J].教育评论,2017(12).
[6]绘制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N].人民日报,2019-02-24.
[7]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题研究组.走向2030: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17(5).
[8]张海生.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阐释及其矛盾审视[J].教师教育学报,2018(10).
[9]瞿振元.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7(7).
[10]朴雪涛.大学中国模式:逻辑要义、基本特质与文化效应[J].高等教育研究,2018(9).
责任编辑:桑尔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