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19年 > 第12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一期) > 正文

从教育生态视角审思技术使能的教育创新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68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19年第11期 作者:顾小清 易玉何

摘 要:基于技术的教学及知识服务拓宽了教育延展的可能性,信息技术被纳入教育生态系统当中。该文以一个国际学术专题为切入点,通过系统性地综述该专题的主题文章,在此基础上还原和解析了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角色及其作用,即政策、学术研究、相关产业、数字化领导、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实践等。随后从教育生态视角的宏观政策驱动、微观学校实践驱动两个层面重新审思了技术使能下的教育创新模式,自上而下应该强化政策对教育信息化生态的引导和监管、以系统的方法整体规划教育信息化生态、以科学研究的成果把握教育信息化生态的规律;自下而上则应加大创新吸纳、鼓励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强化师资队伍水平,上下结合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生态系统;教育信息化;技术纳入;教育创新;国际研究综述

一、引言

从广义的技术角度来看,教育的发展过程,见证了技术纳入教育的过程。从著名的爱迪生的电影将会取代教科书的预言开始,到近年对人工智能技术是否将取代人类教师的讨论,技术发展过程中每一种新兴技术,从电影电视,到计算机、互联网,到今天的人工智能与万物智联,在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造成冲击性影响的同时,也被迅速地应用到教育领域,并被赋以变革教育甚至引领教育变革的使命。但是与已经产生诸多创新业态的其他领域不同的是,技术被赋以的教育变革作用却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1]。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以及研究方法的深化,已然取得共识的一点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是一种教育生态的重塑[2],需要以复杂系统而非单一变量的视角看待技术,因而对技术是否、何种程度以及如何对教育产生变革作用进行系统性研究。实际上早在1997年召开的全国第一次信息化工作会议文件中,对教育信息化的系统生态观已有体现,即提出国家教育信息化体系涉及六大要素,包括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应用开发、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政策法规[3]

国内如此,国际上的发展如何?为了对影响技术创新教育的生态视角进行全方位解析,笔者借主编英国教育技术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专刊的机会,向该领域的国际知名研究者定向邀稿,同时以开放征稿的方式,征集数十篇相关研究。经过严格的三轮同行评审,最终有十三篇论文录入该专刊。专刊主题为“以技术促进创新: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角色(Facilitating Innovation with Technology:Key Actors in Educational Ecosystems)”,实践了针对教育信息化生态角度研究所进行的一次与世界的对话。

本文以该国际专刊作为研究背景,对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角色进行解析,并从宏观政策层面和微观教育实践两个层面探索了技术使能的教育创新。

二、方法及报告框架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各国教育场景中的全面推进,针对不同社会文化情境中的教育问题,教育信息化应用呈现出丰富的形态和多样的发展侧重。从研究的角度,针对技术带来的丰富资源与便捷服务,学者们则从技术的“投资回报”角度对其所产生作用进行反思,追问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是否与技术的投入相匹配。研究者围绕着这一主题对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审思,发现这一“投资回报”的追问涉及的是一个复杂系统:技术的使用与是否获得、以及获得资源的多少无关,而更多地与应用技术的“任务”质量相关联;教师常常受制于传统的教学信念和教学习惯,在面对大量可用资源时行动迟缓。这些要素相互交错,使得技术纳入主流教育实践呈现出一种虽有接触、却难以深入的局面。

破解这一局面的策略,首先是要对教育环境中的技术采纳生态进行还原与解析。此次以专刊形式所做研究,即立足于教育环境中的技术采纳视角,对以技术促进教育创新应用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角色进行解析,使得围绕教育信息化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变得清晰,对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研究也更具有示范意义。笔者所预设的研究视角,涵盖了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诸因素,包括(1)科学研究的驱动:教育技术研究者共同体对教育信息化的采纳与应用产生多大的影响;(2)教师教育,包括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中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3)政策的影响,包括宏观的教育政策和信息化推进的政策;(4)学校领导力,对新技术的制度化管理;(5)技术、服务的提供与教育需求的匹配;(6)产业的推动与创新,以及(7)不同文化情境对变革的适应性等主题[4]

三、教育信息化生态中的核心要素

信息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早年由Mardi和O'Day提出[5],他们认为,观测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的最佳方式是以一种“信息生态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人、实践、价值、技术等要素在特定环境中的相互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既拓宽了现有的研究领域,也催生了新的领域。技术使能的环境下,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人借助技术的手段,以实践的方式不断创造价值用以丰富和促进系统的健康循环。

本研究以该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为出发点,从政府政策、学术研究、产业促进、数字化领导、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实践等视角对影响教育信息化生态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解析。

(一)政策的推进

政策在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中扮演决策者的角色。即教育信息化能否落地于实践,多大程度上落地于实践等均取决于政策的导向。教育信息化政策为开展和促进教育信息化活动所制定的一系列具有全局性的方针与决策[6]。它能有效反映国家对教育信息化事业的重视程度,在推动各级地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政策的三个主要功能是规范和约束、调控和分配、目标导向[7]。首先,政策规定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要求及标准,也约束了相关部门在开展教育信息化事业中的决策和行为。其次,政策能在一个较为宏观和权威的角度对国家信息化设施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根据各地实际需求进行宏观调控和分配,满足大部分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需求。最后,能够对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统整。通过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构成一个良好的有机系统,共同助力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新技术的成功运用必然受到相关教育政策包括课程标准的影响,即教育政策的走向会影响课堂实践对技术的接受程度。教育政策会对课堂教育实践是否采纳技术产生影响,同时,课堂实践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更是也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了良好的现实依据,影响教育政策的统筹和教育标准的制定。此次专题对此都有涉及,比如笔者同事探究了教育政策将在多大程度上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他们以上海地区为例,分析了K-12教育背景下政府制定的ICT政策、学校ICT实施情况、教师对ICT的态度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发现了校长的电子领导对学校信息和通信技术转型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学段升高,影响教与学变化的个人因素多于组织因素等重要结论[8]。另外,McFarlane则基于英国和美国的研究数据案例,探究了在良好教育背景下,在学校引入数字技术的政策和实践,如适当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立信息和通信技术使用伦理等[9]

(二)学术研究的驱动

学术界在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中充当开拓者的角色。即在强调以研究证据为实践提供依据的今天,科学研究的发现将影响新技术的设计和实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学术研究者通过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考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综述他人研究成果,在理论层面上对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方法、实践路径、实践模式等做出革新性的理论奠基。这一理论成果一方面为后续研究者更为深层次的研究做好铺垫,为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完善与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则为教育实践的实施与开展提供良好的学术理论框架和参考案例。在实践领域,学校和教师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思考如何将新的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过程。然而,在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一直以来是存在着一定距离的,这一距离实际上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技术应用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那么,学术研究对教育信息化实践是否带来指导作用,或者,当前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之间存在怎样的差距?专题研究中专门就此问题发表了笔者与合作者的一项研究,比较了中英两国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差距[10]。该项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对学术发表进行分析。研究数据来源于英国和中国两个国家各5所教育研究的顶尖大学所发表的教育研究论文,通过抽取这些大学过去一年期间所发表的教育研究类学术论文,对这些论文从研究类型、研究数据类型、研究场景、研究方法类型等进行编码,进而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探究了教育实践领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将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纳入到其教育场景中。研究发现大多论文是在“教室”的背景下进行的,焦点都在教师和学生身上,而很少将研究关注放在更广泛的教育生态背景中进行审思。此外,研究取向多为过程和实践,而非“学习结果”。研究结果对如何将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进行有效扩散和推广提供了参考建议。

(三)相关产业的促进与创新

ICT企业在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服务者的作用。教育信息化服务是一种以知识为导向的服务,在该服务模式中,ICT企业是服务提供者,使用教育信息化产品的用户为被服务者,服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以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产品、服务或技术能否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随着教育信息化日益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购买教育信息化服务已成为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第三方机构认准了此机遇,相继加入到教育信息化服务领域中来,服务也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服务形态的多样性,不仅包括相关硬件的配置,还包括技术等其他软件的提供;二是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可根据学校或相关部门的实际需求定制个性化教育服务,使该组织机构的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三是服务团队的长期性,指服务周期较长,即包括前期的相关调研、订购后的实时指导、以及其他售后过程等。

教育信息化企业的层次与水平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服务的质量。在技术纳入的教育生态系统中,企业不再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不再是单一的产品与服务供应商,而是应该积极向综合化、创新化企业进行转型,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和深层次的服务需求供给。在信息技术时代,整个ICT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此次专题研究中,笔者及同事专门就此话题进行了调研和探讨[11],该项研究从产业生态视角着手,深入分析了中国ICT企业在整个中国教育信息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康ICT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为消费者及企业战略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建议。如政府必须确保公平、合法、宽容和创新的营商环境,制定合理的政策和适当的罚款约;ICT企业必须充分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实现创新和符合时代和未来发展的个性化定制等。

(四)学校领导力

学校领导力是当前技术纳入背景下,学校变革和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教育信息化也因此常被称为“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力是学校组织机构及其成员在推动学校的发展与变革过程中,积极与学校内外环境进行互动的过程与结果[12]。学校领导力对于技术纳入的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至关重要。一方面,良好的学校领导力为开展教育信息化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师资条件及系统支持,另一方面,完善的学校领导队伍也为推进技术变革学校教育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此次专题研究中,多项研究关注领导力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的作用。如Sun和Gao以成功纳入技术的某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学校政策文本、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探讨了学校领导和教师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这些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3];Hakansson Lindqvist从学校领导的视角,探索了瑞典Umea两所学校在实行1:1(人手——终端)教学项目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14];Law和Liang等对一个由10多所特殊需求学校组成的技术创新学校联盟的历年发展脉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学校领导力在支持学校教育创新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5]。综上,学校领导力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要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变化与革新离不开良好的学校领导力。

(五)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决定课堂是否使用技术,用哪种技术,何时用,如何用,用到何种地步。由此可见,教师是技术与课堂实践整合的关键要素,是使得技术变革教育可能发生的主要力量,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如何把技术这一要素纳入到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中去以胜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此次专题研究中的重点关注领域。专题研究中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探究教师在技术与课堂整合中的作用,如Larke详细分析了教师作为学科内容把关人在技术支持的课堂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6];Jung基于游戏化课堂教学的情境,描述了教师在该类教育创新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7]。第二类研究主要聚焦于探索教师具体专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如Tondeur等调查了相关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态度、使用信息技术的自我效能感等[18];Stevenson等探究了创客教育背景下,如何培育教师的相关能力,以适应K-12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创客学习需求[19]。研究成果将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培育与培养提供重要依据。

(六)教育现场中的技术应用实践

教育信息化实践发生在教育现场,教育现场中的技术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生态中的实践体现,也是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发展相关理论的场所。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既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组成的实践要素,也包括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个体要素,还包括由班级氛围、校园氛围、师生关系等组成的文化要素。在这样的实践情境中,教师则能通过行动研究对新的教育实践开展探索,并能从课前教研、课堂教学、课后反馈中获得各种各样的启发。此次专题研究聚焦于具体实践情境,在不同教学情境中探索了技术介入的课堂生态系统。如Davis等以多语言儿童(4-6岁)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在早期教育背景下,技术纳入的教育生态系统的范围,探究了教师及其家长在该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20]。Wu等则基于K-12教育背景,通过对大量教师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对该背景下影响学校ICT转型的关键因素及潜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包括政策、校长数字化领导力、教师态度等因素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21]。此外,当技术整合课堂时,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将发生多大程度上的变化也是研究者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为此,Bond[22]通过对南澳大利亚两所乡村学校开展一年多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学校领导、家长、学生及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态度,并揭示了翻转课堂教学法与家长参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一研究举措无疑为技术进入课堂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先例。

(七)多元文化情境的塑造

教育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变革与创新必然会受到文化情境的影响,因此文化情境亦是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评估新技术的前景时,我们需要了解制约和负担采用新技术的环境条件,关注创新所发生的教育生态系统的范围、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技术纳入的教育系统中,不同文化情境下的教育变革具有差异性。如从本次专刊报道的研究来看,中国寄宿制学校与新西兰文化多元地区的小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23][24]。为此,不同文化情境下的实践场域如何针对性地适应教育创新仍然是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话题。此外,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如何开发更有效的研究模式,为实践者在其他创新的新环境中提供指导也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生态视角下的技术使能教育创新

(一)技术变革教育的愿景

过往四十年中,指数发展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已经推动社会经济、产业形态、传播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人类文化。人们对以信息技术变革教育也充满了同样的期待。

或许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像教育这样,对以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有着执着而强烈的期待。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几乎纳入各国的教育相关政策。美国自1996年来,每隔四年就会发布一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报告,对如何以技术促进教育的创新及生态重构进行规划。其他发达国家也都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和举措。同样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被提到引领教育变革的战略高度,相继出台的有关教育信息化政策,均赋予了信息化引领教育变革的重任。

也或许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像教育这样,几乎远未涉及信息化对经济及社会生活领域所产生的那种生态重塑作用一一学校依然还是一百多年前的样子,乃至被认为是信息时代所唯一的工业时代遗留产物,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还常常听到工业时代的学校面貌何时终结这样的讥问。

或许从教育生态重塑角度,重新思考技术的破坏性作用,会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技术在变革教育生态过程中的作用。

(二)技术对教育生态的破坏性创新

技术具有开放性、分享性及协作性的属性,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纳入既对社会资源的分布及人类关系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引发了教育系统的变革。从教育生态系统的视角看待这一变革,能够帮助我们更为全局地看待构成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近观技术纳入的教育生态系统,其在系统构成、系统要素、系统关系及系统功能等方面都发生着突破性的创新变化[25]

1.改善系统组成

技术对教育系统的影响虽不像产业领域一样具有颠覆性,但也在某些局部带来了破坏性的系统改善,尤其表现在系统的开放性。传统教育系统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即课程、教材、教育市场、培养目标、师生、教学环境等系统组成要素相对而言较为稳定。以连接为手段的技术侵入打破了这一封闭的局面,使得教育系统变得更为开放。具体而言,基于网络的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等教育环境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泛在学习、终身教育等学习方式和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教育培养目标也从关注知识的授受转变为关注面向21世纪的核心素养提升和创新能力发展等。

2.拓宽系统要素内涵

技术纳入丰富和拓宽了教育系统的内涵与外延,对学校存在、课程形态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学校存在而言,技术使其日益朝着开放化、多样化、个性化、体验化方向发展。学校不再是物理的学习空间存在,学习可发生在各个时空;面向各种能力培养、技能提升的多样“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针对不同教育服务群体的定制式学校,以其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成为发展潮流;学校将成为学习者提供体验科学过程、体验对话、体验合作、体验创造的主要场域等。

对于课程形态而言,技术为学习体验中对知识本质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课程存在的功能从知识传承延伸至知识创造。通过重新设计基于技术环境下的课程和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学科素养即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此外,一系列体现分享协作特征的课程形式(如xMOOC)为信息时代知识的分享与互联提供了平台,使得学习成为一种延伸至全球的横向体验。

3.转变系统要素关系

技术入侵给教育系统要素关系之间带来的破坏性创新转变主要体现在学与教关系和知识供应关系两个层面。具体而言,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资源的分布形态,师生主体的确定性发生转变,从而催生了新型学与教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指导者,通过提供灵活的教育场景、设计良好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学与教之间不再是传统的“教师——学生”的互通模式,而衍生出新型的“学生一学生”“学生一技术”“代理一学生”的多种流通模式,实现系统要素之间的互通互联。此外,对于知识供应关系而言,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呈现服务种类丰富、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选择个性化的特征。众多精准化的、个性化的、定制化的知识服务满足了多样化的知识服务需求,助推了新型知识服务生态的发展。基于学校之外的知识服务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且呈现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的趋势。

4.创新系统知识功能

技术创新的教育生态也为系统创新了知识功能,知识传播呈现多向态、知识生产呈现多源性的特征。多源的知识供应和多向的知识流通途径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单向授受知识传播的局面,开放大学、空中学校等新型知识供应与服务形态为知识获取创设了新思路。一系列技术的介入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使其获得更为精准化的、真实的学习体验。此外,信息时代催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分享的学习模式激发了个体的传播意识,人人可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通过社会化的表达与分享,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

5.促进与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

在技术的推动下,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双向互动,在知识的生产与消费及人力资本供给两个方面发挥其能动性。

知识生产与消费是教育子系统与社会生态互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互联分享的时代的社会化生产和群体协作,使得知识生产与消费是双向的互动,以知识消费为主的知识传承,与参与创造的知识生产并存[26]

于人力资本供给而言,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本孵化器,只有提前为社会生产提供所需人才,方能在“教育与技术”的这一赛跑中取胜[27]

面临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技术的不断更迭使得整个国际市场对于人才需求越发多元。教育应积极接受与应对这一挑战,在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良好的互动的同时,根据社会人才的需求实时调整教育的方针与战略。

五、生态视角下的系统性推动

(一)宏观:自上而下、政策驱动

从宏观层面上而言,政府作为决策者,对整个技术纳入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兴衰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者们也承担着开拓教育信息化实践的理论先河的重任。要使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能够健康地动态运转,决策者和开拓者应该自上而下,以系统及严谨的方法来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律,规划生态系统的运作,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引导与监管。

1.强化政策对教育信息化生态的引导和监管

政府的作用应体现为引导与监管。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教育信息化的资金投入,以及吸引中小型企业针对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产品研发。政策引导可以为教育信息化市场创造多重机会,激发信息化企业的创造力与活力。此外,政策引导也有利于引导企业以硬件提供、服务支持等多种形式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双向互通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网络,企业通过向学校输送教育信息化产品与服务以支持学校的教学创新,反之,学校通过其推广应用的现状为企业后期开展服务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政策的作用也需要体现在制定标准、制定规范并监管标准与规范的执行与落实。技术推动的创新应用常常会超前于现有的教育相关标准和规范。这就需要相关政策的快速反应以规范技术推进的应用创新并有效加以引导。

2.以系统的方法整体规划教育信息化生态

系统论的思想源于贝塔朗菲,在系统论的视角下,整体对事物的作用会大于部分对事物作用的总和。在这个系统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和联系,形成了具有稳定结构的有机统一整体,共同发挥其力量。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中,系统的方法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概念转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主张的系统论思想要求我们不应该将教育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看成独立的个体,而应该从整体的层面,全面规划和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各要素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各要素之间的互通与互连。从较为宏观的顶层角度全面设计教育信息化生态的运营战略和重要发展目标,规划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3.以科学研究的成果把握教育信息化生态的规律

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教育信息化理论革新与实践推进的宝贵财富。通过从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中搜集理论框架与实践案例,可以丰富教育信息化实践的内涵。一方面,学术界应该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力度与广度,力图从横向、纵向两个层面探索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律,上至教育信息化实践的发展历史,下至教育信息化的最新研究动态,西起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实践经验,东至我国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多方位多角度地深入剖析教育信息化生态的历史与现状。另一方面,教育实践领域应该不断将学术研究的成果加以运用,在满足教育信息化生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开发,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可行性与推广性。

(二)微观:自下而上、学校实践驱动

从微观层面上而言,学校教育教学作为实践者,是整个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点。学校作为一个小型的教育生态系统,学生的创新学习氛围、教师的师资队伍水平、学校组织的信息化领导力等都将影响教育信息化在学校层面的实践。学校教育教学应鼓励跨学科交流,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实践水平。

1.鼓励实践共同体的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协作氛围

多元的教育教学实践共同体是促进学校教育创新的力量源泉。通过建立多元的教师实践共同体,能够在教师之间开展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以便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积极开展与其他学科内容的整合,探究跨学科学习的可能,以技术为教学手段革新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在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基于学科知识应用的学习与探究。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是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的可持续动力来源。除了教师实践共同体之外,学校和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小组,以团队的方式协作完成课题调研与作品制作,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展开高效的交流与协作,在技术为中介的数字世界里探索学习的奥秘。

2.强化师资队伍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育信息化实践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下,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在自身坚固的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寻找技术纳入教学的新可能。通过设计技术整合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和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海量学习数据并进行学习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认知水平,为改进后期教育教学方式,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辅导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利用技术手段充实和完善自我专业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学习资源的价值性,不断探索技术发展的创新课堂教育模式,努力提升自我业务水平。

3.吸纳创新技术与服务,完善学校信息化环境

信息技术拓宽了学校实践的广度,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拓展了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实践场域。为此提供支持的,是已有的以及不断涌现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基于学校的实践现场和学校的前瞻性需求吸纳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服务,以推动学校的教学创新,是促进学校实践的有效良方。学校需要通过与创新企业的合作,将创新技术与服务纳入学校的信息化环境,也需要通过与创新企业的合作,探索针对学校前瞻性需求的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定制与研发。随着当前教育行业发展的需求及ICT企业的变革需求,许多企业正在积极投身于教育创新实践,为学校提供和推广自身教育信息化产品。因此,为了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和创新性发展,在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中,学校与创新企业是相互促进的创新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关系,共同为满足于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提供创新技术、产品与服务。

六、结语

教育信息化作为现代教育化进程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正在催发教育场域的创新性变革。在这场教育变革中,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关键节点,基于技术的教学及知识服务拓宽了教育延展的可能性。教学手段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不断迭代,教学关系在不断变化,教育领域正发生整体性的变革。在技术纳入的教育生态系统中,政府政策、学术界、相关企业、学校教育等关键要素在发挥其各自角色的基础上,进行相互的作用与联系,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的创新性与健康发展。基于此,自上而下我们应以政府政策驱动为出发点,强化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生态的引导和监管、以科学研究的发现来把握该生态的发展规律,以系统的观点来整体规划该生态的发展战略;自下而上则应从学校实践切入,加大校企合作、鼓励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下结合共同提高教育信息化服务水平,优化教育信息化组织体系,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小清,舒杭.信息技术的作用发生了吗——用学习分析技术刻画学习行为印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5).

[2]杨宗凯,吴低等.新兴技术助力教育生态重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9(2).

[3]祝智庭.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4]Gu, X.,Crook,C.&Spector.,M.J.Facilitating innovation with technology: Key actors in educational ecosystem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9,50(3).

[5] Nardi,Bonnie,A.,O'Day&Vicki,L.Information ecologies: using technologry with heart[J].Serials Lihrarian,2000,38(1).

[6]张倩苇.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7]胡小勇.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偏差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5).

[8][21]Wu,B.,Yu,X.&Hu,Y.How does principale一leadership affect ICT transformation across different school stages in K-12 education: Perspectives from teachers in Shanghai[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9,50(3).

[9]Mcfarlane. Devices and desires: Competing visions of a good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9,50(3).

[10]Crook,C.K.&Gu, X.How new technology is addressed by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al Studies: Approaches from high-performing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e UK[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ry,2019,50(3).

[11]Li,XWang,F.&Gu,X understanding the Roles of ICT Enterprises in Promoting the ICT Industry Ecosystem in Education: Case Studies from China[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9,50(3).

[12]张爽,孟繁华.多维视野下的学校领导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0(11).

[13][23]Sun,Y.&Gao, F. Exploring the roles of school leaders and teachers in a school-wide adop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School dynamics and institutional culture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ry,2019,50(3).

[14]Hakansson Lindqvist,M.Schoolleaders' practices for innovativ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school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9,50(3).

[15]Law,N.&Liang,L. Socio-Technical Co-evolution of an e-Learning Innovation Network[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ry,2019,50(3).

[16]Larke,L.Agentic neglect: teachers as gatekeepers of England's national computing curriculum[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ry,2019,50(3).

[17]Jong,M.Sustaining the adoption of gamified outdoor social enquiry learning in high schools through addressing teachers' emerging concerns: A three-year study[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try,2019,50(3).

[18]Tondeur,J.,Scherer,R.,Baran,E.,Siddiq,F.,Vaitonen,T.&Sointu,E.Teacher educators as gatekeepers: Prepa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eachers for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9,50(3).

[19]Stevenson,M.,Bower,M.,Falloon,G.,Forbes,A.&Hatzigianni,M.By design: professional learning ecologies to develop primary-school teachers' makerspaces pedagogical capabilitie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9,50(3).

[20][24]Davis,N.,Harris,L.&Cunningham,U. Professional ecologies shaping technology adop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with multilingual childre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9,50(3).

[22]Bond,M.Flipped learning and parent engagement in secondary schools: A South Australian case study[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9,50(3).

[25]顾小清.破坏性创新:技术如何改善教育生态[J].探索与争鸣,2018(8).

[26]Fischer,R.,&Schwartz,S. Whence differences in value priorities? Individual, cultural, or artifactual sources[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11,42(7).

[27]Kate,F.L.,&Goldin,D.C. The race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M].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0.

责任编辑:廖敏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